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位化」觀點談台灣老照片保存
文:國家台灣文學館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羅鴻文
壹、前言
以臺灣為研究主題,似乎在近年已成為熱門的顯學之一。為了要瞭解臺灣文化的脈絡與變遷情勢,必須仰賴完整的文獻資料,而攝影照片因其獨有的時間性與紀實性,便成為學術研究時不可或缺的輔助資料。
臺灣攝影的演變史至今仍未有具體的研究成果,原因包含了對攝影史、攝影家,以及攝影材料等全面性研究工作的不足,而社會大眾普遍對攝影材質仍一知半解,除了無法建構出完整的臺灣攝影史外,更遑論最基本的保存工作。
近年來從政府中央到各縣市地方所屬的文化單位等,開始重視且有計畫地進行藏品的預防性保護及數位化工作,例如 行政院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數位典藏建置計畫、宜蘭縣文化局「宜蘭的記憶-老照片數位典藏計畫」,都可以說明老照片的蒐集與保存已成為政府各級文化部門一重要工作項目,但老照片在經年累月地被人遺忘、忽視後,存放於不利的保存環境之下,極容易呈現發黴、水漬、沾黏等現象,貿然的進行複製、掃瞄等數位化程序,除了達不到理想的影像品質之外,更有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造成珍貴的老照片遭受更嚴重的破壞。
貳、臺灣早期的攝影
早期臺灣攝影的起源目前尚無明確的定論,1895年日治時期以前,陸續有些傳教士或旅行家造訪臺灣,紀錄了一些臺灣當時的影像,但由於作品數量不多且多散落於國外各美術館、私人收藏家等,目前尚無有系統的整合資料出現。1895年《馬關條約》簽署後臺灣從中國割讓給日本,日本將攝影技術移入臺灣,自始臺灣攝影發展邁入一嶄新階段。以下即以日治時期作為分水嶺,說明臺灣攝影發展之演進過程:
一、日治以前(1895年以前)
1826年爆發中英鴉片戰爭後,清廷被迫開放五口通商,來華的外人漸多,其中有軍人、商人,傳教士也佔很大的比例,除傳教之外,他們也將西方的科技引入當時的清朝政府,蔚為風尚。由此推論中國東南沿海的傳教士開始將攝影術引進到臺灣地區的可能性頗高。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簽署,自始外人大量的造訪台灣。英國人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於1871年四月由廈門搭乘載茶葉的小汽船「福爾摩沙」號渡海,兩天後抵達打狗(高雄),再順海岸至台灣府(台南),然後徒步向六龜山區採集攝影。當時台灣南部的海岸、河溪、山麓和平埔族人的素顏作息景觀,已在一百多年前被有計畫地留證下來。湯姆森對當時的南台灣一帶山水、河川的風景及民間作息與平埔族人素顏等景觀,有計畫的拍攝下來,作品數量龐大。
臺灣現存最早的照片除了文獻記載的以英人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為最早的攝影者之外,近年來陸續有許多專文和影像發表,顯示可能有比湯姆生更前期的 聖•朱利葉•安德華(St. Julien Hugh Ewards)以蛋清照片(Albumen prints)紀錄了1869年以前的臺灣風貌,這不僅是臺灣影像史的重大發現,同樣在研究臺灣的史料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非常值得有關單位深入追蹤與重視。
二、日治以後(1895~1945年)
攝影風氣逐漸從東瀛引入,日本攝影家的台灣寫真,加上臺灣本地攝影家留日歸來後的開創影響,攝影術在民間無形中生根發芽。從這些留存至今的相關資料、影像顯示,當時拍攝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項:
(一)官方記者或本省受聘攝影家有關宣傳或紀錄性的檔案。
(二)人類學者如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伊能嘉矩、長野義虎、鹿野忠雄等學者的原住民田野調查。
(三)本地與日籍的業餘攝影愛好者的影像創作。
(四)各地方的照相寫真館的留影存證等。
從以上的歸納,可以瞭解當時攝影被賦予調查性的工具之比例為最高,這符合一外來政權對新殖民地的各種情資蒐集的目的需求,進而達到有效控制殖民地。
隨著19世紀下半葉人類文化學的發展以及西方列強殖民主義的興盛,攝影此時便扮演了情報蒐集的重要工具。日本於明治維新(1871年)後擠身世界列強之地位,為了拓展其殖民地與版圖,派遣了許多的調查人員至鄰近各國進行資了蒐集,當中不乏有許多人類學者,將調查資料嚴謹、系統地整理起來,成為後人的珍貴資產,這些人類學者的攝影角度,多以原住民文化及山岳攝影為主。這些珍貴的資料便成為後人研究臺灣歷史的先驅。
參、數位化過程宜注意事項
筆者因業務需求,必須處理「文物保存修護」及「藏品複製」兩項業務,在藏品數位化的工作進行時,也常需要針對藏品原不佳狀態先行處理(如破損、皺摺、釘書針、….等),以免因數位化過程中因人員持拿及儀器操作不當,造成藏品無法彌補的損壞。
以下便針對筆者所見數位化過程可能對藏品造成的影響,提出以供參考:
一、 光線:
(一) 掃描:除某些專業等級輥筒式正片掃瞄機外,目前數位典藏多使用桌
