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獵圖

數位化物件鹽獵圖
藏品後設資料
欄位 內容
標題
Title
鹽獵圖 
著作者
Creator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拓本 
描述
Description

說明與詮釋:【著錄一】原物為四川成都出土,具體描繪漢代鑿井治鹽的情形。 煮鹽是漢代重要的手工業之一,與錢、鐵工業並稱。四川當時井鹽工業很發達。《華陽國志》卷三《蜀志》稱:李冰「識齊水脈,穿廠都鹽井諸陂池」。此後文獻記載很多,據統計蜀地產鹽郡縣,秦有三縣,漢縣已達十六縣。臨邛並能利用火井煮鹽。關於四川火井(即出天然煤氣的井)的記載,最早見於揚雄《蜀都賦》:「銅梁、金堂,火井、龍湫。」至於利用火井煮鹽,《華陽國志》說:臨邛(今四川邛崍)「有火井,夜時光映上照。民欲其火,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盛其火藏之,可拽行終日不滅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家火煮之,不過二、三斗鹽耳」。 圖的左方是鹽井,井上有有篷的高架,共分三層,架上裝置滑車挂著皮囊,四人正提取鹽鹵。這是一口漢代的大口鹽井。現在所見的小口井,是宋代才改進使用的,名「卓筒井」汲鹵則不用皮囊、桶,而用長竹筒了。鹽鹵提上倒井架旁一盛器內,然後以竹筒流入右角鹽鍋熬煮。鹽鍋一排數口,因此處殘缺只顯兩口,有一人在灶前點火,有一人正彎腰在鍋前取鹽。場外有兩人,似乎是運鹽包出場。圖的加上方和中部為起伏的山巒,野獸出沒,有人正在行獵。此磚出土於邛崍縣花牌坊場,正是《華陽國志》記載臨邛火井煮鹽的實物佐證。近年來在邛崍油榨鄉發現古火井管道遺跡。 【著錄二】四川成都出土漢畫像磚拓本。 四川有鹽井的開發,圖中描繪鑿井取滷燃火製鹽的真實景況。圖左是汲滷高架,右下角則為鹽灶舉火;鹽利豐厚,漢武帝時採用東郭咸陽孔僅之議,定官賣鹽鐵之制,於重要產鹽區設置鹽官,嚴禁民間私造鹽具,鹽具係由政府提供給鹽商,鹽商製鹽出售,政府課以重稅,為漢政府帶進大筆稅收。 圖中還繪有林間伐木、山中獵獸之景;漢時有獎勵捕殺豺虎之令,說文引漢律:「能捕豺,購百錢。」此圖把漢代蜀郡的生活呈現在眼前。
裝潢式樣:框 
出版者
Publisher
 
貢獻者
Contributor
 
日期
Date
 
類型
Type
原拓 
格式
Format
原拓 縱長 53 橫長 62.2 
識別
Identifier
登錄號 7832 
來源
Source
語言
Language
 
關聯
Relation
 
範圍
Coverage
 
權限
Rights
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