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5,983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

 

計畫名稱: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台灣中部考古學蒐藏數位化

 

計畫簡介

由於台灣近年來公共建設快速發展,考古遺址大量遭受破壞,但這些珍貴的考古標本,除了少部分發表在正式學術報告及展示之外,大部分都典藏在公家及私人的蒐藏庫之中,外人無從得見,也無法加以觀察及研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自成立「人類學組考古學門」以來,即以台灣考古學的調查與研究為主要的工作目標。研究範圍遍及全島,但因地利之便,大部分集中在台灣中部地區,包括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本計畫針對許多史前遺址與少數歷史時代的遺址,進行地表調查及田野發掘,採集了大量考古遺物,並累積了許多遺址與遺物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紀錄、照片、標本圖、地圖、測量圖、探坑圖,甚至發掘實況錄影紀錄等。

 

將台灣考古遺址出土或採集的遺物,以及脈絡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與典藏,而且將史前人們的生活方式加以復原,可提供專業考古學學者、民間文史工作者及一般民眾,透過網路共用博物館中的珍貴蒐藏資源,無論對學術研究或社會教育方面,都有極大的助益。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的工作目標是將中部地區(主要包括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重要的史前遺址資料,建立數位化檔案供學界、行政機關以及工程單位查詢。內容包括文字資料、地圖、遺址照片、標本照等,以文獻資料及人類學組過去調查資料為基礎,並以田野調查資料加以補充。 此計畫擬將台灣中部地區五個主要的史前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及大邱園文化的已出土代表性標本及田野發掘的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另者進一步將科博館經由發掘或地表調查,所獲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遺址之清朝漢人文化標本,進行數位化典藏。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主要的工作項目如下:  

 

一、考古學標本資料數位化

 

科博館的考古學標本,是無可取代的重要國家文化資產。收藏研究之類別包含:考古遺物、生態遺物及考古遺跡複製模型。

 

 

二、資料檔案數位化

田野調查及發掘紀錄檔案、影像紀錄、平面測量圖、剖面測量圖及複製模型等。

 

 

三、史前工具及人骨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出土的大量史前遺物及人體骨骸,可以進行對史前人的面相及工具的全貌和使用的方式來復原,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四、史前人生活環境及聚落復原數位化

根據考古遺址以及史前遺物、生態遺留與遺跡的各項資料,可以試圖復原史前人的聚落及生活環境,並以數位化顯示其結果。

 

由於此計畫累積了數量龐大的標本與田野資料,依其各種標本資料類型之數位化需要,進行各種程式的製作。茲將典藏標本不同的器類物件(諸如陶器、石器、瓷器、銅器)進行各種數位化工程,並於事前規劃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OP),再依次進行「紋飾拓印」、「陶瓷器復原」、「手繪標本復原圖」、「Photoshop繪標本黑白圖」、「標本數位拍攝與影像修整」五大類(請參考數位化工作流程圖)。

 

隨著科博館逐年所發掘的文化遺址,陸續將完成上述的數位化物件之外,最後亦整合這些標本資料、考古文獻資料、數位影像資料以及文字相關資料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並以網頁呈現典藏精華【考古資料庫】,以提供一般大眾來檢索相關知識單元或對考古學有興趣之士進行線上知識學習。以下綜合上述所有的數位化工作流程,依序納入數位化前置作業、數位化影像處理、後端系統開發管理三大流程加以介紹。

 

其中,前置作業包括數位化素材整理及準備、拓印及復原工作、前端 Metadata資料輸入等工作。數位化影像處理則針對典藏品元件進行掃描、拍攝、2D動畫、3D復原模型等數位化工程。後端系統開發管理則結合 Metadata資料組織分析、XML匯入/匯出功能、批次轉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以完成最後的網頁呈現。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流程圖

 

 

 

一、數位化前置作業

(一)標本清洗與篩選

在數位化之前,考古研究或內容建立的相關人員,蒐集並整理田野現場所挖掘的標本,篩選出需要數位化的典藏品,並依不同遺址所發掘的標本類型和特徵,進行標本清洗工作。

 

 

 

 

(二)標本編號

 

