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訓屏東場報導—課程篇
參與屏東場進階班的學員可說是非常幸運,由於累積了前兩場在南投與花蓮舉辦的進階班的經驗,儘管屏東場維持了既有的課程架構,但細節的調整,提供了更符合學員需要的課程內容。
進階班課程以企畫書撰寫為主軸,第一天著重在行政管理,第二天安排攝影與企畫書撰寫實務,第三天著重在影音編輯軟體、GIS等數位典藏相關工具的上機教學。另外,課程也穿插了國內外數位典藏的趨勢,以及國內數位典藏工作實務經驗的分享,期使學員全面性地瞭解到數位典藏在實務上,從經費的申請到實作可能面臨的問題。
相較於第二、三天的課程涉及較多的實務操作,第一天的課程以講師授課為主,主要介紹數位典藏計畫整體的組織架構,以及行政、管理的部分,可能令實務工作者感覺較為陌生,較難針對講師的內容發表意見或提問,加以天候不佳,學員的反應較不熱絡。不過,擔任主持人的歐陽瑞蓮的表現相當稱職,常以一席短語,針對每一堂課作為開場的介紹與結束時的總結,讓學員們瞭解每堂課的目的與重點,並適時地帶進第二、三天的課程內容,引起學員對後續課程的期待,且使得三天的課程形成一個整體感。
第二天一掃前日陰霾,天空一片明朗,文化園區舉辦戶外表演活動,十多位身著傳統服飾、盛裝打扮的原住民表演者載歌載舞,現場亦備有烤山豬、小米麻薯等多樣風味美食供遊客自由取用,場面溫馨熱鬧,既提供了數位攝影課程的學員們戶外取景的素材,室內影棚的人像攝影也多了許多位拍攝的對象。正如柯維明講師事後所言,是三場高階班裡拍得最盡興的一場。
下午由潘英海教授主講的企畫書撰寫實務課程,由於有了前兩場的經驗,投影片作了適度的增加與刪改,參與過前數兩場高階班課程的多位工作人員一致認為,這是三場課程裡講解最詳細,也最符合學員需要的一次。此外,劉子鈴負責講解的會計報帳注意事項,原本是安排在第三天檢討企畫書時才一併解說,臨時更改到第二天講解,讓學員們能夠預先瞭解到政府經費核銷的細部規定,當晚進行企畫書撰寫實務時,便不會如前兩場的學員感到毫無頭緒。
第三天的課程改到屏科大的電腦教室上課,早上的photoshop與movie maker等影像與影音剪輯課程,較之下午的GIS地理資訊系統與數位島嶼的操作複雜,需要較長時間的實作練習,幸好有組輔與小組長(當地的工讀生)從旁協助與督促,能維持較高的學習品質。不過,這次屏東場的學員眾多,小組人數動輒多達十人,練習時間太短,組輔與小組長無法照顧到所有的人,也有小組長對於軟體並不熟悉,無法協助學員,增添組輔的負擔。
本研習課程由於時間太短,課程排得相當滿,且是以講師講解為主,與周圍的學員與環境的互動機會不多,學習經驗似乎與在家進行線上學習這種單向式的聽講差距不大,活動範圍也只在演講廳裡,並未真正進到園區裡,沒有發揮面對面教學、親身感受進到一個場域時在情意面的啟發,是比較可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