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木雕薪傳民族藝師 李松林

/薛宜真

清領時期,漢人大量渡海來台,在沃野千里的島嶼上落地生根,並將原鄉的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移植,發展出獨特的台灣文化。歷經兩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台灣社會漸趨穩定,從對岸持續進口的竹編、織布、木作等等手工藝的實用民生工具需求逐漸大增,從事製作的匠師也開始供不應求,有餘力發展工藝的台灣,吸引了許多優秀的傳統工藝匠師根留於此。有「木雕世家」美稱的李家,就是在此背景下定居鹿港,李松林的曾祖父李克鳩,於道光年間從福建永春渡海來台修築鹿港龍山寺,世代以木作為業,百年來以一刀一鑿,細緻刻劃出台灣的歷史脈絡與文化面貌。

傳承李家的第四代李松1907-1999),在家學淵源的薰陶下,1918年開始與父親學木作,並以二伯父世順公為師學習木雕技巧,學藝三年後出師。1922年,年輕的李松林首次參與鹿港辜顯榮家族的家具製作,辜家用料需求講究,奠定日後創作的基礎;1924年,以「師傅頭」的身分領導修建鹿港天后宮正殿,與來自泉州、潮州的著名匠師們共事,從中磨練與學習名家技法,期間長達四年,使其精湛的技藝聲名遠播。

李松林早期多從事寺廟大木作的創作,如鹿港天后宮、通霄媽祖廟、三峽清水祖師廟、清水觀音亭等,皆可見其創作蹤跡。中年後,開始致力於藝術創作,從匠師頭銜到藝術家身分、從廟宇故事到個人心性呈現,題材逐漸多元並具有個人風格,融合傳統與創新,顯現他不斷精益求精的創作理念。

1985年榮獲教育部首屆薪傳獎的肯定、1989年獲頒「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的榮譽頭銜,皆可發現李松林的大師風範並非僅止於個人成就,亦表現在薪火相傳的意念上,其不藏私的藝術家精神,使得台灣木雕藝術不只往前邁進,更向上提升,為台灣文化增添一抹秀麗的風華。

採訪者薛宜真,受訪者為計畫主持人暨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許世芳主任與李松林之子李秉圭。

自雕像。極少民間傳統藝師會如同西方藝術家一樣,留下自己的畫像或雕像,而李松林卻讓自己的身影,成為一項永留後世的作品。此自雕像為1981年,台灣製片廠拍攝「雕刀泥土親情」影片,李松林應邀參加演出,並應劇情需要而雕作。

薛宜真:鹿港有許多傳統工藝的匠師,譬如吳敦厚的燈籠工藝、陳萬能的錫器製作等,都相當具有特色,為何您選擇以李松林的木雕作為數位典藏的對象?

世芳我與李先生同是鹿港人,跟鹿港淵源也非常深,國中時,我就開始參與鹿港辦理的民俗技藝活動,常有機會觀賞工藝展示,因此對木雕並不陌生。

後來我在學校的藝術中心任職,平均每年會規劃近十次的展覽。有次某個校友前來參訪,認為既然許多畢業校友都非常優秀,為何不做個聯展?於是,我就開始著手計劃「校友作品展」,因此認識了我們的傑出校友,李秉圭先生,而李秉圭的父親就是鼎鼎有名的木雕大師李松林,由此機緣促成了後來的合作。

薛宜真:此次計畫承蒙李秉圭先生相助,提供珍貴的作品讓更多人能夠透過科技觀看李松林的木雕藝術。請問李先生初聞此計畫時,有什麼樣的建議與想法?為何願意提供父親珍藏的木雕作品呢?

李秉圭:我認為父親是「公共財」,雖然他是我的父親,但他的智慧不光屬於我,而是整個社會、人類共有的有形與無形資產。他往生後,我個人沒有技術、經濟能力,以及永久保存作品的方法,這次能夠藉由許教授與國科會計畫,替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將他的創作永久留存,我覺得非常高興。

薛宜真:此次數位典藏計畫的契機與目的為何?所構想的典藏進程又是如何呢?

