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08-09-11,
點閱數: 7,287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1885~1969) / 陳威志 2008.8
圖一: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首頁 圖二:台灣第一台印刷機
白話字( Peh-oe-ji , POJ )原為一種以拉丁字母拼寫的閩南語正字法 ,是 19 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也被稱「教會白話字」或「教會羅馬字」( Church Romanization )。台灣因基督教傳入,而將白話字的書寫方式帶進台灣。
「白話字」之稱,乃為區別三種不同的漢語書寫方式,第一種是文言的漢詩、漢文等傳統的書寫方式,過去稱為「孔子字」;第二種則為中國北京話的白話文書寫方式,稱「唐人字」;第三種則是閩南人日常 使用的白話,因這種語文既非高深的漢文,也非母語以外的官話,而是日常口語的書寫,故稱「白話字」。
「白話字」傳入台灣後延伸至客家及諸原住民族的語文書寫 。由於書寫系統的歷史悠久且普遍被使用,已被通稱為「台灣羅馬字」。
(摘自「台灣白話字文獻館」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project-1.htm )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9-11,
點閱數: 4,676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王雅萍
你曾去廟宇拜拜過嗎?你手中所持的香柱又是怎麼製作的?為什麼有的香柱燃燒的味道散發出濃濃的木頭香,現在的香卻還有黑心貨的出現?台灣的製香產業在台灣大環境裡所佔有的地位為何?諸如此類的傳統文化相關產業又意味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未來又有何發展?這些傳統文化產業又能與數位典藏做怎樣的連結?
一、台灣目前傳統文化相關產業狀況
六、七0年代以來台灣以製造業及技術發展等產業造就台灣經濟的大幅成長,隨著全球化的經濟型態轉變,台灣亦面臨勞力、土地等成本相對提高的問題。尤其是多項產業漸漸移往大陸,城鄉產業結構趨變,不少傳統民間產業更是大受衝擊。不僅是產業結構的改變,消費型態也不同以往,這些在全球化經濟趨勢的影響下,更促使產業邁向轉型的關鍵。
近幾年來政府大力推行「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試圖將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產業與產業轉型加值,形成另一種符號消費的「文化產業」。(暫且不論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產業之狹義差異)文化產業是運用文化特色的產業,將生活文化、生產文化加以發揮運用的產業。不管是客家地方文化、原住民生活文化甚至民間信仰文化等等,都能將其文化、藝術本身及其產品作為產業來加以發展,不僅是擴展這些富文化特色的產業,更賦予文化深層的意涵。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8-30,
點閱數: 2,757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 李佩瑛
電子版的芝加哥線上百科是由芝加哥歷史博物館 (Chicago History Museum ,前身為 Chicago Historical Society)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Newberry 圖書館及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始於 1990 年的構想,並歷時近 15 年的編撰,才於 2005 年 5 月正式上線。在線上版推出之前,芝加哥百科全書僅能夠以書籍的方式供民眾閱讀,不但體積龐大且翻閱不易,轉換成線上版的構想於焉出現。這種創新的線上資源,能讓使用者在一個動態且有條理的框架之下去搜尋探索芝加哥歷史博物館所典藏廣泛的史料,使用者可以依自己有興趣的部分,沿著交叉連結的路徑去查詢,這些錯綜複雜的路徑都經過精細的標示,緊緊相連並遍佈於芝加哥大都會區。
