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整合性工作流程指南

Tags: , , , , , , , , , , , 發表: 2010-09-17, 點閱: 46,889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參、 數位典藏的工作流程探討

 

一、如何規劃工作流程


數位典藏各類型物件的規格眾多,因而產生多種類型之工作流程,本文將如何規劃進行工作流程,分成工作流程考量、案例考量與管理考量這三個層次考量,進行分析探討:

 

(一)工作流程考量

 

1.步驟:清楚的步驟、次序在工作流程的執行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此在規劃工作流程之前,必須先了解工作的先後次序,而數位典藏的工作順序,便可大略的分為前置作業、實體數位化、後設資料庫建置、加值應用等四部分。以前置作業為例,由於藏品原件多為早期收藏入庫,經過不同時期的變遷,造成庫藏資料也因各單位業務的不同需要與目的,在藏品的登錄及管理上產生不同類型的資料,庫藏原件狀況與舊有資料及清單多數已不相符,因此在執行數位化工作之前,必須先檢視典藏品狀況,並重新登錄,確定數位化清單後,排定先後順序。

 

2.方法與技術:依藏品的本身的特性,選擇適用的數位化方式與設備。以往的數位化方法與技術,大多是以數位化工作進度作為考慮的基礎考量,而忽略了數位化的過程中,是否會造成文物的損害,由於目前文物保存,越來越受重視,再加上科技的進步,發展出許多功能優越、且在使用過程中不傷害原件的數位化設備,例如冷光燈和高階專業的多用途掃描器的誕生,大幅減少在數位化過程中,因壓力、光線、熱度、離心力等問題,對原件所產生的傷害,並可同時達到了印刷與保存的規格需求。

 

(二)案例考量

 

由於每個數位化專案都有其獨特性,因此很難可以完全相同。在每個數位化專案規劃過程中,除了參照、借鏡既有的模式外,還需要逐步的補充、修正、改善,以利掌握每個專案需求的歷史脈絡與邏輯,並確認專案規劃在功能需求的正確性。在執行數位典藏專案時,便須考慮典藏品選擇、目的、人力、數位化方式、標準選定、管理、保存等相關面向問題。以目的考量為例,就是先考量數位檔的未來的應用,再來決定數位檔的規格,若數位檔未來需出版印刷的話,要達到原始尺寸的印刷,即與原始物件比例為1:1,解析度最少要300dpi以上,故數位檔規格需RGB 24bit以上(全彩)400~600dpi TIFF(非壓縮)、檔案大小 – 100 MB(A4)以上。若只需要網路瀏覽的話,圖檔愈小,則網路瀏覽愈順利,需要的數位檔規格又不相同,因此目前網路瀏覽數位檔的規格建議為,RGB 24bit(全彩)150dpi JPEG(壓縮50%),檔案大小 -230kb以下(A4),隨著網路頻寬的增加,此規格亦會增大,不過此檔案可由TIFF檔轉換成JPEG檔,所以重要的是最高規格無壓縮檔的建立與保存。

 

(三)管理考量

 

執行數位化工作的專案計畫,因有著許多影響工作流程規劃的變異因素,包括典藏品類型、執行工作人員、數位化方式、工作環境甚至政策與經費等不同的環節影響,而造成執行工作品質的差異。為了維持數位化成果的品質,在規劃數位化工作流程時,管理層面的考量方面,仍有以下幾點需注意:

 

1.人力:

 

數位典藏工作流程規劃,需就工作程序中各個環節的相關活動,考量人員的能力、配置、關係與解決問題的方式等,規劃執行數位化人員的數量及應具備之各項能力,將工作分配給不同專長的人來執行,將可以有效提升成本、工時、及資源預估的精確度、清楚定義績效衡量與管制的基準線、促進明確的職責分派並可隨時彈性調整人員,以確保數位化工作的執行,以達到更高的執行效益。例如負責掃描的工作人員,就需具備專業掃描器操作的技能,負責攝影的工作人員,除了需具備打光的專業技能外,還得要有專業的攝影能力。

 

2.經費:

 

規劃製作數位典藏工作中可投入之經費規模及編列預算,估計數位典藏工作中所有及個別活動所需的資源與成本,進而將總金額預算有效地分配到各項工作環節上,並同時確認每個工作環節所需的資源(人力、設備等)及其數量。例如各個工作環節所需使用的設備種類,所需的費用等,可以從最小環節開始推估計算,以精確控制成本需求與品質的目標。

 

3.時程:

 

由於數位典藏的工作是有週期性的,因此在排定順序,經費規劃完成後,接下來就得考量每一項工作完成的時間與進度,什麼時候要完成工作流程的哪些部份,以及要在哪些時間之內完成哪些部份,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在規劃時程的時候,需記得為每個環節的工作,預留一些緩衝的時間,定期評估計畫之執行成效並檢視修正,調整原有計畫表內容再繼續執行下一階段之工作。