許世芳:數位典藏李松林的作品,概念來自於「文化保存」。這幾年來,台灣極力推廣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所保存的不一定是有形作品,有時候可能是無形文化,譬如技藝傳承,這些都會隨著時間慢慢凋零,因此我希望能夠以網路化、現代化、科技化來保存這些傳統,並且進一步達到網路推廣與藝術共賞的效果。

〈甲子熙年〉,此創作為李松林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於1984年創作,是年為甲子年,他以栩栩如生的螃蟹象徵「甲」,爬行於俗稱「匣子」的竹編簍上,做為表現題材,巧妙構成「甲子熙年」的吉祥寓意。此作融合圓雕與透雕手法,巧奪天工使木頭轉化為細緻編織的竹簍。

我把這樣的想法與李家豪教授分享,也就是此計畫的共同主持人,接著我們即著手初擬計畫草案。除了相關網站的回顧外,我亦向李秉圭請教李松林大師的作品類項,發現大師除了木雕作品的呈現外,他竟會在創作前先繪草稿,這種創作習慣相當特別。於是我就想,倘若以平面的草稿與360度旋轉的3D立體作品做比較,或許會讓觀者更了解作者的創作歷程,以及作品的美感與技巧是好在哪裡,這樣會更有助於推廣。

因此,我們以虛擬空間來展示木雕作品的3D立體成像與草稿,並希望藉此收集創作者的相關美感比例數據,以作為日後的研究參考。

薛宜真:過程中,想必接觸了李松林相當多的作品,就您對李松林的瞭解,您認為以木雕維生的家族生長環境與師承制度,對他的影響為何?在他的生命歷程中,又有什麼事件或人物,造就他不同於其他匠師?

許世芳李松林早在十四歲就參與製作鹿港辜家的家具的雕刻工程、十七歲參與重修鹿港天后宮、二十八歲即打造黃慶源家花園的「金銀廳」等,從這些經歷,我們可發現李松林年紀輕輕就參與過不少重大的工程維修,顯示他是非常早慧的。在每個案件裡不斷地要求自己不僅要做得好,還要不斷自我提升。我認為這樣的參與歷程,是導致他成長速度非常快的原因之一,讓他在不到三十歲就發展出人生的高峰期。

至於在他生命歷程中影響其創作的重要事件,我認為參與三峽祖師廟的修建應該不可忽視。當時主持的李梅樹先生召集了各地傳統匠師前來共同創作修建之工程,李松林大師因而有機會與其他頂尖匠師們相互接觸、學習不同的風格與技法,我認為這個經歷對他後來的創作,從傳統題材走向寫實題材,也有些影響。

薛宜真:李松林一生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從種種作品中,您所看見、認識的大師是怎樣的人?大師中年之後漸從工作轉往藝術發展,其創作的個人風格與特色為何?

人生四暢之「掏耳」手繪草稿 此為作品「人生四暢之掏耳」的手繪草稿,可見李松林在木雕創作前,費心構思作品的過程。

許世芳總歸影響其創作之主要因素,我認為是「個性」,作品可以表現出創作者的人格特質,因此可以從作品中觀察、得知他的個性與待人處事。我覺得他是一個溫文儒雅的人,待人非常好,投入創作時,專注力十足,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這樣的形象。而他的雕刻細緻,巧奪天工,對自我要求很高,花很多時間在創作,但不輕易呈現,可見其對作品的嚴苛要求。

對於李松林的作品,在民間流傳著一句話:「松林師父工巧幼(台語)」,顯示出「細緻」為其主要的創作特色。簡而言之,他的風格即「寫實而不俗,細緻而不膩,生動而不野,明快而不暴」,作品雕刻手法粗中帶細、細中帶粗,精純而不複雜,在美感的創作上有其獨特的調性。

薛宜真:此次數位典藏的物件是否經過選擇機制?例如限定於李松林某一時期的作品、手稿,抑或限定於某一題材?還是經由李秉圭個人的審美眼光,提供他認為最適合做為數位典藏的作品?

李秉圭首先是量的問題。由於限於經費,許教授已事先告知我,在計畫中大概會呈現幾件作品,因此我盡可能提供他足夠的數量,以及題材上的套數。在作品的提供上,其實李老先生以前沒有曝光過的作品,這次都有提供數位典藏,這些大多是家裡的藏品,皆為他創作第二春時期的作品。

而他早期的作品大都在廟裡,質量做工非常精巧,但礙於經費限制,沒有辦法到各地採擷記錄,所以無法進行數位典藏,僅能在文字記錄上加以敘述。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