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
| 欄位 | 內容 |
|---|---|
| 標題 Title |
金和 |
| 著作者 Creator |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銅器與金屬器 |
| 描述 Description |
器形:金和 功能:酒器 技法:塊範法 紋飾:蟠螭紋 說明與詮釋:此[金和]為一對。兩器形同,皆敞口,矮直圈足,腹壁較直而略束頸。器腹飾一寬帶蟠螭紋,地紋填以點狀紋。此器現況良好,一件藍色銹多,一件綠色銹多。 [金和]形制特點是敞口或斂口,腹的橫切面與口部皆作橢圓形,腹較深,兩長邊上腹部多有雙環耳,腹壁內收成平底,此外[金和]亦有下接矮圈足,或接四足,有蓋或無蓋。此種銅器,清始稱舟,後人從之,但舟應為酒尊下之承盤,且此種出土銅器中有自銘為[金和]者,所以於此不存「舟」之說。 關於[金和]的用途,大都被歸為酒器,近來有學者提出可能是水器。以考古發掘資料來看,[金和]始出現於春秋中期初葉,通行於戰國,此時的青銅器墓葬中三鼎以下墓的主要組合形式為鼎、敦、[金和]、盤、匜,盤匜為整套的水器,鼎、敦皆為食器,則[金和]於此應為酒器,才能組合成食、酒、水器的完整形式。 參考資料: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 |
| 出版者 Publisher |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 日期 Date |
春秋後期 |
| 類型 Type |
銅器 |
| 格式 Format |
寬18.5 高8.5 |
| 識別 Identifier |
|
| 來源 Source |
|
| 語言 Language |
|
| 關聯 Relation |
|
| 範圍 Coverage |
中文 |
| 權限 Rights |
國立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