 

透過完善的規劃以及標準化作業程序,能夠確保在適當的時間內把工作完成,讓工作流程與品質達到穩定,藉以提升工作效率與效能。

 

二、各類物件數位典藏工作流程

 

(一)數位典藏十六個主題物件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在計畫執行第一期的時候,依照參與計畫的藏品資料性質,組成各種主題小組,不定期聚會,並定期召開主題小組召集人聯席會議,以訂定建置資料之工作流程和工作守則,建立統合、分工和協調機制,協助各單位順利推動建置計畫。截至第一期計畫結束為止,共組成十六個主題小組,包括:動物、植物、地質、人類學、檔案、器物、書畫、地圖與遙測影像、金石拓片、善本古籍、考古、新聞、建築、影音、語言、漢籍全文。
在計畫執行期間,主題小組委請各參與單位推選學者或專業人員擔任召集人,除了推動各項數位計畫以外,並協調討論各計畫間眾多類型藏品的資料交換與整合。下面將十六個主題小組主要藏品與典藏內容整理如表3-1、主題小組與藏品內容對照。

 

 

表3-1、主題小組與藏品內容對照

主題小組

藏品內容與類型

動物

台灣本土之動物標本為主要數位化典藏內容,典藏品型態包含模式標本、該館館藏之所有標本目錄、標本籤、標本照、生態照、基本解說、分布資料、生態影片及文獻資料等。

植物

台灣本土植物之相關資料為主要數位化對象,典藏品的內容包含模式標本、標本標籤資料、標本影像、形態及生態照片、基本解說、分布資料、台灣植物誌以及分類相關文獻等。

地質

地質典藏品型態包含礦物、岩石、脊椎動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微體化石、植物化石及地質鑽探岩心等。

人類學

以研究人員所採集各族群之日常生活、村寨聚落、宗教活動、體質等主題之田野資料為主,典藏品型態包含照片、文書、文物(標本)、錄音帶、錄影帶、地圖、參考文獻(書目)等。

檔案

主要為明清二代、民國初年、國民政府時期、臺灣日治時期及政府遷台後的檔案資料;內容則有史料、政府公文書及私家檔案等;型態上則有文書、照片、手稿、圖像資料等。

器物

器物小組之典藏品,年代橫數千年,包含銅器、玉器、玉石、陶瓷器、漆器、竹木、印章、造像石雕、鎖具等。

書畫

宋代至清代的書法、碑帖、繪畫、緙繡等精品,以及近代的版畫、國畫、法書、西畫、攝影等。

地圖與遙測影像

歷史地圖、遙測影像。

金石拓片

甲骨文拓片、青銅器拓片、漢代石刻畫像拓本、佛教石刻造像拓本、遼金元拓片、漢代簡牘、金文全形拓、畫像磚石拓、墓誌銘拓片、臺灣古拓碑。

善本古籍

主要為宋迄清及民國初年刊本善本古籍,內容涵蓋日治時期古籍、善本圖籍、俗文學資料、少數民族文書等。

考古

主要為考古資料,典藏品型態包含考古遺物、田野發掘筆記及日記、田野線描圖、遺址照片等。

新聞

主要以電子通訊出版、報紙、期刊、新聞影音為主要數位化內容,典藏品形態包含平面報刊媒體與電視媒體之文字、圖像、照片、影音等各項種類。

建築

主要為「建築」主題本身相關之構造與建物資料,典藏品形態包含文字、圖像、照片、影音等各項種類。

影音

主要為各典藏單位館藏唱片、CD、廣播、電影、電視、錄影帶等影像與聲音資料,典藏品形態以影音資料為主。

語言

主要為蒐集和保存現有語料包括手語,典藏品形態以聲音、文字為主。

漢籍全文

內容涵蓋二十五史、十三經、小說戲曲、佛典等,典藏品形態以文字為主。

 

 

由於各主題藏品性質有其獨特性,因此在工作流程執行上很難完全相同,以前置作業來說,書畫類型的藏品有些需要拆框,地質化石標本有些則需要清理、修復,檔案文書類有許多則需要要先進行修裱,才可以進行接下來數位化的工作。

 

(二)數位典藏六大類之工作流程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主要是由各計畫自行決定數位化的標的、數量、流程和時程,主題小組則從旁進行協助建議,透過「主題小組」的運作,協助跨機構之間的合作,訂定共同的工作規範。進入第二期計畫後,總體目標轉型為以「整合創新」、「深化加值」與「有效傳播」為數位典藏的關鍵策略,因此計畫運作開始著重於第一期產出內容的深化加值,並規劃整合的知識架構及永續經營的方針,並以「主題小組」為主幹,進行跨計畫的整合,進而朝跨主題的結合邁進,形成自然史與人文史結合的知識庫。

