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潮間帶生物的特性

/陳育賢

臺灣的海岸線長約1,140公里,大致上可以分成礁岸、岩岸、礫岸、泥沙海岸與河口等幾種類型。在不同的海岸潮間帶中,棲息的生物種類就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各種生物對其棲地環境都有其獨特的適應力,且對資源的利用程度也有所不同之故。

臺灣岩礁海岸生物的特性

岩礁海岸包含了珊瑚礁海岸岩石海岸兩大類,而岩石海岸又可以依據石塊的大小,細分為海蝕平台、巨礫海岸、礫石海岸、沙礫海岸等,且珊瑚礁海岸中也常混雜著礫石區、砂石區、泥沙區及泥沙底的潮池或潮溝等各種微棲地。此外,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藻礁海岸,是由珊瑚藻類死亡後膠結所形成的。

〈白果胞藻〉,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俗語說:「滾石不生苔」,穩固的岩礁海岸潮間帶的岩石上,幾乎都長滿了各種海藻。這些海藻依據能忍受乾旱與炙熱的耐力,而有著分層生長的現象。在潮間帶上部大量繁生的海藻通常耐旱的能力較好,如石蓴、滸苔、柔弱捲枝藻和絲擬藻等。在湧浪較大的潮間帶下部繁生海藻則大多質地堅韌,可以忍受海浪不斷的沖擊,如喇叭藻、馬尾藻、石花菜、白果胞藻、繁枝蜈蚣藻、小杉藻、縱胞藻等。在水流比較緩和的潮池或亞潮帶裡生長的海藻,質地通常比較柔嫩,而且大都能夠分泌粘液保護自己,如:巢沙菜、海門冬、蜈蚣藻和浪花藻等。

〈冠葉馬尾藻〉,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有些海藻還會吸收海水中的石灰質沈積在體內,增強組織的硬度以抵抗海浪的沖擊,而大量繁生在潮間帶,如仙掌藻、北方赤盾藻和珊瑚藻類,這種鈣化的機制還可以降低體內有機物質的比例,使得許多魚類、海膽、螺類和蟹類等動物不喜歡吃它們。

棲息在臺灣岩礁海岸潮間帶的動物有上千種之多,每一種動物都要有其特殊的本領,才能在這環境多變的海陸之間生存到現在。石鼈、笠螺、青螺、玉黍螺和海蟑螂等大多能耐乾旱和大浪,而棲息在大型掠食者較少的潮間帶上部。

〈花笠螺〉,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棲住在岩礁海岸潮間帶的螺類和甲殼類大多有堅硬的厚殼,才能忍受大浪的沖擊,如鐘螺、岩螺、麥螺、蜑螺等科的螺類,以及寄居蟹、扇蟹和方蟹科的甲殼類。藤壺類和黑齒牡蠣大多緊緊的附生在浪大的岩石上;多毛類、甲殼類和陽隧足大多匿居在岩縫中;海綿、海葵、菟葵和海鞘則大多附生在潮間帶下部與潮池裡的隱蔽處;扁跳蝦、迷你貝類和海兔則大多藏身在藻叢中。潮池中有許多魚類則是常客,如鰕虎、鳚、豆仔魚、隆頭魚、石狗公、裸胸鯙等。青螺、笠螺和松螺等貝類都有著強壯的腹足,可以緊緊的吸附在岩石上,每天出外啃食岩石上的微細藻類之後,都會爬回到固定的「家」,久而久之,岩石的表面就會形成許多小凹洞。梅氏長海膽還會在岩石上鑿穴而居,以其硬棘抵住洞壁,抗拒捕食者的攻擊和海浪的沖擊,也漸漸地將岩石挖得千瘡百孔,在地層上升以後,形成了「蜂窩岩」的特殊景觀。此外,還有許多星蟲會分泌酸液,在堅硬的珊瑚礁石裡面鑽孔而居,以躲避敵害,猶如珊瑚礁海岸的蚯蚓,其數量可多達每一平方公尺有上千隻,可以說是破壞珊瑚礁的主要元兇。

