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 , , , , , , , , 發表: 2008-01-09, 點閱: 49,173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肆、民俗文物物件數位化程序


一、取件及歸位

二、設備校色

三、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

四、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困難克服

五、驗收及影像處理問題

六、影像儲存:命名及轉檔

 


 

       民俗文物數位化的基本條件,以不傷害藏品原件為原則,並以原藏品忠實呈現為數位化的基本要求,達到數位典藏上高畫質、高品質的影像製作。

一、取件及歸位


(一)清點並整理原件
     在數位化工作進行前,先測量並檢示每件文物的狀況,仔細標註清處,因為有些藏品資料過於陳舊,與藏品現況有異,故必須重新清點整理,例如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之標本,由於部分藏品在早期台北帝國大學交接給臺灣大學時,就已遺失,雖然原始清冊上有,不過實際上標本是不存在的,若不在數位化工作進行前先清點整理標註過,很難進行接下來的工作規劃,與工作時間預估。

     在清點整理時若有破損不堪拍攝者,則在清單上標註清楚,並送修護組進行文物修護工作。清點時,需簡單先拍攝文物的照片,當做清查照,做為接下來數位化工作安排的依循。在清點、測量整理原件時,須把握住一個唯一原則,就是文物出庫時間越短越好。

 


 
台博工作人員正在清修典藏文物。

(二)取件
     前置作業準備規劃完成後,接下來就是要實際進行數位化的工作。進行照片數位化工作時,都必須戴上塑膠手套處理原件,且手套的質地須細膩,因為不論是保存多久年代的文物,都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傷害,而且手套還可防止手上油脂或汗水侵蝕原件,並可隔絕汗水的溼度對文物本身的影響。各保存單位對於入庫取件均有不同之規範,舉例來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庫房入口,就設計了不同的措施,阻止灰塵進入庫房,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取件時,須著包鞋,並在庫房進門入口處,採踏強力黏版多次。而國立台灣博物館新庫房的設計則是採取入庫需脫鞋的方式。

     取件時,除了手套外,還需佩戴口罩,可防止吸入粉塵或口水噴沾。裝備完成後,向庫房管理人員申請提借原件並簽收,藏品原件提借必須建立提借清單,清單內容包括數位化物件領取與歸還時的登錄、清點、簽收、核對等相關文書作業及注意事項。由於各典藏單位對於文物的保存狀況不一,必須針對提取原件了解其保存狀況,若有損傷或特殊狀況必須將之清楚記載在清單上。提件完成後,仔細清點每次欲數位化的原件與清單,準備進行照片數位化。除此之外,為保護原件,藏品之提調理當依實際工作速度適量提領,當日預計拍攝多少藏品則提調多少藏品,縱使有未如期拍攝完畢之藏品亦需於當日工作結束後立即由運回庫房存放。

 

二、設備校色
     準備進行數位化前,有個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校色。色彩校正必須是環環相扣的,因為從相機、螢幕、輸出到印刷,每一層轉換步驟都有色偏的問題。至於為何會有色偏的問題,原因如下:

 

1.色彩空間不同-色彩空間不同,對於同一顏色所定義的數值會有差異。譬如在A 色彩空間有一R:56 、G:43、 B:21 的顏色, 同樣的顏色在B 色彩空間卻為R:52 、G:45、 B:28, 如果將A 色彩空間的數值質直接對應到B 色彩空間,則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2.設備的差異-就如同底片一樣,一般都認為富士的軟片較適合拍風景,而柯達的軟片較適合拍人像。這是底片感光乳劑的差異。而掃瞄設備的CCD 就如同感光乳劑,其詮釋顏色的能力也不盡相同。

3.顯色方式不同-掃描及螢幕都是利用光來產生影像,所以其基本的色彩模式也就是RGB,而輸出則是以YMCK 來表現色彩。

    