 

為達成這樣的總體目標委請專家、學者組織,以一期的主題小組為基礎,整合成六大類主題「生物與自然」、「生活與文化」、「語言、影音與新聞」、「藝術與圖像」、「地圖與建築」、「文獻與檔案」等主題小組,並以此六大類主題為骨幹,召開「主題小組召集人聯席會」及「主題小組討論會」,發掘各計畫各類數位典藏技術問題,共同研發最適解決方案,並以專案研究計畫相關領域數位資源及建立知識網,朝「典藏臺灣多樣性」而努力。

 

 

表3-2、六大主題與其對應之主題工作組

六大主題

主題工作組

生物與自然

動物、植物、地質

生活與文化

人類學、考古

語言、影音與新聞

語言、影音、新聞

藝術與圖像

器物、書畫

地圖與建築

地圖與遙測影像、建築

文獻與檔案

檔案、善本古籍、金石拓片、漢籍全文

 

 

在執行數位化工作流程中每一計畫與主題工作組,各有所不同,下文就以幾個主題類型的案例為說明:

 

如在地質主題,其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大部份:一、數位化前置作業,主要工作包括標本清理、化石修復、標本Metadata資料與參考文獻蒐集等,並依據標本類型訂定Metadata相關著錄欄位;二、標本數位化,包括正、負片掃描、透光薄片拍照、2D平面影像拍攝、3D 環物影像攝影等,並將數位化影像儲存檔案備份;三、系統建置,包括資料庫開發與網站建置,此階段將標本文字資料及其Metadata數位化後,將資料匯入資料庫,最後串聯影像、文字、文獻與標本資料庫,形成網頁,以提供數位博物館資訊予大眾瀏覽查詢。

 

在書畫主題的工作流程內容,以故宮書畫為例,則分為四大部分:一、數位化前置作業,主要工作包括制訂文物數位化標準、選件、製作數位典藏清冊、記錄原件內容與編目、檢視原底片、藏品新拍、重拍、掃描底片資料校驗;二、分析編輯後設資料,主要工作包括編定文物新統一編號、撰寫導覽、網頁說明、建立作品完整資料、建立作品完整資料;三、影像檔數位化,主要工作包括查對底片數量及次序、正片掃描、檢驗影像;四、儲存與運用,主要工作包括保護數位影像檔—加入浮水印、數位資料的儲存與管理、加值運用。

 

在檔案主題的工作流程內容,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例,則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實體整理階段,主要工作包括原件掃灰、原件檢視、裱褙、原件校核登錄、入庫上架。第二階段:數位化階段,分為三方面同步進行,第一方面:影像處理,包括原件掃描、數位攝影、數位影像校對、修稿、數位影像後製作;第二方面:目錄建置,包括目錄檔著錄、目錄檔校對;第三方面:加值分析,包括權威檔著錄、權威檔校對。第三階段:應用階段,主要工作包括系統連結、開放利用。

 

在影音主題的工作流程內容,其大致可分為三大部份:一、數位化前置作業,主要工作包括資料收集、聯繫資料創作者、簽訂授權書、建立清單,並同步進行網頁製作、網站硬體租用與維護;二、數位化轉檔,包括轉檔、燒錄、檢查、收納、剪輯;三、系統建置,包括Metadata搜尋、彙整規劃與建置、上傳WMV檔至網站。

 

各計畫主題的詳細工作流程內容,亦可以參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資料,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994

 

三、各類物件數位典藏工作流程之異同

 

歸屬於同一類型的主題工作組,典藏品均有相當程度的可整合性,如在「生物與自然」主題中,典藏品類型大多為動、植物與地質標本。在「語言、影音與新聞」主題中,典藏品類型多為影音資料。在「文獻與檔案」主題中,典藏品類型以文書檔案為主。但每種典藏品物件也會因各計畫的管理方式不同、物件本身條件不同等狀況,進而產生相異的工作流程。接下來將針對各物件工作流程的共通性與差異性,分別進行探討。

 

(一)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共同性

 

實際分析數位典藏六大類主題後,歸納出主要的典藏品物件有:標本、照片、文獻、書畫、器物、建物、地圖、影像資料、聲音資料,表3-3 為各類物件數位化工作流程,作為分析各物件工作流程的異同基礎。

 

表3-3、各類物件數位化工作流程分析

 

前置作業

數位化工作

資料保存

加值運用

1. 標本採集

2. 資料清查、清單整理

3. 鑑定核對

4. 選件

5. 標本清理、修復

6. 資料與參考文獻蒐集

7. 後設資料需求評估分析

1. 標本測量

2. 色彩校正與測光

3. 進行拍攝

4. 檢驗拍攝影像

5. 標本影像轉檔處理

6. 標本保存(魚類標本)

