【數典達人】社區發展的數位典藏經驗
——從「大文山」到「蘭嶼」

專訪「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團隊郭良文教授與林素甘老師


作者:曾欣怡

專訪「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團隊郭良文教授與林素甘老師

作者:曾欣怡

大部分來申請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的學術單位或是個人,都是對於自身所學抱有極大熱忱的力行者。新聞小組的召集人、「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計畫主持人,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郭良文先生,是社會學背景出身,並跨足傳播領域的學者;本著社會關懷的初衷,和圖書資訊學專長的賢內助,同時也是智識上的伴侶,林素甘女士,從2000年起即攜手致力於社區性傳播資料庫的耕耘。

在「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之前,當時身為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的郭教授,和社會發展研究所合作,參與了因應「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中心」整合型研究計畫而生的「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建置計畫。世新大學地處木柵、景美,基本上屬於文山區的範圍;從社區傳播的經營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希望能建置一個在地化的、傳播相關的一個資料庫,並且可以運用這個傳播資料庫去做一些相關研究。

最早的構想是源自於新店有線電視公司所自製的「街頭巷尾」節目,它針對大文山地區特殊的人物做採訪,並做一些紀錄片式的報導,類似地方性有線電視台的社區頻道。「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學習這種做法,在第三年的時候,組織了世新的一些學生,有系統地、積極地去讓學生拍攝這些紀錄片,變成資料庫的一部分。這些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尋找題材,做出一個作品,並且公開在校園裡面播放。作品報導了大文山地區裡的人物點滴。比如說碧潭擺渡人、街頭的畫家、音樂家、當地的廟宇、在仙跡岩附近作畫的老兵;他們都是地方的小人物,卻是有趣的,可能反映了歷史和地方人物特色。不過當時沒有成功地將影像上傳進資料庫。

除了收集大文山地區廣義的關聯性資料,建立成一個資料庫之外,也有好幾個老師參與擔任小組計畫的工作,分成四、五組分別運用資料庫的資料去發展他們的論文;議題包含了社區傳播媒介發展歷史、外籍勞工、烏來原住民、茶葉產業等等。最近則由研究助理們繼續從事內部資料的整理。大文山區資料庫尚未對外正式發布,知情的人才會去使用它,沒有大力推廣,規畫也不是這麼完整。使用者大多是想對大文山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在地的一些文史工作者。郭教授表示,以同樣是一個社區性、族群性的網站來說,「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提供給「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許多豐富的經驗。

比如說在後設資料的欄位與分類架構運用上:由於「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的資料類型十分多樣,不僅有圖書、照片、視聽資料等,甚至整合了地圖、學位論文、網路資源;這和「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擁有文字、圖片、聲音和動態影像等不同型態資料的情況很類似。大文山區資料庫的經驗對於蘭嶼原住民資料庫來講有很大的幫助,無論是內容或欄位,都可以考慮得更周詳。在製作傳播媒體的動態影像的metadata時較為複雜,動態影像還要做key frame的擷取,與全文資料搭配的時間點擷取,廣播的部份也是如此,並請人將達悟語翻譯成中文。對「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來講,建置技術一定要能配合才行。

不過在資料收集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的發想是源自於郭教授的一位學生陸正誼,她長期關心蘭嶼的電台,碩士論文撰寫的是有關蘭嶼的電台發展的研究,因此和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以及蘭恩雙週刊的主編等有良好互動,也取得當地人的信任;對於族群傳播有著濃厚興趣的郭教授從陸正誼那邊得知,其實蘭恩文教基金會裡有許多尚未數位化的媒體素材,基金會方面也有意願,想要讓這些資料得到更好的保存,在基金會經費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便和交通大學合作了這樣的一個計畫,幾乎所有主要的典藏品,都是來自於蘭恩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歸基金會所擁有;其餘的典藏品是蘭嶼當地素人自製,或是自行收集資料。這種和特定機構保有合作關係的資料收集方式,相對來說是比較單純的。郭教授目前正著手進行的另一個由客家委員會統籌的「客家族群傳播與文史資料庫」,就和「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遭遇相同的難題,這或許也會是許多公開徵選計畫會有的困境-典藏品著作權取得不易。

由於沒有固定合作的單位,大文山資料庫和客家資料庫的資料來源可能很廣泛;去年,客家族群資料庫的工作團隊徵集到一本「大湖傳真」,內容是1895年到1980年大湖老照片,裡面的照片是屬於不同的人所拍攝或保存的,或具名、或佚名,不過編輯這本書的人聲稱自己並沒有這些照片的版權,也沒有將版權交與他人的權力;如此一來,著作權的取得便窒礙難行。目前這本照片集上千幀圖片還無法典藏進資料庫中,殊為可惜。為了保護著作權,就必須讓客家族群資料庫的使用者登記成為會員,不像蘭嶼原住民資料庫是完全開放的。因此,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收集資料,而是在一些合集、彙編資料著作權的取得。因為作者太分散,分別訪視要花更多的人力,而有些作者也不見得願意無償分享版權。有時候甚至還要編一點預算去購買版權,才能順利公開,讓人點閱下載。