上型平台掃描器,價格、掃瞄品質因等級不同也落差甚大。一般而言,博物館典藏文物具有獨特性與珍貴性,使用照度器測量掃描器之「照度值」約為2,800Lux,雖對文物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影響,但累積性的光害不得不審慎考慮。
(二) 攝影:一般攝影常使用「閃光燈」與「冷光燈」兩類,雖然閃光燈演色性較佳,但因紫外線及瞬間強光的考量之下,國內美術館多使用冷光燈。使用照度器測量冷光燈之「照度值」約為1,600Lux,較使用掃描器弱,但也會因為燈源距離、種類而異。
(三)光害等級區分:以下將攝影文物分為四等級,每一等級照度標準不一,典藏單位可參考,盡量避免攝影文物光害的產生:
二、 人員持拿:
操作人員宜穿戴棉質手套,但有時也會造成持拿時不便,若不得已不配戴手套時,必須將手部的徹底清潔,避免在照片表面留下髒污、指印等。使用無酸檔案夾紙或聚紙片襯於底部,以不直接碰觸藏品為原則。另外,平台掃瞄機由於皆有上蓋結構,目的為壓平文物以利捕捉影像的銳利度,亦可提供一單純背景色,然而某些老照片不見得為一平整面,直接以上蓋加壓掃瞄往往造成照片更嚴重的破損,無法達到數位化保存影像的目的。
三、對待文物之錯誤觀念
無論是攝影或掃瞄都只是過程,而非最終目的,取得文物數位影像是為了有利於保存文物目前的圖像,而非僅此一次的複製動作,畢竟文物之珍貴性在於其物件本身的歷史、材質的獨特性。但數位化過程常見到本末倒置的現象,只求方便性而忽略了保存文物,以中部某國家圖書館為例,相關業務人員及廠商於數位化過程拆解古籍善本掃瞄內頁,雖然順利取得了數位化內容,卻造成文物無法彌補的損傷。再者,目前文建會頒行的「數位化流程手冊」內容也諸多錯誤及語焉不詳之處,不僅各業務單位無法有一統一準則規範,甚至出現將文物置於輥筒式掃描器掃瞄的缺失,這部分請相關人員堪誤。
肆、數位化前置處理
無論是照片自然的老化,或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壞,都有可能因為數位化的過程中的不當處置而更形嚴重。以下筆者便以一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將原捲狀蒐藏的照片攤平,在不破壞原表面平整度下進行數位掃瞄,達到兼顧「數位化」及「文物典藏」的目的。兩件藏品因長時間被存放在塑膠捲筒裡而無法攤平的狀況,由於照片材質不似一般紙張纖維對環境內濕度具緩衝特性,而是表層含有蛋白質乳劑層及底層紙張纖維的複合式構造,若長期在捲起存放、展張的重覆性動作之下,一定造成裂痕、皺折等狀況。處理原則為千萬不可在一般室內強制攤開照片,必須加濕軟化乳劑層與紙張後,再做攤平、壓乾,以免造成照片斷裂的遺憾。
一、高相對濕度的微環境:
(一)工具材料:密閉性良好的抽氣罩,超音波水分子震盪器、PE塑膠布、濕度測量器
(二)處理步驟:
1.超氣肇平台內鋪設PE塑膠布、不織布,並確認密閉性良好。
2.將超音波水分子震盪器全開,將水蒸氣引入抽氣罩內,觀察抽氣罩內濕度到達90%RH後。
二、 捲狀照片置入:
(一)工具材料:壓克力紙鎮
(二)處理步驟:
1.將捲狀照片置入後,適時翻滾照片,使其四周圍均勻受潮,此時需特別控制濕度維持約90%RH左右,並避免結露現象產生。
2.約20∼30分鐘後,輕微測試照片攤開鬆緊程度,在不會產生折痕狀況下,攤平照片。
三、 取出壓乾:
(一)工具材料:吸水紙、不織布、紙鎮、壓克力版
(二)處理步驟:
1.將照片自抽氣罩移出,以文物為中心往外分層使用 不織布→吸水紙→壓克力版→紙鎮。
2.靜置約4∼6小時後,抽換新的吸水紙,並觀察照片乳劑層與不支不有無沾黏現象。
四、 處理前後比較:
平整後的照片,無論是「掃瞄」或「攝影」,都可得到優良的數位影像檔。再者,後續可使用無酸卡紙板、護角等進行保存維護的標準典藏處理。
伍、、數位化的另一思考
目前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可以很容易的就創造了一張影像。數位化對影像的保存固然有其重要及便利性,透過數位電荷耦合元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將影像資料轉換為數位檔,不僅減低了原件存放的空間成本,更活絡了後續為藏品加值應用的便利性。
以影片保存為例,日本、台灣、法國等國電影資料館,皆由官方挹注了龐大資金在從事「數位化」,將老舊的影片(刮痕、油漬、….)修復保存。加拿大、美國等國專家,對「數位化」提出不同見解,在經費不足的條件之下,反而應該將有限經費投注到保存環境的部分,例如低溫冷凍、冷藏庫房的建立,其原因為目前數位化格式並不能永保萬年,可能10年、20年後便不合用,例如小帶錄影帶(BETAMAX)被大帶錄影帶(VHS)取代,之後又有VCD、DVD的使用與流行。新媒體的運用便利了現在人的生活,但我們也不得不重視相伴產生問題,例如英國廣播公司所搜集的「 1986 年的生活」照片以及文章、900 週年英國問卷調查、以及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等這些數位資料,目前都已失傳。這是針對「數位化」嚴酷又現實的例證。因此呼籲台灣目前各博物館投注龐大經費在「數位化」其藏品之際,是否該緩下腳步、深思熟慮一下,「文物的本質」的重要性?!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