7. 資料著錄

8. 系統開發建置

1. 複製備份

2. 異地備份

3. 資料轉入資料庫

1. 系統檢索

2. 應用加值

1. 清點原件與工作規劃

2. 決定數位檔規格

3. 數位化方式選擇

4. 選件與核對清單

5. 後設資料需求評估分析

1. 設備色彩校正

2. 數位化作業—掃描

3. 圖檔命名與校調

4. 影像轉檔

5. 資料著錄

6. 系統開發建置

1. 打樣輸出

2. 複製備份

3. 異地備份

4. 資料轉入資料庫

1. 系統管理與開放應用

1. 數位化方案選擇

2. 工作規劃

3. 文書檔案編整

1. 建立色彩管理模式

2. 文書檔案掃描程序

3. 數位影像後製

4. 文書檔案後設資料建議欄位

5. 資料庫建置

6. 後設資料著錄

1. 數位影像備份及管理

1. 系統整合與開放使用

1. 文物整理

2. 數位檔案規格制訂

3. 檔案命名規則

4. 選擇數位化方式

5. 人力規劃

6. 需求評估與內涵分析

7. 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

8. 著錄規範

9. 攝影工作室佈置

10. 提件

1. 丈量作品尺寸與清潔

2. 正式拍攝前的準備工作

3. 進行數位化拍攝及校色後製

4. 數位打樣

5. 系統設計及測試

6. 文物資料著錄

1. 儲存與備份

1.數位博物館

2. 數位學習

3. 創意加值品

1. 制訂標準

2. 器物準備

3. 紀錄清冊準備

4. 攝影系統準備

5. 提件

6. 整理建置文物核心欄位

7. 系統分析建置

8. 制訂標準

1. 拍攝與確認

2. 後製處理

3. 檢驗影像品質

4. 文字資料蒐集與資料建置

5. 輸入文物完整資料

6. 系統測試與修改

7. 資料彙入資料庫、修訂

1. 打樣輸出

2. 複製儲存與影像檔植入浮水印

1. 資料庫加值運用

1. 資料收集整理

2. 物件確認及登錄

3. 物件整理及清潔

4. Metadata設計、彙整、規劃與建置

1. 建物與構件平面拍攝

2. 建物與構件影片拍攝

3. 物件旋轉影片拍攝

4. 平面照片調整修飾

5. 影片轉檔、剪輯與歸類

6. 建構3D模型

7. 互動平台建置

8. 資料庫建置

1. 數位檔彙整作業

1. 互動平台與資料庫呈現

2. 授權開放

1. 地圖整理

2. 修補

3. 製作清冊

4. 填寫地圖保存狀況資料

5. 進行Metadata欄位規劃

1. 掃描

2. 影像修整與檢核

3. 壓縮轉檔

4. Metadata著錄

5. 系統建置

1. 掃描影像檔儲存備份

2. 各類媒材備份

1. 建置網頁、提供利用

影像資料

1. 資料收集

2. 聯繫創作者

3. 簽訂授權書

4. 清查母帶

5. 建立清單

1. 影片轉檔

2. 數位檔剪輯

3. 著錄後設資料

4. 批次轉檔

5. 燒錄並檢查光碟內容

6. 匯入資料庫平台

7. 後設資料蒐集、彙整與建置

1. 檔案儲存

2. 各類媒材備份

1. 建置網頁、提供利用

聲音資料

1. 資料蒐集

2. 準備數位化材料

1. 錄音與轉檔

2. 資料分析、定義及確定

3. 後設資料著錄

4. 建立詞彙庫

5. 建立自動化系統

1. 檔案儲存

2. 各類媒材備份

1. 自動化系統之應用

 

將這些物件的工作流程,加以分析整理後,綜合歸納分析得出表3-4、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共同性。

 

 

表3-4、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共同性

 

前置作業

數位化工作

資料保存

加值運用

工作步驟

1. 資料清查

2. 清冊整理製作

3. 提件

4. 後設資料需求評估分析

1. 進行實體數位化(掃描、拍攝、影音錄製與轉檔)

2. 資料校驗

3. 數位檔轉檔

4. 資料著錄

5. 系統開發建置

1. 數位檔儲存(各媒材儲存)

2. 異地備援

3. 轉入資料庫

1. 系統開放檢索

2. 加值應用

 

 

(一) 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差異性

 

綜歸各類物件的工作流程之後,得到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差異,為表3-5、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差異。

 

 

表3-5、各類物件工作流程的差異

 

