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一、 台灣民眾使用網路概況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1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根據Forrester近年觀察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結果發現,消費者逐漸將時間花費從傳統媒體,如電視、收音機等,轉向為網際網路,而且以18-26歲的年輕族群轉變更為快速,目前,18-26歲的年輕族群每週花在電腦、上網的時間已經高出看電視5小時左右。1這是在美國所作的調查,顯示出媒體地位的轉變,人們對於網際網路的依賴逐日升高,這種現象尤其反映在年輕族群上。那麼國內的大學生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中又是呈現怎樣的型態?在針對學生分析之前,我們先對台灣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的情形作一個概觀的瞭解。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96年1月所公布的普查資料,指出12歲以上的國人中,使用網路的比率從92年7月至今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參見表1),到96年一月已經達到67.77%。

表1:台灣民眾上網行為分析

資料來源: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96305c.pdf

  根據資策會及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在96年3月發佈的調查,顯示台灣「經常上網人口」,從87年的301萬人成長至目前的990萬人。3同一時期,交通部統計處也進行「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並於6月底提出報告,報告中顯示國人使用網路的比率從87年起也是逐年攀升,到96年三月已到達58.8%,而「最近一月仍上網」的比率佔53.1,代表國人經常性上網的人口超過半數。4

二、 大學生使用網路情形
  透過上面的各項數據,顯示國人使用網路的習慣已日漸成熟。而針對大學生族群使用網路的普及度,我們進一步由相關的研究調查來瞭解。林婉馨曾針對548名嘉義大學學生進行研究,當時為民國89年,該校學生使用網路的比率高達98.9%,且網齡一年以上的使用者超過81%,半年以上的使用者則到達96%。5而由近期台灣網路資訊中心進行的調查資料來看,95年的報告中,16~20歲的國人使用網路的比率為94.74%,21~25歲則為92.10%。6交通部同性質的調查,則可藉由「15~未滿20歲」及「20~未滿30歲」兩個區塊來觀察,這兩部分的網路使用率分別為95.4%及90.9%,而「最近仍使用」的比率平均為88.75%。換言之,15~30歲的國人中,經常使用網路的人口接近9成。7由這兩個調查中,擷取年齡層涵蓋大學生分佈的部分來看,網路使用率均超過九成,「經常性」的使用也接近九成,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反映出大學生使用網路的普遍程度。

  在大學生網路使用密集度方面,游森期90年針對國內14所大學校院所做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平均每週使用網際網路的時間為19.13小時(每天為164分鐘);8陳金英在93年的研究中,觀察到有三成大學生每週上網時間超過20小時,超過10小時以上的學生則接近六成,每次上網超過2小時的人約佔80%;9教育部同年的調查更指出,大學生每週使用網路時間平均達到22.45小時。10另外,根據董氏基金會95年的調查顯示,四分之一大學生每週上網總時數為29小時以上,九成以上大學生每次上網持續2~3小時以上。11整體來說,可以看出大學生使用網路的情形相當普遍,且使用網路的密集度有逐年成長的趨勢。

三、 大學生使用網路之活動與動機
  關於大學生使用網路的主要活動,我們將各單位及研究者所進行之相關研究結果以表格呈現如表2。

表2:各調查研究歸納之台灣大學生上網主要活動

12

調查主體或相關研究 年份 使用網路之目的
林婉馨(碩士學位論文) 89

1. 收發電子信件(71.53%)2. 網路資訊查詢閱讀(66.31%)
3. 資訊傳輸下載(49.73%)4. 聊天、交友(44.71%)5. 線上遊戲(約20%)

朱美蕙(研討會論文集) 89 1. 資訊性2. 休閒娛樂3. 虛擬社交4. 虛擬情感
游植森(碩士學位論文) 90 1. WWW(82.5分/一天)2. BBS(80.7分/一天)3. E-mail(43.5分/一天)4. ICQ(30.9分/一天)5. 網路遊戲(29.3分/一天)6. 下載檔案(26.1分/一天)7. 聊天室(16.79分/一天)
陳金英(期刊論文)   1. 收發信件2. 收集資料及找新資料3. BBS4. 交友聊天
教育部 93 1. MSN/ICQ 2. 下載軟體或檔案傳輸 3. 搜尋資訊4. BBS 5. 網路遊戲
董氏基金會 96

* 溝通功能(MSN/ICQ、E-mail、BBS、網路社群……等等)

* 非溝通功能
1. 搜尋引擎 2. 下載 3. 網路商務 4. 學術研究資料庫 5. 部落格 6. 網路遊戲

資料來源:本報告整理(各研究或調查歸納之使用目的按比率高低排列)。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表格進一步歸納分類,彙整出大學生在網際網路上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大方面:

(一) 社交溝通
* 即時通訊軟體
* BBS
* E-mail
* 虛擬社交
* 部落格

(二) 資訊搜尋與取得
* 網路資訊查詢閱讀
* 資訊傳輸下載
* 學術研究資料庫

(三) 休閒或網路商務活動
* 網路遊戲
* 休閒娛樂
* 網路商務

  在上網的動機方面,陳金英的研究指出,大學生使用網路的動機,首要幾個因素依序為「打發時間、當作娛樂」、「可不受拘束找到各種資料」、「代替寫信或打電話」以及「結交朋友」。18董氏基金會的調查則發現,大學生上網的動機前三名依序是「與朋友互動溝通訊息」、「娛樂休閒」及「無聊打發時間」。19教育部的調查中也發現,全國大專校院學生平均每週使用網際網路的時間為22.45小時,其中,因課業、學業或研究所需要的上網時間,平均每週僅只有6.89小時,比例約三成一;但平均每週用在非學業的網路使用時間卻有15.56小時比例近七成。20

