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Web2.0的社群經營策略-以台灣棒球維基館與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為例

文/林信成

1990年代中葉以來,許多新興的Web技術與觀念陸續出現,逐步開啟了2005年之後被統稱為Web 2.0的網際網路應用新時代。資訊技術的發展瞬息萬變,數位狂潮席捲了現代人的生活,網路創新發展正以更靈活、更彈性的方式優化網路的應用,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果,並且不斷擴張我們對未來網路的想像,延伸我們可追求的網路便利生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2002年起推動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以下簡稱NDAP或數位典藏計畫),首要目標是將政府或民間典藏之重要文物、史料、藝術作品等數位化,建立國家級數位典藏庫,進而促進人文與社會、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學術單位及機關團體也都順著這股潮流,致力將實體文物數位化,除了保存珍貴文物之外,易於傳播的特性讓數位文物在教育、學習、研究等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發展近八年的數位典藏計畫,除了大批數位影像的記錄與保存外,為了讓更多人透過數位化看到台灣文化的豐富樣貌,數位典藏計畫也積極建置網站、資料庫等,希望能更緊密貼近社會大眾的生活。網際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維基(wiki)、噗浪(plurk)、臉書(facebook)、部落格(blog)等新興媒體的出現,改變了資訊傳播的模式,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數位典藏計畫也隨之開發不同的介面與平台,希望讓藏品與社會產生更多對話與交流。

台灣棒球維基館

「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由淡江大學資圖系數位典藏研究小組所執行,以保存運動文化資產為訴求,希望藉由資訊科技,從建立具參考價值的數位典藏資料庫做起,協助棒球界人士、棒球運動研究者,以及眾多對棒球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能更深入、更有效率的探索台灣棒球運動與社會發展的脈絡。自2004年起至今已完成了「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台灣棒球維基館」、「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三個數位典藏庫之建置。

正所謂「今日之新聞,明日之歷史」,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是將昨日之歷史加以回溯建檔,補齊台灣棒球發展脈絡,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上述計劃之延伸運用,利用Web 2.0的概念,以及與維基百科相同的社群協作軟體MediaWiki,建立一個以台灣棒球為主題的協作平台,藉由網路上社群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台上編輯,將自己所知道的棒球新聞、賽事紀錄、趣聞軼事等,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與社會大眾進行線上的分享與交流。

圖1.台灣棒球維基館首頁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知識組織為知識內容加值的方法之一,其理論是建立在知識單元「概念」的基礎上,將無序或分散的特定知識,根據一定的原則與方法,使之有序、集中、定址,以方便知識的提供、利用和傳播[1]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Knowledge Web of Taiwan’s Diversity)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分項「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所建置,藉由各典藏計畫的內容提供,除呈現臺灣文化、社會與自然環境之多樣性,更期望達到內容「共享」、「創新」的目的。整合來自不同計畫之數位內容,透過詞彙控制的技術,將內容「組織」為知識,同時知識網也是結合數位典藏內容與群眾智慧的新嘗試,使用者進入知識網後,可於線上建立個人藏品專區,創作知識地圖,藉著知識網提供的各項功能與所有使用者一起「合作」,創造出更多知識。

圖2.台灣多樣性知識網首頁

 

小結

無論人類知識的載體如何變化,知識組織的最終目的,仍是以讓人們能便於使用及管理為出發點,台灣棒球維基館希望透過置身於台灣棒球歷史的人們口中,敘述他們親身經歷棒球運動發展的過程,彙整出更完整的棒球記憶,呈現在社會大眾的面前。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結合Web 2.0使用者參與的概念,讓使用者可以利用數位典藏的素材,編輯屬於自己的主題地圖、敘述自己的典藏故事,在網路的世界分享台灣的故事,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透過網路形成討論社群,分享經驗。

美國已故文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曾說:「千萬不要低估一小群人的力量,只要他們竭盡心力,其力將可以改變世界,事實上這就是世界運作的唯一真理[2]。」虛擬社群的經營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分享與集結智慧的另一種方式,希望透過數位典藏計畫,以虛擬社群的力量,塑造台灣文化與自然多樣性呈現的另一種可能。

延伸閱讀:

◆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

http://museum.dils.tku.edu.tw/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

http://ndap.dils.tku.edu.tw

◆台灣棒球維基館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http://knowledge.teldap.tw/

 


[1] 阮明淑、溫達茂,「Ontology應用於知識組織之初探」;,佛教圖書館館訊,32(民國91年12月):6。

[2] 吉姆·波德金著,智慧狂潮,李掙瑤、朱璞瑄譯(台北:高寶國際,2001年02月07日)。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