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業與城市共生時:從糖業的興衰看糖鄉虎尾的潛力
文/高芷彤
甘蔗,一個外來種農作物,卻為台灣寫下產業的風光史。從荷蘭領台到明清時代,台灣從蔗糖出口國晉升為世界重要的蔗糖產地。日治時期,日人來台灣展開甘蔗研究與製糖工業的建設,如此大規模投入糖業更讓砂糖的出口成為當時台灣重要的經濟支柱。「再現糖業風華——糖業文化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廖敦如教授帶領虎尾科技大學的學生探訪台灣糖業的成長史,並逐年將老照片、建物履歷表予以數位化,隨著網站建置完成,屬於糖業的風華記憶在沉睡多年後又被喚醒。
虎尾:台灣糖業的原鄉
虎尾,位於雲林縣中心點,緊鄰虎尾溪畔一個以種植甘蔗為主要農作物的待開發地區,不只挾以虎尾溪的水源優勢,取得土地更是便利與低價。甲午戰爭後,日人來台發展糖業,看重此處地理位置的便利以及水源的優勢,將有利於甘蔗原料的栽種與運送,虎尾因此成為糖業的首選之都,「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後,虎尾糖廠順理成章地成為「台灣第一工廠」。
「再現糖業風華——糖業文化數位典藏計畫」以糖廠內「糖業文物館」中所保存的文物為主要數位化對象,內容包含:早期蔗民採收製糖與運輸情景的照片、日治時期糖廠週邊的建築及其建物履歷表、糖業器具以及商業往來的糖單、工作單、文史記載、手稿等等,這些內容交織勾勒出當時糖業的樣貌。其中,已在本年度完成的1235張建物履歷表,更是具體的將日治時期糖廠建設的面容重新組合在我們的眼前。
來到虎尾糖廠,映入眼簾的正是橫跨虎尾溪及北港溪的糖鐵大橋,這座由英國Westwood公司所打造的不對稱階梯構造的鐵橋,全長八百公尺,是由三段高低不等鋼架花樑所組成,當時是台灣少數專門用來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糖廠全盛時代更因為商業繁忙而在鐵橋旁搭建木板橋與驛站,同時提供貨運和客運服務,成為虎尾大街與蕃薯庄重要交通要道。
糖廠的建置除了考量環境因素外,廠內的配置也是重點要素。日本政府在挑定地點後便開始一系列的建設,以期將原料運輸以及砂糖製造流程更效率化。除了興建主要的製糖工廠外,還考量到甘蔗本身無法久儲的特性,遂而向當時的總督府申請增設鐵路,結合各地的原料集貨站,讓載運甘蔗的五分車,能有效率地將採收的甘蔗匯集運送到各自所屬的糖廠進行加工,就這樣鐵道路線環環相扣,形成了一組有效率的物流系統,確實提昇並管控產品在運送過程的效率及鮮度。從一位鐵道迷手繪當時糖鐵貫穿台灣的路線圖,對比42座糖廠設置的分布圖,不難看出糖廠分廠一路從北部延伸到南部,又以嘉南平原的鐵路密集度最高。因甘蔗採收有季節性,為能有效利用「糖鐵」來增加營收,遂將鐵路分成運送甘蔗的專用線及一般客貨的營業線,也促成了各原料地區的人與貨物往來交流的機會,甚至北港通往大林路段的營業線,因前往北港朝天宮媽祖廟的香客絡繹不絕,造成這條進香鐵道「業績」超過專用線,可想見當時糖業的榮景。當時,虎尾糖廠是這張運輸網中的物流中心,即使到了糖業沒落的今天,虎尾糖廠仍是唯一一座每年定期採收及供給砂糖的「活」糖廠,繼續書寫著糖業的歷史。
技術的改革,商鎮社區的建設
早期砂糖製作是以人力或牛隻獸力為動力來源,品質容易因技工不同而有差別,且當時透過嗅覺和觸覺來確認煮糖適切度的方法,也造成經驗傳承和作業標準不易系統化,這樣的狀況要等到日人將製糖產業工業化後才逐漸改善。從日治時期農業史料中,我們每每看見日人對品質的要求與堅持,當時不僅引進新的製糖設備,更重視甘蔗原料監控和土壤改良的工作,改善耕作方式與土壤照護外,還建立起甘蔗原料的買收制度,讓農民了解「只有好品質才有好價錢」,這些改革都讓當時台灣蔗糖的競爭力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當時「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藤山雷太還將提煉糖蜜時所產出的酒精發展為能源事業,創造糖業經濟多元化的榮景。時至今日,隨著產業需求性降低及大環境的變遷,糖廠紛紛轉型,近幾年糖廠加入新技術與多元產業的概念發展生物科技和精緻農業,讓糖業能以新的風貌再現。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經營糖廠,除了建設鐵路之外,為能兼顧日本員工的生活品質,社區規劃當然也是在台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從網站中的建物履歷表及虎尾裝建物登記簿中不難發現,鄰近糖廠的日式建築是個自成一格的新式社區,火車站、醫院、公園、學校、市場、圖書館、藝文活動中心、神社、俱樂部、食堂、洋館和不同職務的員工宿舍等,民生物資和休閒娛樂一應俱全。
與提供給台灣員工的宿舍區截然不同,日籍員工宿舍區街道寬敞、井然有序,且受到英國社區概念的影響,藤山財團十分重視社區綠化,參天的茄苳樹阻隔了製糖時產生的黑煙與蔗渣,讓員工免於空氣汙染之苦。再往社區裡走,就可以看到新式規劃的風格:以日式木造平房為主要架構,棋盤式的屋舍排列,庭院、綠樹與屋簷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層次,透露出生活的優閒與從容。經過時間洗禮,目前建物雖多殘破不堪,但仍能感受到當時濃濃的日式風味。這些建築現在已成為文建會管理的古蹟,在等待修復期間,幸有數位典藏團隊的心力,文物得以化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也因此更深入當地學子的生活中。
「再現糖業風華——糖業文化數位典藏計畫」團隊實地拜訪由糖廠退休的耆老們,由他們口中獲得寶貴的製糖經驗,進一步對照文獻資料之後,將整個製糖流程製作成電子書供使用者瀏覽。於是,製糖成為可以DIY的技藝,無論在家裡或是學校,都能更深切感受砂糖對於生活的重要性。計畫團隊已經完成的13本電子書,內容涵蓋技術面、人文面、歷史追溯與地方特色,這些精采豐富的內容都無償提供給所有網路使用者自由瀏覽,真正落實了文化資產公共財的理念。
科技總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而進展,計畫網站容納了不同的展現形式,讓在全球化浪潮下交出經濟權杖的糖廠,得以在科技時代裡重新拼湊出其走過百年的足跡。廖敦如教授和糖廠合作,除了完成文物、照片的數位化工作,更重要的是將數位成果應用在教學中,將地方文化的精采融入課程中。廖教授說:「從課程中帶領學生重新認識在地文化,更加深他們對虎尾的認同感。」回到故鄉投入教職的廖教授,藉由多媒體數位科技學系的資源與活力,從前置作業到後設資料的建置,輔以政府的古蹟資產政策,為地方文化賦予新的教育意義。
十二月 23rd, 2010 at 11:09 下午
好文章,多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