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之介紹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蔡欣芸
自一九九六年開始,中央研究院就開始進行一項為期六年的「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目標是要將中研院內所蒐集的所有台灣資料,進行相關研究、分析之後,將研究結果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提供給大眾使用;資料內容可分為文化、歷史、自然與社會四個面向,而在四種類型下,又各自提供了相關內容與資料庫系統以供檢索。
由於該計畫內的資料庫數量眾多,因此本文先介紹「文化類型」下的「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並試著分析其使用效度能達致何種程度。
「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
自十六、十七世紀開始,隨著漢人渡海來台,並透過拓墾的方式建立庄社,村庄就成了漢人社會家庭、宗族之外,最重要的社會單位。而隨著生活日漸安定與富足,庄民們也會選擇一尊或數尊的神祇來祭祀,並共建廟宇以為共同的象徵。發展至此,村庄不但成為一個祭祀的共同體,也同時是命運的共同體,它具有法人的性格,也是一個意志的單位。因此,我們可以說每個村莊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聚落及社會單位,也各自具備獨特的社會文化傳統。
「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祭祀圈與信仰圈相關研究
內容包括祭祀圈與信仰圈之相關論文篇章、台灣中部地區曲館、武館資料庫(包含堂號、拳術、師頭與陣頭種類)、彰化媽祖信仰圈之村廟資料庫與高雄縣村廟資料庫等。
二、聚落庄社相關研究
主要內容為庄社聚落之相關論文篇章及台灣聚落研究書目資料庫,包括日據時期、戰後歐美學者及戰後台灣學者的聚落研究。
三、地方民俗文化
這部分資料主要是整理台灣民俗與宗教的名詞解釋、傳統民俗藝術及新藝文等內容為主,包括可依據關鍵字查詢民俗專有名詞的民俗專有名詞資料庫與地方傳統文化多媒體資料庫。
上述資料庫中,除了台灣中部地區曲館、武館資料庫與民俗專有名詞資料庫之外,都有提供「新搜尋」及「再搜尋」的功能,讓使用者能進行更精細的資料搜尋。此外,這些資料庫也不需要付費或是通過授權機制,而是開放給大眾無償使用。
但是,這些資料庫也有其缺點;首先,資料庫只提供了文字資料,而缺少相關的影像檔案,讓人有美中不足之感。其次,必須具備基本庄社研究經驗,才能較快地查詢到所需資料,對一般民眾來說,資料庫的使用便利性是可以再增加的。上述不足之處,或許可以在「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進行改版時,作為修正的參考。
參考書目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台灣研究網路化中文網頁。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
林會承,《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 1998,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