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玫瑰
染料名稱:玫瑰枝葉
學名:RosaHybridaHort.exSchleich
別名:薔薇、雜交玫瑰、洋玫瑰
欄位 | 內容 |
---|---|
標題 Title |
主要題名:玫瑰 染料名稱:玫瑰枝葉 學名:RosaHybridaHort.exSchleich 別名:薔薇、雜交玫瑰、洋玫瑰 |
著作者 Creator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屬名:薔薇科薔薇屬 |
描述 Description |
生長季節:春、夏、秋、冬 用途:庭園、盆景、插花、胸花、捧花等多用途之觀賞性植物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 植物生態:玫瑰為常綠或落葉性灌木,枝幹直立或具攀緣性,莖幹表皮通常有銳剌。葉互生,為奇數羽狀複葉,少數品種為單葉,小葉為卵形,先端尖銳,鋸齒緣,嫩葉為黃綠或帶紫紅,而後逐漸轉為深綠,具光澤,花期因品種而異,台灣四季皆可開花。花為兩性花,單頂花序或繖房花序,花朵有大有小,有單瓣者,但多數為重瓣者,色彩種類眾多。瘦果數多,藏在內質的花托內。 相關歷史記載:玫瑰花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栽培得最多的賞花植物,不過它在我們的古代文獻中卻少被提及。早年,國人多數是以薔薇之名稱之,而在《群芳譜》中則以「玫瑰花」或「徘徊花」稱之。康熙五十六年本之《諸羅縣志》載有「薔薇,格物總論一名牛勒,一名牛棗,一名刺紅,一名玉雞苗,一名薔蘼花,清馥,有紅、黃、白二,藤身多刺,移自內地,止有淡紅一種,而開花者甚稀。」,《台灣通史》則載有「薔薇,花白而小,台人稱為刺仔花,斸其根作茶。」、「玫瑰,為薔薇之類,味尤香,花可點茶,」而《台灣樹木誌》一書在「薔薇屬」中云「約150餘種,多種北溫帶。台灣自生約10種。」可見目前多數品種皆為外來種或配種。鄭元春先生所著之《常見藥草圖說》中載有玫瑰主要成分,其中有「單寧質」、「槲皮素」、「胡蘿蔔素」、「異槲皮素」等項,我們因此認為可能具有染色的功能,才著手進行試染,而幸運地發現它具有不錯的染色效果。 註腳:們曾經逛過幾次花卉批發市場,每次都會見到花卉拍賣後留下了許多殘枝敗葉;這些廢棄物部分為過期的花枝,部分為修剪殘留的敗葉,都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去清理。於我就想到,假如它們也可以用來染色,不就可以幫都市人解決部分採集難題,同時又能減少垃圾數量而一舉兩得,因此,就有花卉殘枝敗葉再利用的構想。花市中經常可見被剪下的玫瑰枝葉,可以撿來染色,既省成本又不怕貨源短缺,實在是值得推廣的活動。其染色方法如下:1.將收集的生鮮枝葉,以菜刀切成細段,加入適量清水,於不鏽鋼鍋中煎煮萃取色素,每次萃取時間為水沸後二十分,可萃取二至三回。2.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調和在一起作染浴。3.被染物先浸透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升溫染色,煮染的時間約為染液煮沸後二十分。4.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5.經媒染後的被染再入原染浴中染色二十分。6.煮染之後,被染物不要存放在染鍋中待冷,直接取出水洗、晾乾而成。7.注意事項:a.玫瑰多刺,收集及切剁時要格外小心。B.在含鞣質的染液中染色時,必須不停攪動,以免因局部氧化而出現染斑。8.以玫瑰枝葉染色,在蠶絲和棉布的呈色相當一致,無媒染及鋁、錫、石灰媒染皆呈帶綠褐味的土黃色,其中以石灰媒染的濃度較高,而銅媒染呈較深的黃茶色,鐵媒染則呈略帶紫味的深灰色。 |
出版者 Publisher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日期 Date |
|
類型 Type |
|
格式 Format |
|
識別 Identifier |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179-0001 |
來源 Source |
|
語言 Language |
|
關聯 Relation |
|
範圍 Coverage |
本地分佈:全境各地廣為栽培
台北縣市,宜蘭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全球從溫帶到熱帶都大量栽植,分布極廣。 |
權限 Rights |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