其後,待標本晾乾,再依各個文化遺址進行標本編號,編號後的標本須平行錯開不可疊放。

 

                                                    圖二、標本編號

 

 

(三)相關表單製作與內容填寫

 

配合 Metadata所設計的欄位,同時整理出器物標本缺少之資料,使用電子量表、圓周量表、磅秤,填寫相關規格、重量等欄位值,以方便日後尋找資料及建檔。

 

 圖三、標本測量(示範者:何佳修)

 

 (四)資料建檔

 

在數位化之前,由研究人員蒐集各種考古文獻資料,再由助理彙整後,將欲數位化的標本文字資料輸入 MS Excel資料庫中。

 

 

                                                         圖四、標本基本資料建檔

 

 

(五)標本清點

 

根據架位清點標本,將欲拍攝(或需要數位化工程)的標本置於推車架上排好。其中須按編號放置標本盒內,以俾於清點工作的掌握。

 

                                                   圖五、標本清點

 

 

(六)挑選標本與提件

 

最後,依其數位化需求挑選標本,並依不同物件的數位化工作形式,進行合適的標本選樣,茲將各類型標本的挑選原則說明如下表:

 

 

 

(七)數位化物件初步處理

 

1. 拓印紋飾-挑選帶紋飾陶片、制錢

 

 
 

 1) 工具準備

 

 

正式拓印前的準備工作須完成下列事項:

 

 

1  裁切棉紙,紙約略大於紋飾面,上下留天地,左右留寬約五公分的空間。

 

 

2 白芨片調冷水並攪拌均勻。

 

 

3  磨墨使墨色更為飽和。

 

 

4   準備拓包,若有不同尺寸的陶片可做不同的拓包,製作材料為:海綿、棉布、橡皮筋。

 

 

5 以上拓具,包括棉紙兩塊、水彩筆兩枝、白芨少許、墨碟(裝盛墨汁用)、墨汁少許(可用市面上的瓶裝墨汁)、小拓包兩個。

 

2) 開始拓印與過程拍攝

 

 

進行拓印時,依下列步驟細心製作陶紋飾。

 

 

1 備妥白芨水(白芨水為黏著劑與保護膜)。

 

 

2取一枝水彩筆,將調好的白芨水,塗抹在被拓印之紋飾表面上。

 

 

3依序將兩塊棉紙蓋在紋飾上方。

 

 

4  以乾的水彩筆垂直拍打棉紙,使棉紙與陶片密切貼合。

 

 

5左右手各拿一個拓包。

 

 

6    以左手拓包沾少許墨汁。

 

 

7 次以左手拓包,輕輕拍打右手拓包。

 

 

8  最後將右手拓包以輕拍的方式,拍打棉紙,拓印紋飾。

 

 

9   完成拓印:在不傷紙的情形下,將棉紙取下,即是完成的作品。

 

 

10拍照:完成拓印後,以數位相機 1536*2048 dpi的規格拍下紋飾照片。  (註:本文所記之拓印方式,是屬於「乾拓法」之應用方法。)

 

 

 

2. 器型復原─挑選可復原之陶罐、瓷器

 

以大馬璘文化為例,與容器相關的部件名稱,大致有口緣、缽口、折肩、陶把、陶耳、腹片、圈足、蓋鈕等

 

 

1) 殘片清理與資料核對

 

先將殘片依顏色、質地分組,讓搜尋範圍縮小。若陶片愈殘破,復原程度的困難度也就愈高。

 

 

 2)拼湊

 

拼湊實際上可視為一個預備動作,選取考古挖掘分裝入袋之標本,理出一個大樣。經過此程式,原器的雛型即可底定。接下來的依循方式,是要先找出確定的器底或口緣,依大處著手,選擇比較大的破片先予拼湊成型。

 

 3) 拍攝紀錄

 

配合數位典藏需要,凡是在進行復原工作的前後,都應將修復過程拍照記錄存檔,以便往後查閱。

   

   (4)黏合

 

修復時,一定要對此器物忠實保有它原有的原貌、原狀。其修復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經被證明過行之有效的,才可以使用在復原過程。至於來歷不明的材料不可使用在復原器物上,以免損壞文物。