      為了解決如此紛亂的局面,國際色彩協會(ICC)建立了一套可以共同遵循的標準,使各家廠商所用的色彩系統可以有轉換依據,進而達到色彩管理的目的。它的作業原理如下:當兩個不同國籍的人要互相溝通時,必須要有懂雙方的語言的人來翻譯,才能使意思正確的傳達。同樣的,當兩個不同的色彩空間必須互相配合時,也必須要有一個能同時詮釋兩個色彩空間的另一個色彩空間。而這一個色彩空間就必須具備能詮釋所有色彩空間的能力,也就是它能表現的顏色要能涵蓋所有各種色彩空間所定義的顏色。CIE Lab 色彩模型具備了此一要素。
    

     由於CIE Lab 色彩模型的色域可以涵蓋各種色彩空間,所以各種色彩空間的各種顏色可以在CIE Lab 色彩模型裏找到對應的顏色。因此只要CIE Lab 色彩模型固定不動,即使兩個色彩空間對同一顏色的定義不一樣,藉著CIE Lab 色彩模型的顏色,兩個色彩空間就可以將各自定義的同一顏色連結起來。從以上的說明可以得知,各色彩空間與CIE Lab 色彩模型之間的顏色對應關係是兩個不同色彩空間溝通的關鍵。這個記錄對應關係的東西就是所謂的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
    

     但是,有了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後,也無法立即解決所有問題,不同的色彩空間,其色域不一樣,各自能定義的數量就不一樣了。當A 色彩空間裏的顏色在B 色彩空間找不到時,就只能找一個最相近的顏色來代替,這就是色彩轉換。任何一種的轉換方式都不是絕對完美,只要色彩轉換一次,顏色就會失真。
所以校色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數位檔的顏色在電腦螢幕、掃描器與輸出設備上盡量一致,以使原件在掃描時的狀況,充分加以保留,使未來的使用者閱讀到此份數位檔時,可以完全取得和原件完全相同的資訊,並且充分了解掃描當時的原件保存狀況。

    

      色採校正的程序:電腦螢幕校色→數位化設備〈掃描器或數位相機〉校色→ 輸出設備校色〈印表機或印刷機〉。

1.電腦螢幕校色:電腦螢幕校色要用到一個可以貼在螢幕上的光學儀器,即螢幕校色儀及分光光度儀,讀取螢幕上特定色塊的顏色值來修正,且需每週執行一次。

2.數位化設備校色:數位化設備大多為一般平台式掃瞄器與數位相機,掃描器校色必須用該掃描器專用的校正用色卡,數位相機也是一樣,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校色方式,以及設備特性,必須選用正確的方式與色卡進行校色,才能發揮設備特長。藉由比對理論顏色與實際掃瞄得到的顏色來作修正。
   (1)一般平台式掃描器,多數使用Kodak Q-13校色板(小) ,兩張一組,內附灰階卡及色彩校正卡兩張,上有尺規 長8.5吋,價位1200元,若每天使用,約2個月需更換一次色卡。 
   (2)數位相機系統則一般使用Gretag Macbeth公司所出產的ColorChecker DC 數位相機校色板,價位17,000元、與灰卡,若天天使用的話,需1-2年更換一次色卡,原因為色卡常於室光下曝露,色卡之油墨本身會老化造成校色不準。

3.輸出設備校色:印表機及印刷機也是相同的,必須執行色彩校正才能在可能範圍內得到最佳的輸出品質。

     輸出設備校正:
     A.列印:印表機也需執行色彩校正,才能保持輸出的色彩品質一致性,而且所使用的紙張與碳粉或是墨水更換時都必須執行色彩校正的工作。

     B.印刷:為確保印刷品質與原件相同,印刷機也必須執行色彩校正,但是因為台灣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印刷機並不支援色彩校正,所以實務上執行有其困難。

 

