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Web2.0的便車?

◎文/林芳志

前陣子參加了「台灣多樣性知識網工作坊」,提到建置知識庫,讓人第一時間想起目前堪稱規模最大的「共筆知識庫」-維基百科(Wikipedia)
,以及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生命大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生命大百科」,很驚訝於這個計畫大刀闊斧的程度,也為他們宏觀的視野和遠大的目標感到非常敬佩。此次工作坊中也請到維基百科的人員前來演講,因而觸及到一些關於建構知識網的議題。
維基百科首頁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的建置,其目的在於傳播學術研究成果,以提升公眾教育的素質,其精神在於形成一種極具力量的群體知識。以這樣的前提來說,使用者參與的議題將不可避免,只是參與方式及參與程度必須慎重思考。
網路共同參與的力量相當強大,也因此在這幾年形成了所謂的群體知識。以本身之前旅遊花蓮的經驗來說,就是一個最鮮明的案例。在早期,如果要到花蓮旅行,可以參考的資源並不多,大多數人仰賴的是旅遊手冊或地圖集,這些資訊來源礙於編輯的限制,通常選擇的都是膾炙人口的「精華」景點,參考這些資料時看到的往往是正面的陳述,也沒有經過再次的審核或驗證,我們時常在滿懷希望但是毫無保握的心情下前往。
如今網路媒體成為一個重要的傳播媒介,使用者在既有平台方分享自己的體驗,輕易匯集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除了獲取資訊變得更具效率、更為便捷之外,其實在無形之中,觸角也變得更為寬闊且深入。我們隨便舉個例子,以參考mobile01網站中「花蓮景點分享」的內容來看,裡面的資訊包羅萬象,我因此得到了更深入的訊息:

你或許聽過「液香扁食」,卻不知道壽豐鄉的廟口紅茶或花蓮市的沾醬雞排。

你或許知道「太魯閣」,卻不知道木瓜溪的彎月峽谷。

你或許知道「赤科山」金針花,卻不知道哪裡可以在日出中欣賞赤科山的金針花,也不知道哪一家民宿有套房,哪些只有通舖。

上述經驗只是網路群體力量的冰山一角,但這種力量正是維基百科鼓吹「自由文化」的理由。一開始奉行編輯制度的維基百科,發現資料量的累積受到諸多限制,最後回頭藉助這股力量,選擇將審核的重擔釋放出來,回歸到每個人身上。「我後來發現,要做開放平台,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先往好處看。」Jimmy Wales說。維基百科允許每個人參與每一篇文章的建構,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條目的提供者。Tim O`Reilly針對維基百科曾經說過「成功的網站都懂得先放棄某些堅持,以換來更為珍貴的回報,例如維基百科放棄了中央控制,卻換來更新速度與資訊廣度。」這樣的概念也同樣被導入「生命大百科」計畫,成為建置的重要精神之一,在他的官方網站中提到,這個計畫的成立,靈感即來自於維基百科(Wikipedia inspired us),維基百科在網路上的社群運作方式,帶給他們信心。
然而這種集思廣益的結果也可能是人多口雜。如果以旅行資訊為搜尋目的,參考這些未經審核的資訊,很容易遭遇資料不全或是錯誤百出的情況,也會發現原本講得天花亂墜的內容,因為主觀性的因素而在認知上產生很大的落差。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黃哲斌在其文章中就提到:「在『去中心化、由下而上、使用者共治共享』的美好想像背後,Web2.0所隱含的群體智慧,仍需遭逢人性與機制設計的挑戰。」合適的審核機制是確保訊息品質的重要元素,而且一旦資訊內涵牽涉到學術或教育性質,對於內容正確性所肩負的責任則相對重大,也就必須更加嚴肅地面對這個議題。
而維基百科的審核機制為何?其實還是來自於參與者本身,一個主題被張貼後,內容會不斷的由來自於世界各地的人編輯,或許這些參與者不見得都是權威,然而資訊的內容會在逐次的編輯中趨於完善。我們姑且不論他們之前與「大英百科全書」在正確性議題的拉鋸,但維基百科的確在資訊的擴展方面有著驚人的速度,而內容的品質也達到一定水準,至少Nature期刊是這麼認為。
然而我們真的可以完全信任這樣的機制嗎?最近由於某些熱門詞條遭到惡意的修改,維基百科也不得不採取一些備受爭議、與維基精神相抵觸的手段,他們開始對這些熱門的詞條進行封鎖,暫時避免這些詞條遭到修改。另外,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與發明Web 2.0一詞的Tim O`Reilly開始推動一系列規範線上對話與辯論的指導原則,他們有意制定一套辨識系統,就像「CC創用」一樣,以不同圖示代表相對的許可標章,有的標章不允許匿名回應;有的標章要求對話者針對留言中的訊息,提供來源證明。他們主張,「部落格作者不僅須對自己的文章負責,也要為訪客留言負責,一旦認為留言具褻瀆或辱罵性質,也有權利將其刪除。」由這些規範動作看來,顯然這樣的制度遭遇人性之後,還是產生了某些不太樂觀的化學變化。
相較於維基百科的機制,生命大百科或許在權威方面會遭受的質疑較少,由於典藏目標相當明確,為180萬種物種的各類資訊,其內容將由一群學科專家所提供,但有別於一般百科全書只由少數學者參與,生命大百科聚集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自成一個社群,和維基百科的社群一樣,這群科學家將在自由平台上共同創作,藉由「Mash-up」的精神讓資料更臻完美。但不同的是,這個社群的成員是一群「科學家」,理論上會有著較高水準的同儕評鑑,也算是沿用維基機制的一種折衷方式。生命大百科的資訊同時也來自於「業餘愛好者」的觀測成果,一般民眾允許透過網站所提供的平台發表言論,並提供相關資源,唯顯示的欄位將和專家有所區別。換言之,除了專家所彙整的資訊之外,使用者也可以保有某種程度的參與感,同時扮演使用者與提供者的角色。
生命大百科首頁

國內的「台灣大百科全書」終究也走向使用者參與一途,在其官方網站上寫著:「擴大開放及網友自由參與的廣度,展現台灣文化生命力,擺脫專家知識權威束縛,豐富網站知識多元內容。」在這段話中提到「展現台灣生命力」和「豐富知識多元內容」,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的理想目標,當然台灣多樣性知識網並不是要走上「百科」一途,它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所以不一定要依循他人的步伐前進,也不是只有這種方式才能達到這些目標;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不一定要將這樣的群體力量拒於門外,或許可透過某種方式納入這股力量(例如生命大百科的方式),讓知識網的視野更加延伸,也或許更能觸發意外的靈感,挖掘一些躲在暗處,卻值得被典藏的人、事、物。最後我們把話拉回來,對於肩負學術教育責任的知識網而言,必須更重視資訊的品質,確保內容的高度正確性,只有維護可信賴的內容,才是長久經營的不二法門,開放參與和適當審核之間的拉扯與共生,終究是採行此種型態將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台灣大百科首頁

200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