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佛典數位典藏內容開發之研究與建構–經錄與經文內容標記與知識架構 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11-16, 點閱數: 5,509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計畫名稱:佛典數位典藏內容開發之研究與建構–經錄與經文內容標記與知識架構

 

 

計畫簡介:

 

 

計畫將各版藏經目錄、歷代古經錄及佛教文獻資料等,配合當代資訊科技,以超文本 Hypertext 與 Metadata,如 XML / TEI markup 等標準規範,建構佛典知識管理系統。此一符合新時代的佛教經錄與全文資料庫,能在漢文經典文獻保存、知識管理,與學習、流通、推廣上,挹注一股連結歷史發展趨勢的新動力,成為台灣數位典藏與當代資訊化的基礎。

 

 

計畫團隊與合作典藏單位——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所產出的數位資料有相當深厚合作關係。本計畫以 CBETA 現有的數位典藏為基礎,以歷代佛經版本經錄、法寶總目錄及《法寶義林》等建構數位文獻資料,配合當代資訊科技與 XML TEI Markup 等標準規範進行內容開發,建構佛典知識管理系統,以提綱挈領掌握浩瀚佛典整體內容,服務學界與大眾。

 

 

計畫在國科會補助下已順利完成第二年計畫,完成建構多種語言經錄的資料庫內容,經錄文獻的數位化工作向前邁向一大步,完成古人所不能完成的強大功能多語言、多種版本比對連結及全文線上閱讀,計畫內容趨於更臻完整。

 

 

 

(more…)

台灣棒球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 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7,24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淡江大學資圖系

 

 

計畫名稱: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計畫簡介:

 

 

棒球運動在台灣已經是公認的「國球」,近幾年也在國際賽事中一次又一次凝聚了國人的向心力。台灣的棒球運動起源於日據時期,當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棒球運動也無形中在台灣萌芽。

 

 

1945年台灣光復,棒球運動持續熱絡的發展著,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卻面對惡劣的國際局勢,基於民族情感的發酵,棒球在這個時期不只是單純的運動,而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情緒的宣洩。當時每一位棒球選手都被媒體以「民族英雄」視之,整個社會陷入棒球民族主義狂熱之中。1980年代政治局勢舒緩,中華成棒開始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重要國際賽事,逐漸走上國際舞台並受到各界的肯定。1990年之後,台灣職業棒球興起,球迷對於棒球的本質及技術層面認識更為深入,而球員的待遇也大幅提高,增加了他們在球場上更上層樓的動力,也培育出為數不少的球員往國外職業球壇發展,並嶄露頭角、屢創佳績,台灣棒球運動在這個時代又走進新的境界。

 

 

棒球運動在台灣數十年的興衰起伏,相當程度的影射著台灣的發展歷程,具有高度的典藏價值。然而卻鮮少有人從資料數位典藏與資訊加值利用的角度出發,來記錄台灣的棒球歷史。本計畫為「台灣棒球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系統」,與「臺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與「台灣棒球維基館」形成一個完整的台灣棒球知識架構。本計畫除持續充實歷史新聞數位資料館之外,希望能藉由與棒球界的文物收藏者合作,將分散各處的棒球文物進行數位化,並加註適當的後設資料(Metadata),使其成為更具參考價值之數位典藏庫;同時也將開發親和之使用介面、便捷之檢索程式與深度加值之應用系統,建置一永久免費之「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網站,並進一步整合「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與「台灣棒球維基館」,期望棒球界人士、棒球運動研究者以及所有對棒球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能更深入、更有效率的探索台灣棒球運動與社會發展的脈動。

 

 

(more…)

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6,35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計畫主持人:黃明居 副教授暨典閱組組長

 

 

計畫名稱: 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藝術與民歌篇/交響樂篇)

(The Native Musician of Taiwan -Tai-hsiang Li Digital Archive)

 

 

計畫簡介:

 

 

本計畫主要目的是建置一完整的台灣本土音樂家:李泰祥大師之影音數位典藏。

 

 

延續去年(95 年度)民歌與藝術篇之成果,今年將以李泰祥大師的大型編制及管弦樂團創作為主軸,其涵蓋原住民歌謠及故事,客家民謠,台灣民謠,以及使用中國各地方民謠為體現系統之交響詩畫歌謠。內容包括《大神祭》清唱劇、《鄉》台灣民謠交響組曲、《天地人》交響詩、客家民謠《山和田》管弦樂及人聲作品、《狩獵》、《驚見霓虹關》與《太虛吟I & II》等作品為主要數位化標的。

 

 

