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 細數京劇春與秋

圖1

圖1

圖、文/莊貴涵

前言

且看電影霸王別姬中, 梨園伶人從小嚴峻近乎苛求的訓練;或看張榮飾演的程蝶衣粉墨濃粧後為其師兄細細勾畫項羽的妝容; 再看他在《貴妃醉酒》一折中,「舒廠袖」的旋舞臥魚身段 。許多人是從這部大鳴大放的電影裡真正被京劇藝術所驚豔,可惜的是,隔著銀幕,沒有現場食物汗垢人的氣味,也象徵著京劇凋零的氣息。

近年來,表演藝術五花八門,在兩廳院、各地文化中心,甚至是捷運站琳瑯滿目的海報中,生旦淨末丑的臉譜扮相卻漸漸消失。

談起京劇,似乎只剩下電影「霸王別姬」的些許殘影。

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個台灣戲曲學院專職京劇教育努力維繫這項傳統文化。自2007年加入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以來,學院以數位方式記錄了上百件京劇文物,渴望能藉此保存中華文化的美。而也在這尋訪京劇歷史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一個文化由盛轉衰的辛酸。

春天裡的百花齊放

台灣作為中國文化的延續地,對京劇有著血脈和情感。在對岸政治動盪的同時,京劇的生命則曾在這片土地上斑斕壯闊。

日治時期,當時的臺灣人一方面借此找回中國人的身分,另一方面是表達對故土的身分及文化認同,掀起了京劇第一次熱潮。在當時的兩岸交流下,成為台灣歷史的一種聲音。

第二波高峰則在國軍來台時期,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從大陸撤退後,只能靠京劇紓解思鄉之情。透著爺爺或外公專注而朦朧的老花鏡片後,映著電視機裡各種花臉及唱腔身段,則成為許多人童年懵懂的記憶。

盛況一如春天花園裡的百花齊放。然而春景不再,梨園戲班也只能面臨合併或縮減的命運。

鼎盛時期,台灣曾擁有幾十個京劇團,政治支持下,陸海空三軍擁有各自的戲班,政府也設立教育機構:復興劇校,國光劇校,海光劇校。甚至軍隊裡各排各連都有自己的表演隊伍,大大小小加起來恐怕有上百個戲班子。卻也抵不了時代的洪流。

圖2

圖2

秋天裡的凋零蕭條

新舊及東西文化的衝擊,是造成京劇沒落最直接的大背景。

不只是京劇、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消費的更迭下,都慢慢走到人群的暗處,然後慢慢隱沒消失。群眾普遍對西方文化的高度接受,讓這些表演藝術一直處於邊緣的弱勢,這是文化更迭過程中所不能避免的耗損,這種新舊衝突就好比「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和他的徒兒小四各自捍衛傳統戲曲與西洋話劇。當年的高潮回不來了,能保存的,是妝容舞袖後的文化價值。

西方歌劇以劇本為重,因此即便過了百年之久,普契尼的歌劇依然熱賣,演出的劇團換了又換,不同的世代為相同的故事所感動。

京劇做為號召的是,演員驚人的表演身段和舞台魅力,在角色扮相唱和底下,是一裁一裁午後排練的時光,一記一記老師博教訓的棍打,要成「角」,除了嚴厲的訓練、紮實的功底,還得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與生俱來的明星特質。不著重在劇情,四郎探母的戲碼之所以可以搬演無數次,就是因為每個演員都有其詮釋與身段的精采之處。而當少了真正的「角」,戲也就不成了戲。觀眾漸漸流失,文化隨之消逝。

民國88年,復興劇校與國光劇校合併為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過去用「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倫理道德,大漢天身遠播寰宇,河山崇光日月輝煌」等32字來分輩分的學長姐體制隨著併校戛然而止。

這時,台灣的京劇團已經所剩無幾。

直到現在,縱然波折崎嶇,戲曲學院還是努力的推廣戲曲文化。每週兩次的劇場表演,專為遠道而來的外國貴賓和觀光客設計,希望觀眾可以親身體驗傳統民俗技藝。然而盛況不再,觀眾人數再也追不上當時的人聲雜杳。表演堂內隱隱顯出的些許空盪,需要更多的關注來填補。

