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 ‘生活與文化’
臺灣歲食記
星期五, 一月 23rd, 2009文 / 魏亦羚
「正月正,牽新娘,出大廳;二月二,土地公,扮老戲;三月三,桃仔李仔,雙頭擔。四月四,桃仔來,李仔去;五月五,龍船皷;,滿街路;六月六,做田人,打碌碡。七月七,芋仔蕃薯,全全必;八月八,牽豆藤,挽豆莢;九月九,風箏鳴鳴哮。十月十,三界公,來鑒納;十一月,磑圓仔粹;十二月,賣飯春花。」這是一首描繪四季的「歲時歌」,將農業社會一年十二個月的莊稼、祭祀行事,以及休閒活動,編成好記易唸唱的民間俗謠,不僅是舊時民間生活文化的最佳寫照,亦可看出自然萬物的變異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在四季更替的時節,無不充滿萬物新生的氣息與新希望即將來臨的氛圍。 …詳全文
數位島嶼特約專欄-台灣的捏麵藝術
星期五, 十一月 21st, 2008文/魏亦羚
「捏麵」於現代的臺灣人而言,彷彿是相當遙遠的記憶,印象中似乎曾經對那逗趣活潑的形體,與鮮明亮麗的彩色欣喜不已,但卻不清楚究竟是何時發生的事情了,就如同浮光掠影一般,在腦海裡留下淺淺的影像。在六○年代以後,工商業時代的衝擊之下,過去傳統的「捏麵藝術」已經逐漸消逝、隱沒在人群之中,取而代之的各種塑膠玩具,雖然充滿五光十色的花樣,和引人注目的炫麗派頭,但卻是冷冰冰、硬梆梆的,缺少了那份柔軟、細膩的溫潤之心。
回憶地圖 典藏外省人的生命記憶
星期四, 十月 9th, 2008文/葉倩如
記憶如何被封存?這問題不再是個大哉問。過去,我們認為考察人類的記憶工程,只能成為科幻電影的母題,譬如在科幻電影《極光追殺令》的外星人,不斷挑戰、考察地球人類的記憶如何被封存、再使用,得以瞭解人類,進一步侵占地球。
跟世界接軌的方式:「台灣白話字」
星期四, 九月 11th, 2008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1885~1969) / 陳威志2008.8
圖一: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首頁 圖二:台灣第一台印刷機
白話字(Peh-oe-ji,POJ)原為一種以拉丁字母拼寫的閩南語正字法,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也被稱「教會白話字」或「教會羅馬字」(Church Romanization)。台灣因基督教傳入,而將白話字的書寫方式帶進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