由目前計畫執行之成果,包括25 首民歌之各式樂譜(包括簡譜、人聲演唱樂譜、鋼琴譜、弦樂譜、室內樂譜、交響樂譜與各種分譜等手稿)掃瞄檔案達120GB;照片、樂曲文字解說、評論與其歌曲數位化等約80G(總共約200GB)可發現,李泰祥大師之創作內容極為豐富,其作品具備奔放、熱烈、遼闊的等音樂風格,並涉及各種不同規模與技法,多采多樣,可說在台灣獨創一格。未來將其作品數位化並完整地典藏與公開於網路中,將對於我國「學術研究」、「教育」、「文化保存」、「文化創新」與「產業」均具無限的價值與意義。

 

(more…)

國立交通大學蘭嶼原住民 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5,376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計畫名稱: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該資料庫建立目的主要為了透過數位典藏機制來保存蘭嶼原住民的珍貴媒體資料,同時也希望能有助於蘭嶼原住民部落對自我認同之建構,並促進族群文化交流,讓外界進一步瞭解蘭嶼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與歷史 。

 

 

在主流媒介長期忽視與邊陲化之下,台灣原住民長久以來運用口語文化的傳統與社區媒介來進行溝通。其中,原住民媒介與文字紀錄,成為族群文化延續及弱勢族群發聲的重要管道。蘭嶼原住民 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傳播媒體,間接擁有發言權、文化解釋權及外部社會的對話權,對內得以凝聚共識與認同,對外則表達蘭嶼族群文化的觀點。

 

 

該資料庫主要與擁有蘭嶼珍貴之近代媒體材料的「蘭恩文教基金會」進行合作,取得 相關媒體資料授權,進行數位化與資料庫建置典藏工作,試圖透過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建置與保存,以「弱勢族群媒體」發聲為 主要關懷,建構起原住民媒體的保存價值與傳播意義,以促成上述對內及對外的訊息傳播功能。

(more…)

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7,00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東海大學建築系

 

 

計畫名稱: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古蹟代表著人類社會發展與文化活動,具體地反映地方及時代的生活方式。古蹟就是地方歷史的具體紀錄,對我們的意義遠超過文字與圖像的紀錄,因為它是我們了解過去的介質,所呈現的往往是一個時代所保存的生活紀錄,一磚一木所隱含的意義更是思想與信仰的見證。

 

 

鹿港龍山寺,號稱為台灣佛教開山寺,是乾隆 51年由鹿港八郊士紳所重建。佔地1600坪,擷取泉州開元寺的建築精華,宏偉典雅而莊嚴肅穆,是鹿港八景之首,有『台灣紫禁城』的美名,被譽為建築學瑰寶,係內政部指定之國家一級古蹟,200年來,鹿港龍山寺一直是民間信仰的重心,也是台灣寺廟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資產之一。

 

 

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受損嚴重,包括山門木柱位移、屋頂傾斜,戲台、拜殿樑柱位移、正殿屋脊燕尾斷裂,山牆龜裂傾斜,後殿牆壁坍塌,政府非常重視,彰化縣文化局積極聘請建築師進行修復規劃。在整建的過程中,必須拆卸大部的木作構件,才使我們得以一窺構件之間組合的關鍵。本計劃在配合鹿港龍山寺經「九二一大地震」後損壞的整修工程進行時進度所修復的部位,幸而有機會以數位典藏、互動的方式,以網頁或光碟的形式公開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台灣寺廟建築文化的精緻,更讓我們的下一代認識大木作結構的精準與智慧。

 

 

本計畫期望可保存「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構件之「實際」立體構造,並以影像及影片方式將其數位化。繼而建置網路互動平台及網站,以及各構件之文字及多媒體資料庫。目的在於:1.可於網路上自由觀賞各大木作構件之「實際」立體構造。2.將可作為「鹿港龍山寺」網路導覽之基礎建設。3.教育承傳先人大木作工法的技術與智慧。4.讓世界了解臺灣寺廟建築之精妙。預計完成之工作項目包括(以鹿港龍山寺之正殿和拜殿為主):1.完成木構件平面數位拍攝,約計3000張。2.完成部門木構件影片數位拍攝。3.網路互動平台建置。4.建置木構件資料庫。

 

 

(more…)

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計畫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8,387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計畫名稱: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計畫

 

 

計畫簡介:

 

 

