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數位博物館:京劇文物典藏

發表日期: 2009-11-17, 點閱數: 10,00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計畫名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數位博物館:京劇文物典藏

 

計畫簡介: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是台灣唯一的一所十二年一貫制戲曲專業學府,歷史悠久,校內保存的戲曲相關文物,具有教育及研究價值,也見證了近代台灣戲曲教育的歷史,其中京劇相關文物包含有,服裝、行頭、道具、樂器等。本計劃的目的即是著手建置本校數位博物館,除作為藝術文化保存外,並可提供校內外教學及研究等用途,甚至還可以透過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來達到文化創新及產業發展之價值。本專案所提京劇文物典藏,主要是要使用數位相機將實體文物攝製為數位相片,經處理後再匯入資料庫內提供作為商業用途、學術研究或是一般檢索使用。典藏作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置作業及選定作業標準規格,第二階段為文物數位化及典藏管理系統開發,第三階段為研擬收費機制及開放使用。本專案完成後可建制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京劇數位博物館,並開放外界使用。

 

 

(more…)

淺談京劇戲服之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典藏戲服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7-09, 點閱數: 12,12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文/京劇文物典藏計畫 黃一峰、程育君、許美惠
 
  京劇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它博採眾長、發展成熟,因此在藝術表現上獨具特色,在臺灣曾一度以「國劇」尊之,足見其在戲曲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因此它成為許多地方戲曲借鏡取經的對象,對整體戲曲發展影響不可謂不大。而戲曲服裝到近年雖然迭有改革與創新,但傳統的京劇戲服發展完備,不僅在樣式規制上有自己的一套穿戴邏輯,在服裝的管理上也自成系統。但由於製作戲服費時費工,不僅在剪裁與色調上要符合舞台服飾的美觀效果,還要能符合舞台上的功能要求,而且每套傳統服裝上都得要繡上龍鳳鳥獸等精緻的紋飾,這使得戲服產業快速地被吞噬在工商社會中,恐有失傳之虞。96年度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所進行的「京劇文物數位典藏計畫」中,京劇戲服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就是希望透過新時代的科技,保留下傳統服飾中工藝美學的精髓。
 
「五箱一桌」的管理系統
  「行頭」是指演出使用的道具和服裝,也是戲曲從業人員與服裝管理人員中服裝的統稱,又稱為「戲箱」(原意指裝戲服的鐵箱子,延伸意指戲服統稱),因而發展出「五箱一桌」的管理系統,分別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帽箱」、「旗把箱」與「包頭桌」,各司其職地管理舞台上所使用到的服裝與道具。
  「大衣箱」主要放置屬性為「文」的服飾,上至皇帝、宰相、官員,下至員外、小姐、丫環、販夫走卒等,大衣箱主司蟒服、官衣、褶子、宮裝、披等服飾,從服裝特徵來看,都是屬於寬大樣式。「二衣箱」則放置了屬性偏「武」的服飾,塑造的人物從元帥、將軍到草莽英雄、綠林好漢等等,服裝特徵則是袖口、褲管均為束口型式,以便利其武打所需。「三衣箱」主司各種靴履。「盔帽箱」顧名思義,乃是管理所有角色的盔頭、帽巾等等。而旗把箱則主要管理舞台道具及兵器(行話稱把子)、旗幟之處。包頭桌則特屬於旦角演員(舞台上的女性角色)使用,在京劇中,旦角上台之前必須要戴頭套、梳頭,則均在這個桌上完成,因此稱之為包頭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