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銀帶鉤
	          | 欄位 | 內容 | 
|---|---|
|  標題 Title  | 
                錯銀帶鉤 | 
|  著作者 Creator  |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銅器與金屬器 | 
|  描述 Description  | 
                器形:帶鉤 功能:生活用具 技法:塊範法 說明與詮釋:帶鉤,束在腰間皮帶上的鉤。多用青銅製,也有鐵製、金製和玉製的。製作都較精緻。帶鉤原為「胡服」所用,春秋、戰國時我國各族間交往頻繁,由鮮卑族傳入中原。古書中稱為鮮卑,或作胥紕、犀毗、師比、私鈚、斯比等等;指明是郭洛帶(革帶)上的銅鉤。其制一端曲首、背有圓鈕。形式很多,常見的有棒形、竹節形、琴面形、圓形和獸形小帶鉤。有的華美的帶鉤鑲玉、鎏金、嵌綠松石或加金銀錯,個別的有文字。盛行於戰國至漢代,魏晉時仍沿用。(〈帶鉤〉,《雄獅中國工藝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1995,頁715。)  | 
              
| 出版者 Publisher  |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 日期 Date  | 
                戰國 | 
| 類型 Type  | 
                銅器 | 
| 格式 Format  | 
                長17 | 
| 識別 Identifier  | 
                |
| 來源 Source  | 
                |
| 語言 Language  | 
                |
| 關聯 Relation  | 
                |
| 範圍 Coverage  | 
                中文 | 
| 權限 Rights  | 
                國立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