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收藏、研究與數位典藏
中國戲劇至宋元時期漸趨成熟,北方有雜劇,南方有南戲。元末明初蘇州崑山一帶已有崑山腔,至明中葉嘉靖、隆慶年間,魏良輔等人改良崑腔,梁辰魚為革新的崑腔作《浣紗記》傳奇,獲得成功,崑曲便很快流行於全中國。崑曲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承先啟後,元雜劇與南戲現在已不能演出,但它的劇目、音樂、表演有相當多的成分保留於崑曲中。崑曲在明中葉盛行以後,大量的文人、藝人投入創作與演出,因此崑曲不論劇本文學、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清代以後興起的地方劇種都要向崑曲學習,許多的大劇種如京劇、越劇等,所以能成其「大」,吸收崑曲的滋養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認為一個劇種的保存與發展,必須做全面性的工作:包括藝術的傳承與推廣,文物、文獻的蒐藏整理與研究出版等。一個劇種如果沒有好演員、大量的觀眾,只做資料保存及研究,劇種終歸衰亡,其研究成果亦難得知音;好的研究與創作有助於劇藝的厚度與深度,為劇藝指出向上之路。
因此,一九九一年至二○○一年十年間,我和曾永義教授辦理「崑曲傳習計畫」,培養了數百位熱衷崑曲的愛好者及數十位演員。二○○○年我帶領傳習計畫的優秀學員成立台灣崑劇團,持續做崑曲的學習、演出與推廣。現在崑曲或崑劇在台灣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一九九二年一月,我在中央大學成立戲曲研究室,研究的範圍包括中國及台灣本土的劇種,但以崑曲為重點。我們進行崑曲文物、文獻、影音資料的蒐藏與整理,如今中大戲曲研究室收藏許多珍貴、獨一無二的文物,擁有書籍萬冊,期刊三千餘冊,影音資料六千多種。二○○二年出版《崑曲辭典》及《崑曲叢書》第一輯六種,第二輯六種將於二○○九年底出版。
珍貴的文物必須在恆溫、恆濕的條件下細心呵護,我們也希望將這些文物數位典藏,給予新的生命,更方便愛好者、研究者的認識與使用。二○○八年我們獲得國科會補助,將中大戲曲研究室的大部分文物進行數位典藏,內容包括戲服、樂器、臉譜、砌末、堂幔、書畫信札等
壹、 戲服
一、韓世昌的斗篷
韓世昌(一八九八~一九七六),北方崑曲演員,工旦。先後師白雲亭、王益友。初學武生,後改學崑旦。隨班在冀中各地演出,吸收了弋腔、梆子腔等演法,豐富了崑曲的表演藝術。一九五七年北方崑曲劇院成立,任院長。
本研究室收藏的斗篷是他演出《牡丹亭‧遊園》杜麗娘、《長生殿‧絮閣》楊貴妃等戲所穿的戲服,約在一九三○年代製作,一九九二年由韓世昌夫人贈予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
斗篷,又稱「披風」。為禦風寒而加披的外衣,多用於腳色行路和夜行之時披用。立領,對襟,衣身長及踝。領部打摺收小,穿時以領部短帶繫結,領部以下散開無鈕扣,故上部小、下部大,形狀如鐘,又名「一口鐘」。
二、俞振飛的褶子
俞振飛(一九○二~一九九三),為著名的京、崑表演藝術家,其父俞宗海(粟廬)為清曲宗師,葉(堂)派傳人。俞振飛幼承庭訓,學崑曲,習詩詞書畫。後來,拜沈月泉為師,習崑曲小生,深得真傳。一九二○年,隨父定居上海,開始學習京劇,曾先後向蔣硯香、程繼先等名師學習,並先後與程硯秋、侯瑞喜、周信芳等著名表演家合作演出。一九五七年五月起任上海戲曲學校校長,一九七八年兼任上海崑劇團團長。
本件戲服是俞振飛一九五八年四月至十月為訪問歐洲七國與言慧珠女士演出《百花贈劍》所製。一九九二年底俞振飛囑將此戲服贈予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一九九三年由李薔華夫人送交洪惟助教授。
褶子是便服,男式又稱「道袍」。原係明人日常生活服裝。斜領,大袖,衣長及足。又分花、素兩類。花褶子舊時繡滿花,今多做折枝花綴於一角。
貳、 書畫
一、祁豸佳的扇面書法