前置作業

數位化工作

資料保存

加值運用

標本

1. 標本採集

2. 鑑定核對

3. 標本清理、修復

4. 資料與參考文獻蒐集

1. 標本保存(魚類標本)

2. 拍攝

   

照片

 

1. 掃描

1. 打樣輸出

 

文獻

1. 文書檔案編整、修裱

1. 掃描

   

書畫

1. 攝影工作室佈置

1. 數位打樣

2. 拍攝

 

1. 數位博物館

2.數位學習

器物

1. 攝影系統準備

1. 拍攝

1. 打樣輸出

 

建物

1. 物件整理及清潔

1. 建構3D模型

2. 拍攝錄影

   

地圖

1. 修補

1.掃描

   

影像資料

1. 聯繫創作者

2. 簽訂授權書

1. 轉檔

   

聲音資料

 

1. 資料分析、定義及確定

2. 建立詞彙庫

3. 建立自動化系統

4. 錄音及轉檔

 

1. 自動化系統之應用

 

 

各類物件因數位化方式的不同、數位化專案不同、執行單位考量不同等因素,在實體工作流程上,也會產生一些異同。如:數位化技術使用掃描與拍攝者,需先進行設備的色彩校正工作。文書檔案需要編頁。標本、器物需要清理修復,文書檔案與書畫、地圖則是修補和修裱。影音資料與聲音資料,則需進行硬體轉檔與剪輯,照片、書畫與器物,實體數位化後,均需再進行打樣輸出。建物部分除了平面的構建拍攝以外,還有建物與構件的影像拍攝等等。

 

又以各計畫所屬單位來看:博物館類、圖書館類的計畫,前置作業均需進館藏系統。圖書館類的計畫單位,在藏品的編碼上,也與其他計畫不太相同。博物館類的計畫,在加值運用上,比較會往數位博物館與數位學習的部分做考量與呈現。若計畫是屬於學校單位,則在管理上會依照每個學校的規定而有所不同。

 

一、 數位典藏內容建置主要工作

 

在考量分析所有計畫的執行程序,以及可能產生的結果,並徹底了解數位化物件資料的特性後,評估選定最佳進行數位化的方式。一般來說數位典藏的內容建置,主要的工作可分為掃描、拍攝、錄音、錄影與後設資料(Metadata)描述。

 

(一)掃描

 

使用掃描方式進行數位化的物件大致上有:照片、文獻、地圖這幾種類別,大多是針對平面類型的文物。

 

掃描主要所使用的設備種類,比較常見的有:滾筒掃描器、桌上平台式掃描器、具備光罩的桌上掃描器、桌上自動進紙式掃描器、桌上型無邊縫書籍掃描器、仰面式書籍掃描器、專業多用途掃描器等。

 

各掃描設備功能與使用方法略有不同,介紹如下。

 

(1) 滾筒掃描器:為專業的印刷用掃描器,可掃描大型物件,但只能掃描單頁或者單張的原件,解析度最高可到4800dpi,速度慢,離心力會對受掃描的原件造成傷害,且此類掃描器幾乎都已經停產。

 

(2) 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機器單價較低,且有分高階和低階,差別在於解析度。若需掃描正片類藏品,多會要求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需含光罩。一般平台式掃描器多為光源在下,受掃物在上,而光罩的功用則可以將正片受掃物,置於平台式掃描器的光源下方,原因為正片色彩要準確,需從上方打光。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一般可掃描尺寸最大到A3,若受掃物大於A3,如報紙或大型海報,就必須分段掃完後再將影像檔進行拼接,且書籍和期刊有厚度,故此類的藏品若使用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書縫部分的影像難以處理。

 

(3) 桌上型自動進紙式掃描器:適用於單張可快速進紙的平面受掃物,掃描尺寸最大到A3,由於自動進紙式掃描器,還是會有卡紙的問題,且同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一樣,若受掃物大於A3,就必須分段掃完後,再將影像檔進行拼接,且書籍和期刊有厚度,故此類藏品無法以桌上型自動進紙式掃描器處理。多用於大量文件掃描,且相片亮部或暗部,因為需要較多顏色色階的支援,常無法達到,需特別注意。

 

(4) 桌上型無邊縫掃描器:改良式桌上型掃描器,有一斜邊有助於書籍期刊的掃描,掃描尺寸為A4,是為加強書縫部分的掃描,許多書籍由於較厚,所以掃描時,必須用力蓋壓,如此一來,就可能會造成書頁脫落的現象。

 

(5) 仰面式書籍掃描器:以翻拍的理論設計,仰面式的書籍掃描,尺寸可以到A2或A1,附玻璃蓋板,以便將書籍壓平,為使書縫能掃得清楚,掃描速度快。

 

