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藏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數位化流程簡介
Tags: 中央研究院, 影像, 掃描, 數位典藏, 數位化, 文書, 文物, 民族學, 資料庫, 資訊 發表: 2008-08-08, 點閱: 4,119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民國十八至卅二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前輩研究人員,曾多次於中國南方、西南與東北地區進行民族調查,詳盡蒐集且保存大批文物、文書、田野照片與相關研究成果、文獻等。它們保留了近代中國少數民族的影像與文字記憶,對於歷史及人類學的研究均有相當大的助益。
此批文書、照片與文物,構成相當完整的、具歷史縱深的、跨越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民族誌資料,這在全世界族群或民族研究中皆屬罕見。特別是在呈現近代民族主義下「中國邊疆少數民族」的形成,及其產生的文化變遷上深具意義。
九○年代以來,本所研究人員從事西南民族田野工作亦蒐集一些文物、照片與錄音資料,這些材料本身在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上具有重大價值;與前述早期資料對照,更能讓我們探索近五十年來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本計劃為推廣數位典藏具體成果,以及普及本所人類學組研究對社會終身學習教育理念,將架設主題網站公開展示以回饋學術社群與社區民眾。
(一)文物:有關少數民族之宗教、服飾、生計活動等文物計1,136件。
(二)文書:有關民俗醫療、驅魔去邪、求子還願、天地與人類起源,乃至泡菜醃製法之少數民族文書共800餘種。
(三)照片:有關日常生活、村寨聚落、宗教活動、體質等主題之田野照片約有8,000餘張。
(四)錄音帶:有關土著歷史文化的口述記憶錄音,約80捲,計120小時之錄音資料。
(五)錄影帶:兩捲計90分鐘錄影資料。
本年度計劃進行的早期民族學歷史照片之數位化工作,這部份典藏原保存於本所人類學組工作室,如今已將珍貴底片、照片編號分類置於無酸袋內,委交文物陳列館三樓庫房存放。文物標本則移至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三樓庫房與本院民族學研究所代為保管,該場所具全天候廿四小時恆溫恆濕空調、低照度紫外線及保全、海龍消防系統控制。至於民族文書部份則由傅斯年圖書館負責典藏。本計劃預備於增添資訊裝備到齊驗收後,全面展開數位化掃描工作。
(一) 91、92年上半年度:120黑白底片約8,000張;幻燈片約200張;彩色照片約200張。
(二) 92、93、94上半年度:中國西南彝族、納西、民家、畬族等文書約800種(計四萬餘頁)。
(三) 93下半年度、94年度:中國西南民族之服裝、飾品、日常用具等,計1,136件。
(一)黑白照片:設定900dpi灰階檔,另製成150dpi之jpeg檔提供網路公佈使用。至於彩色照片與幻燈片設定560dpi之RGB檔,另製成150dpi之jpeg檔供網路公佈使用。
(二)文書:以高階掃描機製成600dpi之RGB檔,另轉製300dpi檔供印刷使用,150dpi之jpeg檔供網路使用。
(三)文物:以高階數位機背拍攝必要角度製成4×5底片大小為準,1200dpi以上的電子檔,再轉製為900dpi供印刷使用,150dpi檔供網路應用。
底片係數位化影像來源的首選,若無底片則取照片掃描,我們為典藏之底片(每張一號,八碼數字)與照片(附屬於底片之流水號,如P1、P2)編製流水號以利計數、清點及查證核對作業;掃描進行的同時,由另一位助理辨視底片的正反面、設定主題,並於稍後根據文獻資料撰寫相關社會文化脈絡。程序完成後,呈請研究人員核示,確認核可後鍵入資料庫。
(一)照片清冊的檢閱、核對:
1. 查閱前次工作記錄,並核對照片掃描用清冊中之主題原編號與存放位置,記下本日工作起始櫃號。
2.從本所文物陳列館庫房登記申請調件,搬運至四樓數位典藏辦公室集中,準備掃描工作。(圖一)