芝加哥百科全書主要的貢獻來自三位編輯 Ann Durkin Keating(North Central College), James R. Grossman (The Newberry Library) 與 Janice L. Reiff(UCLA) ,這本書完整記錄了芝加哥大都會區與鄰近區域的發展,並以大量地圖說明整個空間與地域的關係,是其他地方性百科全書前所未見的,此外也收錄許多當地早期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實際反應芝加哥以往的繁華生活與歷史細節。
Marcus 女士於介紹時提到,將芝加哥百科全書在網路上呈現,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讓當地的居民能夠藉由 Web 2.0 ,讓人人都可成為發展這個百科全書的貢獻者。她認為,歷史並非只有單一面向,而是有不同的面向,共同的參與可以讓線上版的百科全書有更多元的樣貌。而在美國高中推廣使用時也發現,同樣是一張抗議遊行的老照片,學生注意到的細節也不同,比方女生就注意到照片裡當時鞋子與穿著打扮。 Marcus 女士打趣的說,這樣也很好,時裝史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每個人對於同樣的史料都有不同的解讀。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8-19,
點閱數: 24,416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林業試驗所/莊正暉、陸聲山、林朝欽、邱振財
「本草」是中國傳統藥物學的特稱,「本草學」則是探討中國古代藥學的一門科學,其內容含括花草果木、鳥獸蟲魚、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礦物的知識,既是一們藥物學,也是一門博物學。
本草學在中國的形成淵遠流長,漢代《神農本草經》內含的藥用植物有239種,加上動物65種與礦物43種,總計347種,形成中國本草學發展的基礎,而其後各時代的《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開寶本草》、《嘉祐本草》、《證類本草》、《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等皆是以《神農本草經》為源頭的分支眾流,並於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完成眾流匯聚、奔騰入海的壯舉 。
《本草綱目》的出版,把中國本草學「析族區類、振綱分目」,其詳考精訂的記載1896種植物,加上其後增補部分,共有2600多種,不但集大成的總結16世紀前中國藥物學的研究,並被譯成多國語文而廣傳於世。鄰國日本在《本草綱目》傳入後,對其本草研究產生極大的影響,以致爾後相關的本草著作亦陸續引入,其中17世紀末傳入之《救荒本草》更是影響深遠,日本本草學家除詳加考訂及研究外,更出版許多類似的著作,如佐佐木樸庵的《救荒植物數十種》、《救荒略》、館饑的《荒年食糧志》等。植物學家岩崎常正見《救荒本草》在日本翻刻後,更詳加研究,他不但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花數年栽培植物千餘種,並根據實物把每種植物的形狀描繪下來,編輯成書。因此,他修訂了以往本草學家一直未明的一些問題,寫成了研究《救荒本草》的著作——《救荒本草通解》,並在此基礎上努力不懈,最終完成了當時植物學上最有價值、彩色圖說近2000種植物,亦為日本最早的植物圖鑑──《本草圖譜》。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數位典藏 , 本草綱目 , 植物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8-19,
點閱數: 7,361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研究所 副教授 黃均人
前言
由臺灣師範大學與台南奇美博物館共同合作進行之「提琴理想國─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成果已經在今年7月25日於義大利拿坡里(Naples, Italy)舉行之2008 IAM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usic Libraries, Archives and Documentation Centers, 國際音樂圖書館、檔案與文獻中心協會)年會上發表。
奇美博物館從1990年開始收集名提琴,至今已有超過400把的收藏,這些名琴涵蓋了包括了Amati, Stradivari, Guarneri 等提琴製造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之作。近年來該館更因有系統、有目標、有計畫之蒐集,不僅已成為世界級的提琴收藏機構,並逐漸建構出一座具有提琴歷史意涵的「提琴理想國」。