  從以上的種種數據來看,網路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此現象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進一步分析使用型態得知,雖然學業目的並非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動機,然而「資訊的搜尋與取得」卻是大學生使用網路的其中一環,在網路使用行為的研究結果中,均佔有一定的比例。楊佳幸曾經將使用網路的大學生分為五類,其中一類為「網路資訊利用者」。21游植森的研究中也進一步指出,提供綜合性多樣服務的網站是大學生的最愛,提供新聞、電子報、線上媒體的網站,使用率也高達四成,而學術單位網站是大學生蒐集文獻、撰寫報告的虛擬圖書館,而工具型網站更是大學生獲取資訊的得力助手。22
  
  根據Packaged Facts在2007年7月所做的研究,有59%的大學在學學生會使用網路來做為唸書或是做作業時的輔助工具,顯然網路也成為大學生學習的管道之一。23東海大學許書銘教授就認為,網路化的學習環境提供了一個途徑,讓學生在最小的成本下獲得他人的研究結果以及創意想法,學生經由此途徑,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24既然大學生依賴網路的型態已經成形,站在教學的角度,教學者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網路搜尋來預習相關資料,或是主動透過網路提供資訊,並結合社群的方式讓學生與老師、或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分享與交流。相對於「網路成癮」及「網路沈迷」的議題,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的使用型態,網路的影響就不會停留在負面的觀點,而能更進一步成為提高老師教學品質以及學生學習品質的利器。

1「棄電視、擁網路 消費者轉向新興媒體投懷送抱」,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news/index.asp?var_class2=網路脈動
2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3 資策會FINE,「2007年3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77
4 交通部「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04.asp
5 林婉馨,「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及其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89年,頁61。
6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7 交通部「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04.asp
8 游植森,「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0年,頁43。
9 陳金英,「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卷7,民93.07,頁125。
10 教育部「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0688001/tanet/tanet-IPR/network_effect.htm
11「大學生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行為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6&Page=1
12 林婉馨,「大學生網路使用情形及其性態度、性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民89,頁62。
13 朱美慧,「我國大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adsl.kinmen.gov.tw/MBA2000/6_006/index.htm
14 游植森,「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0年,頁120。
15 陳金英,「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卷7,民93.07,頁125。
16 教育部「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大學校院學生網路使用型態及其對學習與身心之影響」,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0688001/tanet/tanet-IPR/network_effect.htm
17 「大學生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行為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6&Page=1
18 陳金英,「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卷7,民93.07,頁126。
19 「大學生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行為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6&Page=1
20 「教育部九十三年度補助計畫期末報告」,
21 楊佳幸,「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0年,頁136。
22 游植森,「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民國90年,頁50。
23 資策會FINE,「大學生上網學習?還是玩樂?多工現象越來越普遍」,上網日期:2007/8/21,網址: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966
24 許書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教學而言,網路好像也是這樣」,東海大學教與學特刊,上網日期:2007/8/23,網址:http://www2.thu.edu.tw/~teach/epaper_02.php

 

兒童有使用「知識網」的權力?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2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計畫召集人 林富士老師共進午餐,老師對於辦公室一群新面孔的加入感到好奇,談話之間也提到了大家的論文題目。由於我的論文題目和兒童網站相關,林老師順勢把話題帶到知識網的建置,提到或許可以為兒童族群開闢專用的介面。可能是因為自己寫過類似的主題,在初步瞭解知識網的計畫時,其實心裡也閃過這樣念頭。

生命大百科(EOL)執行長James Edward曾經在受訪時表示,那些已經絕種的恐龍等生物化石也將被收錄,他認為:「如果不把恐龍也寫進去,將失去6歲的兒童讀者。」這種說法令人莞爾。然而生命大百科確實也將成人與兒童視為一樣重要的服務對象,這點在它官方網頁中有提到:
”Encyclopedia of Life is being constructed so child and adult can experience that thrill of learning and exploring every day.”
究竟為了什麼原因,這個高度專業國際性的生物知識庫要將兒童設定為服務的對象之一?兒童真的有其資訊需求嗎?

兒童限於心智發展的成熟度不如成人,加上既有知識基礎的薄弱,在以往的教育體制下,遇到學習上的障礙時較少主動去發問或尋求解答,導致成人誤以為兒童沒有資訊上的需求。唯有把兒童看作一個具有自我意識、有主導權的個體,才能對兒童的需求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即提到與兒童資訊需求相關的內容:

「兒童應有以言辭、書寫或印刷、藝術形態或透過兒童自己決定的媒介,不受國境限制地尋取、接受、傳達任何資訊。」
「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並在機會平等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該項權利。」
「兒童有休閒、從事適合其年齡之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與藝術的權利。」

在某種程度上,兒童的資訊需求要由我們為來他們主張及維護,且必須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考量。如今網際網路早已成為資訊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這樣的特殊考量就應當被延伸到網路環境。各式各樣的資訊在網路上供輸傳遞,我們也理所當然享受網路帶來的多樣化及便利性,而具備網路素養的兒童,也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自網路環境取得資訊的權力。

資訊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近幾年網路的觸角也逐漸往年齡層的兩端延伸。我們實際由近期國內兒童使用網路之統計數據來觀察,可以發現兒童早已成為網際網路的常客。根據「2006年交通部統計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調查報告」,我們發現6~12歲兒童的網路使用率有62.7%,12~15歲的使用率更是高達91.1%。5另外,蕃薯藤在去年也進行「2006小朋友網路行為大調查」,樣本為學齡前至14歲的網路使用族群,其中10~14歲的樣本數約佔80%。在這個調查中發現,有92.2的兒童通常都利用家裡的電腦上網,更有88.8%的兒童是每天都使用網際網路。