三、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
     對於舊有之正片已有損毀者,或是完全無正片資料之文物,須規劃進行拍攝工作。民俗文物數位化的工作環境最好能有固定工作場地,工作場地若有門窗,要記得將門窗關好,並安裝深色窗廉,避覑外界光源的干擾,保持室內5000k的光源下。先前的校色與清查工作等都準備完成後,工作空間也確定後,接下來要安排考量的就是拍攝順序。拍攝順序會是文物拍攝的重點,如何在拍攝過程中,安排進行拍攝的文物也是一大門學問。拍攝順序會牽涉到兩個層面,一為攝影層面,二為文物特性。

 

〈一〉攝影考量:
1.牽涉到攝影平台的搭建:民俗文物大致上分成器物立體類及織品等平面類攝影,立體類只要有一個可以安全擺放的攝影平面就好,像是一張較大的工作桌就可以支援中型尺寸以下的器物類拍攝;織品類在拍攝的規劃上會考慮使用斜板,因為文物必須與鏡頭保持水平,攝影平台稍微傾斜可以讓攝影師有個安全的緩衝距離來取景,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相機直接掉落在文物上的危險性。

2.燈光:配合各種不同文物的拍攝,與拍攝角度來做燈光調整,可盡量使用冷光燈源,若需使用閃燈,須注意色溫問題。攝影場所之所有機具、燈光都應規劃出固定的移動路線並確認其固定牢靠,以避免作業中對藏品造成不必要之碰撞傷害。拍攝之燈光光源應以持續光為主要光源。
3.鏡頭:攝影師在拍攝時,也會略微調整拍攝的順序,例:考量到拍攝文物的全景與細節所使用的鏡頭不同,若是一批同質性高的文物,可能會先採取而先拍完一批文物的全景,再更換鏡頭進行細節拍攝的策略,以提升拍攝效率。

〈二〉民俗文物的拍攝要點考量:
     文物在拍攝策略上可將同類型或同尺寸的文物安排在一起,因為在攝影平台及打燈方式上會比較近似,可以節省一些時間。不過不同材質的文物盡量分開處理,因為文物本身帶有的狀況不同,可以避免相互沾染的問題,延長文物的生命週期,所以在拍完每一件文物後,都必需要先清理平台,方可進行下一物件。

〈三〉民俗文物拍攝作業注意事項:
◎民俗文物拍攝角度:為避免重覆拍攝,必須要先定義所拍攝出來的影像應用面,再定義拍攝角色。

1.平面應用:設備必須與被攝物保持垂直,否則邊緣容易變形。
2.VR(2D):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就是將現有的聲音、影像、繪圖、文字、等技術加以整合與改良,讓使用者能夠有「身歷其境(immersed)」的感覺,所以至少要拍攝12張影像檔以上,再使用VR軟體將這些影像製作成3D影像。在此所指的VR為Object VR,即以物件為中心的虛擬實境,例如:故宮的翠玉白菜數位式互動檔,即為VR之一種。
3.3D:先拍攝藏品本身,再依據影像檔與比例尺,在3D軟體內建製1:1大小的3D模型,例:3DMax、Maya等。

 

◎民俗文物拍攝注意事項:


1.標籤、色彩導表與背景紙:拍攝時需於文物外圍適當處放置編目號標籤、色彩導表(灰階導表則視情況擺放)。依據文物尺寸大小準備不同尺寸之色彩導表。背景紙盡量選用單一顏色且可突顯文物之顏色,建議可使灰、黑、白顏色之背景紙,基本上拍攝一般以灰色背景為主,遇到顏色太暗或太淺的文物,則可改用白色或黑色背景紙,用以突顯文物;背景紙需保持乾淨,若有髒污則須更換。

 

