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工作圖文說明
發表日期: 2009-09-18, 點閱數: 197,37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為持續了解數位典藏計畫下,各單位典藏資料的種類、數量、數位化方式與進度,以及數位化工作的重要成果與所遇之困難,本計畫每年持續進行「數位化工作流程」之調查工作,由助理至各單位實地記錄訪查拍攝靜態照片,整理相關資料,撰寫各單位的「數位化工作流程圖文說明」,藉此提供日後有志從事數位化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之用,讓各典藏單位的數位化工作有更全面的觀摩與切磋機會。
98年 | |
|
96年 | ||
一期 | ||
99年 | ||
98年 | ||
97年 | |
|
96年 | ||
一期 | ||
97年 | ||
96年 | ||
一期 |
|
|
97年 | ||
96年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數位博物館:京劇文物典藏 | |
一期 | ||
98年 | 日治時期臺北工業學校千千岩助太郎校長台灣原住民建築調查測繪圖稿全集數位典藏計畫工作流程 |
|
96年 | ||
一期 |
|
|
99年 | ||
98年 | ||
97年 | 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 |
96年 | ||
一期 |
|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發表日期: 2009-09-17, 點閱數: 236,65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
|||||||
精選物件指南 | |||||||
|
|||||||
照片 | 地圖圖資 | 書畫 | 瓷器 | ||||
期刊報紙 | 古籍線裝書 | 文書檔案 | 水下生態影片 | ||||
考古資料 | 語料庫建置入門 | 印章印記 | 正片 | ||||
維管束植物 | 礦物平面攝影 | 民俗文物 | 貝類標本 | ||||
金石拓片 | 建築 | 微縮資料 | 漢籍全文 | ||||
共通概念指南 | |||||||
|
|||||||
專案規劃 | 整合性工作流程 | ||||||
|
|||||||
文字資料 | 色彩管理 | ||||||
全方位數位博物館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數位化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4,857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計畫名稱: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分支五—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典藏清代內閣大庫檔案約三十一萬件,包括詔令、題奏、移會、賀表、三法司案卷、實錄稿本、各種黃冊、簿冊等。
史語所自民國十八年購入此批檔案始,因環境與時代變遷,或斷或續,整理工作持續至今。民國九十年始,史語所參與中央研究院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將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納入重點計畫之一,主要目的在於尋求更多的人力、物力,加速檔案的整理工作、減緩檔案的毀損、促進檔案的開放,提昇檔案的利用價值,並同時盡到對國家財產保存與維護的使命與責任。
檔案的整理是一連串嚴謹的程序,牽涉學術、技術與經驗的整合,從實體到數位,要如何完整妥善地將檔案存在的價值,以及歷經時空轉換不同的意義予以呈現,並滿足不同使用者、研究者的各種需求,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在此以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整理內閣大庫檔案,以及近年來因應時代科技的發展趨勢進行數位化作業的經驗,簡介內閣大庫檔案的數位化流程,提供相關的檔案典藏單位進行參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影音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4,675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主要是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研究人員所典藏有關台灣原住民之研究資料為基礎,進行各類型資料的數位化與典藏管理,並建置影像、文物、人口、聚落、書目、表格、研究地圖、契約文書、音樂、影音、口述訪談、多媒體出版品、故宮原住民檔案等十三種資料庫及其搜尋機制,以提供研究人員、教育人員以及社會大眾,在研究、教學以及相關資訊交流方面的便利,希望藉此能促進族群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以及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保存。