祁豸佳,生卒年不詳。字止祥,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天啟七年(一六二七)舉人,以教諭遷吏部司務。明亡,隱於家,屢徵不出。工書畫金石,精音律,擅詞曲。清周亮工《讀畫錄》謂止祥「常自為新劇,按紅牙教諸童子。或自度曲,或令客度曲,自倚洞簫和之。」今僅知其曾作雜劇《眉頭眼角》、傳奇《玉麈記》兩種,皆不傳。堂兄弟祁彪佳,為明代著名戲曲理論家。
二、俞宗海致顧麟士信札
此件是俞宗海給顧麟士的信札。顧麟士(一九六五~一九三○),字鶴逸,號鶴廬,為蘇州著名書畫家、收藏家。其祖父顧文彬晚年築怡園。顧氏住宅中路第三進大廳,為顧宅廳堂演戲場所。
參、 手抄曲譜、手摺
一、王季烈跋「乾隆三十一年《思鄉》手抄曲譜」
王季烈(一八七三~一九五二),近代戲曲理論家,字君九,別號螾廬,江蘇長洲(今屬蘇州市)人。光緒三十年(一九○四)進士。一生酷嗜崑曲,精研曲學,曾先後創建景璟曲社、同詠社,延請吳中著名笛師徐青雲、高步雲北上拍曲授戲,並組織曲友登台串演。返蘇州後又先後發起儉樂曲社、吳社、集新老曲友六十餘人,定期活動。其於曲唱工淨色,擅〈刀會〉、〈山亭〉等折。曲學論著有《螾廬曲談》、《度曲要旨》等,另與劉富樑同輯《集成曲譜》,與高步雲同輯《與眾曲譜》,晚年又撰輯《正俗曲譜》,皆刊刻行世,流布曲壇。
本件是乾隆卅一年揚州左衛街吳雙字店所抄《琵琶記.思鄉》曲譜,題籤於「思鄉」下有小字:「總講有譜」。原書內頁題「思鄉」、「參拾號」、「慶記」等字。王季烈於庚辰年(民國廿九年,一九四○)所作跋文云:「『總講』謂全折各角之曲白畢載,以別於單載一角之曲白謂之『單講』也」。抄本記載曲詞、賓白、工尺,但未點板眼,又於曲文左旁記有身段提示,彌足珍貴。
二、沈月泉手摺
沈月泉(一八六五~一九三六),小生演員,小名全福。沈壽林第三子。藝事得自家傳,也曾受教於小生前輩呂雙全。工官生兼雉尾生、黑衣生,有小生全材之稱。能戲極博,對小生以外的行當,不論生旦淨丑均精熟。一九二一年秋,崑劇傳習所在蘇州開辦,應聘入所任教,拍第一隻作台(崑曲教師為學生教曲,名叫拍作台)。班中尊稱為大先生,循循善誘,熱心傳授,崑曲傳字輩演員受其薰陶最多,使崑曲的許多劇目得以保存、流傳至今。
本研究室收藏沈月泉所收藏清宣統至民國初年的手抄曲譜、手摺數十本。
肆、 堂幔
堂幔,家庭喜慶活動時掛在廳堂正中屏門上。紅氍毹演出,便在堂幔前進行。演員從堂幔兩側屏門上下場,所以不置門帘,與舞台演出時所用臺幔今俗稱「守舊」者不同。
1.蘇州刺繡堂幔
此件為晚清蘇州刺繡堂幔。
2.溫州繪畫堂幔
此為溫州繪畫堂幔。此件約製於一九三○年代。
伍、 蘇州活動戲台及戲船模型
清代晚期,蘇州吳江船廠老板陸高升仿照蘆墟鎮泗州寺大殿建造的可以拆卸的活絡舞台,人稱「高升台」,今已不存。該戲台適合水鄉特點,每到一地演出,就搭台,演完就拆台,裝入特製的船內運往下一個演出場所。
蘇州市戲曲博物館也有此種戲台模型,但不能裝拆;此件由蘇州顧篤璜先生重新監製,可以裝拆,較接近原貌。
中大戲曲研究室將所藏崑曲文物數位化,是保存人類珍貴文化遺產、服務戲曲研究者、愛好者的工作。
近十餘年來台灣的學術機構對教授、研究員的評鑑主要是論文的產量及被引用次數,對學術文化更有影響的基礎工作反被忽略。過去二十年我一半以上的時間精神致力於崑曲的推廣、表演、蒐藏、整理及台灣本土戲曲的調查、保存工作,在學術評鑑不占有分量,但是這些比論文的生產更具有長遠的影響。
近年,我的研究比較著重崑曲音樂研究、地方崑曲研究及台灣崑曲研究,也將從今年底開始陸續出版研究成果:「崑曲的宮調與常用曲牌」、「崑曲曲牌研究」、「金華崑曲研究」、「台灣崑腔研究」、「台灣崑曲活動史」等。
延伸閱讀:
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
http://140.115.90.50/about/pages.php?ID=about3
從蘇州崑曲到台灣崑曲數位典藏計畫Ⅰ「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典藏崑曲文物」數位化:
http://kunopera.lib.ncu.edu.tw/KunOpera/
知識地圖-從蘇州崑曲到台灣崑曲數位典藏計畫Ⅰ「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典藏崑曲文物」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