 

當每一件破損陶、瓷拼湊好之時,黏合程式才正式的次第展開。而正式黏合所使用的黏合劑,應把「可逆性材料」列入考慮,接著就是耐心和細心,以及慢工出細活地將殘片黏合起來。

 

 

5) 以石膏填補缺口與整平

 

前置工作,先準備油土、塑膠碗、石膏、木棒、水彩筆、刮刀。並由具備專業水準的修復人員進行復原技術,復原步驟如下:

 

1 先將陶片拼黏復原器型。

 

2 將油土桿平。

 

 

3 以油土從內側封住缺口。

 

 

4以塑膠碗調石膏準備修復缺口。

 

 

5 將石膏調勻。

 

6 將調好的石膏倒進缺口。

 

 

7以調拌刀上石膏。

 

 

8 石膏七、八分乾後,進行石膏表面修平工作,先以水彩筆抹平石膏表面。

 

 

9 次以修胚刀修整石膏。

 

 

10清理缺口周圍被沾污的部分。

 

 

11修補下一個缺口。

12完成陶罐修復。

 

 

 
 
 

 

 二、數位化影像處理 (一)標本拍照

 

拍攝前,先準備好數位相機、翻拍架、比例尺標、黑色絨布、反光板等拍攝道具。同時,考量各種數位化物件之標本大小、殘缺程度不同的石鏃、陶環、石刀、石鋤、石片器、陶器、瓷器等,調整拍攝距離並選定確定的角度,然後以 1536*2048dpi之規格拍攝其影像。

 

圖十、以數位相機拍攝標本(示範者:汪瑞娟)

 

 

(二)擷取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檔

 

連接電腦,開啟 Photoshop軟體修整數位影像,以畫質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依據。

 

圖十一、使用 Photoshop修整數位影像(示範者:汪怡萱)

 

 

(三)數位照檔案修整及存檔

 

由於「石器」、「陶器」標本,容易污損黑色墊布,所以影像檔去污工作不可免除。以 Photoshop軟體修整時,注意尺標白邊、去雜點、去污,並以「真、善、美」為指標作原尺寸的存檔。(此項是針對彩色數位拍攝所做的處理)

 

在修整石鋤、石片器數位照方面,選擇較突顯的局部重點為主要焦距,於Photoshop軟體修改原照片屬性,另存成 300dpi灰階檔,最後以燒錄機備份至光碟中。(此項是針對點描圖及黑白影像所做的處理)

 

(四)數位照沖洗

 

為配合不同的數位化物件典藏需要,將紋飾拓印、可復原之陶瓷器、手繪標本線圖等影像拍攝,經過數位沖印機器,洗成 4*6規格的照片,並採書面存檔。

 

 

(五)其他標本數位化進階處理

 

 

1. 手繪標本復原圖

 

1) 標本拍照與數位照沖印

 

挑選適宜復原的標本等級,如石鏃、陶環、石刀等,於標本拍照、數位照沖洗之後,進行徒手繪製點描圖。

 

2) 手繪製點描圖

 

準備標本照片、描圖紙、尺標和 0.1mm0.3mm0.5mm1.0mm的代針筆,並參照實體標本與數位照片來繪製復原圖,描繪時以點數清晰、局部重點清楚為主。

 

 

圖十二、手繪點描圖

 

3) 點描圖掃描存檔

 

 

啟動掃描器,同時打開 PhotoImpact軟體,並以 300dpi灰階儲存影像檔。

 

 

4) 標本照片編目

 

針對拓印紋飾、陶瓷器復原圖、標本數位拍攝之照片進行編目工作,由於標本之編號目前仍有跳號情形,同時在 ACDSee軟體仍無法達到非連續編號的情況下,目前則採用 Word作業軟體來進行建檔;又礙於批次作業難以解決的問題,故以人工單張來處理。

 

圖十三、標本照片編號

 

 

5) 標本歸位

 

最後,將標本放入標本盒上,然後放置推車架,依照原蒐藏庫位址歸檔上架。

 

圖十四、標本歸位至蒐藏櫃

 

 

2. 製作 2D動畫檔(拓片紋飾、陶瓷器復原)