圖片來源:http://survey.yam.com/kids/chart/a.php?fid=8

從上述兩個調查的階段性數據可以看出,台灣的資訊教育已經向下紮根。換言之,網際網路身為一個現代的資訊載體,其影響層面已經擴展到兒童的族群。有越來越多的政府官方網站,開始為兒童提供專用的平台並提供各式各樣專為兒童設計的網站內容。例如下列幾個案例:
* 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園地

圖片來源:http://www.npm.gov.tw/game/home.htm

* 國立台灣博物館兒童版

圖片來源:http://www.ntm.gov.tw/child/

* 行政院兒童e樂園

圖片來源:http://kids.ey.gov.tw/mp?mp=61

* 我的e政府兒童館

圖片來源:http://topic.www.gov.tw/kids/

* 中央氣象局兒童網

圖片來源:http://www.cwb.gov.tw/V5/kids/swf/index.php

上述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其實針對兒童架構的網站早已成為一種趨勢,尤其當網站內容具備服務公眾及教育的性質時,考量兒童資訊需求的網站建置已然變成一種潮流。將來台灣多樣性知識網在評估使用族群時,是否應該將考量兒童使用者?兒童使用網際網路的需求及目的究竟為何?且實際考量後又應該如何執行及呈現?相關議題值得再進一步探討。

教育的目的

兒童上網的目的(蕃薯藤2006小朋友網路行為大調查)+(其他相關兒童需求研究)
–雖然課業需求在娛樂之後,但是仍佔相當大的比例。

結合教師規劃課程安排(可以以國外網站為老師建置的專欄為例)

1 http://www.mumoo.com/news/world/mt/092112963762.html
2 http://www.eol.org/faqs.html#faq1.6
3 Linda H. Bertland, “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in Metacognition : Im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15(Winter 1986):96.
4引自陳麗鳳,「兒童權利與兒童圖書館」,書苑季刊,32期,民86年4月,頁10。
5 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stat04.asp
6 http://survey.yam.com/kids/chart/index.php

就是想知道-生命大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 Sciences)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2007年的夏天各地科學家為地球紀錄「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歷程,正匯聚…….

◎文/高芷彤
   「全球暖化」的議題似乎隨著2007年來越來越酷熱的氣溫備受注目,人們切身感受到季節的變化、氣候的異常:夏天變得又熱又長、冬天變得溫暖且短暫、櫻花提早在三月開了、水母大軍包圍台中港……是否將改寫原有的生物鏈?
    暖化造成的二氧化碳促使水質酸鹼濃度的改變,藻類隨著海水溫度升高釋放毒素,「小魚吃藻類、大魚吃小魚、人類捕捉大魚」,降子的食物鏈說人類正慢性中毒不為過。暖冬還會使農業病蟲害加重,蟲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對農業的生產造成影響。且在暖冬過後的3月末4月初,正是農作物出苗期,暖冬使農作物旺長,可抗寒能力降低,一旦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將會產生很大危害,嚴重的還會影響全年的農業收成,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暖冬的氣溫比常年偏高,這就使各種病菌、病毒、病蟲害滋生蔓延,且很多有害病原載體,比如蚊子、跳蚤、老鼠等減少了被凍死的機率,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1想想在youtube上Encyclopedia of Life Sciences所形容的地球,究竟是「美麗」、「複雜」、「易損」的ㄧ個人類所賴以維生的生態圈?
    要了解改變,就得對生物的歷史有基本認識:櫻花在哪裡有?開花季節是哪時候?有哪些相似的花會一起開?水母平常生長環境在哪?水母吃什麼?有哪些生物和水母有相同特性?等等各種相關問題。2007年5月9日在美國ㄧ個國際性的合作計畫正式啟動,由全世界科學家共同齊力藉網路科技的便利性,分頭在ㄧ個平台上花10年建立地球上已知的180萬種生物的各類資訊。
   
秉持紀錄片的精神2-忠實廣納資源
    生命大百科計畫由E.O.Wilson發起,最早概念可追溯到1990年由Danial Janzen在賓州大學執行Costa Rica INBio所採用的species pages,到2003年發起人Wilson在文中闡明,最後到2005年向MacArthur基金會提出申請,並獲得Sloan以支助科學研究之名,共獲得支助1250萬美金。
    確立經費來源後,此計畫被視為將影響人類科學與社會經濟的重要計畫,獲得美國費爾德自然科學博物館、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博物院、生物多樣性遺產科學館聯盟、密蘇里植物園等學術機構支持並籌組召開工作會議,到2007年三月仍有許多機構加入,主要工作群分成:「物種網頁群組」、「資訊群組」、「掃描及數位化群組」、「教育及規廣群組」、「生物多樣性綜合群組」等五大分工,由25至35人的小組運作。預計蒐集已知在地球上近180萬種的物種之相關各類資訊,從分類、標本、生態、生理、生化、分子生物、遺傳、分佈、生殖、生活史、行為、食性、悽所、生態系、經濟、保育、利用及文獻與相關連結等等。初期將以建置動物、植物、及真菌為主並規劃一個彈性可提供微生物所使用資料庫。
    組織規劃確立後,執行方式將一改以往傳統的百科全書編纂方式-由少數編輯主筆控管所有內容,但若非由專家控管內容,號稱百科全書的計畫若採取如wikipedia由使用者來共筆,其內容是否會引起爭議?台灣大百科確實有可顧慮到,因此他採行半開放方式進行-審核機制,如同老師和學生一般的ㄧ同建立內容,鞏固了內容專業性卻,忽略了使用者的慣性。調查顯示,真正的網路內容提供者佔使用者的1.5%,youtube的上傳者佔實際使用者的0.5%3,web2.0將內容架構給予使用者的經營模式下是否真能用於建構百科全書。在「生命大百科」號召全球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各自將研究成果或收集到地球上的生物相關圖片、文章、地圖圖資等資料,由自由軟體與共同創作的方式透由網路上傳來分享,確立內容的專業性,當然也希望使用者能一同加入,因此徵求資料提供者的公共授權同意,標記提供者的姓名,資料蒐集後由專家來審閱其正確性。所謂的資料蒐集是指非直接由一群作者逐字撰寫而成,而是先由蒐尋引擎在網路上蒐集資料,將找到的資料結合成一個檔案,再經過專家整理及確認4,讓使用者加入自己的見解,建立起「平民科學家」的風潮。

