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品名:千佛造像柱

數位化物件中文品名:千佛造像柱
藏品後設資料
欄位 內容
標題
Title
中文品名:千佛造像柱 
著作者
Creator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描述
Description
紋飾:道釋紋
說明:千佛造像柱由一塊長形石灰岩雕鑿成,它的底座又平又寬,寬度不變,厚度卻逐漸往柱頂收窄,向內斜鑿成榫頭的樣子,以利銜接屋樑。石柱四面鑿滿佛像,尤其正面和兩個側面的基部,都鑿較大的佛龕,裝飾十分完美,能直接支撐屋頂,又可供信徒行旋、膜拜禮。佛教經典中談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中各出現一千個佛,釋迦牟尼佛就是現在世中出現的第四佛。寺院中佛堂常利用成行、成排的小坐佛來裝飾壁面各龕之間的空隙,還彩繪得金碧輝煌,稱為千佛壁。這種排列有序、一龕一坐佛的眾小佛雖叫千佛,總數並不一定成千。例如,這造像柱四面所雕方圓臉的壯碩小坐佛,加上棱面上同風格的小佛,總共只有七八三龕,還是稱為千佛造像柱。著名的龍門石窟群除了古陽洞、賓陽洞中有精美千佛之外,還有一窟一萬五千尊小佛的萬佛洞。千佛造像柱上只有正龕中的七尊造像,以及蓮花寶座上的主佛、左右的弟子、菩薩和天王,具有北齊特徵:身材修長、衣薄體貼、表情安詳。天王肌肉鼓凸、裙緣翻摺,和佛寶座上富裝飾性的捲摺袍緣,相映成趣。石柱左、右兩側大龕中的造像與全部千佛風格相近,臉方圓、身材較粗短、笨重,傾向隋代風格。《館藏精品》;千佛造像石柱,可能為石窟、寺院遺址中的列柱之一,柱下應還有基座撐托,柱底三面開龕造像,均做尖拱形龕,其餘部分則表現千佛坐像,由下而上整齊排列,總計七百五十五尊佛坐像,渾然一體、氣勢雄厚,令人嘆為觀止。柱底正面為佛坐七尊像龕,計有一佛二菩薩二比丘二力士之結構,下方還有對獅與香爐供養。主尊佛結跏趺坐於高腰須彌座,尊像殘損較為嚴重,不過力士像的表現,仍然不減其威武氣勢和雄壯英姿。柱底右側有佛坐三尊像龕,主尊結跏趺坐於覆瓣蓮台上,右手施無畏、左手與願印;柱底左側為佛坐三尊立像龕,挺立於覆瓣蓮台上。就佛首肉髻低圓,身著薄衣貼體袈裟,身姿纖長直挺來看,確有北齊晚期或北朝末年的作風。《佛雕之美-北朝佛教石雕藝術》 
出版者
Publisher
 
貢獻者
Contributor
 
日期
Date
朝代:北齊--隋
 
類型
Type
 
格式
Format
徑:5.5
孔徑:3.6
 
識別
Identifier
登錄號:75-03785 
來源
Source
語言
Language
 
關聯
Relation
參考資料:館藏精品、佛雕之美-北朝佛教石雕藝術、歷史文物(Vol. 8) 
範圍
Coverage
 
權限
Rights
國立歷史博物館(http://digital.nmh.gov.tw/nda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