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書作者的生存之道

文/蘭文里

電子書在經過多年的醞釀之後,終於在今年有了爆炸性的發展。無論是封閉式的電子書閱讀平台(Amazon Kindle模式),或是開放性的Google電子書內容服務模式,似乎都將在傳統閱讀市場中,攪動一池春水。

猶記得數年前的出版專業論壇,產業界還在爭論電子書的「有效性」、「有沒有取代紙本實體出版市場的潛力」?而在今年的出版專業論壇上,產業界人士已經不再質疑電子書提問的焦點已經轉移到「我的企業應當如何切入電子書市場」。這種從Is There 到How to的問法改變,事實上正在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代,正在經歷一場閱讀習慣與出版模式的典範轉移!

目前華語文市場電子書的困境之一,在於電子書平台流通的內容還不夠豐富。許多當代主流作家由於對電子書銷售模式與利潤分配還有疑慮,因此對自身作品踏入電子書市場保持審慎的態度,連帶也使得新興的電子書營運商只得先從古文典籍下手,提供無版權書籍的電子書下載服務。但是在未來電子書營運拆帳模式明朗化,加上數位匯流與資訊科技的發展,當代作家作品在電子書上被閱讀,恐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對未來書的作者來說,文字的魅力並不會隨著0與1資訊的氾濫而有任何的減損。不過,如果作者能夠妥善運用數位匯流的能量,從創作伊始便納入電子書與多媒體思維,這些未來作者所能夠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恐怕將會是一個又一個的驚奇。事實上,現在某些線上版的旅遊書籍,早已超越紙本書PDF版本的境界,已經很難令人區分它究竟是一本書?還是一種「軟體」(Software)?

在這類具有未來書雛型的作品中,除了文字敘述之外,作者更可以適度地融入圖片、影音、純音效、Flash動畫等呈現方式,用多媒體訴說自己希望表述的概念。請想像一下,一本講述霧社事件的書籍,如果能夠融入「風中緋櫻」、「賽德克‧巴萊」的影像,或是賽德克族耆老的口述回憶,或許會比純文字的呈現,還要來得深刻。

這種融入「電腦」概念的電子書,確實也在出版界掀起一陣恐慌,不知是否會「扼殺」作者運用文字的天賦與感染力。不過就目前電子書發展前景看好的環境下,未來書的作者如果能夠具備對文字、圖像、影音的敏銳度,以及與跨領域(編輯、IT、網路)團隊溝通對話的能力,相信對於一本「未來書」的成書,必定會有極為正面的助益。

當然,無論是電子書,甚至是進化、完全以多媒體思維創作的未來書,是否能夠完全侵吞所有閱讀出版市場,尚且容有疑問。畢竟在筆者身邊,就還有不少紙本書籍的死忠熱愛者。但是新型態閱讀模式,相信還是可以滿足不少人在感官與資訊接收上的需求。不論是最傳統的紙本書寫,還是游移在螢幕與電子紙上的資訊,或許未來的閱讀創作將宛如「春蘭秋菊,各領一時風騷」般的繽紛花園,人間弱水三千,但由君取一瓢飲。

延伸閱讀

理財周刊第464期:電子書出版的4種可能,pp41

數位出版電子報:從紙本出版到數位內容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H0039/158522/web/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