 

 

首先將照片的電子檔依流程排序,其次設定播放秒數、插入文字說明、預視效果。待確認完成後,以*.gif格式存檔。

 

圖十五、製作 2D動畫檔 另外,製作時須注意播放速度不宜太快,建議採 50/100秒以下即可。

圖十六、測試 2D動畫檔的播放速度

 

 

3. 製作 3D復原模型(陶、瓷器)

 

依數位典藏需要,選擇具有研究價值及美感斐然的破損陶、瓷器,進行 3D模型的復原工作。先將局部損壞的陶、瓷器,於 MAYA軟體中建立各種曲線模型製作。

 

圖十七、製作3D 復原模型(示範者:賴俊傑) 接著,比對原器之破損器面和器身,進行各種角度的修整。

圖十八、修整 3D模型的各角度(示範者:賴俊傑)

 

 

另外,若有特殊的紋飾也一併模擬建構起來。

 

圖十九、3D模型之紋飾建構

 

最後,比照 3D外觀模型所建構的全貌,輸出紙本樣之後存檔,以便於日後匯入典藏管理系統提供多媒體教學、研究之用。

 

圖二十、輸出 3D模型紙本並比照螢幕

 

 

 

三、後端系統開發管理 (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

 

1 Metadata制定與欄位分析

 

依標本文字、文獻等相關背景研究,將文字敘述作一深入分析後,並配合數位典藏之分類,進行 Metadata欄位相關資訊分析。

 

2 Metadata欄位著錄

 

數位典藏品經典藏管理人員之初步分類與儲存後,將欲數位化之後設資料交由數位化人員,並依循 Metadata所制定的規範,一一著錄到對應欄位上。

 

圖二十一、建立 Metadata欄位資料(示範者:黃琇娟)

 

 

(二)資料庫系統開發

 

 

1) 開發系統

 

將所有分析完成的資料存檔,並由館內尋求資料庫廠商共同合作開發「作業平台」,以符合博物館數位典藏的一套管理系統。

 

2) 資料庫內容建置

 

將各學門所完成的文獻資料暫存在 CD-R內,同時透過「作業平台」軟體,匯入館內的資料庫中備用。

 

3) 整合影像資料與標本資料

 

影像資料方面,可從作業平台系統上,鍵入「圖說、版權、建立日期」等欄位,此欄位比照「照片」模式即可。其次,將標本圖檔及標本後設資料,鍵入資料庫中。

 

 

(三)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1) 建立典藏知識單元

 

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的內容,配合各標本之 Metadata,包括考古文化遺址、類型、材質、用途等資料,以便使用者在數位博物館中搜尋、瀏覽考古標本的各項資料。

 

圖二十二、建置數位典藏知識單元

 

2) 匯入數位典藏內容管理系統(DMCMS

 

將文字資料以 FrontPage做成*.html檔,同時串連數位化影像資料,一起上傳至科博館的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上。

 

圖二十三、上傳文字資料至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四)網頁組成建置

 

1) 查詢已匯入的資料庫資料

 

將已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文字資料、文獻資料、標本影像、考古照片從資料庫中擷取出來。

 

圖二十四、查詢匯入數位典藏管理系統的資料

 

 

2) 套入網頁版型

 

依據影像數量及尺寸大小,選取畫面協調的網頁版型,進行套版工作。

 

圖二十五、網頁套版

 

3) 建立網頁架構與考古遺址分類群

 

依考古學分類架構,將數位典藏成果建立成一般民眾可瞭解的分類群組。最後依館內資訊組提供的框架分別建置,並將其上傳至網頁上。

 

圖二十六、建立考古遺址網頁之分類群

 

4) 檢視網頁呈現

 

最後,將網頁呈現出來,並檢視內容有無錯誤之處,同時也進行網頁介面的測試。

 

圖二十七、檢視網頁

 

 

製作單位: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文字撰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考古主題小組助理黃如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汪瑞娟小姐

 

圖片拍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陳嘉萍、陳秀華

 

 

部分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人類學數位典藏子計畫  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考古主題小組助理 黃如足

 

