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敘事 -人之島上,故事的流轉
圖.文/林佳蓁
對於蘭嶼雙周刊的編輯謝福美來說,13年前的一通電話,讓她人生就此轉了個大彎。
高中畢業後的謝福美與其他蘭嶼的達悟青年一樣,越過太平洋來到台灣本島找尋工作機會,幸運的她在台東的頂好超市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天,她接到了來自蘭嶼的電話,蘭嶼雙周刊當時的採訪編輯王惠如因生產而辭職,思索接班人選時,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中時期積極參與蘭恩團契的謝福美。這一個機會,就此改變福美打算在台灣穩定工作賺錢的人生規畫。
蘭嶼雙周刊為蘭恩文教基金會所發行的刊物,民國74年創刊,在早期資訊落後的蘭嶼島上,雙周刊是唯一的報刊,即使現在島上送起三大報,網路也日趨普及,二十多年來記錄著蘭嶼大小家鄉事的蘭嶼雙周刊,在島民心目中仍然佔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在台灣有雙周刊的地方,就有蘭嶼人」也成為島上人人朗朗上口的一句話。
雙周刊從採訪、拍照、寫稿到排版全由謝福美一手包辦,這份工作,她一做就是十三年。
機場摔的那一跤
回想起剛接手雙周刊時,完全沒有新聞採訪背景的謝福美笑著說自己懵懵懂懂鬧了不少笑話,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卻也讓她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聞。
有一次蘭嶼機場傳出了有飛機衝出跑道的消息,謝福美抓了相機就衝往事發現場。當時往返蘭嶼與台東的是六人坐的小飛機,她衝到現場的時候,機場的人員正合力要將小飛機扶正,謝福美想也不想就越過機場的矮牆,跨到跑道上取角度拍照。「過沒多久維安人員就跑來要驅逐我出去,逃跑過程中還摔了一大跤,」謝福美說:「這個畫面一直到現在都還常常浮現在我腦海中。」
而那張謝福美冒著生命危險以及可能違法的風險拍下的照片,搭配著文稿登上了當期的蘭嶼雙周刊,她也成為全台灣唯一一位捕捉到這件飛機衝出跑道意外的記者。
跟我跟你都有密切關係的鄉訊
這些年來,謝福美不是沒有想過離開這個任務繁重薪資不穩定的工作。
基金會的財務狀況起起伏伏,也曾經有過高達半年無法發薪的狀況。漸漸的,當初懷抱熱情一同打拼的同事紛紛因為經濟狀況而辭職,謝福美卻撐過來了。「常常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想要辭職,心中卻總是被甚麼東西拖著,」對於蘭嶼這塊土地的熱愛與保護文化的使命感,是支持她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在謝福美的眼裡,蘭嶼雙周刊是最貼近當地人的一份刊物,「尤其是〝鄉訊〞對蘭嶼人來說,是個跟我、跟你都有密切關係的單元。」創辦雙周刊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藉由這個刊物讓在外地工作的蘭嶼子弟能夠得知家鄉的最新資訊,而〝鄉訊〞也成功的搭起了連接世代的橋樑。
在尚未鋪設電話線,蘭嶼對外通訊極不發達的年代,基金會每次下鄉探訪時就會順便詢問那些孩子在遠處工作的父母親,有沒有甚麼話要對遠方的子女交代。鄉訊就像是收集了蘭嶼大小事的布告欄,誰家的女兒要結婚?誰家的兒子要出外唸書?這些街坊小事看似雞毛蒜皮,對於在異鄉努力的孩子來說卻倍感親切,雙周刊也往往成為他們療癒鄉愁的一帖良藥。
對於前任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蘭嶼島上第一位出國留學的董恩慈來說,蘭嶼雙周刊就是一本陪伴著他一路成長的刊物。「尤其是在美國唸書的那段時間,感覺更加強烈。」故鄉依舊是這些在外地流浪的蘭嶼青年心中最深的牽絆,訂閱蘭嶼雙周刊就往往成為他們到台灣島上的第一件待辦事項。