創意運用新技術-傾聽並與使用者互動
    資料量龐大的百科全書如何能貼近使用者來呈現?從生命大百科規劃的工作分群中可瞭解到光有關技術層面的「物種網頁群組」、「資訊群組」就佔了2/5,的確儘管內容豐富,但如何能建立一個好用的操作介面,讓使用者容易上手不至於產生挫折感而退卻,是網路設計的ㄧ大關鍵要素。雖然現階段生命大百科的網站還在建置中,但從它提供的Demo版就讓人十分期待!例如:使用者自行選擇所要閱讀的資料量,以使用者類別區分,希望能提供從兒童、普羅大眾、科學家及專業人士。另外提供使用者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大百科」,使用者只需像購物一樣,根據網站只提供相關的資料與連結的資訊,如同Google建立的目的-快速且準確提供使用者檢索所需的資料。
    以下就該網頁的內容介紹(http://www.eol.org/vision/bear_novice.html),並提出自己對於未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執行知識網規劃時的構想。

 

 

項目
功能與內容
0
MyEOL
使用者註冊與個人資料區,包含語言喜好、書籤儲存、相關連結、便條、自行下標籤、聊天室及其他資源。另外紀錄個人相關資源來豐富EOL。
1
Filter
過濾與查詢。提供「生態系/生物圈」、「地理區」、「生態分類」以及「關鍵字查詢」等四大功能。
2
Media resources

多媒體區域。此區為顯示相關最新消息,內容包含圖片、地圖、影音、RSS等。
3
Browse Biodiversity
分類樹。此區以「動態的知識樹」與使用者互動的創新方式來進行。使用者可循分類瀏覽生物的相關資訊,同時也可自行創造分類。
4
Written Word
利用wiki環境提供自由書寫系統,此區為專家共筆區,透由網際網路分別上傳自己的研究報告或相關蒐集的生物資訊,並可鏈結其他相關資源。
5
Contribute
此區是貢獻者的公共區,也就是資源共享區,包含圖片、影音、評論、說明與觀察等回饋。
6
Exploration
此區為鏈結與EOL相關的資源,也就是只要有任何一種生物資料有上網,可利用超連結在此呈現。
7
User Level
使用者等級。可自行選擇所需閱讀量,以使用者類別來給予資料量。

新環境新契機-數位典藏知識網 vs. 生命大百科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邁入第二季,該如何將第一季的成果再升級是目前相關人員謹記在心的課題,在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中提出將現有的資源以「知識網」的面貌在二期中體現,因此該如何整合現有資源、如何拓展未納入資源、如何將資源與使用者互動、不同使用者類別的資料量、各學科該如何整合、現有網際網路技術是否適用、如何傳達以「說故事」方式策劃知識單元…等等課題。
    目前以共筆方式的wiki是百科全書撰寫的一種方式,但誰來共筆以及內容的專業性仍頗受爭議,在大量的文字資料由使用者主動撰寫或修改歷程中,wikipedia雖有審核機制,但除非有爭議,否則仍客觀地呈現使用者相互交流的歷程與內容,而在生命大百科中的wiki運作方式,主要內容則是以專家來共筆為主,保有自由撰寫的概念以及內容的專業性兩大方針,在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所擁有的資源堪稱國家級典藏,一期所架構的metadata資料具權威性,因此若未來再進行知識網內容建置時,建議在初期階段中,內容仍以現有的metadata資料為主,由專家學者以wiki系統共筆,對於知識網的內容架構有其完整性,確立知識網的遊戲規則後再邀請使用者一同加入,以wiki共筆方式彙整資料,由專家學者背書,在這樣互動的模式下擴大原有的基礎知識網內容。
    另外,前文中曾提到內容提供者佔使用者的少數,該如何挑起興趣除內容的豐富度外,網站介面與操作模式是使用者進入開知識網的第一關,因此設計一個體貼使用者的操作模式及環境建立初次見面的第一印象迫切重要。在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知識網除具有上述由專家規劃專題來講故事外,更開闢遊戲單元,藉由簡單的遊戲讓使用者獲得相關知識,間接協助使用者建立進入知識網的自信心。另外,生命大百科十分重視網站的規劃與操作介面的設計,蒐集並了解資料特性後開發相關軟體(分類樹),運用目前網路通用的wiki共筆模式讓專家學者以及使用者能無國界的齊力建置內容。另外,生命大百科更將使用者的權限交給使用者自己,在網站的後端決定不同使用者給予的資料量,由使用者自行決定要閱讀的多少,如同老師開書單由學生自行回家閱讀,想要閱讀多深入,由你決定!
  目前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知識網進入規劃階段,初期的資源調查由專家提供各主題分工調查,再由該專家領域學者決定物件的先後順序。建議在調查完後仍由各主題專家共筆撰寫,各主題助理扮演如同生命大百科的使用者,蒐集提供物件資料由專家學者審核,保有內容專業性以及豐富度。最後,知識單元的規劃也就是策展的概念,由主題召集人與主題相關助理共同研擬,其目的是讓使用者了解該網站可以有哪些不同種的組合方式,創造出哪些台灣特有生物與文化的多樣性。
1 http://www.newfinancialworld.com/e107_plugins/content/content.php?content.108
2 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news/read_news.php?nid=1778
3 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6/07/25/975894.aspx
4 http://smallshan.blog-city.com/encyclopedia_of_life.htm