本網站的宗旨目標如下:
一、以數位科技保存典藏有關台灣原住民之文物、文獻與影音等各類型之文化資產。
二、建置相關資料庫與搜尋機制交流,以提供研究人員、教育人員及社會大眾在研究、教學以及相關資訊交流與應用上的便利。
三、以網際網路形式,促進有關台灣原住民資訊之交流與分享,期能成為重要入口網站。
四、提昇國民之文化與資訊素養,增進族群與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
最後,我們希望本計畫能達成拋磚引玉之效,吸引民間團體與博物館、教學與研究單位以及地方文史工作室共襄盛舉,利用本網站提供的分享交流機制,上網交流有關台灣原住民各方面的資訊與意見,或是上傳分享有關台灣原住民文物、文獻與影音等各類型之文化資產,讓本網站得以永續經營。「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網址:http://www.aborigines.sinica.edu.tw。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13,694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計畫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計畫名稱: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畫數位典藏子計畫
書畫數位典藏子計畫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文物數位化計畫之一,該院書畫類典藏品大致包含西元十世紀(北宋初期)至18世紀(清代乾隆朝),歷代相傳的書畫名家作品。此計畫近年亦戮力搜羅近代名家精品,迄今由書畫處負責保管的書法、碑帖、繪畫、緙繡等文物,已逾10,000組件。
此計畫自九十一年度至九十五年度以朝代作分期,逐年執行數位化工作,依序為宋代書畫精華作品、元代書畫精華作品、明代書畫作品、清代書畫作品,以及近代(清季至民國)書畫作品。該計畫主要工作,大致可分為二,一為數位化院藏書畫作品,二為建置書畫數位典藏管理系統。
在數位影像建置方面,除了將文物提件拍攝成正片並委外數位化外,自九十三年度起,並著手規劃書畫數位影像擷取系統,雙軌並進,以加速數位化工作、降低工作成本,期能達成全院數位化的目標。
而書畫數位典藏管理系統方面,九十二年確認目前使用系統版本;同時著力於人名、書畫主題等權威檔功能的建置,未來預計整合完成書畫典藏系統,包括書畫藏品資料、庫房管理、展覽、書畫詞語、印記等資料庫,使書畫典藏系統達到最大的效益,期能同時兼顧保存文物、加值使用、研究、教學、推廣等多重目標。
故宮博物院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正片委外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09-09, 點閱數: 7,512 ,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工作流程簡介:故宮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之「影像檔數位化」中的「正片掃描」,是故宮出版組委託中華彩色印刷公司負責,而「正片掃描」工作內容包含了掃描分色、修色與輸出等十一個步驟。工作流程細分如下:
一、 進稿登錄
1. 核對故宮來稿清單:中華彩色印刷公司稿件管理人員將故宮送來稿件(正片),進行清單確認與登錄的工作。(圖一)
圖一、核對故宮來稿清單
2. 底片編號登寫:在正片上下端貼上特殊膠帶,並依故宮底片編號予以登寫,貼膠的另一用途是便於將正片貼固於掃描滾筒上。(圖二、三)
圖二、正片貼上特殊膠帶
圖三、正片編號登寫
二、 正片拼貼 正片拼貼是預作與掃描前的重要工作。此程序是挑選色系相近或同一系列藏品的正片貼於燈箱之選作,挑選出幾件後,再貼於滾筒。因此,正片拼貼程序包含:貼於燈箱、貼於滾筒(與清潔正片)兩個部分。
1. 貼於燈箱:正片貼於燈箱是便於挑選相近似的色調或同一系列藏品。(圖四)
圖四、 正片選作
2.貼於滾筒:挑選出的同一色系或同一系列藏品之正片貼於德國Hell S-3900 電子分色機的滾筒後,使用抗靜電刷掃除正片灰塵。(圖五)
圖五、貼於滾筒後使用防靜電刷掃除底片灰塵
三、預作 預作是正式掃圖前的最重要工作,藉由德國Hells Chroma Set P330預作機進行此程序。共分為兩個部分:設定數值與修整色彩、拆筒。