(6) 專業多用途掃描器:兼具翻拍以及傳統掃描器的特色,仰面式的書籍掃描,可掃描照片、書籍、期刊、報紙、地圖、書畫、紡織品、植物標本等類型之物件,更可平放非弧面的立體物件,如玻璃畫、皮影戲偶、玉玦等,尺寸可到A1,且利用掃描平台的特殊性,可不需使用玻璃蓋板就可以將書縫部分掃描清楚可閱,掃描速度快,可支援高階數位檔規格。

 

選擇適當的數位化設備後,便可準備進行掃描,在進行掃描之前,有個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設備色彩校正。主要是要讓所有與色彩相關的設備可以通過顏色基礎,盡可能達到與原件顏色的一致性。色彩校正的程序:電腦螢幕校色→數位化設備(掃描器)校色→ 輸出設備校色(印表機或印刷機)。

色彩校正完後,依序開始掃描。掃描時,將受掃物件平放掃描平台上,進行掃描。另外,使用掃描方式進行的物件,由於此類型物件容易受溫、濕度和物件本身材質所影響,造成物件正反張力不同,容易影響受掃物本身不平整,所以有些受掃物平放時,物件本身會有曲度,若非使用上蓋式桌上型平台式掃描器掃描的話,就必須使用一些輔助辦法,設法使受掃物平整,例如上壓透明壓克力版或玻璃板,或自行開發之吸氣台,調整利用適當之吸力,將受掃物平整安置於工作平台上,以進行數位化。

 

(二)拍攝

 

使用拍攝方式進行數位化的物件大致上有:標本、書畫、器物、建物類型,主要是針對立體類型的文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書畫類,因書畫類屬平面大型藏品,尺寸多超過A0大小,且大小不一,故目前典藏單位多使用拍攝方式進行數位化。

 

拍攝主要所使用的設備種類,比較常見的有:

 

1.相機、數位機背:

 

(1) 數位相機:數位相機在操控上與傳統相機相同,但後製的處理通常都是需要透過電腦。數位相機所使用的是感光元件,將影像透過感光的方式,記錄在儲存媒體中,儲存媒體亦可以重覆使用,相較於傳統相機這部分的成本較為節省。數位相機拍攝出來就是數位檔,也省去了傳統相機需再進行轉換的工作,是目前數位化工作最常使用的相機種類。

 

(2) 數位機背:為在傳統專業的單眼相機後方加掛一個CCD或CMOS感應器,通常為搭配120中型或4×5大型的傳統相機來使用。數位機背內含感光元件與控制/儲存單元,使用數位機背時,取下傳統相機的背蓋換上數位機背,即可從底片相機變成隨拍即得的數位相機。

 

(3) 傳統相機:傳統相機在成像上具一定品質,仍是許多專業攝影師選擇使用之工具,於攝影領域尚未完全被數位相機所取代。需強調的是,傳統相機拍攝後產生之正片或軟片,需再另外透過掃描的方式以產生數位檔。

 

考量到未來拍攝後的影像之應用,建議使用單眼數位相機,或是中大尺寸傳統相機搭配數位機背拍攝,除了可交換鏡頭的好處外,並可隨著攝影狀況來調整較為細部的光圈、快門及景深等,使成像品質更好。而在選擇數位相機或機背時,「畫素」與「CCD感光元件的大小」是兩個較為重要的選擇因素,影像拍攝的好壞與這兩者彼此有很大的關係。

 

至於品牌的選擇上,建議可挑選較具知名度的大廠,在購買配備及維修上也比較方便。若考量經費和設備較不足的情況下,便可考慮選購市售的one shot數位單眼相機來進行數位化工作。目前數位單眼相機畫素已可達兩千萬以上,各廠牌也有推出了全片幅數位單眼,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都是不錯的選擇。

 

2.鏡頭

 

除了相機外,鏡頭的選擇也關係到成像品質的好壞。一般數位單眼相機因為使用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比傳統相機底片來得小,故裝設鏡頭後,其焦距會有加倍的效果(一般為1.5倍、1.6倍)。如果是拍攝靜物,拍攝空間侷限在攝影工作室內的有限空間,建議可採用變焦鏡頭,只需轉動鏡頭上的變焦環,便可不用移動拍攝的位置。此外,像在拍攝標本的細節部分、或書畫中作者的落款部分,因佔整幅作品中的部分較小,因此拍攝這類細微的地方,在相機上可裝設微距鏡頭來進行近拍。 

 

3.燈光

 