古蹟建築是先人所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且是人文環境與技術經驗的傳承。然而古蹟建築的保存常因認定程序、時間、經費的關係,無法有效的長久保存,且可能因天災人禍,使古蹟建築在一夕之間消失。2006年的彰化元清觀、大雪山製材廠、台中武德殿的大火,都是令人扼腕的不幸經驗。因此更應即時針對具價值的古蹟,針對其外觀及界結構進行記錄,為將來爭取修復保存的機會。

 

 

目前國內對於古蹟建築圖面建檔,係以照像或人工測繪的方式,再經由人工Auto-CAD 轉換建立平、立、剖等二維度的數位資料。雖可對日後修復與重建工作提供基本資料,仍缺乏古蹟建築3D 的數位資訊,無法確實保存古蹟建築之真實性。相對於傳統的人工測繪,雷射掃描則利用雷射光束的投影與反射,求得空間座標值,最後以點雲形式記錄呈現,並經後端數位處理,可以達到典藏與進階使用的功能。

 

 

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計畫即以RIEGL LMS-Z420i 3D 雷射掃描器為主要工具,預計針對台北縣轄內52 處古蹟建築為掃瞄對象,期望完成下列五項目的:(一)、搜集古蹟建築的歷史文獻資料,包括文字與圖片等整理與數位化。(二)、就建築外觀(屋脊、屋簷、外牆細部等),採用3D 雷射掃描器進行整體掃描,並將點雲資料完整數位化建檔,並可提供為日後古蹟建築修復重建之重要參考依據,(三)、將3D 雷射掃描器掃描之點雲資料轉換成3D 數位模型檔,(四)、藉3D 數位模型提供日後不同時間點之結構監測比對的基礎,(五)、利用網路介面可加值成為教育、網路宣傳行銷之重要資料庫,對於國內寶貴文化資產的保存,提出更有價值的貢獻。

 

藉以上的研究議題與目的,期待對目前台灣的古蹟建築保存與修復,及時留下可參考的資料,並對保存技術教育的推廣及數位科技等學術研究有所貢獻。

 

(more…)

農村藝術博物館數位典藏研究工作流程簡介

發表日期: 2009-11-13, 點閱數: 11,766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計畫名稱:農村藝術博物館數位典藏研究

 

計畫簡介:

 

台灣因移民文化之歷史發展背景,傳統民間信仰盛行,這樣的背景造就了豐富的廟宇建築,是台灣特有且重要的文化資產。廟宇的興建與發展多半來自於信眾支持,香火鼎盛的廟宇為彰顯信眾對神明的虔誠信仰,常以華麗雕刻彩繪裝飾,甚而將整體廟宇擴建或改建,這也造成舊有廟宇建築文化資產的保存問題。近年來,許多舊廟改建新廟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些廟宇極具傳統文化價值,卻未能納入古蹟保存法規保護,不僅大量傳統建築構件蒙受拆除破壞的命運,且因新廟建築考量經濟及效率,經常採現代工法,更造成傳統匠師技術的流失,形成了台灣廟宇文化資產保存的危機。

 

本計畫基於上述的原因,以保存重要的廟宇資產為主要目標,將拆解之新惠宮舊廟構件保存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老建築典藏中心,並進行相關的數位化工作。屏東縣新園鄉新惠宮重建於昭和一年(西元1926),大多數構件,包含大木作、小木作、磚作、彩繪(壁畫)、磚畫、山牆泥塑、剪黏,均屬昭和一年(1926)創建時之原件。同時期廟宇如屏東縣九如三山國王廟(1927)已被列為古蹟,可見日治時期的廟宇為極有價值之傳統建築。而新惠宮疊斗式之大木構件,展現精湛的彰州工法,架構完整、雕刻之精緻更甚於九如三山國王廟。另外,神龕壁畫五堵、山牆泥塑、屋脊裝飾等皆為為名師作品,保有日治時期廟宇建築的古樸細緻,工藝價值極高。

 

然而由於舊廟年久失修,新惠宮重建委員會擬於2005年7月間請出媽祖眾神,並以怪手拆除廟宇主體,使極具價值的新惠宮一夕之間面臨破壞的命運。屏東科技大學當時出面協調保留舊廟,並於2005年9月15日與廟方簽約,廟方捐贈所有構件予屏東科技大學,於2007年10月成立老建築典藏中心兼負研究、保存、展示、推廣任務,並希冀新惠宮於屏東科大校園內以博物館的形式重組重生。

 

本計畫擬將所有資料加以分類、歸納及數位化,除實體保存外,未來期望輔以數位化之影像、3d 雷射掃描影像與動畫等更具真實性的展示,呈現新惠宮建築藝術之美,同時也將建置免費的檢索平台,期能藉由這樣案例,建立民眾對於傳統廟宇保存之意識,提昇民眾文化藝術欣賞水準。

