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石有情-用石頭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隨著山間的林路,穿越牛洞舊隧道,眼前是靈秀的椰馬溪,沿著魚池鄉69號鄉道一路蜿蜒,到了內加道高台,路邊出現幾尊石雕,這裡就是知名樸素藝術家林淵先生親手建造的家。入門,院落中散落的石雕作品彷彿自土地蔓出,還能嗅到一絲當地草木的氣息,漾著鮮活的生命力。旁邊是一座地球儀,我們納悶著怎麼會放置這樣大型的遊樂器材在院子裡,林日火先生(林淵先生的孫子)笑著說:「是因為怕來訪的孩子無聊,所以阿公特地製作放置在這裡。」一手撥弄著地球儀轉動,陽光隨著圈線晃閃閃,另一邊,複合媒材的創作人物對我眨眼凝望,他們有的在笑、有的在皺眉、有的思考著什麼,有的正在言談;這裡大部分的創作取材自日常生活隨手可拾之處,組合起來後,迸發出無可言喻的生命力。
房舍裡,甚至連神明廳上坐著的都是林淵所刻之父母紀念神位,一旁則懸掛著他的刺繡與畫作。林淵66歲才開始拿起鑿刀刻石,無意中被人發掘而聲名大噪,這位伯樂正是「牛耳藝術公園」的黃炳松董事長。黃董事長自1980年間與林淵先生在藝術上初次相遇後,便一頭栽入林淵的創作世界,黃董事長形容自己是被石頭電到,而這一電,便是數十年的歲月。從購藏林淵先生的作品,到開闢「牛耳石雕公園」與「林淵美術館」,並且將這些作品推介給國內外的知名藝術家,包括法國的當代名藝術家杜布菲先生 (Jean Dubuffet, 1901-1985)、楊英風先生與朱銘先生等,都非常讚賞與肯定林淵先生的藝術表達,黃董事長說:「若要說台灣有什麼值得拿出去且能代表這塊土地的,就是林淵的作品。」
受到黃董事長的熱情感動,大葉大學邊瑞芬教授在2004年也開啟了與林淵先生的不解之緣。「透過平凡人所成就的事物,讓世界看到台灣這塊土地與其感人的故事。」這是邊教授主持「台灣原生藝術——林淵作品與生活記錄電子典藏」計畫的信念。1990年起因為農村教材的製作開始接觸林淵的石雕創作,到後續幾個與農村有關的專案計畫,邊教授發現台灣農村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事物。堅持著最初也是最簡單的想法,一路走來,得到黃董事長及其家族的支持,加上後來研究助理黃鈺珍、攝影師鄭國裕老師的投入,歷經不斷地琢磨和研究,從對藝術理論與技術的陌生、經費受限的狀況,到自行研擬「獨門」的3D環物攝影操作技術,談起這些過程,邊教授和鈺珍不禁相視而笑。
薄雲有日—最適合石雕拍照的好天氣
林淵先生的作品多樣而豐富,在石雕、石板畫、木雕、刺繡、繪畫與組合藝術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也因為其表現的形式非常多元,造成作品在保存與數位化上的困難,計畫在執行的第一年吃盡苦頭,為了克服技術層面的難題,除了不斷與專業攝影師討論外,計畫團隊也積極地參與各類型的研討會、講座和工作坊,「聽了就懂了,回來就嘗試;軟體Demo一次我就懂了!」鈺珍自信地說道:「拍攝3D環物攝影,要完整呈現180度的面向,必須透過164張影像的環接。」這些技術層面的精準計算,在她口中道來如數家珍,再熟悉不過。歷經摸索、學習和成長,進而發展出一套方法的過程,後來也成為其他數位典藏計畫取經的對象,幾個執行同類型物件的團隊都曾經向他們詢問相關的技術和方法。
克服了技術問題後,要進行戶外大型作品的拍攝,還必須歷經漫長的等待。「薄雲有日」,攝影師鄭國裕老師說這是最適合拍照取景的天氣狀態,為了讓林淵先生的作品能夠得到最好的呈現,必須要苦苦守候,有時候下雨、有時候大太陽,「所以一切也都是靠著老天爺的幫忙。」鈺珍苦笑著說。
拍攝工作若委外處理,雖然可以有效縮減計畫執行的成本,但如此一來,卻也喪失了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的機會,邊教授表示:「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吸取各方經驗,隨時修正,實際執行後也對自己更有信心。」以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為基礎,自2008年到2010年間,該計畫已完成了近千件作品的數位化影像,其中包含了3D影像200筆,同時建置「台灣原生藝術」網站,收錄石雕、石板畫、木雕、刺繡、繪畫與組合藝術等作品,立體的石雕除了可放大觀賞外,也提供3D視圖讓人可以看到不同的立面。
種在網路上的田
從對農村的關心,接軌台灣原生藝術的數位化典藏,計畫做到現階段,邊教授說:「我時常覺得被林淵先生這個人的真所感動。」林淵先生講過的話、林淵先生的創作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與痕跡,透過藝術其實人人都可啟發生命的能量。比方說,鈺珍在執行盤點的過程中,費了許多的時間與功夫去辨識每一件石雕,仔細地對照老照片與石雕的各個面向,她說:「那陣子,幾乎只要看到石頭,我都可以看到林淵先生的情感。」
計畫團隊不斷地思考如何塑造林淵先生的價值,希望透過不同方式的傳達使研究團隊成為一個中介者,讓藝術可以和大眾溝通;除了希望這些努力能讓更多的人理解台灣的農民以及藝術成就外,也希望以此為楔子,發掘更多台灣默默無名的原生藝術家,像是擅長女紅的外婆、捏陶的爺爺,或者是喜歡畫畫的爸媽等,集合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形成一個討論的社群。這個社群可以透過實際接觸或者工作坊進行交流與會談,也可以將大家的藝術創作和評論透過網路產生更多的連結、互動與分享,不僅能促進新議題的討論,強化、豐富台灣原生藝術網站的內容,同時也結合國際間其他社群,和全球的藝術領域工作者對談。隨著計畫即將邁入第三年,邊教授的想法總是源源不絕。
就像林淵先生在66歲時拿起鑿子刻石,種下台灣原生藝術的種苗;經過黃炳松董事長、邊瑞芬教授和計畫團隊的辛勤澆灌,「台灣原生藝術——林淵作品與生活記錄電子典藏」運用數位化科技不斷地栽培、耕作,希望讓台灣平凡人們的不凡藝術作品,在台灣原生藝術網這塊園地得以欣欣向榮、繁花似錦。
參考書目:
《尚樸.素顏.林淵》。台北﹕文建會,2009。
《樸石——林淵原創作品集》。桃園﹕長流美術館,2007。
《活到老創作到老——從林淵到黃淵》。南投﹕埔里牛耳藝術渡假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