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面紋斝
| 欄位 | 內容 |
|---|---|
| 標題 Title |
獸面紋斝 |
| 著作者 Creator |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銅器與金屬器 |
| 描述 Description |
器形:斝 功能:酒器 技法:塊範法 紋飾:饕餮紋 說明與詮釋:此件斝,腹底近鬲,腹足連貫不分,有分襠,柱形足跟,高直頸,雙菌狀柱較高,淺袋足。頸部飾有細長的三段式饕餮紋,三個腹足部各飾一饕餮紋,無地紋,線條優美。鋬、腹部位置刻鑄有銘「[阝尊]彝」二字,底部有明顯範線。 斝之名非銅器自名,亦是宋所定,始見於《博古圖錄》,但並未言其根據。《周禮》、《儀禮》雖有其名,但此器於西周早期後,即不見,其名是否為今之物仍待議。 銅斝形制與爵相似,如有三足一鋬,然三足多中空,敞口,口部亦多立有兩柱。不同處為斝無流、尾,且體形較一般爵為大。李濟稱,爵之兩柱聯線與鋬弓拋出的方向是平行的,而斝之兩柱聯線與鋬弓拋出的方向是成T字形。 斝為溫酒器,並無異議,因為其出土物中,外底多有煙燻痕跡,內裡有白色水銹。此器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期,流行於商至西周早期,爾後即不見。 參考資料: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 |
| 出版者 Publisher |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 日期 Date |
晚商早周 |
| 類型 Type |
銅器 |
| 格式 Format |
寬:22.5 高:31.5 口徑:18 |
| 識別 Identifier |
|
| 來源 Source |
|
| 語言 Language |
|
| 關聯 Relation |
|
| 範圍 Coverage |
中文 |
| 權限 Rights |
國立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