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島嶼特約專欄-台灣的捏麵藝術
文/魏亦羚
「捏麵」於現代的臺灣人而言,彷彿是相當遙遠的記憶,印象中似乎曾經對那逗趣活潑的形體,與鮮明亮麗的彩色欣喜不已,但卻不清楚究竟是何時發生的事情了,就如同浮光掠影一般,在腦海裡留下淺淺的影像。在六○年代以後,工商業時代的衝擊之下,過去傳統的「捏麵藝術」已經逐漸消逝、隱沒在人群之中,取而代之的各種塑膠玩具,雖然充滿五光十色的花樣,和引人注目的炫麗派頭,但卻是冷冰冰、硬梆梆的,缺少了那份柔軟、細膩的溫潤之心。
由於臺灣並不盛產小麥,麵粉的價格相當昂貴,且多仰賴唐山進口,因此在麵粉尚未普及的年代,早期的捏麵材料是以糯米混合蓬萊米或者是在來米製作而成,捏麵材料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費工,直到民國三十年以後,經濟狀況轉趨富裕,麵粉的供應量穩定充足後,才改以麵粉作為麵糰的原料,並依照比例添加糯米粉、食用油、鹽巴和清水,混合之後揉和成為生麵糰,再經過滾水煮熟與第二次攪拌成糰之後,才算完成捏麵材料的製作。其中為了能夠延長麵糰的壽命,還會另外添加明礬和安息香酸(防腐劑),用以改善預防捏麵成品發霉、變質與蟲蛀等問題。麵粉的可塑性、延展性佳,配合糯米粉的黏性,在適當比例的調配之下,讓麵糰在操作上能易於捏塑型體且使用便利,待揉和各色食用顏料之後,即可開始製作花鳥、人物、集瑞、走獸等各類吉祥題材。而麵糰材料的色彩概略可分為紅、黃、藍、黑、白這五大色系,再加上本色共有六種主要顏色,除此之外,由於綠色與橘色為自然界相當常見的蔬果顏色,為能夠映襯主體的重要性,會藉由色調的相互搭配以烘托視覺焦點,為因應實際需求而額外混製綠色和橘色的麵糰,目的在於便利操作上的使用,再加上「橘」與「吉」為雙聲諧音的關係,討喜的吉祥語意讓橘色格外廣泛地運用於捏麵製作之中。
捏麵藝術的製作過程,其首要的第一步驟就是主題的立名,常見的題材有八仙、果蔬、水族、十二生肖以及人物故事等類型,因為這些題材的造型不但充滿故事性亦討人喜歡,而且蘊含吉祥寓意,所以成為一般民眾相當喜愛的熱門題材。捏麵藝術最為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塑型完畢之後,也就完成作品,並不需要額外的上色手續,因為顏色已經事先揉和在麵糰之中,所以待選定製作題材之後,即可開始進行製作步驟,通常一開始會先有基本的構圖雛形,在捏塑型體的同時,還必須同步進行色彩配置,並於捏塑完成之後適時地調整作品的視覺焦點以及動作姿態,期望能達到最佳的完整度。由於捏麵藝術通常是現場直接製作,所以作品的視覺效果,往往是立即而且顯著,相對考驗的是製作者本身的精湛手藝以及豐富的臨場經驗。除此之外,捏麵藝術與身俱來的兩項特點,其一是製作迅速、簡潔明快,不消須臾片刻的時間,即可完成作品,而且成效彰顯,不僅具藝術欣賞的價值還兼具娛樂視聽的效果;其二則是寫意製作,不刻意刻畫細部,也不著重型體的寫實描繪,而是達到「型不似,意得傳其真」的境界。
擁有鮮明色彩與豐富造型的捏麵藝術,其展現的題材內容即是模擬各類吉祥物而製作,不僅象徵福善嘉慶,更蘊含納吉迎祥的寓意,為一整年中歲時節慶以及人生習俗的禮儀活動所需使用的祭祀品和饋贈品。捏麵本身除了能夠食用之外,在色彩造型方面則有觀賞的藝術價值,故此成為傳統民俗文化中相當獨特的一項藝術活動。因為捏麵兼具了「實用」與「美觀」的雙重功能,不但滿足了人類在感官層面中,對於實用方面的味覺需求,亦豐富了精神方面的視覺享受,並且以具體的實物形象,靈活巧妙地運用吉祥圖案的思想內涵,讓捏麵藝術能夠循時應節地融合為臺灣民俗組成分子之一。陶思炎《中國祥物》概述吉祥物所涵蓋的領域範圍及其生成規律:「祥物的構成體系,包括日月星辰、山水雲氣、神佛仙道、動物植物、神獸靈物、日用器具、武器工具、樂器珍玩、經籍圖畫、文字符籙等,即一切被賦予祥瑞嘉慶意義的自然物、人工物及其文化符號。…祥物是建築在文化理解之上的精神追求,它需要的是一種心理的滿足和主觀的慰藉,而不是實在的因果關係和事物間客觀的聯繫。祥物的生成,往往是其某一特質被人為誇大,其名稱的音聲所引起的聯想,其形狀、用途、性質等受到了增飾和類比,其利害關係得到了主觀的認定與強化。」[2]由於漢民族對於生存的企求不外乎是財、子、壽、福、祿、喜的幸福期望,為了讓內心的期待想望有所寄託以及發揮的空間,故此將漢民族對於心靈的企盼與需求巧妙地融合在日常生活當中,民俗文化的精神思想深植於漢民族的食衣住行當中,且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象徵各種福氣的吉祥圖案,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最佳憑依,更是展現民俗文化的最佳傳遞管道,例如:寓意長壽的桃子;象徵多子多孫的石榴;與「福氣」互為諧音的佛手,這三者合稱「三多」,就是取其多福多壽多子孫之寓意。