1.設定數值與修正色彩:設定原稿亮部及暗部之網點值,修正色彩平衡,調整色彩飽和度及階調層次。此機器優點除了可檢查正片之原始拍攝及沖片是否缺失;其次可做對焦、設定白點、設定座標軸(左上、右下)、裁切、設定顏色等。並可同時預掃多張底片。最後將預掃資料儲存至硬碟。(圖六、七)
圖六、預作—設定數值
圖七、預作—修正顏色
2. 卸裝滾筒:預作後,將德國Hells Chroma Set P330預作機的滾筒卸下,移置裝在德國Hell S-3900 電子分色機上。(圖八)
圖八、卸裝滾筒
四、掃描分色 在德國Hell S-3900 電子分色機讀取存有預掃資料的硬碟後,正式進行分色掃描流程。分色掃描約近六分鐘,將data輸入S-3900進行掃瞄並儲存至MO片。(圖九、十)
圖九、掃描分色
圖十、掃描分色機近照
五、組頁 1.掃描結果檢驗與轉檔:掃描結果檢驗與轉檔是掃描後的初步工作,將存有分色掃描資料的MO片,至麥金塔電腦系統開啟做初步的圖片校驗。隨後將資料儲存至60GB(1394火線)外接硬碟。(圖十一)
圖十一、掃描結果檢驗與轉檔
組頁拼大版:將麥金塔的60GB外接硬碟移至另一機台,並把原稿正片貼於電腦旁的燈箱,以便於對照的椄圖組頁工作。每個菊全頁面排入四張圖像檔,組成大版後,每單頁存成一個PS檔傳輸至伺服器以brisque4.0上運算(rip)。產生成job檔,可供數位樣proof、底片CTF、製版CTP用。(圖十二)
圖十二、組頁拼大版
六、Epson10000CF數位樣輸出之色彩校正
由PhotoShop的info值來確認CMYK的配比,以及CMS色彩管理系統(色彩循環校正系統)與顏色導表進行修色校驗,每日在正式輸出前會輸出一張樣本以比對顏色導表確認色彩符合國際標準。(中華彩色是使用O.R.I.S.軟體,輸出IT8導表),輸出機EPSON-10000CF符合故宮要求的抗U.V. 200年標準(圖十三、十四)
圖十三、電腦修色校驗
圖十四、顏色導表
七、輸出數位樣 數位樣含括三部份:圖檔、檔案編號、顏色導表。將PS檔傳輸到伺服器上透過Brisque rip(運算),生成一個job檔,Job經combine成tif後,透過O.R.I.S.,輸出數位樣。輸出數位樣後送故宮檢驗顏色與圖檔內容(至此為一校),其數位樣是由O.R.I.S.校色軟體RIP 檢測(校對無誤後驅動印表機輸出),輸出樣包含數位樣與傳統打樣。(圖十五、十六、十七)
圖十五、數位輸出機
圖十六、數位輸出機抗光200年證明書
圖十七、輸出數位樣
八、裁邊與送故宮校驗 印刷廠檢驗數位樣無誤後,割裁數位樣,天地各留約0.5公分的邊(以便於故宮在其上批校),隨即送至故宮出版組進行第一次校驗。(圖十八)
圖十八、輸出樣裁邊
九、傳統樣輸出
故宮確認數位樣稿無誤後,印刷公司即可出CTP版打傳統樣(圖十九)。
圖十九、傳統輸出
十、故宮回樣 故宮將校好的輸出樣(又稱為批樣)後送回印刷公司(圖二十),印刷公司再依此回樣進行修色校驗。
圖二十、故宮回樣
十一、輸出數位樣與傳統樣 經O.R.I.S.確認頻色並輸出數位樣第二份。輸出數位樣與傳統樣的目的在於確保往後印刷品質的一致性(圖二十一)。
圖二十一、比對數位樣與傳統樣
十二、燒錄光碟片
故宮校驗第二份數位樣無誤後,印刷公司對檔案及標籤作說明,輸出一張傳統樣與兩張數位樣,並燒錄成光碟片(圖二十二),送回故宮簽收,完成正片委外掃描工作。
圖二十二、燒錄光碟片
※製作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文物圖檔建置及管理子計畫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畫數位化典藏子計畫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工作人員: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陳嘉萍、陳秀華、黃如足、吳淑鈴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文物圖檔建置及管理子計畫 黃正毅、陳耀東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 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畫數位化典藏 子計畫 謝東志、余青勳、李麗芬、吳誦芬
※圖文編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陳嘉萍
※文字撰稿: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陳嘉萍、劉竹青
※圖片拍攝: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陳嘉萍、陳秀華、吳淑鈴
感謝:「國立故宮博物院_文物圖檔建置及管理子計畫」之計畫主持人簡松村先生撥冗指導。以及參與相關工作人員之協助拍攝撰寫,特別致謝。
此程序包含二部分:核對故宮來稿清單、底片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