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名:飛泉

欄位 | 內容 |
---|---|
標題 Title |
主要品名:飛泉 |
著作者 Creator |
本名:林玉山 譯名:Lin Yu-shan 其他識別資料:林玉山(1907—2004),本名英貴,字立軒,號玉山、雲樵子、諸羅山人、桃城散人,台灣嘉義人。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台展三少年」。畫家林玉山交融了民間畫師與文人畫家的角色,二十歲那一年到東瀛,進東京川端畫學校,因自小接受中國傳統繪畫訓練,中國畫表現的含蓄內斂,益合自己的性格,而日本畫的用筆、用墨,諸法與中國繪畫相同,後決意轉入東洋繪畫科,開始接受完整的專業美術教育。1935年,二度赴日深造,建立了個人風格。光復初期時,林玉山擔任省立嘉義中學美術教師,1951年轉往師大美術系執教,直到退休,一直都在教育界。「寫生」的觀念,是林玉山創作的理念,並將它融入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境、造形。觀察林玉山的創作動機時,發現到他特別注重「氣韻生動」,將實際客觀的自然景物,轉入了主觀的內在心象,注重內在修養。林玉山的畫充滿了時代性與環境的生命力,也是他人格特質的投射。1960年,林玉山與畫友陳丹誠、馬紹文、王展如、鄭月波、胡克敏、傅狷夫、季康等組成「八朋畫會」。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基底材:宣紙 色彩:墨色 技法:寫意 主題意涵:寫景 表現題材:山水 |
描述 Description |
裝潢式樣:立軸 說明:這幅「飛泉」圖,有著智者樂水,即是即非,隨心滋長,萬物茁壯之感,在畫面的經營上,不是傳統典型的移動視點空間表現方式,而是以景近和景遠的差別來佈置安排畫面,以「S」型表現水的流勢,既寫實又寫真,表現出生機盎然的畫面。畫者於創作時,特別注重「氣韻生動」,將實際客觀的自然景物,轉入了主觀的內在心象,注重內在修養,充滿了時代性與環境的生命力。 印記/類別:款識 | 鈐印 | 鈐印 | 鈐印 | 收傳印記 印記/書體:行書 | 篆書 | 篆書 | 篆書 | 篆書 印記/刻作:× | 陰刻 | 陽刻 | 陽刻 | 陰刻 印記/內文:桃城山人玉山寫 | 林英貴印 | 立軒 | 容膝草堂主人 | 華岡博物館 |
出版者 Publisher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日期 Date |
中曆:當代 |
類型 Type |
類別:水墨/水墨 |
格式 Format |
畫心尺寸:118.2×61.1㎝ |
識別 Identifier |
識別號碼/總號:1969/0/ 識別號碼/分類號:1/81 |
來源 Source |
|
語言 Language |
|
關聯 Relation |
參考資料:石瑞仁主編,1991,《林玉山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P147-154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0,《林玉山教授創作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P13-36 | 收藏著錄 |
範圍 Coverage |
|
權限 Rights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http://db.pccu.edu.tw/admijn/cuch_group/cu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