至於捏麵製作的色彩搭配與整體造型,雖然並沒有一定的限制規範,但還是會有約定俗成的基本原則,就像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是手持魚鼓,倒騎在驢子上的老人;呂洞賓身著道士服佩帶寶劍;李鐵拐就是拄著柺杖,拎著酒葫蘆的乞丐扮相;漢鍾離是袒胸露肚手拿扇子;藍采和為吹橫笛的少年造型;曹國舅穿戴官服手持陰陽板;韓湘子是提著花籃的羽童樣貌,此角有時也會與戲金蟾的劉海互為替換;而何仙姑則是手拿蓮花與蓮葉,亦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角色,雖然這些服飾裝扮都只是用於辨識的概略形象,並非絕對的標準,但卻能訴說八仙們各自擁有的一段故事,及其祝賀延年長壽的寓意。
臺灣的捏麵藝術隨著民俗文化綻放光彩,往往在廟宇作醮酬神的慶典法會上常見其蹤跡,吳瀛濤《臺灣民俗》一書中即紀錄捏麵藝術在中元普渡上的運用:「中元: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即地官大帝誕辰。以是日,祖先歸家,無論貧家富戶,均祭祖先。…廟普當日,廟庭設祭壇,稱『結壇』。…壇前為一列長達數丈之長桌,以供牲醴、漢席碗(盛在多種碗中之多種菜料)、看牲(以鷄鴨、豬肉豬腳,及麵粉為材料,彫造捏成之飛禽走獸、魚介水族類,或古裝人物、歷史故事場面,如空城計、封神榜等)。」[3]臺灣地區在民俗信仰的催化之下,對於農曆七月份的中元普渡活動,往往是極盡盛大地舉辦,且格外注重用於祭祀的捏麵「看牲」,各地方廟宇與信眾除了準備普渡用的各種祭品、牲禮和菜碗之外,還會特別訂製山珍海味、飛禽走獸或是歷史人物故事的捏麵作品,以作為中元普渡之用。這是因為傳統慶典的宴席規制,一般會有「食桌」和「看桌」兩個區域,看桌的部分主要為捏麵藝術的成品,且為祭祀之用,為求尊敬與整體美觀,所以用盤子盛放,而盤供的裝飾就必須要滿佈均勻,整體效果才會顯著。由於看桌的桌子就如同食桌一樣,擺放各色菜餚以滿足眾人的視覺享受,因此宴客的時候,除了品嘗美味的食物以外,還有賞心悅目的「看桌文化」可以觀賞,故於慶典活動時,有句諺語:「一塊桌吃,一塊桌看」,就是在形容當時的熱鬧景象。
在時代進步與世代交替的影響之下,大環境的改變促使社會結構產生變化,過去傳統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制度,已經越來越少見,相對於新興的小家庭自然是越來越普遍,因此許多傳統的民俗文化便隨著家庭制度逐漸被省略,臺灣的年節禮俗、慶典祭儀在不知所以的情況之下,趨於簡化甚至消失,年節氣氛不再熱絡,外來文化的節日反而比較新鮮有趣味,民俗文化在簡略的過程中,逐漸失去根本的民俗意涵,以致原為臺灣民俗的捏麵藝術,也受到文化意義模糊不清的影響,讓捏麵藝術歷經轉載之後,徒剩民俗技藝的部分,而捏麵的民俗意義與文化內涵往往乏人問津,亦有錯用及誤解的情況發生。傳統的捏麵人曾經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項民俗藝術,如今已經越來越少見,對此流失雖然感到相當惋惜,但我們無法改變時代停止進步,不再學習更新的專業知能,因此對於無法忘懷的臺灣民俗文化,藉由多方面的認識與了解,改以不同的角度欣賞臺灣、品味文化,將會是重新體會臺灣風土民情之美的最佳機會。
參考書目:
1984 阮昌鋭 《民俗與民藝》,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1992 吳瀛濤 《台灣風俗》,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8 段改芳 《民間禮饃製作》,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0 劉還月 《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 陶思炎 《中國祥物》,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2006 魯漢 《民間麵花》,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
八月 3rd, 2009 at 1:14 上午
辛苦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