像雙周刊這樣的社區報,最大的價值在於〝我們成立我們的媒體,報導我們的故事〞精神,撰稿者寫的就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入自己的感動自然輕易的就能打動他人,離鄉的遊子尤其最容易因為筆者相同的生活背景而對於社區報因而對有特殊的情感。
除此之外,社區媒體的存在,也提供我們不同看待世界的觀點。在主流媒體趨向偏狹觀點,而社區報刊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的同時,在地媒體的數位化,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數位化,報紙訂閱量就1000份就是1000人看,數位化放上網路後的影響力就相當驚人。透過網路是弱勢媒體發聲且得到共鳴的最佳方式。
從典藏到分享
以蘭嶼人角度撰寫,報導二十多年來當地人新聞的雙周刊可說是一部蘭嶼近代史,謝福美也不只一次想過要如何收藏這些基金會的珍貴資產,卻總是因為經費及人力的不足而作罷。兩年前,由交通大學的郭良文教授所主持的蘭嶼數位典藏計畫終於替福美完成了這個多年來的心願。
「如果沒有數位典藏計畫,基金會很多珍貴的資產就會隨著時間消逝。」謝福美慶幸有國科會的這個計畫,讓記錄蘭嶼點點滴滴的雙周刊以及許多蘭恩長時間累積的文史資料,可以不用繼續堆積在角落等待發霉。
兩年來,在謝福美與郭良文老師團隊的緊密合作下,已將蘭嶼雙周刊掃描上線並做內文全文打字,存放於蘭嶼原住民資料庫。謝福美更驚訝的發現,透過資料庫這個平台,她陸陸續續接到很多電話,有些老師希望借用網站上的照片做為課堂上最生動的教材;有些教授希望引用網站上的資料進行學術研究。「這個計畫,讓更多的人想要了解蘭嶼,也讓這些想要了解蘭嶼的人,有了入門的管道。」
數位化的過程,讓原本屬於少數人的收藏分享成為眾人的寶藏。除了蘭恩文教基金會,在郭老師積極接觸的蘭嶼文史工作者謝永泉身上,也看到類似的例子。
自民國80年開始,住在蘭嶼北方的朗島部落的謝永泉傳道拿起V8拍攝部落的重要活動及慶典。最初只是隨手為了留做活動紀念,影片也沒有刻意剪輯,沒想到這幾年隨生活形態的改變,許多拍攝內容已經不復存在。
V8錄影帶有發霉的問題,影帶的磁粉也很容易隨時間掉落,數位化似乎是永久保存這些影像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謝永泉傳道攝之初就希望這些內容有朝一日能公開播放,卻苦於沒有播放器材只能在V8小小螢幕上觀賞,而這窘境終於在影帶轉成DVD後解決。
那天晚上,朗島村的居民聚集在牧師家外的空地,一樣的海浪聲和月光,謝牧師在屋裡屋外忙進忙出,不久,影像透過窗戶放映在屋外的白牆,那是幾年前一起禱小米的片段,片中的人有些去世了,有些還在,在的人都白了頭髮。那個夜晚,在時而歡笑時而驚嘆的人聲中,白牆上的影像重現了群體記憶,也扣住了每個居民的心。
對於謝福美、謝永泉這些在蘭嶼默默耕耘守護文化的工作者來說,蘭嶼數位典藏計畫讓他們多年來的辛苦累積得以向外發聲,讓他們重拾初衷,繼續前進。
今年,在蘭恩基金會現任執行長丁紹慶的支持下,一直只有紅黑兩色印刷的雙周刊終於變成彩色印刷,謝福美也完成多年來的心願,暫時放下職務到台北進修。
她曾經在2005年第139期雙周刊寫到「我們嘗試用鏡頭、文字說故事,紀錄著家鄉裡熟悉的人事物,紀錄著家鄉裡來不及留下就消失的文化………」
13年前的那個轉彎,徹底改變了謝福美的人生規劃,卻讓她找到了可以持續燃燒一生的人生志向。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網址:http://hakka.nctu.edu.tw/database/lanyu/index/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