2.拍攝範圍選取:拍攝時藏品成像需位於影像之正中央,藏品的標籤、色彩導表需擺放置適當之位置,拍攝選取範圍約成像大小五分之四。儲存時需取完整畫面(含標籤、比例尺及色彩控制導表)。攝影角度需兼顧藏品的各個面向拍攝全貌及特寫角度,以服飾織品類為例,必須有正面、背面等基本全貌影像,另視文物做工及紋樣精細度,拍攝織品紋樣特寫、領口及袖口特寫等,若文物狀況許可的話會在加拍內裡部分;以立體文物為例,需拍攝四面、頂、底等基本全貌影像,若遇到有蓋器物,必須加拍開蓋後影像,另外,也需視情況拍攝關於文物作工及紋樣的特寫影像。依文物本身的使用方式來判別拍攝的角度與拍攝的細節,不能拍錯,這是最基本的原則,文物的上下左右,正面反面均不能拍錯。

 

3.拍攝時需注意文物材質特性調整打光方式,以避免出現光斑或是顯現不出文物本身質感等問題。拍攝原則以不損傷文物為主。

 

4.在拍特寫時,會拍攝的兩個重點,一個為文物特殊的花紋,二為文物本身的做工,例:織品織紋的收尾,竹簍的收邊等。在拍攝特寫時,會拍攝同一部分的正反兩面,以便於日後研究對照。特寫的部分不會放導表,但在全景時一定會放,在拍攝時,須要多方考量,做取捨。

 

     將拍攝完成之底片沖成正片,並用燈箱仔細檢查,仔細檢察送洗完後的正片成品與原件是否有色偏之問題,與細節部分是否均有清楚呈現。

 

四、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困難克服
     拍攝環境會影響民俗文物的拍攝工作,所以有固定的拍攝環境是最好的。民俗文物拍攝環境確定後,接下來依各種文物之不同屬性進行拍攝工作。

 

1.紙類(文書類藏品):垂直拍攝、注意拍攝之燈源,因燈會產生熱能,還有光線會產生紅外線、紫外線,故所使用的燈具必須要符合標準,建議使用冷光燈,避免對文物產生不當之影響。尺寸較大之紙類藏品,為避免影像邊緣扭曲,故可考慮使用大圖掃描器掃描。

 

2.織品、服飾類:織品、服飾類在影像的呈現上,注重細節。藏品擺放情況會有兩種,一為平放或平掛,必須有正面、背面基本全貌影像,另視文物做工及紋樣精細度,拍攝織品紋樣特寫,並視文物狀況加拍內裡部分。另一為立體,穿著在人偶身上做展示之藏品,可拍攝Object VR,製作立體互動影像檔。織品、服飾類還有另一個問題為物件本身的使用層面,若為立體擺放則可清楚容易呈現此部分,但在單一物件的細節呈現確無法清楚拍攝出來,故須利用透明聚酯片、各種厚度純聚乙烯發泡墊、無酸白色聚酯墊毯等,進行固定被攝物固定,以利數位化工作之進行。
 

攝影師利用透明聚酯片固定文物,以進行拍攝。

 

3.小型文物類:除了文物的全貌以外,若有特殊的刻紋或細節,均須完整呈現出來。若刻紋已不明顯,可使用打光技巧,與較高階之相機進行數位化,此類藏品為石簇等,若能將細節清楚呈現,學者在進行研究時,查閱影像資料,或能清楚明白該文物所使用之材質、接合部分等,對研究成果助益頗大。

 

4.大型文物類:大型文物,例如獨木舟、立碑、門板等,需具備很大的拍攝場地,並考量光源是否足夠,由於呈像過大,故在拍攝文物的全貌時,容易喪失許多文物的細節部分,例如細部刻紋、木材紋理等,故必須要細節部分補拍起來,且每張影像的曝光都必須一致。

 

5. 器物類: 
5.1 瓷器:在拍攝時較容易遇到的問題為光斑的問題,調整拍攝角度,並在鏡頭加裝偏光鏡可解決此問題。
5.2 陶器:由於陶器多半成色較暗或是色調落差不大,故在拍攝時,一些燒製的痕跡與紋路較不容易顯現出來,可以調整燈光的亮度來克服這個問題。

 

