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烏?
染料名稱:烏?枝葉
學名:Sapiumsebiterum(L)Roxb.
別名:鴉舅、瓊仔、拱仔、木蠟樹、木油樹、烏油、烏樹果、蠟子樹
欄位 | 內容 |
---|---|
標題 Title |
主要題名:烏? 染料名稱:烏?枝葉 學名:Sapiumsebiterum(L)Roxb. 別名:鴉舅、瓊仔、拱仔、木蠟樹、木油樹、烏油、烏樹果、蠟子樹 |
著作者 Creator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屬名:大戢科烏?屬 |
描述 Description |
生長季節:夏、秋 用途:觀賞、染料、製蠟或肥皂、種子油可當食用油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 植物生態:烏?為落葉性喬木,冬季落葉前,老葉逐漸由綠轉橙而紅,形成美麗的色彩變化。樹皮灰色,有淺縱裂。葉互生,具乳汁,葉柄長2至5公分,葉片菱狀卵形,先端銳尖,基廣楔形,全緣,長與寬相近,各約3至7公分,葉片基部有兩枚腺體,葉面緣色,葉背初為粉白,後變黃綠。五、六月間開花,總狀花序,頂生,長約7至12公分,花單性,花綠味黃色。蒴果為橢圓狀球形,初為綠色,成熟為黑褐色,熟後自動開裂為三瓣,種子三粒,外被白色蠟質層。 相關歷史記載: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引<玄中記>說「荊陽有烏臼」,但卻沒有對它的染色用途多作說明。明代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又引<玄中記>記載,它的說明螭多--「烏臼,樹高數仞,葉似梨可,花黃白,子黑色,極易生長。玄扈先生曰:烏臼樹,收子取油,……塗髮變黑,又可入漆,可造紙用……其葉可染皂……」在「集解」上則有「藏器曰:葉可染皁,子可壓油,然燈極明。宗奭曰:葉如小杏葉,但微薄而綠,色差淡。子八九月熟,初青後黑,分為三瓣。時珍曰:南方平澤甚多,今江西人種植,采子蒸煮,取魯澆燭貨之,子上皮魯勝于仁也。」<台灣通史.卷二十八虞衡志>中記「烏?,台本較多,晚秋之時葉變紅色,材可作器,子可搾油,又可製蠟。」此外《葛瑪廳志》、《台南縣志》、《重修台灣府志》中皆有提到烏?。烏?除了取脂作蠟燭外,民間也作為染色之用,根皮、葉、種子皆可入藥,種子搾油可當髮油及燃燈油脂。《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書中記載其成份甚多,其中也提到「乾葉含鞣質」,所以前述之「其葉可染皁」主要應是鞣質(單寧酸)產生的作用。 註腳:在台灣下,農人們對「瓊仔」犬都熟識,但要是問「烏?」之,則多數都會搖頭。全島各地低海拔地區都可以見到烏?的蹤跡,他的樹型與葉型都長得很優美,葉型有點像小型的菩提葉,到了秋冬季節會由綠轉橙黃或橙紅,是頗具風韻的景觀樹種。八、九月間採集,採集時可以用高枝剪作叵部修枝,其染色過程如下:1.將採集的枝葉以菜刀切成細段,加入適量清水後升水煎煮以萃取色素,萃取時間約為水沸後半小時,可萃取二至三回。2.將各次萃取後的染液經細網過濾後,將它們調和在一起作為染浴使用。3.萃取的染液上會浮著一層蠟質,應取抹布將它拭去。4.被染物先浸泡清水,擰乾、打鬆後投入染浴中染色,煮染的時?約為染液煮沸後半小時。5.取出被染物,擰乾後進行媒染半小時。6.經媒染後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時。7.煮染後,被染物立即取出水洗、晾乾而成。8.注意事項:a.烏?樹上有時會有一種稱「烏?黃蝶蛾」的毛毛蟲,它的毛會使人的皮膚過敏,採集時要留意。B.煎煮烏?葉時會產生濃濃嗆鼻味道,故應注意染色環境的通風性。9.無媒染和鋁、錫媒染皆呈黃砂土色,石灰媒染呈黃褐色,銅媒染為略帶綠味的黃褐,鐵媒染絲呈帶紫味的深紫灰色,鐵媒染棉呈深灰色。烏?染液對鹼很敏感,遇鹼時顏即變深。 |
出版者 Publisher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日期 Date |
|
類型 Type |
|
格式 Format |
|
識別 Identifier |
Art_workID:cca100067-ac-9570127198_0242-0001 |
來源 Source |
|
語言 Language |
|
關聯 Relation |
|
範圍 Coverage |
本地分佈:台灣全境海拔山野,極常見。台北縣市,宜蘭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市,屏東縣 世界分佈:中國原產,華南各省、台灣、日本、印度南部。 |
權限 Rights |
典藏國家:中華民國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本數位作品授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及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 原件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典藏,本數位作品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