栗山茂九教授演講與會心得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2,965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劉涵英

  在九十六年四月十一日栗山茂九教授的演講「New Media and the Coming Revolution in Teaching and Scholarship」中介紹了iMovie這個工具,能以非常簡便的方式,配合拉遠拉近以及音樂或口白,將圖片或照片製作成動態短片,使簡報方式不再只有傳統的powerpoint或是書面模式,這在學術上以及課堂上都造成不小的革新。

 

  除了引人入勝之外,短片的呈現方式有許多傳統的書面報告或是powerpoint所缺乏的優勢。圖片或照片在視覺上是空間性的感知,而閱讀文字卻是時間性的—相對於接收圖片資訊的直接及全面性,讀者必須連續並有先後地將文字一一辨識理解之後,才能獲得其中所傳達的資訊。因此,圖片在傳達較為抽象的概念時,比文字來得迅速及完整,也較容易在教學上被吸收。栗山教授放映了一段以一位桂冠詩人的作品為素材製作成的短片,經由畫面及聲音的傳達,詩中的意象的確更完整地被呈現了。同時,在探討特定的議題,例如與視覺或觀視本身相關的題目時,以畫面呈現有點題的效果。在栗山先生製作的一段短片中,不同照片中人物的相似眼神成為領出課程主旨的媒介。如果以文字方式呈現,便絕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more…)

瘋創意,團結力量大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4,311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文/高芷彤、圖/梁美珍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主題成果展活動報導-故宮博物院

    當數位科技的逼近,如龍捲風般迅速且確實地掀起新風潮,一句網路流傳的順口溜-「利用Google搜尋資料;到Flickr或無名小站看照片;上上Drudgereport看政治八卦;再到Meebo或尋夢園聊天認識新朋友;心血來潮上Weeworld網站幫自己做個卡通造型1」-娓娓道來衝擊後的改變。
    舊觀念需要新主張的改革,舊風貌需要新技術重現江湖,任天堂繼紅白機後再次出擊-Wii,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重新佔領電玩市場龍頭。一直以來獨大的作業系統-微軟,綜觀市場流行及實用面搶攻使用者的視覺感官,以圖像式的使用介面及多媒體創作功能重新出發,前後兩者在新舊交融的世代中皆造成市場占有率大洗牌。
    2007年的3月正逢屆滿五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走進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的左側,一場產學合作的第一期成果展正式上演。收藏在庫房中的古董,究竟能以何種面貌再度重現江湖,科技與人文的結合能讓文物走出何種樣貌……

 

解放空間,活化功能-電子書
    當紙張遇到科技,最先衝擊到紙張的保存期限,由於紙張在環境與時間的催化下變的脆弱容易破損,因此原先承載文字的媒介需要另尋出路轉而尋求科技的協助,催生出虛擬式的書籍-電子書。
  ◎ 電子書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以電子形式來存放內容,讀者可以使用電腦或PDA透過閱讀 
    器來瀏覽的書本2。
  ◎ 電子書有幾種3 :
    依不同的閱讀媒介可狹義地區分為閱讀器(Rocket eBook、PDA)、特殊程式
    (直接透過網路來販賣經過加密的電子書)、多媒體光碟。

    這次展出內容關於電子書的應用相當多元化,包含: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臺灣民間信仰鄉土文化電子書計畫」、台灣藝術大學圖書傳播藝術學系等機構計畫,皆主張將內容形成教材的主軸來製作電子書。
    「台灣民間信仰Fun電書」欲將台灣民間信仰的科學與文化認知正確的傳達給社會大眾,「迷信-似乎是台灣社會發展過程中為人詬病而存在已久的社會問題,但「臺灣民間信仰」是否就完全等同於「迷信」,則又是臺灣社會的集體迷思(groupthink)。」一本欲推廣「台灣民間信仰」科學與文化認知,破除迷信,以利用數位典藏素材開實踐知識分享,提供數位內容產業合作與市場推廣契機4。除此之外,電子書在視覺上採用色彩豐富、圖文相呼應的方式排列,將披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信仰以容易閱讀及理解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

  (more…)

光環的崩解:從「Struggling to Save Collective Memory in an Online World」1出發,論今日台灣學術之網路環境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3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劉涵英
  由小心翼翼守護著John Steinbeck遺物,卻也墨守成規、忽略數位化趨勢的Steinbeck中心出發,Katie Hafner在“Struggling to Save Collective Memeory in an Online World”中憂心忡忡地點出了尚未數位化的文史資料將從公眾的文化記憶中消失的可能性。在這個以虛擬的網路世界為主要資訊來源的時代,學術研究的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之主要取得場域已由實體書本移往線上資料庫,學者及研究生對網路的依賴亦與時俱增。若無法數位化,許多文史資料將冒著完全被學術界忽略的危險。在另一方面,Hafner也指出了線上資源比例不足的問題。礙於經費、技術、版權等等問題,真正數位化的文本集相關期刊論文事實上還是佔極少數。如此一來學術界對網路的依賴有其雙重困境,而如何解決這樣的困境,便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今日的台灣業已加入高度資訊的世界,朝著文本數位化努力,因此Hafner所述之網路問題也在台灣一一浮現;由於起步較晚、資源亦比不上歐美國家,台灣已數位化的資訊比例之低、品質掌控之困難,和報導中所述之狀況相比尤有甚之。如何在這樣的台灣強調網路的便利性及重要性,但也同時突顯出依賴網路的危險性,是值得你我深思的。
  
