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觀察】
網路是媒體。部落格是媒體。我是媒體。

作者:Snowred.tw
網路衝擊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已經不是新聞了。網路衝擊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已經不是新聞了。從投入網路廣告的資本不斷侵蝕傳統媒體廣告的統計數據,或是網路上新聞閱讀的各種功能或服務,例如:搜尋引擎的新聞功能或入口網站的新聞彙整、傳統媒體同時經營網路新聞站台(中時、聯合、東森...)、RSS閱讀器、能夠輕易彼此連結的部落格,都可以證明這件事。

作者:Snowred.tw

網路衝擊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已經不是新聞了。從投入網路廣告的資本不斷侵蝕傳統媒體廣告的統計數據,或是網路上新聞閱讀的各種功能或服務,例如:搜尋引擎的新聞功能入口網站的新聞彙整、傳統媒體同時經營網路新聞站台(中時、聯合、東森...)、RSS閱讀器、能夠輕易彼此連結的部落格,都可以證明這件事。對於網路新聞的慣用者來說,電視、報紙都慢慢變成了補充性質的消息來源。我已經多久沒有特地去看所謂品質較高的報紙,或者成天SNG到處亂鑽的電視媒體呢?就好像是上個世代的事情,快想不起來了。

網路媒體與搜尋引擎的技術,已可以達到「我的新聞」的境界——只要犧牲一點該死的隱私給某家網路商,然後希望該公司不要太邪惡。登入自己的帳號後,我可以用關鍵字的設定來篩選新聞(如Google News),由我自己來決定花多少時間在我們想看的新聞,把討厭的或認為不重要的新聞放在一邊,或者乾脆丟掉;此外,搜尋引擎則會記錄我的關鍵字與感興趣(點閱過)的新聞,下一次它就會在制式新聞之外,另提供我「推薦」新聞。RSSAtom閱讀器可以訂閱許多新聞網站或個人部落格上的消息——很多部落格的水準甚至超越商業媒體,消息來源更多元或更專精。在美國,自由派部落格的串連甚至已經有了影響民主黨總統或國會議員候選人的能力,保守派部落格則足以讓國際媒體CNN的高階主管下台(參閱:1. 2.3.)。

這是再明顯也不過的權力轉移,對吧?新時代誕生了。學會一些簡單的技術,再申請個部落格開始寫,每個人都越來越能控制自己接收的新聞,同時也能夠自己撰寫新聞。這種「草根新聞」或「公民新聞」透過部落格串連,再加上摘錄、票選與撰寫新聞的網站——被稱為「社會性」新聞網站——如美國的Digg、Newsvine,或韓國的Ohmynews,臺灣的線上共享書籤HEMiDEMi,也有類似的功能。冠上了「社會性」這個形容詞的新聞網站或線上書籤,不止是收錄或刊登網友票選或自製的新聞而已,在這個一呼百應的環境裡(某幾個重量級用戶有這種公信力),本身就幾乎擁有了捲起某個新聞事件的能力。

你厭惡現在的商業媒體和官方介入媒體嗎?受夠了這些記者流氓嗎?討厭他們,但是又不得不依賴他們提供消息來源?甚至於抗議惡質媒體時,還是得依賴媒體來報導這個事件?或者,只是單純的想要駕馭無邊無際的資訊之海,想要自己能控制自己要什麼新聞,並且推薦給別人,然後接著,自己有時也撰寫新聞。你與你朋友(不一定要真正見過面)的部落格,你參加的社會性新聞、線上書籤網站,再加上「傳統」些的BBS與討論群組,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足以創建自己的線上串連網絡,創造自己的新聞內容,以抵抗商業與官方的媒體勢力。

多麼美好的夢想,不是嗎?網路是媒體,部落格是媒體,而我也是媒體。權力的轉移,將使每個能夠上網的人受益。

新的權力空間確實出現了,而且未來還會更大。每當我們上網時,每點閱一次搜尋結果、點閱一次線上新聞,都會被該網站納入數量統計,影響下一次其他人的搜尋結果或新聞呈現的順序。更積極一點,我們會加入網路內容的製造,在討論區留言、在部落格上寫心情,或者,開始撰寫新聞或文章(就像你現在看的這篇),不然就參與社會性網站的新聞推薦與撰寫;有些人會逐步建立自己在網路社群中的口碑,成為熱門的新聞提供者......。

但在另一個層面,新時代會不會仍是新瓶裝舊酒?當媒體菁英與寵兒們(大大小小的主管、編輯、記者,與那幾個經常曝光的名嘴或作家)不得不把權力讓渡給網站、搜尋引擎與部落客,這固然是一種權力分散,而且讓許多文化界的大人物跳腳——而不是「大人物」的我們,則樂得看他們著急焦慮的模樣;不過,社會性新聞網站與部落格所創造出來的公民或草根新聞,會不會比舊的更好?還是更直接的體現了我們社會的直率偏見?反映了這個社會最根深蒂固的、站主導地位的、然而更令人窒息的思想?並不是所有掛著「公民」招牌的東西都是好的。

新的空間,遲早會有人去填滿它。然而,被什麼樣的人填滿?新的權力空間會重複「社會性」偏見的烏煙瘴氣,還是真的能透入清新的氣息?

有人得去寫。有人得去充實那個空間。否則新技術終歸只是技術,可能性終究只是可能性而已。

於是,我們打開了電腦,打開部落格,或進入了網路的社區,開始擊點,開始寫......

●延伸閱讀:

1.在中文的網路資料裡,許多關於韓國Ohmynews的討論,都牽涉到社會性新聞網站的各種利弊。可參閱我的HEMiDEMi書籤中關於Ohmynews的資料收集

2.關於利用網路對抗媒體,可參考:最近的事件抵制惡質媒體 學生在網路串連發動遊行,以及Portnoy收集的相關觀點

●本文之原文也登載於作者部落格: Snowred.tw's watching...

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6-09-12|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