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中部考古學典藏數位化】之計畫主持人 何傳坤老師、共同主持人劉克竑老師撥冗指教,以及考古學門相關人員協助拍攝,特別致謝。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411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脊椎動物標本典藏數位化子計畫

 

計畫簡介

 

將博物館館藏本土生物標本數位化,並以較生動、活潑的方式成呈現,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社會大眾增進對本土生物認識的管道,以及落實終身學習教育的理想。

 

典藏標本在入館必經一定的處理程序,也都伴隨詳實的資料,而總其成便是相當完整之臺灣動物資源資料庫。我們計劃將這份累積多時、得來不易的資料資源,轉化為更為生動活潑之文字、圖表及影像,經過適當的整理安排後予以數位化,俾能在電腦網路系統上放送傳輸給各界查閱利用,使全國各階層、各行各業,當用得到臺灣動物資源資料時,能更便利且快速地分享我們累積的成果。我們深信唯有透過確實資訊之快速提供,方能有效全面提昇臺灣社會大眾之自然史知識與素養,進而認同和參與自然資源之研究和保育。本數位典藏計畫亦將透過國際網路,以國家典藏之本土性納聚國際焦點,提供國際學者及廣大群眾予國際級的服務品質,充分發揮本館典藏的價值。

 

 

計畫目標:

 

本計畫預定執行的物種主要分為下列三大項:

 

1. 鳥類:

 

臺灣鳥類數位化基本資料包括種名(拉丁名與中名)、俗名、形態、分布、生境、繁殖、行為、食性、鳴聲、種群數量、環境壓力等,以文字和影像輸入電腦建檔,俾供全民查詢。

 

2. 獸類:

 

科博館蒐藏獸類數位化的內容包括名稱、學名、英名、日名,標本在臺灣其他地方的收藏情形,每一種之標本數量、標本型態、辨認鑑識方法、相關習性與生態資料、相關研究等等資料,以適當整理成為圖表影像資料呈現。擬對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館或標本館之臺灣產哺乳類動物標本展開清查,建立名錄,包括種名、採集地點、日期、採集者、性別、數量等資料,輸入電腦後開放各界查詢利用。

 

3. 兩棲類:

 

兩棲類是唯一具有兩段生活史的脊椎動物,牠們在水陸之間與其他生物之間交織著複雜有趣且重要的相互關係,在生態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它們多數體型小、夜行性,因而較少受到關注。其實,臺灣蛙類目前已知有三十種。本館蛙類的典藏工作強調深度典藏,它不但是傳統的標本取向,也著重生態的、演化的、發育的及結構的面向,包括鳴聲、行為、生活史等的資料收集。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無脊椎動物化石子計畫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7,46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無脊椎動物化石子計畫

 

計畫執行年度:九十二~九十四年

 

計畫目標:

 

本計畫共分三年,九十二年先進行軟體動物的資料建檔,預計完成78筆246件典藏標本資料。九十三年執行腔腸、腕足、節肢、棘皮、筆石以及澄江動物群等化石資料庫建立,預計完成70筆250件標本資料之建檔。九十四年執行微體化石(包括有孔蟲、放射蟲、介形蟲、苔蘚蟲)之資料建檔,預計完成150件標本之資料。

 

計畫主持人:王士偉先生

 

計畫協同主持人:單希瑛女士

 

計畫簡介

 