  Walter Benjamin在“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中提及藝術的aura(譯作氛圍,靈氣,或是光環),以及在一個所有藝術都可被輕易大量複製的商業化生產時代,aura的逐漸崩解。撰寫於1935年,Benjamin的理論所面對的是一個觀視方式的轉捩點:電影帶來了嶄新的視覺經驗,也改變了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Benjamin對於這樣的改變抱持著極大的期望,因此在“The Work of Art”中他將aura視為一種無法逼近的光環,也就是觀視者和藝術品之間、難以踰越的一段距離。因此藝術依賴著一種宗教儀式般的崇高性而存在。而aura的崩解象徵著人類的觀看方式將由這種既有的關係中被解放,觀者和藝術品將更形接近。在七十餘年後的今天,網路空間再度取代了印刷品,實體的複製品被虛擬的視覺幻象所複製,「大量複製」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然而觀者和藝術、文學之間的距離是否因而縮短,則是值得再深入探討的議題。
 Hafner所強調的、學者以網路為學術研究的主要場域的現象,在今日已是無可避免的趨勢。由於網路之普及,資訊及知識以上一個世代所難以想像的速度傳遞,無數的書本被化成檔案,在網路上供一般民眾與專家學者閱覽使用。空間不再是問題,距離也不再存在:只需要佔據書桌一小角的硬體設備,你我都能夠坐在自己房裡看見全世界。即使是地球另一端的圖書館館藏,都能在那一小方螢幕中呈現。知識和書本的實體脫離,成為沒有形體的資訊,乾淨俐落地在網路上以光速流傳。
 然而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實體的書本仍有其不可取代之處。和Benjamin所堅持的光環不同,我認為實體的書本仍有著一種aura,這是僅以視覺構成的數位化內容所缺乏的,並且這樣的aura非但不會造成觀視者和書本之間的距離,反而因著一種感官上的體驗,使得觀視者對於書本產生一種「真實」的擁有感。試以女詩人夏宇為例。他的第一本詩集《備忘錄》已絕版多年,但由於文藝界同好本著對詩的熱忱將此詩集逐字打成文字檔,讀者得以藉由網路上所流傳的《備忘錄》內容閱讀這本在當時可稱為「前所未見」的詩集。然而一直到今天,《備忘錄》的紙本在藝文界仍然是許多人垂涎的夢幻逸品,即使有了文字檔,其實體的魅力依舊不減。他的另一本詩集《摩擦˙無以名狀》也是讀者爭相購買的經典。這一本詩集是由其前一部作品,也就是《腹語術》的字句所剪貼而成,這樣的玩弄形式在當時可說是驚世駭俗,而《摩擦˙無以名狀》的紙本本身更有其難以複製的特色。它刻意以尚未裁開的狀態發售。也就是說,在讀者取得這本書的時候,它仍然處在印刷發行的最後步驟。讀者必須自行將四張一開的書頁裁開,才能閱讀;如此一來讀者不僅僅參與了這本詩集的誕生,每一本《摩擦˙無以名狀》所被裁開的狀態不同,也使讀者彷彿擁有了一本絕無僅有的詩集,而並非大量複製的拷貝。許多讀者甚至刻意將書頁撕開,使得邊緣呈現不規則的形狀,或是以不銳利的物品裁切,讓紙張出現自然的毛邊。這一本詩集所能提供的樂趣,絕不是僅由視覺所接收的文字檔所可以比擬的。和閱讀純粹由文字所構成的數位化內容相比,經由把玩、翻動、聞嗅書頁,讀者所獲得的種種感官經驗反而使其更為接近文字本身。因此在考慮智識傳遞的便利性的同時,也應該將紙本所擁有的這種氛圍納入考量。
 除了失去書本的aura之外,網路上的知識尚有其現階段難以突破之缺點。就台灣來說,目前已上線的書籍期刊僅佔所有出版品的一小部份,而每年尚有無數書本出版,上線的速度完全不及出版速度。僅僅以文學這一個類別來看,便可見分曉。今以臺灣文學的上線程度為例。目前在臺灣文學方面,國家級的館藏計畫有1991年由文建會所設立的「現代文學資料館」計畫,經過多年的協商討論,終在2003定名為「國家臺灣文學館」,成為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然而即使是這般國家級的計畫,其館藏的數位化速度仍然緩慢。目前台灣文學館的線上資源包括線上展覽、文學資料庫、典藏文物、以及展場的3D實境導覽等等。其中包含實際文學資訊的「文學資料庫」部份包括了「臺灣研究資料庫」、「《台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以及「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等等,然而「臺灣研究資料庫」並未直接開放供大眾使用,「《台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至今亦只有3234筆詞條,而「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庫(見附錄),然其所收錄之資料仍未臻完整。筆者試以臺灣數個現代詩社的名稱檢索,皆無資料。至於臺灣文學館的「典藏文物」網頁,至今只有一萬多筆手稿(以頁計算)及視聽資料,相對於無數未收錄的紙本,簡直可說是蒼海一粟。
  由此可見,即便是由國家所主持的計畫,仍有其難以克服的經費、技術、人力、版權等等問題,使得數位化的進度緩慢。這些問題不僅僅在台灣文學的數位化上造成困難;在快速資訊化的今天,全球真正以數位檔案在網上所傳遞的智識內容事實上仍不及所有紙本的千分之一。在紙本日日快速增加的同時,數位化檔案卻無法以同樣速率增加。目前較被普遍採用的解決方式是將成本轉嫁給使用者,也就是說如果要維持網上資訊的豐富,使用者必須付費,因此許多線上資料庫便採用簽約或是訂閱的方式進行。但這樣一來網路資源便不能為大眾所共享了。況且由台灣與歐美之比較可見,基於經費與技術問題,優先上網的必定是已開發國家之知識內容,至於開發中國家的傳統文學等等則難以在現階段加入這樣一股歷史的洪流。日後這樣的差異勢必造成資源的不平均及智識的偏頗,由此一來網路世界僅僅是現實世界的拷貝、權力關係的複製而已。若真如Hafner所述,則學術界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確實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並且問題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受限、歷史的流失而已。目前之勢,唯有web 2.0的經營模式,也就是取之於大眾、用之於大眾的方式,才能使得網路資源以更大的速度與數量流通,且使得資源分配平均,然而這樣的方式必須配以一定的審查機制,以維持品質的穩定。目前以網路使用者的習慣(資源的取用及回饋)以及普及程度來說,在這一點上台灣尚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若能提升全民的網路倫理觀念,或許有朝一日網路真能取代書本,成為唯一的智識傳遞媒介:到時Walter Benjamin所述的光環將真正被消弭,讀者與知識之間將不再有距離,真只要彈指之間,便能掌握世界的脈動了。

