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聽雷?台灣俚語的智慧
文/張思瑩
俚語,指民間非正式、較口語的詞句[1]。
「年冬豐收,查某人發鬍鬚」,這句話是形容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在農忙時期,婦女亦要協助下田,無暇梳妝打扮因此長出鬍鬚。乍聽之下,似乎無法把婦女跟長鬍鬚聯想在一塊,台灣俚語的有趣,即在於以台語發音,趣味且貼近的描述人民生活百態,因而朗朗上口易於流傳。
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俚語,一般從字面看來相當粗野,深究其內容,卻有更深一層的涵義。「乞丐身,皇帝嘴」意即強求享受;「做豬就吃餿,做媽就騙孫」意即守本分、盡責任;「作著歹田望後冬,娶著歹某一世人」意即慎重終身大事。縱使這些俚語在聽者耳裡帶有濃濃草根氣息,其實字裡行間富含著台灣早期人民的憨厚淳樸,與不做作的率真個性。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生活經驗累積而來的文化特色,許多智慧的結晶都展現在說話上。試想,如果你的朋友或同事笑著對你說「大目新娘,無看著灶」,其實他是在罵你做事粗心大意、心不在焉,不明白意思者,只能傻笑以對吧! 俚語的意境即在於使用比喻法,總能兜著圈,卻點入其旨意,讓被喻者事後有如夢初醒,恍然大悟之感。
藉由俚語,也能讓現代人窺見早期社會關於傳統女性的刻劃,因而得知其所處之地位。「查某囝仔人,捻斷頭飼也會活」意即女孩不需特別照顧,隨便養就能活;「婆婆有嘴,媳婦無嘴」意即媳婦必須聽從婆婆的話,不能反駁;「大某無權利,細姨交鎖匙」意即小老婆受寵,握有經濟大權。這些關於傳統女性必須聽從命運安排、女性婚後在家中的角色與辛勤,都藉由平易近人的文句而栩栩如生。
關於民俗節慶,例如端午佳節,俚語的形容充沛著老祖宗的智慧。「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意為把榕枝與艾草當成袚鬼驅邪的聖物,在端午節時,用紅紙紮成一束,插在門上。意思也就是說真正懂的人,會指名要五月節(端午)當天收成的艾草,吸收了天地精華,效果最好。「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說明按照一年節氣的推移,通常在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之前,氣候尚未穩定,天氣時冷時熱,因此一般人在端午節前,都尚未將冬衣收藏起來,等到端午節過後,天氣漸漸炎熱,始收藏匿起冬衣。本則俚語除了有先民對於時節的經驗之談,還蘊藏有「謀定而後動」之意,勸人在事情的時機尚未成熟前,切勿輕舉妄動。
俚語反映一個時代、一個族群普遍認知的觀念,因此俚語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增加或消失,而不同的地方也會因不同的社會背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俚語。關於紀錄、保存台灣閩客語的數位典藏刻不容緩,目前主要進行這項工作的有中央研究院的「語言典藏」計畫。
該計畫是以「語言」為數位化典藏對象,項下又包括五項子計畫:1.「閩客語典藏計畫」、2.「臺灣南島語數位典藏計畫」、3.「臺灣國語口音之社會分佈典藏計畫」、4.「上古漢語文獻標記語料庫」、5.「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語料庫計畫」。語言典藏計畫的總目標,在於致力維護「語言多樣性」,台灣地方雖小,但由於歷史因素,語種眾多,語言生態現象極為豐富,就語言多樣性而言,極為珍貴。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快速改變,語言流失的情形日趨嚴重。其中,「閩客語典藏計畫」的目標在拓展閩語,並建立客語的語言典藏,包括長篇語料文本、辭彙與口語語音。
先民透過生活的體驗與對自然的觀察,逐漸形成一種普遍認同的語辭,俚語的形成,來自於廣大社會群體之間,經由相處、彼此依靠,而於生活中所產生,成為一般民眾的習慣用語。歷經了多年歲月沉澱與生活型態之演進,成為社會上具有民俗價值的智慧,透過民眾的口耳相傳,逐漸由口語而轉變成為文字化,半文字化或無字之語辭由俗而雅,順口傳誦,在語辭之中同時具備多元之文法,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之類別,含意之深,往往不是表面所能參透,其文意又貼切的表達出先民對生活的感慨,時而點綴著幽默和自我嘲解,以及當時社會的風俗民情,比之傳統的文學詩詞並不遜色。
註釋
[1] 出自《維基百科》,檢索:2011年8月,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9A%E8%AA%9E。
延伸閱讀
1. 中央研究院語言典藏計畫,http://languagearchives.sinica.edu.tw/。
2. 胡紫雲,〈尋找混雜文化中的客音─臺灣客家現代戲劇的登場〉,http://content.teldap.tw/index/blog/?p=3642。
3. 蕭素英、李佩瑛、邱智銘等,《語料庫建置入門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