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可以怎麼做?從「多樣性台灣展」出發 — 人文篇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蔡幸真
今年國科會科學季的主題「多樣性台灣」,跳脫了過往以單一科學領域為焦點的模式,改而呈現台灣在生物、地景與文化的多重面貌。這個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其中「人文多樣性」的單元涉及族群、語言、宗教、經濟活動等層面,與一般人的生活最是息息相關,涵蓋的範圍與數位典藏計畫也多所重複,展場的主題分類與呈現方式值得作為數位典藏二期規劃的參考。
展覽內容介紹
「人文多樣性」以歷史、語言、族群為主軸,發展出十個細項,分別是史前文化、基因、語言、家屋、原住民的遷徙、歷史、宗教、產業經濟、國際參與、文化活動。每個主題環環相扣,譬如族群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歷史際遇與生活方式,但將焦點鎖定不同的層面,特別能展現細緻豐富的文化肌理。
此部分的展覽從「史前文化多樣性」出發,用意在追溯台灣人多樣化的源頭。藉由大幅漫畫的繪製,呈現的是台灣多個史前聚落的生活方式,包括他們的居住環境、器物使用、宗教、交通等生活方式。接續「史前文化多樣性」的是「基因遺傳多樣性」,從生物遺傳的角度切入,藉由一個互動性的設施,讓參觀者從畫面上來自台灣不同族群的四男四女作配對,瞭解族群融合如何影響台灣人多重的面貌特徵。
「語言多樣性」展示台灣多樣的語言現象,不同的語言體系蘊含著不同的世界觀,且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言的發源地,豐富的語言內涵相當值得重視。展場挑選在數詞發音具差異性的五個族群,讓參觀者對著麥克風唸出任何一個數字,傾聽五個不同族群對於同一數字在發音上的差異,螢幕下方出現的羅馬拼音亦有助於分辨各語言特徵的差異。「文化與家屋」是透過縮小的家屋立體模型,讓參觀者瞭解不同族群在家屋建築上不同的概念,不僅反應不同族群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居住方式,同樣展現不同文化獨特的世界觀。
從歷史變遷的角度來展現台灣多樣性的,包括「原住民的遷徙」、「歷史多樣性」、「產業經濟的多樣性」。「原住民的遷徙」藉一段十幾分鐘的影片,展現台灣原住民歷經清朝、荷蘭、日本與國民政府四個政權,隨不同政權的統治而被迫遷徙、轉換居住環境、生活方式的過程。「歷史多樣性」同樣以時間為軸線,從各地地名的命名源頭、沿革等資訊,回顧各地的歷史,展場以火車旅行為概念,透過模型、短片與文字簡介,帶領參觀者進入不同的車站空間與歷史時空。
「產業經濟多樣性」展現的是台灣主要經濟活動的轉移,由於不同的產業型態會反應在民間的日常用品上,展場上根據不同年代,展示不同年代常見的生活物件,譬如大同電扇、王子麵象徵著50年代開始發展的製造業與食品工業,機械縫紉機象徵家庭輕工業的興起,主機板是80年代的電腦產業的縮影,到如今的液晶螢幕電視、與代表金融服務業的信用卡等。
其他還有「宗教多樣性」、「國際參與多樣性」、「瑰麗多彩的土地」等單元,分別展現台灣的民間信仰、國際參與、以及台灣多樣化的節慶與文化活動。
討論與建議
「多樣性台灣」展覽涵蓋的範圍很廣,企圖展現台灣的多元性,以「人文多樣性」為例,確實達到應有的廣度,讓參觀者同時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體會這塊土地上如萬花筒般千變萬化的人文風貌,內容也從史前文化一直延伸到近來的新移民,包羅萬象。雖然展示內容往往只能選擇一小部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概略地展示出來,難顯其深度,但其涵蓋的範圍、分類的方式與展示的方式,可以供數位典藏計畫二期規劃的參考。
數位典藏一期計畫大部分屬於歷史文物的數位化,與「人文多樣性」相關的主題小組非常多,包括人類學、檔案、器物、書畫、地圖與遙測影像、金石拓片、善本古籍、考古、新聞、語言、漢籍全文、影音與建築,工作的重點在於物件的數位化與資料庫的建立。由於數位典藏計畫與台灣多樣性展覽在目的上有很大的差別,有時不能相提並論,但是有可以互相參酌、互補的地方,以下分別從知識範疇、分類架構與呈現方式來討論,以便提出建議。
從知識範疇而言,數位典藏與台灣多樣性展覽有很高的重疊性,台灣的人文多樣性,就存在於目前所建構的多種不同人文資料庫裡,要深入瞭解台灣多樣性,從史前文化、語言、家屋,到歷史、宗教、產業經濟、國際參與、文化活動,這些資料庫都提供了後續研究的重要資料,在二期規畫書裡可見多項整合資料庫的設計,包括考古知識庫、語言知識庫、近代名人知識庫、台灣地理圖像知識庫、台灣人文知識庫(包括原住民、明清資料、經濟、政治、藝術、民間生活等)等等,範圍非常廣。只是要達到完整性,讓這些資料庫發揮研究、參考、再利用的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繼續維持原來的成果,豐富資料庫的內容,作為未來研究與發展的基礎。
