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

 

文/張茂桂、賴奇郁

兒時的情景似夢般依稀,母愛的溫暖永遠難忘記,

母親呀我真想您,恨不能夠時光倒移。

1987年6月28日,在台北市金華國中體育館,一群由外省籍老伯伯自己命名的「想家』合唱團,唱著這首「母親您在何方」,道出他們壓抑近四十年、想家不得歸的思鄉之情。

1949年國共內戰進入最後的殊死戰,徐蚌會戰(又稱淮海戰役)之後,國民黨軍潰敗的局面幾乎難以挽回。5月20日起,台灣警備總部宣布台灣進入動員戡亂的「戒嚴」時期,效忠國民黨的中央政府於年底遷來台北,台灣湧進為數約一百多萬的大陸軍民。其中有原本效忠的國民黨軍隊,有被拉伕、被迫參軍的老百姓,也有出於無助逃亡而從軍的年青人。

到台灣之後,國府聲稱「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然而時間一年年的過去了,1987年最後宣布解除戒嚴令時,戒嚴已達38年,而人們日日期盼返鄉團圓的夢卻未實現。當年的青壯之士,如僥倖劫後餘生,也已是鬢髮花白、垂垂老矣。

因為戰爭與政治敵對關係,來台外省人不得與家鄉親人有任何聯繫長達近四十年。少數試圖尋找管道與家鄉通信,而有能力轉往第三國、繞道回中國探親者,他們都必須冒「通匪」、「叛國」的罪名,輕則管訓入獄,重則被處監禁。

1986年民進黨宣布成立,直接挑戰戒嚴時期禁止組黨之禁令,衝突一觸即發,面臨攤牌的局面。當時蔣經國總統大權在握,幾乎以一人之承擔,排除眾議,宣布了將要解除戒嚴令的決心,但是整個社會輿論、文化界仍然受到根深蒂固的反共愛國情操所牽制,「返鄉」被認為是軟弱者、共匪同路人、台獨搗亂者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老兵,因為反抗「禁止與匪區親人聯繫」的政治體制,在「黨外人士」與人道主義知識分子的協助下,組成「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展開為期近一年的老兵返鄉探親運動,最終促成了「開放探親」的政策實踐。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立後一連舉辦四場演講:1987年5月10日在國父紀念館紀念母親節,且公開表達訴求;1987年6月28日在金華國中舉辦「想回家,怎麼辦?」晚會;1987年9月20日在龍安國小舉行演講會,要求當局盡早明確宣布開放探親日期;1987年11月22日聯合「教師人權促進會」共同舉辦演講會,強調「阻礙返鄉探親,年底不給選票」[1]

演講活動外,老兵行動者經常身穿寫有「想家」二字的白上衣,穿梭於街頭、火車站、市場、眷村、榮民之家,以及政府單位,如退輔會、立法院、調查局等,手裡不停地散發傳單,即便是遭到有關單位攔阻,或是社會上的輿論壓力,更甚者或有群起毆打促進會成員的,也不能影響這群力圖尋求回家之路的老兵朋友。會長何文德先生表示:「如果說這是我們為中國歷史上因真正分裂而使得千千萬萬離散的骨肉、隔絕的夫妻、破碎的家庭得有重新團聚之期所必須付出的某種代價,我心甘情願承受這一切的醜化、折磨與傷害的結果。」[2]

在蔣經國的直接命令下,1987年10月15日行政院正式宣布一般民眾自12月起可赴大陸探親。11月2日紅十字會開始受理登記,12月1日起探親的民眾陸續回到彼岸家鄉。據促進會成員姜思章表示:「原本散發傳單時所遇見的罵人、打人的老兵們,紛紛都到紅十字會登記返鄉。」促進會成員亦組成「台灣返鄉探親團」,於1988年1月14日在會長何文德帶領下,率領促進會內老兵會員一同返鄉及祭拜黃陵。[3]

1987年「外省人返鄉促進會」成員於台北街頭散發傳單

1987年「外省人返鄉促進會」成員於台北街頭散發傳單

老兵返鄉探親難免為「解嚴」、「政治民主化」的大事紀所定位,也將「開放探親」視為「威權政治」轉型的一環。的確,當時的運動,涉及層面相當廣,不只是老兵返回大陸,同時還包括了滯留大陸的台灣籍老兵返鄉,海外台獨黑名單人士返鄉,還有包括台灣原住民返回家園等這幾項訴求。不過,因為行動者的「外省老兵」身分非常明顯,後來就以「老兵」為返鄉運動主體而進行的討論較多。

這些少數被政府所懷疑,被媒體污衊的一群背景特殊的老兵,不顧身家安全,挺身吶喊,在「柏林圍牆」倒下的四年前,率先衝破全球冷戰政治圍堵的一塊牆。隨時空移轉,老兵逐漸凋零,而現在來往兩岸的台灣同胞,每年多達百萬人次,所謂返鄉探親、參訪觀光都絡繹於途,已不復當年的悲情。

然而返鄉之後,真是「大團圓」的結局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原為返鄉者的普遍寫照,但這些文字所無法表達的是現實變遷,以及再相會或相會之後的情境與心境變化。因為,記憶中的故里與舊人,並不曾真正停留在記憶深處四十年,不但人的形體會蒼老,人的感情認同、價值觀、社會位置與關係網絡都會改變,人也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而死亡。而衰老、死亡、病痛等,帶出最多的反而是今生「無法再團圓」的傷痛或哀嘆。

返鄉探親後,很多人仍然「自然而然」地回到台灣,或者繼續在兩岸間的家鄉不斷地「旅行」,而「鄉愁」也在離開歸屬之後不斷的重現。彷彿鄉愁「時時都在等待下一次『返家』的途中」,難以止息。

而故事是否在成功返鄉後結束?故事之不得結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的繁衍、創造社會交往與關係的本能。返鄉之後,人們因而得以繼續人際營造,且在兩岸之間創造了新的流動與人際關係。在個人層次上,最為明顯的就是兩性關係、婚姻關係的繼續發展。對於一些未婚或者失婚男性長者來說,兩地的物質生活落差,改善了男性在配對關係中的弱勢位置,而濃郁的鄉情與親情,促成了人生對於美麗黃昏的追求機遇與幻想。另外一方面,有時候因為丈夫堅持資助老家的經濟需求,或者親人在台灣探親團聚所形成的壓力,造成了新的社會關係發展與相互想像。

再者,對於跟隨返鄉探親的第二代及媳婦等,則是有機會參與並直接接觸第一代的鄉愁,同時也造成自身對親情、對時代、對至親的不同內在感受。因此故事並不就此結束,他們是從不同的位置與觀點,呈現外省家庭經由返鄉探親所產生的種種多元多層次經驗。

~感謝台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數位典藏計畫提供相關圖片。

 


 [1] 參姜思章:《怒吼》(台北:賢志出版社,1996年),頁51-56。

[2]參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1987年7月份傳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對田中榮家暴力事件的聲明」一文。

[3]參王佩芬:〈一條漫長回家的路——老兵返鄉探親運動〉(2009年5月,未刊稿),頁17。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