參考資料
Benjamin, Walter.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Ed. Gerald Mast and Marshall Cohen. Oxford: Oxford U P, 1985. 675-94.
Hafner, Katie. “Struggling to save collective memory in an online world.” The New York Times 聯合報精選. 19 Mar, 2007: 1+.
國家臺灣文學館. 2005. 國家台灣文學館. 28 Mar. 2007 <http://www.nmtl.gov.tw/>

附錄(一)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網站架構圖

1 Katie Hafner, “Struggling to save collective memory in an online world,” The New York Times 聯合報精選, 19 Mar, 2007: 1+.

數位新體驗 創意大無限-數位典藏「點石成金」成果展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3,048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李姿穎

  數位化時代將老傳統以數位科技典藏,創造新、舊之間的轉化交流,激蕩出令人驚嘆的火花。九十六年「典石成金」一期計畫成果展,展示五年來各機構努力的成果,並藉由「石」與「十」的同音,宣告計畫將邁入未來五年新的里程碑,期望增進與民眾的互動。

  主題特展以「重返福爾摩沙」為概念,以台灣為主軸以電腦及數位化互動方式,
將這塊島嶼從時代的變化及多樣性的人文自然風貌,加以呈現。不僅止於典藏物品,而是利用跨主題整合及多媒體科技的應用,將原本零散的資料化為引起大眾學習的知識平台。

  令人印象深刻的「鳥DJ—大自然的魔幻演奏家」,由台大動物系的工作夥伴所設計研發,結合年輕人喜愛的音樂聽覺享受,將所收藏的鳥類叫聲挑選18種,配合簡單的操作介面,隨意的讓人拖拉放入餐盤中,搭配喜歡的背景音樂,立即進入鳥DJ所帶來的演奏世界。目前的功能仍有許多改善、延伸的空間,如將瀑布聲、流水聲、風聲、蛙鳴聲、樹葉被吹動聲等元素加入,或增加音樂間距長短的設定功能,相信將會帶來更生動的大自然聽覺饗宴。

 

  (more…)

“You Own Your Own Words”: The Modernized Gathering @ Salon.com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劉涵英