郭教授所關注的議題內容的方向,和他所學背景有關,把社會關懷和傳播結合在一起。蘭嶼和客家也都是跟「少數族群」這樣的一種社區傳播,或是族群傳播的資料保存有關。尤其是蘭嶼這些資料的保存,具有很高的原住民族群文化的歷史價值,以及跟漢人社會相互溝通了解的價值。有了這些對資料庫基本目的的構想,加上師母林素甘老師的圖書資訊學背景,在後設資料方面的專長,一起來規畫數位圖書館式的資料庫。她經常扮演和技術人員溝通的橋梁、與廠商互動的角色。構想實現的可能性,就在這座橋梁上。

林老師提到,一般廠商無法應付計畫經費不足,或是資料庫必要的經常性改變;廠商很也難對於每個資料庫給予客製化的服務,另外做特殊的調整,大部分只能提供套裝性的東西。團隊裡最好有足夠默契的系統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一起合作,比找廠商做資料庫要來得好。有這樣的技術團隊相互配合、在發展上有共識,技術和整個規畫管理都可以結合在一起,朝計畫想要達到的方向去做。因此目前來講,「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整體成果比找廠商合作的大文山區資料庫好。

既然建立了網站,就希望它能被大量廣泛地使用,除了網頁本身設計、內容、能夠提供這種方便性和使用性之外,再規劃一些專題;或者是說,它不只是一個資料庫而已,它更是一個可以透過專題的方式,來整合一些有趣的資料,吸引一般大眾來瀏覽、在網站上逗留更久時間的一種設計,發揮更活潑的效用;希望能主動把資料再重新整理,這些專題可能不只是資料庫裡面的東西,而是以既有的資料庫資料為主,再和一些外部資料做一些整合,讓這些原始資料發展成各式各樣不同的專題,讓各種需求的人使用,甚至獨立到資料庫之外。原來的資料庫還是存在,使用者可以做被動的查詢,「但我們更希望可以主動提供資料給一些我們認為的潛在使用者,他們可能對某些資料特別有興趣。做研究也許有做研究的需求,教學有教學的需求。看能萃取出什麼我們覺得還可以再強化的資料。」這是林老師的理想。郭教授則是要求專題一定要活潑生動,要有一般人值得點閱的價值,甚至直接做加值服務,像下載桌面、手機鈴聲、做成海報月曆等等。「像蘭嶼的豐年祭或是小米祭等等慶典,我們可能都會去拍攝成紀錄片,方便使用者應用在教學上。」郭教授說。

除了針對一般大眾所設計的專題之外,也希望針對其他兩種使用者發揮功能。其一是想要了解蘭嶼聲音的學術研究者,比如說反核抗爭的過程,或是飛魚季慶典的儀式,它們的社會意義風俗等等。如果有人要去了解蘭嶼當地人的想法,甚或做一些研究的話,「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可以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大家全文下載,或是圖文閱讀,得到更進一步資料的機會。其二是和商業有關的,透過網頁得到一些相關資料,希望能夠擷取影像或聲音,可以讓他們直接跟蘭恩文教基金會,取得原版的授權,增加加值服務的可能性。

另外「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還有一個類似分散式的設計,希望以後只要是資料的擁有者,或是製作人,可以從遠端逕行輸入資料,而不是完全集中在計畫內的人才能登錄資料;大家都可以對這個資料庫有所貢獻,也有機會互相交流,等於是一個共享的社群。在做「大文山區傳播與發展資料庫」時,還沒有在地居民社區參與式傳播的構想,到了蘭嶼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郭教授就覺得滿可行的,主要是蘭嶼的當地某些居民也在從事文化保存、認同數位化的價值,自己可能也有一些作品,願意無條件把他們這些最原始的創作資料,釋出到網站上典藏;在有共識的情況下是更有可能成功的。這種做法還有另一個優點:如果公開徵選計畫無法得到穩定且長久的經費的話,讓當地社區民眾能夠學習數位化經驗,使自己也成為資料建置的一份子;而交通大學這邊則提供審閱資料和資料續存的服務,不但可以節省部分人力,甚至可能達到永續經營。

資料庫的存在都有其目的,也要考慮如何管理與延續、推廣這個資料庫,活化這些資料,使它們得到更好的利用、發揮更高的價值。數位典藏應該對所有公開徵選計畫結案後的方向做一個良善、完整的規畫;企業授權變成數位產業也許是一個方法,串聯這些資料庫,變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網絡,也是一個方法。最終還是要開放給大家使用,如何活化資料庫、讓使用者可以得到最新、最正確的資料,是所有資料庫建置者永遠的義務與職志;這是在發展內容之外,更值得努力的目標。

(本文兩張附圖,皆由「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潘育絜提供)

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6-04-04|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