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eb2.0時代看Metadata新應用模式-Folksonomy與Flickr

作者:高芷彤


當Web2.0時代來臨,使用者擁有網站內容架構的主導權時,傳統資訊分類方式是否仍適合使用者建構網站資料庫的內涵?

當Web2.0時代來臨,使用者擁有網站內容架構的主導權時,傳統資訊分類方式是否仍適合使用者建構網站資料庫的內涵?我們以Flickr相片社群網站為例試著探討。

Web2.0時代

「Blogger」,一個新的名詞誕生,再度引爆網路世界的新革命。Blogger顧名思義是指網誌作者,寫Blog的人,也稱作部落客、博客等解釋。繼1990年代網路泡沫化後,網站經營者開始重新思考過去的失敗,並吸取成功者的構想及經營模式,網站逐漸從傳統銷售模式,轉為以提供服務建構平台為導向,網站釋出內容的主導權,用戶從被動瀏覽網路到主動參與網路架構內涵,使用者開始有了擁有權利及姓名。

此模式源於O'Reilly Media公司CEO Tim O'Reilly所提出的Web2.0概念,在此概念下網際網路從「靜態網頁集合」轉向「提供軟體服務」的演進概念,特別是一些支援自助出版或參與協作的服務,網站不再是靜態,而是主動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提供服務。以「無名小站」為例,於1999年創立,以BBS概念並結合Blog和相簿,使用者透過網路除了基本的相簿上傳相片功能外,透過網誌記錄心情點滴,更成為出版業者發掘新書的重要來源,show自己特色不再是遙不可及,例如彎彎的《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化名Lowes撰寫的《原來我不帥》等書便是如此。2005年「無名小站」更朝向商業化方式經營,目前台灣使用人口更超過250萬人(參見相關新聞)。

O'Reilly Media公司CEO Tim O'Reilly和《Industry Standard》前主編John Battelle談到Blog、社區照片共用服務(以Flickr為代表)、集體編輯服務(Wikipedia為例)和社會性書籤服務(Delicious)等以使用者為中心的Web現象,促使資訊在網路的產生、共用及擴散的傳統概念轉變,同時也影響軟體業者的開發。Yahoo奇摩總經理鄒開蓮表示:「Web 2.0的精神是將原本單向的服務,轉變成由網友共同參與互動的網路溝通。而Yahoo!奇摩Widget工具正是Web 2.0精神的展現。」

資訊分類-Metadata的新面貌

隨著Web2.0時代的來臨,傳統依照學科對資料作分類的「等級式分類法」,或依照不同屬性來查找資料的分類法,是否會跟著改變?

以Google為例,此搜尋引擎專注於用戶需求,以及發展核心技術,憑藉用戶鏈結網站-PageRank網頁排名,而不光是依賴資料本身的Metadata(描述該筆資料的資訊)來判斷其價值。

另外,Tim O'Reilly及Battelle在Web2.0會議中說,Web2.0是分享和參與架構趨動的網路效應、是以Web作平台將數據變為「Intel Inside」等特色,降低分類技術門檻勢在必行,以提供使用者容易架構網站內容來提高參與。
2005年初,一種由使用者參與、主導的資料分類方法:Folksnomy自由分類法,開始流行起來,迅速在Flickr、Technorati、Myspace等多個系統中推薦應用。Folksnomy分類法降低了應用門檻,使用者只需通過平面化的自由關鍵詞進行分類,再以網路共享的方式分享,同時影響傳統資訊組織,呈現另一種面貌。(參見: 元數據、自由分類法、大眾的因特網

Flickr 與 Folksonomy

Flickr 與 Folksonomy(圖表 1、資料來源:www.alexa.com。)
圖 1、資料來源:www.alexa.com。

以Flickr.com為例,Flickr是一個提供使用者擺放照片的相片社群網站,由加拿大魁北克Ludicorp公司所設計於2002年成立,於2005年3月被Yahoo公司所併購。此網站是一個採用網際網路目錄機制,讓使用者能分享數位相片的平台網站,藉由用戶將相片上傳,以及標誌關鍵字標籤。也就是說,Flickr的技巧是網羅龐大的不受監督的義工依照可搜尋的metadata(詮釋資料)來替檔案作分類,任何人都可替檔案下注解,好讓其他人可更容易找到資料,使得相簿不在是靜態保存,而是藉由相同關鍵字與他人分享和共用相片。「資訊的民主化是該網站最有趣的部分。」解答搜尋網站GuruNet執行長Bob Rosenschein表示,「他們不一定每次都很精準,但這都是網友所談論的真實主題,若數量夠龐大,也是有數字的可信度,這就是群眾的智慧。」Yahoo發言人Joanna Stevens也表示:「在那麼龐大的資料庫中尋找東西時,網友需要的不只是搜尋而已,而是需要更多面向來尋找資料。」「Flickr的優點是能彌補Yahoo下一代服務的不足。」(Yahoo的Flickr相片佈局

Flickr提供「popular tags」的功能,越常用的tag,就用越大的字來顯示,讓使用者能很「圖像化」地了解不同種類之圖片的相對數量(如下圖:圖2,資料來源:Flickr popular tags)。
web2.0-flickr popular tags(圖2,資料來源:Flickr popular tags)

Folksonomy的方式,相較於傳統專業的杜威十進制分類法,或者DCMI(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s)等分類原則或metadata,確實是降低了資訊分類的門檻——雖在專業度上略微遜色。另外,Folksonomy也提供檢索者發現Tags不適合時,可自己增加或修改的功能,也就是說在Flickr中,Tag是隨時都可能在更新之中,在「popular tags」頁面,使用者可隨時掃瞄目前網站中分類的趨勢。

這種方式當然會有精確度的問題。然而,隨著Folksonomy方式的流行,以及使用此一分類方式之網站的流量逐漸增加,我們即可得知Folksonomy更貼近了一般網路使用者的需求。就如同許多被稱為web 2.0的網站服務一樣,這種分類方式越流行,能提供的服務也越多越好,這已成為明顯的趨勢。

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6-06-01|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