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題名:柿
染料名稱:柿枝葉
學名:DionspyroskakiLinn.f
別名:柿仔、紅柿、香柿、毛柿

數位化物件主要題名:柿<br>染料名稱:柿枝葉<br>學名:DionspyroskakiLinn.f<br>別名:柿仔、紅柿、香柿、毛柿
藏品後設資料
欄位 內容
標題
Title
主要題名:柿
染料名稱:柿枝葉
學名:DionspyroskakiLinn.f
別名:柿仔、紅柿、香柿、毛柿 
著作者
Creator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屬名:柿樹科柿樹屬 
描述
Description
生長季節:夏、秋、冬
用途:甜柿製軟柿、澀柿製脆柿或柿餅、亦可製澀柿汁,根、葉、柿霜、柿蒂皆可入藥。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樹皮、澀柿果
植物生態:柿為落葉性喬木植物,樹冠不規則,樹皮灰褐色,有龜裂,枝條散生皮孔,披短絨毛,葉互生,具柄,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8至18公分,寬約4至10公分,基部圓或闊楔形,先端尖,全緣,厚紙質,兩面十皮短毛,葉面深綠,葉背淡綠帶白粉。花單性,雌雄異株,著生於新枝葉腋,雌株花形為壺狀,淺黃色,先端四裂。漿果球形或扁圓形,軟柿熟時呈橙紅或橙黃色,澀柿呈綠黃色。花期為五月,軟柿約8至12月初成熟,澀柿約9至11月成熟。枝葉及澀柿可染色。
相關歷史記載:柿有多種,先民自古種之,各地品種、品名屢有差異,北魏《齊民要術•卷四》中己有提及,但書中多引古人所言而未成系統,僅知有「梗棗、牛柿、鴻柿、山柿、湖畔之柿、烏椑之柿」等不同名稱。栽培法有「小者栽之」及「取枝於梗棗根上插之」二法。明《本草綱目》在柿的(集解)中記述更多,至少有紅柿、黃柿、朱柿、椑柿、小柿、著蓋柿、牛心柿、蒸餅柿、塔柿、猴棗等不同名稱,至於經由不同的處理方法之後則?烘柿、白柿、烏柿、醂柿之名。同書卷三十在椑柿中又有「他柿至熟則黃赤,唯此雖熟亦青黑色,搗碎浸汁,謂之柿漆,可以染會扇諸物,故有柿漆之名。」柿漆應該就是如今台、中、日、韓等國用以作為型染之型版之用。而布料經澀柿汁塗染之後,亦可形成強韌與防水特性,是早期防水布及漁民的衣著布料之一。台灣早期地方志中也有《桃園縣志》、《台南縣志》昃到柿子的栽種,但皆未談到染色的利用。丘應模先生所著的《台灣的水果》一書中,對台灣出產的品種有詳細的說明,「本省柿之品種繁多,像朱紅柿、元宵柿、正柿等。澀柿果形較大,果形端正,一般多經過脫澀處理後作為脆果,俗稱脆柿、硬柿或浸柿,如牛心柿、四周柿等。近年來也有自日本引進之甜柿品種,像富有、御所等品種。」此外,對於產期、產地及栽陪要領等亦有進一步的解說。三、四年前,南韓研究天然染色的金芝希教授曾經來台演講,她說韓國濟州島的漁民過去主要是以柿汁染衣,染成的褐色布有些硬挺,但耐穿且耐海水浸蝕,所以柿染自古以來即成為濟州島的服飾特色。台灣柿子皂產量不少,如果能夠善加利用每年修剪的枝葉及青色的摘除果,一定也可以染出很有特色的「柿染布」。
註腳:柿樹可用於染色的部位,除枝葉外,樹皮與未成熟的澀柿果皆可使用,若用枝葉,則一年中除冬季與春季外,大概都可以採集使用,但最理想的使用季節約在八、九月之間。若用未完全成熟的澀柿果的話,每年大約在端午節之後,果農們都會行疏果(摘除過多的果實)的工作,此時正可以利用摘除的澀柿來浸汁染色。若要樹皮的話,應選擇冬至以後的一兩個月間,此時果農忙著修剪枝幹,撿拾這些枝幹,將它的外皮取下,即可用來染色。使用枝葉染色方法如下:1.採仕生鮮的枝葉,並以菜刀將它切成細段,加入適量清水,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為水沸後半小時,共萃取三回。2.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升溫的速度不宜過快,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6.煮染之後,被染物不要存放在染鍋中待冷,直接取出水洗、晾乾即成。7.注意事項:柿樹的枝葉、樹皮、果等含單寧質,故染色時應不停攪動,以免單寧酸氧化不均勻產生染斑。8.各種柿染都呈褐色,無媒染與鋁、錫媒染皆顯現中明度之褐色,石灰與銅媒染呈深褐色,鐵媒染呈暗褐色。 
出版者
Publisher
 
貢獻者
Contributor
 
日期
Date
 
類型
Type
 
格式
Format
 
識別
Identifier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131-0001 
來源
Source
語言
Language
 
關聯
Relation
 
範圍
Coverage
本地分佈:台灣山麓農園常見之果樹,其中以苗栗、新竹、台中等縣最多。
世界分佈:中國、日本、韓國 
權限
Rights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