(more…)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11-12, 點閱數: 9,009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

 

計畫簡介:

本計畫藉助傳播、科技、族群、多元文化專業人才以及社區工作者共同努力,希望達到三個目標:一是帶動既有數位典藏技術能力的改善,二是透過資料的蒐集,帶動外省族群的自我表達、社區工作以及社會關懷,三是透過資料庫的建立,保存歷史記憶,並同時帶動台灣新文化,多元連結與重生產的可能。本年度工作項目主要為:數位典藏之技術與資訊系統開發、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典藏數位化、外省女性生命史典藏數位化、發展跨族群訪談深度訪談及建立數位傳播發展、建置初期外省族群研究學術資料庫,以及相關數位典藏資料授權之取得。

 

本計劃協商合作單位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協會,先行完成半數資料數位化與文字化,本計畫將集中在資料庫建構、影音訪談模式建立與外省族群學術資料庫建構規劃,典藏成果產生文字資料檔案588筆、影像資料檔案1796筆、聲音口述歷史 20 則、影音口述歷史 20 則。

 

這個計畫希望能採集豐富且珍貴外省族群庶民生活與生命史的資料,還原外省人作為一個社會類屬,多元且豐富的面目,促進不同的族群互相理解、同情與欣賞,進而對話,一方面保存特殊的歷史記憶,一方面希望能生產出新的社會多元化的感知,更超越簡單的政治對立的狹隘視野。

 

 

(more…)

南亞技術學院大嵙崁流域泰雅族Kgogan文化故事數位典藏

發表日期: 2009-11-10, 點閱數: 7,204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南亞技術學院資訊管理學系

 

計畫名稱:大嵙崁流域泰雅族Kgogan文化故事數位典藏 

 

計畫簡介:

本計畫主要目的在於建置呈現大嵙崁流域泰雅族kgogan語言、藝文、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等多樣性的數位內容。泰雅族群部落大約分佈於南投仁愛、苗栗泰安、新竹尖石、桃園復興、台北烏來與宜蘭等地,部落間雖有傳承關係,但文化、語言、藝術等仍存在許多的差異,可以說族群本身就充滿「多元文化」。其中位於新竹與桃園兩縣大嵙崁溪(大漢溪)流域的kgogan族群,被認為具有相同淵源,又是本團隊長期接觸與城鄉數位落差輔導的區域,為求順利蒐集歷史資料,廣羅社會生活等層面的內容,故以此區域進行數位典藏。

 

在第一期數位典藏計畫執行期間,珍藏的台灣原住民歷史文件,照片與影片等已完成數位典藏,但對於泰雅族全面性的文物、語言、社會生活習俗與對自然的態度等資料或傳統記憶等,則待進一步挖掘、訪查、重現與紀錄,並以數位典藏的標準技術製作成數位典藏素材。

 

本計畫將結合復興鄉泰雅族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宗教人士與地方耆老,企圖從復興鄉開始探索泰雅族的語言、食物、衣飾、音樂與自然生態等日常生活之習俗與文化藝術,進行廣泛、完整且深入的蒐集與整理,並比較台灣各地區泰雅族群的文化差異,透過數位處理,以語音、影像或照片呈現泰雅文化。

(more…)

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人文藝陣‧常民華采—宋江陣數位文化村」數位工作流程

發表日期: 2009-11-10, 點閱數: 9,188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計畫單位: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計畫名稱:人文藝陣‧常民華采—宋江陣數位文化村

 

計畫簡介:

本計畫「人文藝陣˙常民華采—宋江陣數位文化村」鑑於宋江陣藝陣文化,與早期台灣移墾社會的環境背景、以及人群特質相關,具有武術、防衛、民間信仰等代表特性。然而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目前面臨保存、傳承、傳播以及耆老凋零等危機,因此,希望透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以文獻的收集與分析、田野調查、專家訪談等方式,加以數位化影音的技巧,維護與保存現有的宋江藝陣文化。期待透過完整的文字、圖片、影像、音樂等紀錄,呈現台灣民俗藝術的多樣性,永續傳承宋江藝陣的精神,以凝聚地方共識與加強本土文化的認可,同時滿足教育學習與學術上的研究需求。

 

未來更希望以此數位化的內容作為加值應用之基礎,以豐厚的傳統文化為素材,結合不同產業的資源,將數位資源再造,促成典藏內容與技術融入文化創意產業當中,使台灣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接軌,創造產業價值與應用性,進一步將宋江陣藝陣文化帶往國際舞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