無脊椎動物化石為台灣地區最常見之化石類別,目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蒐藏標本大部分採集自台灣地區之新生代地層,其他來源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印尼、日本、俄羅斯、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澳洲等。截至目前為止,本館所蒐藏無脊椎動物實體化石總數逾13,500件,主要包括(1)大型化石:腔腸動物(含現生)、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筆石動物等,約11,000件。(2)微體化石:有孔蟲、放射蟲、介形蟲、苔蘚動物等,約2,500件。此外,本館尚有60件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其中包括藻類、海綿動物、曳鰓動物、棘皮動物、腕足動物、節肢動物、頭索動物、生痕,以及數個目前仍然門類不明之動物與藻類標本,雖然標本數有限但在生物早期演化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擬一併納入本數位典藏計畫之中。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肩負蒐藏、保存、研究自然物及人類遺物的重大使命,館內地質學組主要蒐藏與地球演進及生物演化有關之標本,綜觀地質學組歷經近二十年的系統性蒐藏,無脊椎動物化石(含微體化石)蒐藏量已有13,500件。為使蒐藏品達至更佳之展示與教育功能,擬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無脊椎動物化石,進行數位化,以標本之掃瞄式電子顯微鏡數位實體影像、系統分類,以及標本描述等文字資料為主要呈現方式,部分標本甚至配合透光薄片之顯微照相或相關野外照相等予以輔助說明。期望藉此建立數位資料庫,呈現科博館各門類具有代表性之無脊椎動物化石,並提供業餘古生物愛好者與蒐藏家對相關資料之查詢,並提供各級學校與民間機構團體推廣教學之參考。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植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維管束植物相子計畫 數位化工作流程介紹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664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學組維管束植物學門

 

計畫主持人:楊宗愈 副研究員

 

共同主持人:邱少婷 副研究員

                

                  陳志雄 助理研究員

                  

                  王秋美 助理研究員

 

計畫簡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蒐藏庫(標本館)在15年間,維管束植物的蒐藏量已達90,000份(若包括菌類、地衣、苔蘚、藻類則已超過110,000份),除了蒐藏有臺灣地區的植物種類外,也積極與世界其他植物標本館進行交換業務,並持續向大陸地區購買及交換標本,故已漸漸朝一國際級的植物標本館邁進。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本身就負有科學教育的責任,故對有興趣的民眾,植物蒐藏庫的資料,也已提供了一定的資訊可以做鑑定、吸收等來源。

 

據初步估計,目前臺灣的原生維管束植物可能約4000種,而在這麼小的面積中擁有如此多種類,單位面積種歧異度之高,在世界上並不多見,換句話說,臺灣地區的維管束植物是地球上頗為珍貴的一個寶庫。近年來,由於人口的激增及臺灣經濟的高速成長,自然生態環境的被破壞也隨之加劇,生存於其間的動、植物是首當其衝,許多的物種均已面臨族群稀少、瀕危及絕種的危機。因此,建立一套詳細方便,並蓋括學術研究及科普教育的資料庫,更是刻不容緩之事,而將既有資料的數位化,應是此一資料庫的前行工作。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民族誌標本典藏數位化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3,93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目標:本子計畫針對本館人類學組台灣原住民蒐藏品:如原住民各族標本文物、影像資料、聲音、影片等相關紀錄之收藏作品,利用本館人類學組已建立之〝台灣原住民民族誌〞資料庫為基礎,將標本文物約1600件、影像資料1700件、錄音資料約25小時、錄影資料約20小時及原住民知識約160篇等之台灣原住民民族誌收藏品數位化。並以原住民族群所居住的領域為主要範疇,從事相關知識的訪查、紀錄、描述與詮釋及列出重要參考文獻,以掌握原住民族的民族誌標本與其相關知識的基本內容與範疇,據以建立其數位化資料庫,作為本館民族誌資源中心、展示、教育等工作長期發展之依據。

計畫簡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民族學門的民族誌標本,在規劃標本分類系統時明確的列出標本屬性,例如:「族群、使用者、使用場合、使用年代、材質」等;另外,又簡略的依功能分為十四類,例如:「宗教、婚嫁、喪葬、節慶、飲食具、建築、家具、運輸工具、醫藥、服飾、兵器、戰利品、娛樂、其它」。在利用分類系統時,有些器物可能同時隸屬於不同類別。查詢者利用這些屬性,再搭配提供的簡略分類,根據自己的需求加以排列組合,訂出合於自己研究的分類標準。

本計劃試圖深入的詮釋標本文物、並將「後設資料(meta-data)」予以數位化。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28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無脊椎動物標本典藏數位化子計畫

 

計畫簡介

 

典藏國家性自然物乃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成立的宗旨之一,其目的在於妥善保存我國自然史的物證,並透過研究,進而建構我國物種的演化史。本土科學教育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而透過網路將正確的科學資訊傳達給全國民眾更是未來重要的教育趨勢之一。

 

