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品名:百戰歸來

數位化物件主要品名:百戰歸來
藏品後設資料
欄位 內容
標題
Title
主要品名:百戰歸來  
著作者
Creator
本名:劉延濤
譯名:Liu Yan-tao
其他識別資料:劉延濤(1908—1998),別號慕黃,後學友朋多稱他為「慕老」或「延公」,河南鞏縣人。其詩文、書畫,享譽在當世的藝文界中,一生為人清高尚雅,與同時期張大千,鄭曼青都有美髯,有「畫壇三髯」美稱。先生讀小學時,因老師贈送一本「芥子園畫譜」啟發了其終身對繪畫之熱忱投入。18歲入北大中文預科,受教於胡適、沈尹默諸先生。其畫藝則受胡佩衡指導。後由胡佩衡引薦入故宮任編輯一職。其作畫風格,年輕時由明四家上追元四家而打下深厚的筆墨基礎;壯年時深研荊、關、董、巨四家,對中國寫意畫有了更深層的體會;1961年以後,開始將明末四僧的風格融合;1971年以後,又從南宋馬遠、夏圭的作品中得到造型及構圖上空間感的啟蒙,擅用留白,使佈局更深更遠;晚年筆墨技法爐火純青,將客觀的自然景致與主觀的心理感受交相結合,創造出意境超俗的獨特風格。1946年起任中華民國監察委員。1958年與張穀年、陳方、陶芸樓、鄭曼青、馬壽華、高逸鴻等合組七友畫會。曾參與多次書畫展出。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基底材:宣紙
色彩:墨色
技法:寫意
主題意涵:寫景兼抒情
表現題材:山水 
描述
Description
裝潢式樣:立軸
說明:此作畫者以山水為題,寄寫其凌霄壯志。前景為雜樹坡石,畫家寫樹之筆可見圈葉、胡椒、介字諸法,寫枝則多為鹿角。樹群後立一傲岸奇石,石坡之側,建一小屋,叢樹環伺。其後可見一山路,自左而右,斜入山洞之中;山路旁有懸泉一道,更上則作堅石、山體,石上附有雜草、野樹,中景、遠景與此略同,唯其用墨漸遠漸淡,直至天際,山、雲相掩,境甚幽清。
印記/類別:款識 | 鈐印 | 閒章 | 收傳印記
印記/書體:行書 | 篆書 | 篆書
印記/刻作:× | 陰刻 | 陰刻 | 陽刻
印記/內文:百戰歸來意尚雄隧山棧壑奪神工我今也欲發天問大道何時到大同四十九年冬月延濤寫於台北 | 劉延濤 | 為天地立心 | 華岡博物館 
出版者
Publisher
 
貢獻者
Contributor
 
日期
Date
西曆:1960
中曆:庚子 
類型
Type
類別:水墨/水墨 
格式
Format
畫心尺寸:152.6×82㎝ 
識別
Identifier
識別號碼/總號:1969/0/
識別號碼/分類號:1/266 
來源
Source
語言
Language
 
關聯
Relation
參考資料: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1991,《劉延濤先生書畫集》,國立歷史博物館 初版 ,P□ | 收藏著錄 
範圍
Coverage
 
權限
Rights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http://db.pccu.edu.tw/admijn/cuch_group/cu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