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名:鄭成旦
欄位 | 內容 |
---|---|
標題 Title |
主要品名:鄭成旦 |
著作者 Creator |
作者:李梅樹 譯名:Li Mei-shu 其他識別資料:李梅樹(1902-1983)家族世居三峽經商,從小便在家境富裕且藝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中生長,自幼他對繪畫便顯露出天份,十二歲開始習畫,一心想要到日本求學,終於二十七歲那年毅然負笈日本深造,並考上極負盛名的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返臺後,李梅樹與畫友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廖繼春、陳清汾、李石樵等人成立「臺陽美術協會」,積極推展臺灣美術風氣。同時,他將對繪畫藝術的熱情投注在教育崗位上,作育英才無數,桃李亦遍佈天下。其貢獻良多,處處可看出李梅樹先生重視與栽培後輩之苦心。 李梅樹是一位落實在民族情感和臺灣本土情懷的「完美寫實主義者」,繪畫創作風格以「客觀寫實」為重,透過他精心營設的畫面與豐盛艷麗的色彩,以及光照效應的處理手法,不僅展現臺灣鄉土純樸的風情,亦留下歷史生活的見證。他借用西方的形式,描繪本土的題材,一生作品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日據時代時,此時期為外光派時期,受外光派影響,把理想化的美落實在肖像畫上唯美的藝術形象;中期為戰後一直到1977年生病住院前,此時期為臺灣本土時期;晚期為生病後一直到逝世為止,此時期為回歸自然期。李梅樹的藝術風格和他的人生體驗相隨,他的大半生涯都在三峽祖師廟旁度過,他的藝術主題當然也就離不開故鄉的風土民情與親切自然的寫實作品。 李教授歷任三峽街協議會員、三峽街代理街長、三峽鎮代會主席、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重建負責人(設計並主持重建工作)、臺北縣第一屆縣議員、第二屆縣議員、第三屆縣議員、中國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研究所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教授兼主任等職,1967年更創辦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並兼主任。1959年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第一次個展,1971年榮膺全國好人好事代表,1974 與畫友共同創立中華民國油畫學會,1975年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1976年任油畫學會第二屆理事長,1977年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1981年任油畫學會榮譽理事長,1982年12月25日起,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辦「八十回顧展」。1983年 2月6日 病逝臺大醫院,同年4月24日葬於故鄉三峽。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基底材:畫布 色彩:設色 技法:厚塗 主題意涵:歷史故事 表現題材:人物 |
描述 Description |
裝潢式樣:框 說明:此件油畫作品乃畫家李梅樹所繪之鄭成旦部C鄭成央]1624-1662),一六二四年(明天啟四年)八月二十七日(陰曆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九州平戶,為鄭芝龍長子,母為日本田川氏。七歲(一六三一年)時回到泉州,十五歲入南安縣為「秀才」,後拜浙江虞山大儒錢謙益為師。及長入南京太學,後由芝龍安排見隆武帝,芝龍原意是就近偵伺隆武帝,但隆武帝見成本狐間A撫其背曰:「惜無一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一六四五年隆武帝詔賜賜姓朱,名成央A封忠孝伯,掛詔討大將軍印。從此即獲「國姓爺」尊稱。其最為後人熟知之事當為驅逐荷蘭軍 印記/類別:款識 印記/書體:行書 印記/刻作:× 印記/內文:李梅樹謹畫 民國六十年正月元旦 保存現況:現況良好 |
出版者 Publisher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日期 Date |
創作時間(西曆):1971 創作時間(中曆):辛亥 |
類型 Type |
西畫/油畫 |
格式 Format |
畫心尺寸:162cm×97cm |
識別 Identifier |
識別號碼/總號:1971/0/ 識別號碼/分類號:3.01/189 |
來源 Source |
|
語言 Language |
|
關聯 Relation |
參考資料:□,<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雄獅美術》(107期),P8-11、P124-131、P30-43 | 陳國寧主編,《華岡博物館珍藏書畫選輯一》(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1999),P70 | 收藏著錄 |
範圍 Coverage |
|
權限 Rights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index.j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