「奇美名琴數位典藏計畫」是從奇美典藏的提琴中選取最精華的名琴,並結合具備音樂、資訊、數位設計、博物館學、及文化出版等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執行團隊,將這些稀世珍寶以靜態、3D影像、虛擬實境與影音紀錄等方式進行數位化,期盼能將這份臺灣絕無僅有的世界級音樂資產以多樣性數位風貌呈現。此計畫從2006年開始執行,2008年8月將完成第二期成果。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提琴 , 數位典藏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7-31,
點閱數: 4,245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文/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高朗軒
大嵙崁流域泰雅族故事計畫網站網址:http://kgogan.nanya.edu.tw/
近年來,時代急遽變遷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隨著社會的脈動 環境因素的影響,一點一滴地流逝中。前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曾說過一句話,原住民族的語言已經被送進加護病房、客家語也住進了普通病房、而Holo話正在急診處掛號。由於原住民族本身並無實體的文字記載,文化傳承全仰賴耆老的口耳相傳,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原住民的文化資產面臨到的是岌岌可危的危機,「刻不容緩」或許已經無法表示復振語言文化的急迫性了。
有鑑於此,由南亞技術學院林煥堯老師所主持的「 大嵙崁流域泰雅族Kgogan文化故事數位典藏計畫 」,便結合當地耆老和青年一同進行的泰雅文化數位典藏工作,計畫共分為語言、音樂與舞蹈三部份來進行。為了不讓「語言」只是藉由拼音文字紀錄的方式,失去了聲音的真實性,該計畫便以有聲語言的典藏方式,進行「賽考利克泰雅語」之典藏。
圖一:首頁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7-31,
點閱數: 5,387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文/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台北植物園植株數位化計畫
吳維修、陳建文、邱文良、林朝欽
我們在 第二十一期數位島嶼電子報 (2008年1月3日出刊)上曾經說過,民眾常常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來詢問植物園植栽資訊的相關問題,對於大部分的問題,我們大多能透過經驗老到的同仁或志工回答,或是可由民眾自行上網查詢找答案,不過還是有些問題因為沒有詳細的歷史資料,以致無法回答民眾的疑問。
前些日子接獲民眾來信,詢問植物園荷花池畔幾棵倒伏狀大樹的名稱,透過民眾對植栽的外觀及所在位置描述,我們很快便能知道那些樹的名字,並且馬上回答。過沒幾天,好奇的民眾又來詢問:那幾棵大樹看起來好大,他們的年齡有幾歲了?這問題真的是難倒我們了!
樹木的年齡,相信一般人普遍都知道可由其主幹的年輪得知,但要看到年輪,勢必得將樹木砍倒,而這不是以活體收藏為主的植物園會做的事。或者有以生長錐測量法1 、同位素碳14定年法,或以樹圍2 來計算樹木的年齡,但這些方法都有缺點與限制,不是不精確,就是無法在不傷害樹木的前提下,精確計算樹木的年齡。
對於野生的樹木,我們的確無法得到一個精確的年齡數字,但是在人為管理栽植的樹木呢?理想的狀態下,植物園應該要對其所收集種植的植栽作詳細的引種及栽植紀錄,在這樣的前提下,植物園應該可以提供每一棵從種子或幼苗栽植而來的樹木年齡才是。不過,台北植物園還是無法回答那位民眾該樹木精確的年齡。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7-31,
點閱數: 5,073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
子計畫二、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專案計畫名稱:人文藝陣‧常民華采—宋江陣數位文化村
編號:NSC96-2422-H-144 002-