圖一、調件回來後,取件,開始數位化工作(執行者:林懷慈)
3. 在底片包裝—外層紙袋及內層無酸保存袋—分別黏貼無酸標籤、註記打編流水號(圖二、圖三)。將實物與清冊內底片及照片規格、品相、數量等相關記錄進行核對,若比對無誤,則在外層紙袋上分欄位逐一登錄。
圖二、編號登錄(執行者:林懷慈)
圖三、打印(執行者:林懷慈)
4.確認、核對照片內容與清冊主題是否一致相符。
(二)數位掃描作業:兩人一組
1. 底片掃描霧面朝上,放入掃描器,根據掃描原件的規格,分做2X3底片及大於其規格以上,以900dpi掃描;2X3底片以下以1800dpi灰階掃描,遵循清冊排定流水號順序進行 (圖四、圖五)。最後再次確認、核對照片內容與清冊主題是否一致相符。掃描後,逐件檢視調整影像之清晰度、色彩、亮度、對比度與方位,必要時得於PHOTOSHOP6.0內逕行修稿
(圖六)。
圖四、將底片置入掃瞄器光罩中(執行者:林懷慈)
圖五、掃瞄中(執行者:方怡潔)
圖六、影像處理 —調整影像清晰度 (執行者:方怡潔)
2. 掃描完成後,將原件放回無酸保存袋,將其資料(數位影像及文字資料)存檔(圖七),且於每日工作結束前,將每日影像檔案進行備存動作,一備份載體為光碟,另一則是上傳至計算機中心伺服器以備份儲存。
圖七、將原件放回無酸保存袋,並在外袋用無酸標籤註記流水號(執行者:林懷慈)
3.底片原件於每日下午四點四十分前返還文物陳列館三樓庫房。
4.委請計算機中心定期自動執行備存、降階轉檔至解析度150dpi、嵌入浮水印等技術,期使數位影像檔可供末端使用者方便應用。
5. 整理掃瞄後資料檔案製作新清冊。
(三) 資料匯入與校對:
1. 影像資料庫管理系統完成後,由中央研究院資訊所系統人員協助將清冊與影像資料轉入資料庫。
2. 進行系統內呈現資料與原清冊相互比對,以確認「資料匯入資料庫系統」動作正確無誤。
圖八、影像資料校對(執行者:黃淑莉)
(四)照片內容著錄:
由助理比對參考書籍,進行影像資料庫的著錄工作。著錄步驟為:
1. 根據照片之原有紀錄,如影像主題、族稱、地名等,與原作者之田野筆記手稿、論文著作進行交叉核對。
2. 以原件資料為基礎,參考其他相關文獻,比對新舊族群名稱及古今地名,填寫族群別、新地名。
3. 整合該影像主題(如:傣族做擺儀式)的相關研究成果,針對影像內容進行多面向社會文化功能的詮釋。
4. 列印著錄報表,進行校對及修正,再由計畫主持人及其他相關研究者做最後的內容審查。
圖九、目錄檔著錄(執行者:黃淑莉)
(五) 系統管理:
委請資訊科學研究所技術發展組進行影像資料庫及查詢介面的開發,開發完成後,由本計畫專任助理負責例行性管理。
圖十、影像資料庫管理畫面
(六)開放利用:
開放本分支計畫之入口網站—村寨網之查詢,以及影像資料庫的查詢使用。並擬定資料庫使用規則(分成著錄及查詢兩介面的規則),藉此引導使用者進行檢索、閱覽。
圖十一、WEB網站畫面
※製作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分項四 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文字撰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分項四 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計畫助理朱文惠先生、黃淑莉小姐、方怡潔小姐與黃宛瑜小姐等單位工作人員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 陳美智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 陳美智
※圖片拍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 陳美智、溫淳雅、陳嘉萍
感謝:參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之分項四 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之相關工作人員撥冗協助。
全文下載 (418.4 KB, 868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