拍攝所使用的設備,除了基本的相機與鏡頭之外,燈光的調整與掌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燈光選擇的部分,由於藏品多年代久遠,對於自然的太陽光或人造燈光的照射,抗光照力較差容易脆化物件,且燈光所產生熱能,亦會造成藏品不同程度的變質或褪色。因此若要兼顧保存文物的目的,除了在平時文物展示及收藏上對於光線的控制外,在數位化工作時,盡量也避免過強或過久的燈光照射。建議在攝影燈的選擇上可使用標準色溫的冷光燈來拍攝文物,雖然冷光燈也是屬於連續光源,但光熱度上遠比鎢絲燈來的低,對於文物的傷害也可降到最低。

 

準備好拍攝設備與環境後,便可準備進行拍攝工作。在進行拍攝之前,一樣得先進行設備色彩校正,需要校正的設備包括有電腦螢幕、數位化設備(相機)、輸出設備校色(印表機或印刷機)等。

 

在拍攝工作進行時,需注意下面幾點:

 

(1) 必須在避免文物產生危險性的環境下進行拍攝。

 

(2) 有些物件須採用冷光源燈來進行拍攝。由於一般傳統攝影燈具(指連續光源燈具)帶有紫外線,為了減少拍攝光源長時間照射文物產生的傷害,採用了無紫外線光,5000K至5500K的冷光源燈來進行拍攝。但是冷光源燈有時無法提供所需的足夠亮度,其中的選擇,得視每個典藏單位藏品現況來處理。

 

(3) 為了便利印刷與打樣稿顏色校對的需求,於拍攝時將基本的色卡、灰卡與數位用之灰卡及尺規,一同放置拍攝畫面內進行拍攝。

 

(4) 使用測光表調整光的均勻度後,進行光圈與色域空間的一致性確認。

 

(三)錄影/錄音

 

使用錄影/錄音方式進行數位化的物件大致上有:影像資料、聲音資料這幾種類別,內容大多為資料採集紀錄、口述訪談、田野調查等。

 

錄影/錄音主要所使用的設備種類,比較常見的有:傳統Batecam攝影機、數位攝錄放影機、收錄音機、MD、錄音筆、收音麥克風、風罩、各種線材等。[10]

 

影音專訪基本器材:

 

(1) 攝影機兩台或兩台以上,拍攝受訪人物的不同面向,蒐集更完整的資料內容,也可避免突發性意外,而無法進行資料採集之工作。

 

(2) 接連攝影機之指向性麥克風,指向性麥克風的特殊功能,可以採集到更清楚的聲音資料。

 

(3) 別在受訪者身上的迷你麥克風,能夠更清楚無誤的完整收錄聲音資料。

 

(4) 架設攝影機之腳架,避免拍攝影像產生晃動,也可減少人力上的辛勞。

 

(5) 小型錄音筆,資料採集更為方便,且採集後的檔案讀取容易,且花費時間少,更易於後續工作的進行。

 

(6) 燈光設備,資料影像採集能夠更為清楚完整。

 

(7) 人物側拍相機一台,更可完整採集受訪人物資料。

 

(8) 收音麥克風、攝影機用之耳機監聽,確保聲音資料收錄完整。

 

專訪時的進行程序步驟:

 

(1) 人物專訪時攝影機最好有兩台或兩台以上,一台採取固定位置(通常為受訪者正前方),一台可以變換鏡位(之後剪接才有不同的畫面可供選擇)。受訪者位置的選擇可以在事先勘查訪問場地時就先規劃。

 

(2) 一人訪問一人錄影,但訪問者不入鏡。

 

(3) 討論受訪過程中遺漏的部分並補拍加強。

 

(4) 告知受訪者影音資料的處理方式並進行授權。

 

在影音資料的採集與蒐集時,必須要注意幾點:

 

(1) 對於受訪者的背景一定要充分了解

 

(2) 再三確認資料採集時間與地點,專訪工作出發前,則必須與受訪者再聯繫確認。

 

(3) 預先擬定之資料採集大綱,若是進行專訪工作,訪問的內容必須先提供給受訪者。

 

(4) 資料採集與專訪的地點,盡量事先場勘。

 

(5) 資料採集與專訪時,盡量確保錄製環境光線充足,並盡量避免其他雜音干擾。

 

(6) 資料採集與專訪前,所有器材設備必須再三檢視確認。

 

(7) 資料採集與專訪環境收音問題,盡量克服解決。

 

(8) 專訪聲音錄製時為提高錄製品質,可將高性能指向性無線麥克風配掛在受訪者身上,將受訪者的聲音以無線方式傳送給錄影機。指向性功能可以降低外界聲音干擾,可提高聲音資料的錄製品質。[11]

 

(四)後設資料(Metadata)描述

 

數位典藏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功能與領域具整合性」的資料庫,以有效管理知識,達成資源的快速擷取與尋找。為達成效率性地資料檢索,後設資料的完備規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後設資料為數位典藏工程中最基礎的資訊建設工作。旨在以標準化、結構化的方式描述數位典藏的內涵需求及架構。[12]

