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首頁 訂閱電子報

食魚、識魚-海洋生物的數位典藏

圖‧文/陳秀華

四面環海的台灣,因洋流在不同季節來去交會,造就魚貝類良好的繁殖、棲息場所,得天獨厚的環境豐富了我們的海洋生物資源,更成為餐桌上重要的食材。吃海鮮是一種飲食文化,而懂海鮮可就是更深度的內涵,各國料理都有以海鮮推出的經典菜色,不論你是喜歡中式、日式、西式的餐點,利用這些新鮮漁貨創造出許令人驚豔的佳餚,不但滿足了我們的味蕾,也豐富了視覺與心靈。你有可能為了那映照著雪白冰鑽的鮮紅帝王蟹跑一趟北海道,也可能為屏東東港三寶,黑鮪魚、櫻花蝦、油魚子所吸引...Read More

 

 

 

歷史重現活動與文化傳承

 

 

圖‧文 / 陳泰穎

究竟哪一個社會、文化的人群最注重歷史?這個問題就算讓全世界頂尖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旅行家們齊聚一堂吵翻天,恐怕也難有具體結果。但是除了一般透過旅遊行為形塑而成的「前臺」(Front stage)所進行的觀光文化展演之外,歷史的具體重現(Reenactment)活動,除了滿足參加者的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欲之外,倒也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保存歷史遺產、延續文化傳承的功能...Read More

 

 

陌生名詞下的生活共鳴─澎湖「褒歌」

 圖‧文 /郭薴襄、嚴瑞蓉

用心保存的澎湖傳統聚落裡,有一位78歲的老阿嬤,日復一日堅守褒歌館的崗位。一首一首,唸唱著白話的詞句與大家分享,她是陳蔡尾蝶。

 

「有歌有曲心頭鬆,無歌無曲底想尪,我是褒歌解心悶,不是褒歌思念君。」

 Read More

 

  

台灣客家建築的在地化初探(下)

文/攝影 彭啟原

(圖1)書洋田螺坑土樓群 提起雲林有客家人,不但福佬人感到訝異,就連客家人也感到不可思議。事實上,有一群操著詔安客家腔的人們,生活在雲嘉平原已將近有三百年的歷史,並集中在雲林的二崙鄉到崙背鄉之間,他們的祖先是來自中國詔安地區的客家人。據說目前在雲林,能操詔安口音的客家人已不到三萬人了...Read More

 

  

 

 

~~數位島嶼電子報歡迎你的投稿~~

 

  

 

background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