從分類架構來看,數位典藏計畫是以知識領域與物件類型來畫分主題小組,主角是前人遺留的物品,譬如書畫、器物、檔案、金石拓片、善本古籍等,雖然物品是歷史的一部份,同樣透露了許多人類活動的訊息,也是理解前人生活的基礎,研究者或許能夠從這一筆筆的物件資料中看出個端倪,並加以善用,但如果服務的對象要擴及一般民眾,就必須提供更具統合性的知識架構,來協助資料的使用,不只讓使用者感到資料庫裡有「很多物件的資料」,還要能夠理解這些資料「有什麼意義」。
以一般民眾為對象的「多樣性台灣展」,便是以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來討論,譬如族群、語言、宗教、經濟等,以一種統整性展現人類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發展出多樣的文化風貌,讓每一樣典藏品延伸出時間與空間的深度。如此一來,典藏品的價值不見得是來自於歷史悠久、稀有、珍貴的物品,而可能是它能夠反映某個特殊時空的物件、文化、活動或語言,它們的價值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時空裡。譬如展覽中藉由展示各個不同年代的家用品來反應不同的經濟產業活動的方式,這些展出的物件,譬如大同電扇、王子麵、映像管電視機,如今或許仍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份,但是放在台灣戰後食品業、製造業等開始發展的脈絡下,這些看似尋常的物品因此產生了意義。意義不是來自物件本身,而是存在於脈絡裡,發掘「物件價值」的多元脈絡,也是整合數位典藏資料庫所應思考的方向。
最後,在呈現的部分,展覽直接面對一般民眾,因此必須設計出一些遊戲、互動性的活動,來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並加深印象,雖然「多樣性台灣」的展場設計在互動性的規畫上稍嫌簡單,通常只是碰一下、按個鈕、念一個字,屬於比較淺薄的互動經驗,有如設計給幼童玩的遊戲,難以真正打動使用者的心。但是在概念上,互動性是一個值得數位典藏計畫參考的概念。作為一個圖書館或博物館,除了本身的展品、收藏的功能外,與一般民眾比較有關的是展示的部分,數位典藏一期計畫已經累積了豐富的典藏內容,如果能夠善加應用這些內容,發展出讓一般民眾會感興趣的展示方式,進行有深度的互動,可能是RPG電玩、互動性影片、結合聲音與影像的呈現方式、協助發現有趣資料的使用者介面,都是未來在呈現展品可以參考的地方。
細部項目探討
前述知識範疇、分類架構與呈現方式三個方向的討論,是整體規劃、建構數位圖書館/博物館應具備的面向,而由於本文寫作的出發點為彌補數典第一期計畫在涵蓋範圍的不足之處,同時拓展數位化的方向與深度,在此特別就多樣性台灣展的分類進行細節的探討。
1. 史前文化多樣性
目前考古學者已大致建立了台灣史前文化發展的架構與演變體系,從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網形文化,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中期的訊塘埔文化、牛罵頭文化,以及新石器晚期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完山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大湖文化、鳳鼻頭文化、卑南文化、花岡山文化、麒麟文化,台灣史前文化越到晚近時期越趨複雜,隨後到了金屬器與金石並用的年代,代表文化包括十三行文化、二本松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貓兒干(崁頂)文化、蔦松文化、北葉文化、龜山文化、靜浦文化、蘭嶼的Lobusbussan文化等。
在典藏的部分,首先,可分別就各文化的信仰、居住環境、生活方式、經濟活動、工藝技術等層面,針對單一文化的內涵作完整的呈現,如此特別可顧慮到文化的精神層面,譬如信仰、世界觀、對死亡的感知、恐懼等層面。若整合相關的文化形式,則側重文化的變遷,在時間與空間的軸線上,去理解史前人類生活空間的遷移、生活方式的變遷,與此相關的也包括家屋形式、經濟活動的改變,以及工藝技術的演進等等。
以文化為主的呈現之外,由於對考古研究而言,儘管精神層面很重要,卻不若物質層面容易呈現與展示,因而相當適合從物質史的角度來呈現。從物質的角度來看,包括的內容譬如遍及全台的史前玉文化、晚近的煉鐵、煉金文化、或如十三行遺址透過交通換來的玻璃、瑪瑙等飾品等等,也可能把焦點放在器物類型、家屋與聚落形式等等。物質史的部分同樣可導入時間與空間的面向,呈現物質在地理上與其他環境、文化的關係,或是在時序的演進裡。