計畫預計以五年的時間,完成本館鱗翅目、同翅目昆蟲、節蜱及其他無脊椎動物標本主要精華蒐藏品之數位化工作,以建立一套包含標本基本資料及其影像之典藏資料庫,可以部份地解決博物館展示空間不夠、展覽檔期太短等因建築物硬體不足所產生之問題,讓許多沒有機會曝光的標本能展現在國人面前,使一般民眾可以如同直接進入蒐藏庫參觀一樣,看到一些無緣在展示現場出現的標本。同時系統性的介紹可發揮線上蒐藏庫(數位化博物館)之功能,提供各界人士上網查詢,一窺蒐藏庫全貌。而這些已數位化的標本資料,更可在館內各學域及資訊組專業人員的合作下,依不同的主題,規劃聯結不同的資料庫,即可同時推出不同的網路特展。另外,將來於計畫結束後,仍可藉此數位化經驗陸續將館藏其他昆蟲與無脊椎動物標本資料進行數位化,讓此網站內容更臻完善,並且奠定國內動物分類資料基礎,未來更可整合國內其他機構之研究,同時基於此資料庫推動出版臺灣無脊椎動物誌,化零為整,除對往後之動物學研究工作者和植物保護工作者可用於鑑定及分類之基礎,也適宜做為一般生物科學教學之參考。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植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台灣菌類子計畫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65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學組真菌學門

 

計畫主持人:吳聲華 研究員

 

共同主持人:王也珍 研究員

                      

                  周文能 助理研究員

 

計畫簡介

 

菌類在地球上泛存於空氣、水、土壤以及各類生物的體表或體內。菌類在分類上的歧異度頗大,種類也很多。就體型而言,可小如肉眼看不到僅數微米大小的酵母菌,到可有數公尺直徑的大型多孔菌。真菌共有的特徵可歸納如下:

 

(1)為真核性生物

 

(2)以腐生、寄生或共生的型式進行異營性生活

 

(3)細胞被覆細胞壁,此細胞壁成份主要為幾丁質

 

(4)多數真菌由菌絲形成菌絲體構成其體型,並可於菌絲產生孢子以完成有性或無性繁殖

 

菌類在生物中為調查較少的,有近七萬種被描述過(Hawksworth,1991)。估計世界上應有一百五十萬種的菌類,而已知種類竟不到百分之五。

 

自然科學博物館旨在設立國家級自然物的蒐藏與研究。對於這些自然證物的典藏與研究可建立本地生物資源調查的基礎,進一步可為生物多樣性與保育以及其他研究之用。這些資料並形成諸項決策之參考依據。

 

進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的彙整已大量使用電子資料庫,而知識的快速求取查詢也可藉由網站串連到相關資料庫方便達成。資料的電子數位化方式所能達成的廣度、深度以及迅捷度是傳統出版品所不能及的。由前所述真菌為重要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生態及應用意義。對於博物館所典藏的真菌標本,在時代的潮流下,實應將此資料加以整理並進行電子數位化。藉此相關知識可以快速提供外界查詢,以提昇科學研究與教育的雙重目的。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脊椎動物化石子計畫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6,58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地質學典藏計畫數位化計畫─脊椎動物化石子計畫

 

計畫執行年度:九十一年

 

計畫目標:

 

挑選200件代表性之脊椎動物化石標本,依循生物分類系統,完成數位化建檔工作。

 

計畫主持人:程延年博士

 

計畫協同主持人:張鈞翔先生

 

計畫簡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脊椎動物化石蒐藏非常豐富,歷經了十餘年的收集,目前已達4,500餘件。標本種類包括軟骨魚綱、硬骨魚綱、兩生綱、爬行綱、鳥綱與哺乳綱,範圍涵蓋台灣地區、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地之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的脊椎動物化石。由於脊椎動物化石體型較大、結構清晰易辨,故復原其動態造型與生態環境一向是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該計畫主要將代表性的脊椎動物化石建立數位化影像,並配合相關野外地質照片、模型與文獻資料,以介紹本館所珍藏之脊椎動物化石和推廣古生物學知識,並提供蒐藏家、化石愛好者專業查詢資訊以及各級學校、機構在教學研究上之參考。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植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臺灣非維管束植物相子計畫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8-08-08, 點閱數: 4,687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學組 非維管束植物學門