    成立於1995年的舊金山,Salon Media Group, Inc.早在20世紀末便嗅出了時代的走向,在Web 2.0這個名詞尚未成型之前便以「集會」的概念、互動式的讀者定位,發行了Salon.com——一份直到網路世界百花齊放的今天都還保有它獨特地位的電子報。
    「Salon」的概念源起自十七世紀初期的法國。在貴夫人的沙龍中,詩人、哲學家、畫家、思想家齊聚一堂,以智識與藝術的形式彼此交流;雖則在奢華的氛圍下,此類交流之目的以及其背後所蘊含之權力運作關係自有其可議之處;然而因其基礎概念之崇高,使它成為一個符碼,象徵了一個在無數哲人的互相激盪之下、智慧火花因而誕生之地。時至今日,智識的探討逐漸被資訊的擴張所取代,而Salon.com即是本著沙龍的概念,將「聚集群眾之力」這樣的概念移植到資訊的接收上,建立了一個以互動為主的編輯閱讀機制。
    Salon.com的報導涵蓋了各種範圍,包括藝術、娛樂、書評、漫畫、生活、新聞、政論、科技與商業等等,尤以探討美國政局為大宗。在互動的宗旨之下,除了可以由讀者自由投稿之外,每一篇Salon.com所刊登出來的報導以及專欄文章都附有「回信」(letter)功能,讀者可以就其意見回覆任何文章,也可以閱讀其他人的意見,更有「Editor’s Choice Letters」選項,讀者可選擇閱讀經由編輯群所選出、較有建設性或衝擊性的回覆。由此可見Salon.com的機動性極強,隨時處在更新狀態。
    除了這些基礎功能之外,Salon.com還擁有兩個論壇,其一是Salon.com本身之Table Talk,探討電子報內之文章及其所引發之議題,在許多Salon的報導及文章內都可以找到連結,直接將讀者引至相關的Table Talk討論串。另一個功能更為強大的論壇則是Salon Media Group, Inc.在1999年所收購的The Well。
    The Well 是The 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之縮寫,是全球最早出現的網路虛擬社群之一。成立於1985年,The Well最初是以BBS的方式出現,隨著網際網路科技之進步,它也逐漸演化成今日之形式。如今隨著許多新穎的虛擬社群出現,The Well不再以「人口數」獨占鰲頭,然而其多年來所建立的影響力仍是其他社群所難以匹敵的。許多資訊界的大老皆曾是此社群之居民,包括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幾位創立者。其中,John Perry Barlow就曾將The Well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社群」(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community)。The Well和其他論壇不同之處,除了其元老地位之外,還有其使用者之匿名性——或是「非」匿名性。為維持其討論區之水準,The Well採會員制,只有擁有Salon.com付費帳號者才能申請The Well帳號,且使用者必須以真名註冊。如同其成立人Stewart Brand為The Well所樹立之雙關口號「YOYOW」(You Own Your Own Words),在這個虛擬社群中,每一個虛擬居民都代表他自己,他擁有自己的言論,同時也為此言論負責。
    在The Well的加持之下,Salon.com一直以來都以其高水準的讀者群,以及其機智而辛辣的內容自豪。經調查,Salon.com的訂閱者中有74%擁有大學以上的學位,在和這些讀者的互動之下,Salon.com得以維持其一貫的風格。來自各方的聲音都將Salon.com譽為一個「具爭議性」、「有智慧」、「具影響力」,且文風幽默俏皮的電子刊物。也因其以麻辣報導為主要調性的內容,Salon.com始終難以脫離一種偏向小報的形象,且它也樂得以此形象自居。這使得它在眾多電子報中更顯得獨特。身為創辦人之一,David Talbot曾表示若Salon.com算是一份小報,他們也會盡力將其運作成一份「聰明的小報」(smart tabloid)。他表示,如果所謂的「小報」是指一份刊物能夠盡力滿足大眾的口味,並且試圖呈現一種對於讀者來說有發自肺腑的重要性的報導,那麼他樂於接受這樣的形容詞。
    在利益取向的今天,Salon.com的風格是符合大眾文化,卻不屈就於大眾文化的:在聳動的外貌之下,它仍是一份隱含著菁英主義傾向的刊物。這一點和其命名之根源不謀而合。也或許是因為如此,它從不曾真正普遍地被普羅大眾所接受。自成立以來,Salon.com在營運上曾面對的種種困難,以及今日逐漸撥雲見日的嶄新成就,反映了大眾在閱讀水準上的提升,也突顯了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生態。

Picasa免費相(圖)片管理軟體使用心得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6,509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李姿穎
2007.2

  使用數位相機照相的朋友,是否經常因為照片太多,難以整理感到非常困擾。因為自己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過去的經驗通常只利用文件資料夾的分類,來區分整理不同時間、不同主題的相片。最近google推出一套免費的相片管理軟體Picasa,簡單易操作的介面,解決許多照片整理方面的問題。以下就簡單分享Picasa的使用方式及心得。

1、 從google的網頁下載Picasa
  首先,自google的網頁下載軟體,當Picasa安裝完畢後,它會先自動執行針測在磁碟內所有的資料夾內的圖片,並依照日期順序管理各個資料夾。當第一次啟用時最好就先掃描出所有的圖片,若當發現不需要的資料夾,請點選「工具」>「資料管理員」,將會出現資料夾清單,即能依照需求選擇「掃描一次」、「總是掃描」、「從picasa移除」的項目。「從picasa移除」的選項並不會刪除原本磁碟內的檔案,只是picasa在執行時將不再掃描此資料夾的內容。

2、 簡潔明亮、拖曳式的介面
  Picasa仍維持google一向簡單、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左方的欄位顯示各類的資料夾,而右邊的欄位則是照片的縮圖。能依據個人喜好拖拉縮圖大小,並隨意的旋轉照片,尚能透過投影播放及時間順序播放資料夾的內容。而點入所選擇的圖片後,同樣能使用拖曳的方式放大、縮小圖片。

 

(more…)

數位科技—延續古代書畫新生命

發表日期: 2008-01-08, 點閱數: 2,679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數位典藏內容發展分項計畫助理/李姿穎

引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舉辦「大觀」特展,將故宮所藏之菁華一次展現於世人眼前,乃是千載難逢之機會,果真為「一生難遇之看」。而日前於中國醫藥大學,適逢臺灣戴勝山房出版社舉辦「國寶爭輝—法書名畫複製聯展」,共展出四百多件中國書畫名作的複製精品,與「大觀」展相互輝映。其中,半數以上所展出的書畫作品,原作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其餘的百來件名作,則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大博物館,豐富的展出令人目不暇給。

 

 

「原大、原色、原質地」之原則
  自1970年代起,故宮博物院即與日本二玄社展開複製書畫作品的合作關係,一般來說早期書畫的複製出版品,只能看見等比例縮小的畫冊,並未能如實的複製原大比例的畫作。因此,許多畫面的細微之處便無從窺見,喪失美學欣賞或藝術學習的機會。

  因此,二玄社首先提出「原大、原色、原質地」的原則,進行故宮法書名畫的複製。當時並無高超的數位科技,需用傳統相機攝入影像。故必須將作品劃分成若干區塊等大比例的拍攝。為此,二玄社特別訂製全長5米,高寬各2 米,重達3噸的全自動照相機,並與柯達軟片公司合作研發11乘14英吋的超大底片,以便對原作進行等大幅面1:1比例的複製工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