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第二、第四週假日,歡迎到花博爭艷館「數位芳華」特展,與版畫老師、剪紙老師一起度過充滿創意的下午。動手動刀,印花剪花。從花博,摘取一朵獨一無二的花回家。
藉由參與大龍峒保安宮文化藝術季的機會,透過相機與保安宮進行了一場微距(Macro)鏡頭的接觸。以「台灣貝類資料庫」網站內容,配合《傳統建築手冊》一書的分類方式,將照片中的軟體動物,依據分佈位置、相似物種所採用之傳統建築形式與作法等項目,進行整理歸納如下。
文化保存是過程,回歸社區才是目標。過程之中有太多種做法可以達成目標,搶救運動是一種,公民會議是一種,舉辦工作坊帶領居民實地探勘是一種,當然,數位典藏也是一種
「畫線準、下鋸聖、丈竿一落如聖旨」,丈篙為傳統建築衡量的工具,是傳統大木結構從設計到營建的關鍵,執篙的大木司阜就像現今所稱的建築設計師,負責設計符合地理環境、風水、生活習俗、結構力學與外貌風格的建物,有著火車頭般的重要性。
探訪台灣糖業的成長史,將老照片、建物履歷表予以數位化,隨著網站建置完成,屬於糖業的風華記憶在沉睡多年後又被喚醒。
以台南市七大一級古蹟建築及其器物為數位化主體,分別對每一古蹟進行數位化工作,古蹟數位化的內容包括:照片、影音、及文字等檔案並建構網頁資訊平台,並結合台南地區的觀光、旅遊資訊,期能透過本計畫完整呈現台南市七大古蹟在建築、歷史、文化、及教育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