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上網就能知魚之樂

圖‧文/何令慈、黃楚婷

俗稱:溪哥,棲息於潭區,為雜食性,以有機碎屑為食;成魚為偏肉食性。

「嚇!他夏天烈日下,一群人聚集在河邊,旁邊盡是讓人無法理解的儀器,怪異的機器和河邊的人群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注意,他們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群詭異份子。們在電魚!」

一位民眾大喊,撿起了石頭向人群扔去。人群中,有人出示了電魚的許可證,居民仍然不相信,砸毀了儀器,將團隊驅離。有的民眾依舊憤慨不平,追到台大去查證,原來這群人是清大的副教授曾晴賢以及學生,正在為淡水生態環境作收藏及維護,為了採集一些不易取得的魚種樣本,所以才使用電魚的方法。
像這樣蒐集標本的恐怖經驗,清華大學之台灣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曾晴賢笑著說:「丟石頭是小case啦!之前被拿刀追的經驗才恐怖。」
雖然是頂著烈日或寒風,辛苦的在為台灣的生態教育及環境保育進一份心力。卻也因為民眾對這樣舉動的誤會,造成不必要的衝突及負擔。也因此,關於河川保育的觀念,需要以各個方向的努力來推廣。其中一個方向當然就是數位典藏。


拍標本照

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執行至今,主要是針對魚類進行典藏的工作,現在約有將近四百種魚類蒐藏,包括兩百餘種河口魚類、三千餘瓶酒精與福馬林保存之標本,例如常聽到的櫻花鉤吻鮭、土龍,或是較少為人知的明潭吻蝦虎、高身鏟頷魚。往後,預計針對淡水無脊椎動物標本,淡水浮游生物標本以及其他環境與生態影像資料進行數位化工作。如果計畫進行順利,不僅可以運用這些研究成果做教學或知識提升之用,亦可將過去所收藏的標本做妥善的處理,避免因為缺乏適當保存的場所而失去這些數量可觀的自然生物標本。

從修理機車到守護河川

長期從事淡水漁類的研究與調查,曾晴賢從小的志願卻和生態毫無關係。「我一直到高中都還沒看過海。」曾晴賢笑著說,小時候因為表哥開了一家機車行,對機械的迷戀讓曾晴賢一心只想當個黑手,在機車行裡工作,然而卻沒如願考上高職,高中成為升學的唯一選擇。大學聯考選填志願,落點的結果,曾晴賢上了文化大學的海洋生物組,成為曾晴賢投入生物研究的起點。

曾晴賢的妻子曹鈴珠對先生求學之路,下了一個註解,她笑著說:「晴賢能有這樣的成就,除了他本身很努力用功,他也遇到了很多貴人。」

當時一些台大很有名的教授會到文化大學授課,也因為這樣的制度,曾晴賢才得以和該領域頂尖的學者們接觸。求學時代的曾晴賢幫教授做事,從來不曾抱怨過,也不覺得自己吃虧,反而從做中學,逐漸和教授培養出良好的互動關係。而這些老師,也都成為曾晴賢之後進行研究的貴人。

由於教授的建議,曾晴賢從海洋生物轉向研究淡水生物,台灣做海洋魚類研究的學者較多,但研究淡水魚類的,在當時幾乎沒有。懷抱著小時住在河邊這股特殊的情感,曾晴賢的足跡,開始遍布台灣各大河川。

為了了解河流生態、充分掌握該流域的生物資訊,曾晴賢和學生常常必須進行野外採樣,觀察記錄當地的淡水物種,瞭解當地的溪流生態是否遭受破壞或出現變化,過程中必須進行標本採集、照片記錄、和野外攝影。以櫻花勾吻鮭的數魚為例:他們必須克服寒冷的水溫,穿上厚重的「水母裝」,將臉埋入水中進行數魚和魚類攝影,有時一泡就好幾個小時,上岸後常出現失溫的現象。