固著性的生物如石蓴、滸苔、珊瑚藻、海葵、菟葵、藤壺和牡蠣等,必須附著在穩固的岩石上,才能避免被沖走或壓死。因此,礫石越大,就越能夠提供越穩固的基底,而礫石越小的潮間帶,棲息的生物就越少。此外,以強大的腹足吸附在岩石上的貝類,如:石鱉、青螺、笠螺、蜑螺、松螺、鐘螺等,也都需要比較穩定的基底,以免被大浪翻滾的石頭壓住或擠到。

〈大和寄居蟹〉,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棲住在礫石海岸潮間帶的甲殼類動物大多具有硬殼和尖銳的趾尖,以利在岩石上和岩縫間爬行;寄居蟹類可以利用堅硬的螺殼來保護自己。有些蝦蟹類還可以迅速而且完整的自動切斷被岩石夾住,或者是被人類等天敵捉住的附肢,以利逃生,且能迅速的封閉傷口,不會流失太多的血液,而蛻殼時,還會再生出新的附肢。此外,許多瓷蟹類為了在石頭縫隙中爬行,還演化出特別扁平化的身體。

〈黑齒牡蠣〉,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臺灣泥沙海岸生物的特性

〈太平洋蟬蟹 〉,陳育賢攝。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泥沙海岸的潮間帶因為底質鬆軟不穩定,所以海藻無法固著生長,只有在寬廣的泥沙海岸,才有海草以地下莖蔓生,或者是紅樹科的樹木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如泰來草、海茄苳和水筆仔。同時,在寬廣的泥沙海岸也有較多會掘沙挖洞藏身的動物,且各有其特殊的本領,例如沙蟹類和招潮蟹類的步腳細長,眼力甚佳,可在沙地上快速奔跑並迅速挖洞,以躲避水鳥等掠食者的攻擊;短指和尚蟹則以大群覓食,減少被捕食的機率;大眼蟹類的身上長滿了細毛,常黏附著一些藻類作為偽裝之用;黎明蟹和蟬蟹的步腳都已經特化成扁平狀,可迅速的掘沙躲藏。螺類和寄居蟹大多靠硬殼的保護,以避免掠食性動物的捕食。而無數的沙蠶和星蟲等蠕蟲類則匿居泥沙層中;雙殼貝類則除了會掘沙匿居之外,還有硬殼可以保護自己,只有在漲潮時才露出一點出入水管,以濾食浮游生物;襟首葉蟄蟲還會黏附貝殼和草木碎片來偽裝自己。

〈太平洋長臂蝦〉,陳育賢攝,台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圖片提供者:陳育賢。網站名稱: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在泥沙海岸與岩礁海岸的交接處,常會有一些礫石堆積在泥沙上,而有一些特殊的動物棲住在這裡,如太平洋長臂蝦和緣頂鬚鳚。此外,岩礁海岸的大型潮池或近岸處也常有一些小面積的泥沙堆積,生長著一些獨特的生物,如泰來藻和棘軸蝦。在無數的細小沙粒間,更匿居著許多小動物,如跳蝦類,還有許多更微小的動物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才能夠看得到。這些微小的動物是近幾十年來才受到海洋動物學家注意的一群動物,牠們在海洋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還不是很清楚,有待專家學者更進一步去深入研究。

所有圖片皆可點擊左鍵,連至數位島嶼、TaiBNET台灣物種名錄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臺灣潮間帶生物的特性” 的回應: 2人

  1. 陳育賢 Says:

    照片中的冠葉馬尾藻根據algaebase應改為硬葉馬尾藻,花笠螺應改為花青螺,黑齒牡蠣已經改名為僧帽牡蠣。

  2. 陳育賢 Says:

    臺灣的海岸線2011年下半年本島為1,315,470公尺,比2008年上半年少了961公尺,比十幾年前少了大約40公里。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