作者:【人文藝陣‧常民華采-宋江陣數位文化村】專案計畫協同主持人
高雄縣溝坪國小 黃名宏
在古臺江內海地區,大抵包括今臺南縣麻豆、學甲、佳里、七股、西港、安定及臺南市安南區一帶,應該是目前南臺灣陣頭活動最蓬勃的地區,境內的陣頭因習俗信仰的需求而存在,當祭典結束之後,陣頭也就解散,二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大部份的傳統陣頭(此指庄頭或廟壇所組織的子弟陣)在組訓過程中,便產生一套固定的程序:入館→開館→探館→謝館,並在這一套程序裡參入了諸多宗教儀式,無形之間強化了傳統陣頭的宗教質能。
陣頭在祭典之前即開始動員籌組,並搭建簡便的寮館,恭請陣頭神進駐,稱為「入館」。不同的陣頭會迎請不同的陣頭神來帶領陣頭、監督陣頭,也守護陣頭,例如:宋江陣、白鶴陣的陣頭神是宋江爺(田都元帥),金獅陣則是太祖先師,南管陣頭的祖師爺是孟府郎君(郎君爺)或田都元帥,天子門生的陣頭神即天子門生(鄭元和)。
除了陣頭神不同,陣頭入館的儀式也各有差異,即便是同類型的陣頭,入館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入館的儀式如何進行?要看各陣的傳統或者廟壇主神的指示來做決定。例如有些宋江陣原本就祀有宋江爺,入館時只要把宋江爺金身從廟裡移奉到寮館即可;有些則必須依神示到樹下、水邊或祖廟去迎請,然後在寮館中供奉其神位。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7-28,
點閱數: 7,309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 褚如君
在聽聞百老匯歌舞劇《獅子王》即將在 8 月份與台灣觀眾見面的興奮之餘,腦海中不覺閃過了一個疑問,台灣最近努力拼觀光,不知是否有一齣能夠代表台灣的音樂劇?幸運的,我看了一部台灣的本土音樂劇 ─「四月望雨」,我還沒看到獅子王的熱力,但我先感受了台灣本土音樂劇的驕傲。
「四月望雨」是臺灣知名的台語歌曲:《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曲子的合稱,代表「喜悅」、「哀愁」、「希望」、「破滅」的四種情調,表現台灣人的堅強與纖細,全劇除了這四首廣為台灣流唱的曲目也有新創作共 27 首劇曲,劇中運用了台語、日語、客語及華語四種語言表現,十分貼切地道出 1930 年代的歷史面貌與一個音樂家鄧雨賢的感人故事。鄧雨賢 他以其所體認的文化,用音樂為台灣寫下了多首具代表性的歌曲, 對身為一個音樂家他有其堅持的抱負與自我的要求,是一個充滿理想勇於追求的青年,他曾參加當時的综合文藝座談會發表他的創作理念:「藝術的角度不可自我侷限,應該要與大眾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完成他本來的使命」,他所創作的許多樂曲至今仍廣為流唱,每一首都深植人心,具有不可抹滅的歷史意義。 四月望雨 透過音樂劇中一幕幕場景、一首首動人曲調,讓人彷彿穿越了時空,帶我們來到五光十色的跳舞時代,體驗熱鬧繁華的大稻埕風情,當時的情感、當時的歷史,透過歌詞的傳唱,在俗白口語與古音漢字間尋找角色的特質和歷史的情境,是一齣以現代音樂劇的規格為主軸,以傳統與歷史為精神的藝術表現,在台灣舞台劇的發展上具有相當的里程碑意義。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語言多樣性
| 回應: 0 人
發表日期: 2008-07-14,
點閱數: 7,686 ,
加入收藏櫃
收藏櫃功能需使用到瀏覽器的Javascrip及cookie功能,請打開此功能,謝謝。
數位化技術於文化資產保存之程序初探
楊文斌 鄭鴻銘 游政憲 陳敏彬 陳昶良 閻亞寧
中國科技大學
{wunbin, hungmc, chyu, cmb, ccl, alexyen}@cute.edu.tw
摘要
古蹟保存是目前重要之議題,目前數位化典藏的計畫中,多採取傳統且片段的建構方式,內容不完整且耗時。為了解決目前的瓶頸,本研究嘗試將逆向工程的技術導入數位化之過程,將可節省人工測繪的時間,且提升測量的精準度,其技術工具採用3D雷射掃描儀擷取點雲數位檔格式,並透過逆向工程軟體 Rapidform XOR2 快速處理點雲並建置實體3D模型,再由相關參數化軟體完整保留3D實體模型,建置數位資料進行編輯。在逆向工程方式的操作過程中,確實能有效減少人工量測與繪圖的時間,且在建置模型的過程中,以精準的尺寸在數位平台上完成建置數位模型的工作。
關鍵詞: 文化資產、古蹟、數位化、3D雷射掃描儀、逆向工程
(more…)
分類: 數位典藏觀察室 |
Tags: none
| 回應: 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