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永遠能逢生──台灣戲劇的發展隨想曲
文/于善祿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講師
根據文獻,目前所能夠找到最早的一條台灣戲劇史料是康熙36年(1697)郁永河《裨海紀遊》的〈台海竹枝詞〉,裡頭描寫「下南腔」(南管戲)演出的情形:「肩披鬒髮耳垂璫,粉面朱唇似女郎;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前兩句寫的是梨園子弟粉墨登場扮演的人物形象,第三句的媽祖宮指的是現今台南市中西區赤崁樓旁邊的大天后宮,至於第四句的「下南」指的是福建閩南漳泉二地,下南腔則是閩地聲律的一種,也稱「泉腔」,以此唱出梨園戲,即南管戲。
隨著清領台灣以後,渡海來台拓墾的禁令漸鬆,閩、粵移民「唐山過台灣」者逐漸多了起來,面對陌生環境,宗教信仰與神明崇拜絕對是精神慰藉與安定的主要力量,隨之而來的神明誕辰與廟會慶典所搬演的酬神戲碼,更是先民在異鄉凝聚認同與農閒稍歇很重要的公共集會活動。有清一代,隨著移民而傳入台灣的劇種大致包括:
【1】 南管系統的老戲(即下南腔)、七子班(小梨園)
【2】 潮劇、舊四平
【3】 亂彈系統的北管官音班:福路、西路
【4】 偶戲:皮影戲、掌中戲、傀儡戲
【5】 小戲:竹馬戲、車鼓弄、採茶戲。
真正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劇種,則是歌仔戲,融合了閩南的「什錦歌」、車鼓戲等曲調與表演形式,大致形成於日據年代初期。相對於其它劇種,歌仔戲在過去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極具有與時俱進的商業性格與大眾緣,從早期的「落地掃」,到逐漸變成野台戲(也稱草台戲、外台戲),再到1920年代的內台戲;另外,隨著不同影音媒體形式的出現與流行,歌仔戲也曾經在不同的時期,依附過唱片、廣播、電影、電視與網路媒體等,無非都是要打開更廣闊的「戲路」。
1949年國府來台,隨著大批各省的戰亂移民來到台灣,大陸許多種地方戲也隨之而聚集在台灣,至少包括:豫劇、秦腔、評劇、川劇、越劇、滬劇、潮劇、粵劇、閩劇、興化戲、都馬戲、地瓜戲等,職業和業餘的劇團均有,多半依附在軍中和各省同鄉會。隨著戰後台灣政、經、社會情勢的轉變,這些劇團多半早已解散多年,約莫只剩豫劇一支獨秀,和歌仔戲以及日據時期開始流行的京劇,成為當前台灣三足鼎立的傳統戲曲榮景。
相對於舊劇的發展,台灣的知識分子參演新劇最早可能得追溯到大正8年(1919),台灣留學生在東京演出日本新派劇作品──尾崎紅葉的《金色夜叉》和《盜瓜賊》,當時的主要演員有張深切、吳三連、張暮年、張芳洲等人。隨著1921年由蔣渭水和林獻堂所主持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透過文化活動(其中也包含了新劇演出)喚起台灣人的民族意識與追求平等民主的價值,整個日據時期知識分子所從事的新劇活動大致有兩種方向:
其一就是以新劇作為政治運動的工具形式,上段所述台灣文化協會及其相類的各地新劇社團均屬之,其興盛期為1920年代中葉至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前,從宜蘭到高雄都有這類團體,有些根本就是台灣文化協會在地方的分部辦公室,因此也被稱為「文化劇」。
其二則是以新劇藝術為追求目的,主要就是1924年由張維賢、陳凸(陳明棟)、賴麗水、王井泉、陳奇珍等人所組成的「星光演劇研究會」,他們多半對於舊劇所表現的形式與內容不滿,裡頭態度最積極的張維賢,被稱為「台灣新劇第一人」,甚至還在1928年和1933年兩度赴日本東京,學習當時最新的劇場藝術知識與技能,滿腹的熱情與專業可惜僅激起一時文化界的熱烈關注,然而整個環境對他推動新劇藝術而言,依舊困難重重。
在知識分子型的新劇活動之外,其實還有一類所謂的職業新劇,由於表演技術的門檻很低,毋須有程式化的「唱唸做打」科班訓練,因此招來了一批遊手好閒之徒,又稱為「流氓戲」。有利可圖是這類劇團主要的生存之道,即使是中日戰爭開打之後,日本政府在台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舊劇和文化劇紛紛失去了表演舞台,職業新劇團仍以「皇民劇」為名義,推出所謂的「新派劇」,因應時勢,向日本新派劇、歷史劇、日本電影取材,但因演出形式與效果拙劣,一般民眾根本不買帳,很快地就銷聲匿跡了。
國府來台之後,由於語言政策、白色恐怖、反共抗俄等政治與文化因素,使得戒嚴時期的現代戲劇發展呈現長期滯緩的狀態,期間雖有李曼瑰在1960年代推行「小劇場運動」,但卻因參與者的投機心態與專業不足,草草落幕;後續則有「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推行1970年代的青年劇展及世界劇展,還有「基督教藝術團契」每年公演所集結的劇場創作與設計人才的嶄新能量,至少保留了一脈大專青年校園演劇的傳承火種;這個火種到了1980年代初期五屆「實驗劇展」綻放光芒,尤其是在劇本創作與演出形式的探索、實驗方面,有許多的嘗試、發現與累積;1987年解嚴前後的小劇場運動,更與整個台灣政治、社會、校園的批判及解放結合在一起,創作者比較像是文化行動者,演出內容觸及許多傳統禁忌的主題;總結1980年代來看,算是打開了台灣現代戲劇創作內容與形式的大門。
1990年以降的台灣戲劇發展,不論是傳統戲曲或現代戲劇的團體與個人,成長率都有大幅提升,從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其主要面對的是全球化與消費時代的來臨,在戲劇創作的藝術價值之餘,還得同時思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尤其在2010年「文創法」通過施行之後,表演藝術「市場化」的趨勢已經銳不可擋,「雅俗共賞」、「寓教於樂」、「多元互動」、「跨界合作」等,應該會是這個時代戲劇創作與欣賞表演的幾項主要參考指標。再者,打開台灣戲劇的市場版圖,邁向華人文化圈,城市與人才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也日漸頻繁與密切,「華文戲劇」會是未來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文化想像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