兩腿齊踏覓尋二春

套句對岸用語,目前傳統戲曲,尤其在京劇部份走的是「兩條腿」政策。一方面鞏固傳統老戲,二方面開創新編劇。

開創部分,台灣戲曲學院每年固定推出兩到三齣劇情和詮釋方式更現代化的新編劇。其服裝和舞台設計也與傳統京劇不同,強調精緻化和專屬化。唯有藉由這樣的方式,才能吸引新一代年輕族群的興趣,從而引領觀眾進入更精深的京劇世界。

而在鞏固老戲方面,典藏則是重頭戲,透過數位影像的方式,台灣戲曲學院將京劇舞台上曾出現的服飾、道具一一納入數位世界,並且輔以詳盡的解說,希望帶領民眾進入在舞台上所看不見的京劇世界,輕鬆入門傳統戲曲。

傳統戲劇注入新的活力,是文化傳承的首要目標。讓珍貴的文物持續保存下去更是刻不容緩。保存下來的,不僅僅是文物,更是每一次鼓掌叫好之後,逐漸沒入歷史的伶人記憶。

而除了戲曲學院的推廣外,其實台灣的京劇表演團體也默默的耕耘著,近年來逐漸受到民眾重視,以魏海敏為首的國立國光劇團歷年來都有精采的作品推出,去年以張愛玲的「金鎖記」轟動全台。身為復興劇校校友,同時也是「當代傳奇劇場」創辦人的吳興國,則致力於戲劇的東、西方結合。過去推出改編莎翁劇作的「李爾在此」、「慾望城國」、「暴風雨」,不論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精巧的國劇身段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讓觀眾看的瞠目結舌。這曾經走入暗處,衣衫襤僂的京劇老婦,逐漸又走到台前,長袖善舞。

雖然現在學戲的人不比以前多,戲曲學校每年還是有近百位兒童報考,想要學習京劇,甚至有法國學生特地來台學戲。功夫也不比以前下得少,有的旦角光是練踩蹺,就要練個大半年。有的學生為了習慣這個只能用腳尖走路的三寸金蓮,日夜綁著,腳指甲都掉了,只為成為再一次的千古絕唱。

圖3

圖3

落葉歸根期待重生

戲曲在台灣,不論是京劇、歌仔戲、客家戲曲,都在歷史的淘洗中,洗滌出另一種風韻。這些不僅僅是文化的寶藏,也是華人圈的共同語言。每一樣文物的典藏都是大工程,計畫主持人黃一峰老師說:「當初完全沒想到會這麼難做。原本覺得只是拍拍衣服很簡單,誰知道光是拍攝京劇服裝與文物一次就要花七八個人力。衣服怎麼摺,怎麼收,怎麼穿都有學問,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就能弄的。」第一次拍攝時,折騰了一早,只完成三件服裝。光從摺衣就可知道京劇深厚的背景和精深的文化,這些不消說都是歷史累積的點點滴滴。

即便辛苦,傳藝的傳承還是值得的。數位典藏計劃執行以來至今,網站即將完工。網站內從服裝、道具到臉譜,一次收錄。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解說每一樣文物的功用和代表意義,深入淺出。未來還計畫影音線上觀賞,想欣賞名家名段、體驗風華絕代,就從這裡開始。

在琴鑼交錯之後,京劇其實是許多表演藝術的源頭,說「根」或許太沈重,但在許多舞台劇、音樂、各種形式的表演中,京劇的確提供了一個創作的來源。保存和推廣除了喚醒及永續文化藝術的價值外,也希望能藉由擁抱數位的方式,真正湧現出台灣文化的層次與軌跡。

圖4

圖4

圖5

圖5

圖6

圖6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數位博物館:京劇文物典藏

網址:http://digiarc.tcpa.edu.tw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不瘋魔,不成活 細數京劇春與秋” 的回應: 2人

  1. 王址 Says:

    童年的回憶,昨日重現,謝謝台灣及國際友人的合作成果,無形的資產等於無價的財富!

  2. 蔡坤福 Says:

    傳統是根,生活與創新是活水!!傳統藝術要成為現代人的文化價值也必需改變吧~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