五、驗收及影像處理問題

     檢示拍攝完成的民俗文物細節,再來決定是否需要重新拍攝。檢驗時要檢驗的部分有兩個:一個是正片品質,一個是數位影像的成像品質,並考量應用面為何、針對不同文物的特性來訂定驗收之標準。

〈一〉檢查圖檔
     民俗文物若是直接數位化成數位檔者,可一邊拍攝一邊檢視圖檔是否有色偏,或歪斜。若是使用正片拍攝者,則需準備合乎標準之5000K的燈箱來做檢驗,,且燈箱光源須擴散均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檢驗標準,就是以近自然實物影像為原則,所以須逐件檢視清晰度、色彩、亮度、方位與大小,並做影像、背景之修整,有些標本背景髒或皺折多,需費時修整,修整後再作存檔。注意數位化時的燈光與檢查圖檔的燈光需一致,這樣是為了避免肉眼所造成的色偏。燈光建議最好以接進自然光為準的6500K頻率的燈泡,目前有生產的廠商有菲利浦和日立。顯示器的部分,選擇高對比、高亮度,視角寬廣、具遮光罩的LCD螢幕,LCD的面版呈色需穩定。另外經日本印刷學會的實驗結果發現,將螢幕設定在6500K的色溫下,經儀器的測量與換算過後,實際上螢幕的呈現即是5000K的色溫環境,因此建議將螢幕色溫設定在6500K下,也就是等於5000K的色溫環境。

〈二〉圖檔校調

     各計畫在執行圖檔校調這個步驟時,不外乎調整檢查每張圖檔,以接近原件樣子為原則,例如台大的圖檔校調就是逐張檢查典藏級圖檔之方向、清析度、色彩、亮度與對比等屬性,以接近原件樣子為原則。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程序也一樣是以近自然實物影像為原則,為了這個標準須逐件檢視清晰度、色彩、亮度、方位與大小,並做影像、背景之修整,有些標本背景髒或皺折多,需費時修整,修整後再作存檔。

 

一般來說圖檔校調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1.修圖:由於有前步驟的檢查,所以原則上是不需要修圖的,除非去邊或為使相片細節清楚,而做影像檔微調。但如果原件的細節,在數位化的過程中需要較大的亮度才能顯現,那必須考量清楚要以色彩為第一優先,還是以清晰的呈現細節為第一優先。
2.接圖:若有特殊大張的早期正、負片,掃描時須使用同一台掃瞄器,並注意色差,通常彩色照片不宜使用接圖,因為接圖後,色差較明顯,故建議盡量找大型機器去做掃描。
3.曲度校正:又稱地理性校正,多用於厚書掃描時,使用影像掃描後製軟體,如Book Restorer,將頁面曲度調整拉平。
4.合邊:此為針對有修裱的照片藏品時,原件下方有放置裱褙紙,則需裁切影像檔,使其完全符合原件大小。
5.清析度調整:即銳利化,即上面修圖所提到的,原件的細節或暗部的資料,在數位化的過程中需要較大的亮度才能顯現時,那必須考量清楚要以色彩為第一優先,還是以清晰的呈現細節為第一優先。
6.其他:為某些特殊需求而調色,例如海報印製等美術設計。

 

六、影像儲存:命名及轉檔
〈一〉轉檔
     數位檔依命名規則命名並儲存,依不同用途將圖檔批次轉存為所需之格式,大致上分別轉成保存用圖、展示用大圖及瀏覽用小圖三種尺寸。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多媒體美術設計與資料處理小組,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參與單位,分析整理出下面的數位檔解析度建議規範:


〈表五:多媒體美術設計與資料處理小組,數位化技術規範〉

數位檔種類
數位檔規格
超高品質格式
R.G.B 24bit(全彩)400~600dpi TIFF(非壓縮);
相當於印刷品質的200 ~ 300 線(高解析度印刷);
適用原稿種類 – 對品質的要求非常精細之原稿、物件;
檔案大小 – 100 MB(A4)以上。
高品質格式
R.G.B 24bit(全彩)300dpi TIFF(非壓縮);