 

計畫主持人:助理研究員 林仲剛先生

 

計畫簡介

 

為研究低等植物的多樣性與歧異度,本學門蒐藏藻類、苔蘚及地衣的標本。採集範圍包括台灣本島、蘭嶼、綠島、澎湖及金門地區。我們也經由交換或購買的程序,從大陸地區、日本及菲律賓地區的學者專家手中,取得該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標本。目前為止,累積標本,藻類約6000份(已入庫4500份),苔蘚標本10700份,地衣標本2400份。在我們研究與鑑定的過程中,亦累積了不少圖檔資料與切片標本。其中部份資料已登載在本館蒐藏資料庫中,供其他單位的學者專家參考。在維護藏品良好的狀況下,讓更多層面的觀眾體驗自然界的奧祕,是本館所有工作人員的心願。

 

現階段我們將陸續的完成苔蘚植物與地衣標本的數位化工作。由於苔蘚植物與地衣在本土之研究歷史仍屬短促,參考性之文獻更是寥寥可數,乃更顯基礎資料建立之迫切。將典藏品苔蘚植物與地衣之標本數位化,藉以讓國人對地衣類之認識的普及化,以刺激國人對苔蘚植物與地衣類研究之興趣。

 

(more…)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地質鑽探岩心子計畫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8-07, 點閱數: 5,049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計畫名稱:地質學典藏計畫數位化計畫─地質鑽探岩心子計畫

 

計畫執行年度:九十三~九十四年

 

計畫目標:

 

本計畫共分兩年,九十三年預計完成100箱岩心標本及100張幻燈片之資料庫建檔工作,並建立各鑽孔之經緯度座標分布圖,同時與資料庫系統進行連結。九十四年度預計完成100箱岩心標本及100張幻燈片數位化影像之建檔工作,並完成建構「館藏地質鑽探岩心分布圖檔」。

 

計畫主持人:董國安先生

 

計畫簡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肩負蒐藏、保存、研究自然物及人類遺物的重大使命,因此,自建館以來,研究人員即積極投入相關標本之蒐藏、保存、鑑定與研究的工作。在地質調查工作中,為獲取第一手地下地質實物資料,以了解地表以下地基結構、岩層特性等地質構造訊息,利用岩心鑽探工具所鑽取圓柱狀的岩層標本,稱為岩心標本。各大型工程施工之初,為瞭解地基結構,岩心鑽探是重要且必需進行的項目。

 

我國從事大型工程的單位,諸如臺灣電力公司、榮民工程處、公路局及各大工程顧問公司等機構,在執行重大工程之際即鑽探了許多岩心標本,對臺灣地區地下地質之研究至為珍貴。鑑於有關執行機構經常面臨倉儲及岩心管理等諸多問題,以致在完成特定項目分析後,便將巨額花費所獲取之鑽探岩心棄之不用,此對臺灣地下地質的研究而言殊為可惜。科博館鑑於收藏管理岩心標本的重要性,在第三、四期工程施工之初,便規劃好岩心蒐藏庫,以期在具備寬廣存放空間的有利條件下,洽商有關單位提供現存及計劃鑽探之岩心標本,以為岩心蒐藏,或地球科學教育與展示之所需。綜觀科博館地質學組歷經近二十年的系統性收藏,地質鑽探岩心已有3787箱。為使收藏品達至更佳之展示與教育功能,本計畫擬挑選具有地質意義之代表性岩心標本進行數位化,並配合文字與影像的說明,建構出一套完整而詳實的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資料庫,以供國人作最有效的查詢與利用。

 

岩心標本數位化計畫預計二年完成,第一年度,預計依臺灣地質分區,選取代表性鑽井,同時列出鑽探原始報告,如工程名稱、施工日期、鉆孔深度、經緯度座標等,建立岩心數位資料庫;第二年度,持續蒐藏登錄岩心標本之數位化工作,預計蒐藏岩心數位化數量將達300箱以上,俾供科博館及有關機構作最有效之研究與利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