台灣石魚賓:棲地:深潭底層中,日行性。雜食,主要攝食石頭上的藻類及水生昆蟲。

蓋斑鬥魚:棲地:靜水域中,雄魚有築泡巢及照顧子代的行為。具有迷器來幫助呼吸。

在湍急的水流中,需要注意鏡頭不能劇烈搖晃、水的清晰度、魚群是否會受到驚嚇,每項原因都會影響到整體拍攝的成果。

學生的安全問題則是曾晴賢最擔心的部分,有些學生對溪流不熟悉,看到水就怕,往往第一次數魚就遇到不少困難。有些學生求好心切,沒有照明設備還繼續數魚,讓大家摸黑上山尋找,那種心急如焚的感覺,曾晴賢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然而收穫通常都是豐富的,不只是在採集標本方面,「每個人經歷過這個辛苦的過程,回來之後都印象深刻,因為能夠在台灣最乾淨的溪流之一看到冰河孓遺的生物,這是多麼讓人興奮啊!」曾晴賢說。

網路其實是一個宣傳管道,雖然因為一些時空的限制,網路無法讓所有東西都做完整的呈現,但民眾可以藉由網站了解到粗淺的內容。

曾晴賢長期在做淡水生物的研究與收藏,然而清華大學並沒有長期的標本保存計畫,因此他希望藉由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建立更完整的生物保存記錄,也能夠讓研究過程及生物的背景資料做詳細且完整的收藏。更重要的是,運用網路的擴散性以及便利性,讓一般民眾也能具備一些基礎的知識。

曾晴賢說,最大的理想當然是建立起一個全台灣甚至是與世界連結的生物數位典藏庫,讓其他研究者有第一手資料做參考,避免重複取得標本造成生態破壞,而一般民眾在需要的時候也能夠做即時且有系統的完整搜尋。

數位典藏好處多

普羅大眾對於生物沒有基礎概念,又無跡可尋,使得一些錯誤的觀念無法被導正。但有了數位典藏,民眾可以輕而易舉的在網上搜尋到這些資料,不會像無頭蒼蠅般毫無方向。

不能接觸海水的生物就是淡水生物嗎?這種二分法是普遍大眾常有的錯誤觀念,其實不同的淡水環境會孕育出完全不同種的淡水生物,每條溪流都有自己的食物鏈,規律的維繫著它們的生活環境。

沒有對於淡水生物有充分了解,無知的人們常常因此破壞到原本的生態,例如以為隨意將生物放入淡水,生物就能夠存活,還認為自己做了功德一件,甚至有宗教團體號召進行集體放生,卻沒有先去調查當地的放生環境,瞭解該生物到底是屬於「哪裡」的淡水水域,例如曾晴賢提過的虎魚、福壽螺,都是因為不當放生,這些外來種(非當地水域原生種)因為缺少天敵而快速繁衍,使得原本居住在當地的生物受迫害,甚至走向滅亡。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這些外來種就如潑出去的水一樣,無法再挽回。

又或者,人造建設也可能造成河川生態的危機,計畫助理李中全以魚跳水門為例:「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魚跳水門的景象,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是『鯉魚躍龍門』、誤認為是吉祥的象徵,但這是不對的,其實魚不該有這樣的動作。」因為環境的開發,一些水利建設阻斷了魚迴游的路線,魚只好奮力跳過水門,這樣的景象很多人並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用「心」作保育

接觸生物多年,曾晴賢一直積極撰寫文章,希望能讓大家了解生態維護的重要性,同時也參與許多演講與活動,推動環境保育。此外,他也與各地的原住民和護溪隊密切互動,向他們解說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和魚類的知識,提供魚道的改善方法和水壩的保護方式,希望藉由這些努力逐漸改善河川的生態環境。

請問曾晴賢,一般人能夠如何保育這些魚類?他只淡淡回答,學會魚的思考模式,從魚的角度去看它們的需要!如果你能夠讓自己蹲在河邊,看著每一條魚奮力的向上游,看著它們跨躍過哪些阻礙,多看個幾次,你就會知道它們需要什麼了。

就像一些宣傳廣告的呼籲,不要亂丟垃圾,勿把淡水的生物都混為一談,把不同水域的生物亂放生,外來種的入侵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不要滿腦子只想著吃,學著去欣賞和陸地環境不一樣的生態,只要有那份心,保育真的不難做。

藉由數位典藏計畫,也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接觸這些專業知識,在需要的時候有跡可尋,不僅可以提升大眾的保育意識,更能增加民眾思考的空間,進而去保護我們居住的環境。

埔里中華爬岩鰍:棲地:湍急水域。底棲,以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有機碎屑等為食。

台灣鏟頷魚:俗稱:苦花,底棲性,棲息溪流的中上游地區,溪中大石頭表面就常有食痕。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