相當於印刷品質的175線(圖片印刷品質);
適用原稿種類 – 反射稿掃描、正、負底片掃描、物件拍攝、相片掃描;

檔案大小 - 20MB(A4)以上。
網路瀏覽格式
R.G.B 24bit(全彩) 150dpi JPEG(壓縮50%),檔案大小 -230kb(A4) ;

GLAYSCALE(灰階256)8bit 150dpi JPEG(壓縮50%)檔案大小-200kb(A4);

B&W 300dpi,檔案大小 - 60kb(A4)。

 

 

〈二〉圖檔資料備份
      待圖檔轉換工作告一段落之後,將檔案使用不同媒材進行備份,以確保資料之完整性。

 
 
[21]完整列表詳列附錄四。

 

 
(五)後設資料著錄程序
     當後設資料的欄位擬訂好之後,隨即進行民俗文物圖檔與後設資料貼上和著錄的工作;著錄者須具備典藏物件相關專業知識與基本文書處理能力。圖檔對應結束後,檢查是必要的動作,可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尤其是文字著錄資料與圖檔影像資料的對應。完成民俗文物後設資料之著錄後,需由專業研究人員進行後設資料著錄內容校對;檢視填入欄位是否正確、輸入資料是否無訛。已著錄之後設資料若發生錯誤,則修正後再行校對;另外,若後設資料內容需要補充,在此一階段一併補充及完成校對。

     

     在後設資料著錄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欄位是民俗文物的「內容描述」欄位。此欄位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向使用者解說文物的風格特色、文化意義。也就是說,透過「內容描述」欄位,把民俗文物放在更大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讓使用者透過文物影像的呈現了解更多影像後面的當地知識。「內容描述」欄位實際上是替已經去脈絡的文物影像內容進行再脈絡。我們不僅必須小心處理再脈絡化可能的錯誤與過度詮釋,同時也牽涉對文物型制內容、該族群的社會組織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複雜知識。這些知識,當然最理想地是能拿到當地聽取當地人如何的詮釋或說明,次之則是請熟悉此區域人群的學者或專家做說明。

    

    「內容描述」欄位的重要性在於期望通過文章式的文字描述,補充其他metadata欄位所無法提供的重要影像訊息。可是,說明欄位的描述性文字不可能無限制的延伸與擴展。一方面可能有過度詮釋的疑慮,此外則顧及資料庫本身的負載能力,說明欄位的資料越多,系統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逐一比對相符合的資訊,如此將延緩查詢的速度,大大減低檢索的便利與時效性。因而,我們亦得要求描述長度的節制與核心句子的提出,以最簡潔而周全的方式傳達影像內容。[22]

 
二、系統開發與資料庫建置
 
(一)系統與資料庫架構規劃

     資料庫在不同架構下有不同的使用模式,故先分析資料庫的主要使用對象為何,得到的結果為:資料庫的使用者大多分為一般使用者、進階使用者、內容建置與資料庫維護者及決策者,四個主要設定權限控管的對象。


1.一般使用者:即是為前端瀏覽的使用者,可利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呈現各種藏品資料,使其能幫助使用者累積自我的知識需求。
2.進階使用者:主要為欲檢索搜尋藏品資料的工作者或研究人員,此類使用者的需求不僅僅是瀏灠最簡單的文物影像畫面可以滿足的,此類型的使用者多數希望在透過檢索動作得到藏品更多更深入的資料。
3.內容建置及資料庫維護者:是為提供完整性核心技術的人員與藏品資料著錄人員,技術的人員除了負責資料庫與檢索系統的開發、建置與管理以外,還包括藏品資料匯入、前端頁面設計等,藏品資料著錄人員則需利用此開發系統,進行線上著錄和校對等工作。
4.決策者:主要是內部高階決策人員的決策分析,此部份著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及知識的推廣。[23]
資料庫的整合與連結也是設計前必須考量的。跨資料庫連結有兩個意義,一是與他館資料庫資訊交換的需要,另外則是不同類型資料庫的連結。由於資料庫越來越多,倘若每一個資料庫只滿足自身的管理便利與檢索需求,而無須考量其他單位的做法,則「使用者會浪費許多時間在選擇與專指性的資訊檢索介面的學習上,造成使用障礙」,形成一個個的資訊孤島。[24]