 

在發展後設資料之前,有許多重要因素與條件,必須事先考量清楚並進行前置規劃。首先是典藏單位本身的組織目標與發展方向,會影響博物館典藏品數位化所需具備的功能,間接影響藏品後設資料之深度、廣度及未來與其他資料庫連結的可能發展。此外,必須針對藏品屬性及所歸屬的特定知識領域有一明確掌握與確立。為兼備上述二點,後設資料發展的初期工作是召集特定學科領域的學者、系統開發人員、後設資料專家,針對典藏品研究、管理、維護等層面之基本元素內涵,共同討論與溝通,以期呈現典藏品不同層面的知識內涵。[13]

 

基於典藏資料及文物的調查和研析,為能建構一套兼容台灣本土典藏的特質,又能兼顧學術研究需求的功能,最後並能符合網路資源的國際化,後設資料小組乃訂定以下八項原則,作為規劃Metadata之依據:[14]

 

(1) 符合國際標準要求,包括Metadata格式、網路協定、檢索(如Z39‧50)等。

 

(2) 依據本土需求採用既有標準進行修改,不再另行重新研發。

 

(3) 容易使用,包括資料的建立、展現、檢索、詮釋與串聯關係的互動。

 

(4) 具備多語文能力。

 

(5) 因應不同學科領域需求採用不同的Metadata格式,而非試圖設計一套單一、一致性的Metadata格式,以容納不同的格式於一身。

 

(6) 採用不同Metadata格式,同時利用XML建置Metadata基礎骨幹與結構來容納、整合不同的格式,包含現有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結合,以利一次查詢所有館藏資源。

 

(7) 設計系統管理機制功能以因應不同的需求,包括取用限制、智財權的保護。

 

(8) 具有相當的延展性,包括不同資料格式間的轉換、儲存與展現,以及資料欄位的制訂與修正。

 

後設資料的欄位擬訂好之後,隨即進行藏品數位檔與後設資料填上和著錄的工作;著錄者須具備典藏物件相關專業知識與基本文書處理能力。數位檔對應結束後,檢查是必要的動作,可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尤其是文字著錄資料與圖檔影像資料的對應。完成藏品後設資料之著錄後,需由專業研究人員進行後設資料著錄內容校對;檢視填入欄位是否正確、輸入資料是否無訛。已著錄之後設資料若發生錯誤,則修正後再行校對;另外,若後設資料內容需要補充,在此一階段一併補充及完成校對。

 

在後設資料著錄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欄位是「內容描述」欄位。此欄位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向使用者解說影像/影音內容。也就是說,透過「內容描述」欄位,把影像放在更大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讓使用者透過照片了解更多影像後面的當地知識。「內容描述」欄位實際上是替已經去脈絡的影像內容進行再脈絡。我們不僅必須小心處理再脈絡化可能的錯誤與過度詮釋,同時也牽涉對影像內容、被拍攝族群、該族群的社會組織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複雜知識。這些知識,當然最理想地是能拿到當地聽取當地人如何的詮釋或說明,次之則是請熟悉此區域人群的學者或專家做說明。

 

「內容描述」欄位的重要性在於期望通過文章式的文字描述,補充其他後設資料欄位所無法提供的重要影像訊息。可是,說明欄位的描述性文字不可能無限制的延伸與擴展。一方面可能有過度詮釋的疑慮,此外則顧及資料庫本身的負載能力,說明欄位的資料越多,系統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逐一比對相符合的資訊,如此將延緩查詢的速度,大大減低檢索的便利與時效性。因而,我們亦得要求描述長度的節制與核心句子的提出,以最簡潔而周全的方式傳達影像內容[15]

 

數位典藏為跨領域跨學科的專案,其工作環節較為複雜,良好的工作流程制定,可使工作人員清楚並了解整體作業流程的規範與做法,因此分析考量規劃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將可提升數位典藏內容建置的品質。

 

 


 

< 返回目錄 >

 

[10]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民俗彩衣—台灣民俗技藝數位文化村」數位工作流程〉,98年2月。

[11]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南亞技術學院 「大嵙崁流域 泰雅族Kgogan文化故事數位典藏」數位工作流程,97年8月。

[12]李德財,《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4年版。檢索:2010年1月。http://www2.ndap.org.tw/eBook/showContent.php

[13]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14]陳亞寧、江惠英、陳淑君、劉嘉慧,〈中文Metadata的規劃與實作試驗探討〉,中央研究院Metadata工作小組第一、二階段報告。檢索:2010年1月。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4/6_3.htm

[15]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Download: 數位化工作流程整合性工作流程指南全文下載  數位化工作流程整合性工作流程指南全文下載 (3.3 MB, 2,734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