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閱讀」與「知識創造」的觸發:以科技與文化相濡的滋長旅程
圖/文 王佳涵
當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在全台創下五億多元的票房後,魏導籌備拍攝已久的「賽德克巴萊」也隨之引起更多的關注。「賽德克巴萊」所講述的是莫那魯道與日人對抗的悲壯讚歌,雖然學術論著與歷史文獻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其實不算少數,但因文字閱讀常常需要思考積澱,才能領會箇中滋味,加上抽象的文字敘述,有時在呈現的角度上,怎樣也不及圖像的一目瞭然,所以影音圖像已經逐漸成為我們閱讀媒介的重要選擇。由於當代的網路檢索系統與數位影像工具,大大地提升了檢索資料的準確性和速度,所以目前許多典藏機構都已經將館藏文物做數位化的分享與推廣,但或許是因這些典藏品都是來自各種不同的機構單位,使得典藏文物常常就像是一道道散落各地的素材般,仍在各自深厚的文化脈絡裡,等待被瞭解、發掘的可能性,因此在「數位典藏」之後,要如何更有效率的「加值應用」,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策略與方針。
筆者第一次接觸「台灣多樣性知識網」時,印象最深的即是它以圖像為主的呈現方式。以民間裝飾藝術的原住民服裝為例,網站所提供的圖片不但可供使用者放大瀏覽,圖示也下方顯現多張可供點選的縮圖,讓使用者可以進一步地觀看這些衣飾的正面、背面、領口、袖口等,紋飾花樣的特寫與細節。這些原住民的服飾在過去對我們來說鮮少能有機會看到,但透過「台灣多樣性知識網」所提供的展示功能,我們在電腦螢幕上就能清晰地看見原住民服飾之美,也能透過「藏品比較」的功能,分析不同顏色、線條、紋飾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台灣多樣性知識網」也提供了使用者檢索資料的選擇性與便利性,在「知識探索」的功能裡,使用者可自行選擇以「縮圖模式」概略地瀏覽藏品,或是以「清單模式」觀看圖示、作品標題、典藏地點、物件材質、主題詞等內容描述,當使用者對典藏單位產生興趣時,也可運用「地圖模式」的功能,瞭解藏品被保存在什麼地方。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另一項有趣的功能在於「主題詞」的篩選,網頁左方以樹枝狀的分類架構將藏品做初步的整合,同時也在「藏品搜尋」的欄位中,明示主題詞、物件類型、材質及時間設定欄位,讓使用者可以在即時的勾選中,層層篩選自己想要找尋的藏品,這樣的篩選功能,會讓使用者能在搜索過程中,湧現原本想不到的聯想與觸發。此外,「知識創造」與「知識分享」也是相當值得關注的功能,使用者首先能建立「個人知識櫃」蒐集自己喜歡的典藏文物,隨著這些內容的逐漸積累,積極的使用者能運用時間、空間的概念,製作「個人藏品地圖」,並在描述欄位中加上自己的詮釋。筆者認為此種互動應用重要的原因在於,知識從來就沒有所謂具體的面貌,只有從不同角度出發的詮釋與應用觀點。舉例來說,一般對於原住民祭禮與文物的討論大多都是著重於傳統的樣貌與文化特色的歧異性,但透過「知識創造」功能,原住民朋友不但可以在個人地圖中與大眾分享他存活於其中且活力無窮的文化母體是如何與他的生活結合,同時他也能在自我的詮釋與再現間,展現族群傳承與延續的創意智慧。這些不同視角知識的相互撼動,所影響的不僅是典藏文物呈現的內容,當個人的記憶與生活情感從抽象的學術理論與知識系統,還原成具體的生命原相時,典藏文物的另類價值也就在各種詮釋與生命經驗的融入間,以全新的知識傳遞姿態中,激發數位典藏的新風貌。
雖然目前仍在建置的「台灣多樣性知識網」,在藏品的類別與數量上仍顯薄弱,操作介面也因與一般使用者熟悉的方式不太一樣,需要較多時間的摸索才能熟練。但就如同數位典藏要如何加值應用,以及數位落差的困境仍有許多需要突破的挑戰般,這是一個科技和文化彼此滋養成長的旅程,也是一個當代社群如何將過去與現在連結的時刻。當故事有了開端,各種不同的聲音在彼此的相會中交織時,知識的多樣性就在物件的展現與圖文影像的相輔相成開展它的新風貌。
賽德克巴萊的男主角,莫那魯道。出自「日治時期的台灣圖像」-「理蕃紀錄」,原標題為「霧社事件的首謀莫那魯道(中)馬赫坡的權勢者(右)布卡山社頭目塔那帕拉霸(左)」
透過「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的展示介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巴則海族女子長袖上衣的形制特徵與紋飾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