2. 基因文化多樣性
台灣歷經眾多族群長時間的交流與融合,呈現複雜且多樣化的遺傳組成,此部分的研究主要來自血液的基因分析,譬如馬偕醫院的血庫與輸血研究室已持續20多年的血液分析研究,發現染色體基因的多樣性,進一步更能推算出族群遷移的時間與途徑,由基因的證據配合歷史紀錄、語言的分佈,能夠追溯台灣的根源,而與此相關的資料庫,便包括父系血緣、母系血緣、體染色體、古代DNA資料等等。
3. 語言現象的多樣性
台灣原住民與平埔族的語言皆屬南島語族,其語言的結構系統與漢語有所不同,且由於台灣島上的南島語言只有20多種,但是彼此之間差異很大,並保存許多特徵,台灣南島語言的研究在整個南島語言中佔極重要的地位,因此其資料庫的建立也很重要。多樣性表現在詞序、焦點系統、助詞、人稱代詞、詞綴和數詞等方面。在語言的典藏部分,許多語言已逐漸消失,或許是最大的挑戰。仍存在的14種南島語言中,巴宰族、邵族、噶瑪蘭族只有少數年長者會講該族語言,而南鄒卡那卡那富、沙阿魯兩種語言也只剩下極少數的人會講,而講得好的只有個位數。賽夏語及若干珍貴語言或方言的保存狀況也不理想。這些瀕臨滅絕的語言也是語言學家優先典藏的類別。
在漢語的部分,語言學家也從歷史語言學的角度分析方言的演變,譬如各地方言對於同一個字詞表現在讀音的差異,而讀音的差異也可能導致字形的不同。在方言的研究上,各地方言除了出現的時間不同,也有空間分佈的面向,此又可從地理與社會的角度來探討。由於移民、遷徙的緣故,語言所發展出的分支又更為多元。因此,詳細的方言資料庫,可以包括記載語言的分支、腔調的異同、發生變異的時間、方言分佈的地點與空間遷移等等。
4. 文化與家屋
家屋形式除了受到地理形勢的影響,也反應了一個文化的精神層面,譬如一個文化對於公領域、私領域的劃分,內、外的區別所展現的世界觀,男女角色的區別,或是主幹與分支的意義。一個有關家屋形式的典藏可以上溯史前文化,至近代各族群的傳統建築形式,從物質的角度來呈現各族群與文化的精神與思維,也是數典可以考慮的方向。
5. 原住民的遷徙與改變
此部分特別強調的是原住民族群多樣性背後的政治力,當今我們所談論的族群,其實不是自然而然演變出來的,而是受到從荷蘭人、清朝政府、日本人與國民政府等歷任統治者的政策影響,譬如強制遷移,或是在特定的歷史時空裡為服務特定意識型態而建構的分類所發展出來的。在探討族群多樣性時,如果缺了這一塊,恐有失真之虞。
6. 移民的島
傳統上在探討族群多樣性時,只探討到原住民與漢民族,但近來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以及有外籍血緣的第二代,也是呈現台灣多樣性的一環。重視多樣性,最重要的目的是增進族群之間的理解與平等,對於這一群來自國外的移民,台灣人普遍的認識都還不夠,或許也是數典可努力之處。
7. 宗教多樣性
台灣的宗教信仰非常豐富,光是政府認定的教派就有十九種,全台各地的寺廟教堂約一萬五千所,也有許多民間信仰沒有向政府登記,原住民的傳統宗教也沒有登記。在宗教的部分,數典可以做的包括各教派寺廟的空間分佈、體系的流變、宗教經典的文字化、儀式的影音與文字的記載等等,包括的範圍除了漢族的民間信仰,也應包括原住民的傳統宗教,以及隨國外傳教士引進的基督教、日本佛教等等。
8. 產業經濟多樣性
數典第一期幾乎沒有包括產業經濟的面向,但這個部分與台灣人當代生活關係深厚。不同產業隨著時間的變遷,反映了其時代的意義,數典可以在時間的脈絡上,呈現台灣的產業變遷,或是產業的空間分佈,可能是透過老照片、生產的物件、記載等來表現每個時代的產業經濟如何反應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也可以就某些歷史悠久或具地方特殊性的產業進行典藏,或是具影響力的人物作記載等等。
9. 國際參與多樣性
國際參與的部分,民間的力量尤其值得一提,此包括NGO在世界各地的參與,學術界予文化界的交流等等。典藏的方式可就一特定組織或領域為單位,透過文字、照片與影音進行描述與記錄,此可包含時間的演進與地理空間的分佈資料。
10. 文化活動多樣性
文化活動也是數典一期計畫比較缺乏的部分。此部分屬於藝術與文化的範疇,數典一期計畫中有一些美術館加入公開徵選計畫,但是除了畫作以外,藝術創作還包括音樂、詩詞、文字創作、建築、表演藝術等等。在文化的部分,包括民間的慶典與廟會,生活的食衣住行,包括台灣小吃、有特色的建築計畫、地方的社區營造、交通的演進、民間的育樂生活、文化產業等等。
1 劉益昌(2006)。我們在不同的時間走過。科學人,特刊4號:pp.114-120。
2 同上。
3 林媽利(2006)。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科學人,特刊4號:pp.122-127。
4 李壬奎(2006)。我們有不同的想法。科學人,特刊4號:p. 128-134
5 何大安(2006)。我們有不同的說法。科學人,特刊4號:p. 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