 

(二)系統與資料庫開發程序:


1.需求分析:系統分析師在軟體開發計畫限期內,根據訪談,分析並適時引導出使用者確切需求,並參考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完成軟體需求規格書,規格書內容主要包含系統概述、功能需求、計畫時程。完成時,系統分析師、受訪者與需求單位主管簽名並確認。
2.資料庫與檢索系統設計:系統設計師應在軟體開發計畫書限期內,根據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軟體需求規格書,完成軟體設計規格書,規格書內容主要包含系統設計規格(系統架構、系統環境、資料異動流程)、操作介面規格設計(網頁架構、欄位分析與設計)與資料庫設計規格(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s、Table Definition)。完成時,系統分析師、受訪者與需求單位主管簽名並確認。
3.網頁與檢索系統製作:依據主題特色,製作符合其風格的網頁呈現。
4.資料庫開發:根據軟體需求規格書、軟體設計規格書,進行資料庫系統程式開發。
5.資料庫與檢索系統測試修改:測試小組應依階段審查工作作業指導書規定進行審查與修改,完成測試後應填寫測試報告交由負責人員審核。

 

(三)資料匯入與校對:

 

    系統和資料庫建置完成後,接下來就是要將資料匯入資料庫中。
 
1.資料轉入:將已完成數位化之物件資料,轉入資料庫中。
2.檢索系統:待數位化物件資料轉入後,進行檢索系統測試,觀察是否能順利檢索物件資料。
3.檢索系統上線:上述相關程序完成後,則可將網站開放,以利公眾使用此系統檢索其所需之資料。
4.複製備份、異地備援:為了防止資料庫資料在往後開放運作之後,可能遭遇突如其來、不可預測的事件而導致資料的損失,所以有必要尋找另一個安全的場所將所有的資料予以備份保存。
 
 
三、系統管理與開放應用

 

     依據上述系統與資料庫架構規劃建置出來的系統,最好為一致化整合性功能的系統,透過整合的介面依各單位作業特性來建置具相容性的系統,所建議應具備的功能大致上有:

 

1.WEB 環境:具有電子商務上的應用,並能提供各項加值性服務,且透過瀏覽器就完成全部作業管理的程序。
2.搜尋檢索:提供分散式檢索及強大資料庫之檢索能力,以提供使用者檢索文物內容的資訊。
3.流程管理:動態更改作業管理,可做網路作業流程的控管,使其作業管理能一致化且透明。
4.內容建立:來自於Metadata 系統的建置,可整合Metadata 系統功能,以做為資料庫內容資料。
5.管理作業:一般藏品資料的新增、維護、修改、刪除、設計及文件的產生。
6.資料庫整合:可整合來自於各個不同的分散或異質資料庫。
7.權限控管:依各處需求針對各子功能做帳號權限的控管。
8.跨平台環境:其系統必須能具有跨平台的功能。

9.其他:展覽提件的控管、多人多工的平台、友善的使用者介面、便利的資料維護及管理機制、以及整合性強可連結原先其他各即有的管理系統等等。[25]

 

目錄

 

 


[17] 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19] 中央研究院MetaData工作小組第一、二階段報告–中文Metadata的規劃與實作試驗探討。
[20] 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21] 詳見:數位典藏人類學組共通欄位3.2版。

http://content.teldap.tw/main/vision_brief.php?class_vision=4

[22] 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23] 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文物管理系統之雛型架構。
[24] 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

[25] 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文物管理系統之雛型架構。

 









Download: 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流程  民俗文物數位化工作流程 (1021.4 KB, 2,406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