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中的養生醫療

/張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

民俗醫療的研究是醫療人類學 ( Medical Anthropology ) 的一部份。民俗醫療的定義是:「非西方科學的、土著(當地人)自行發展出來的一套固定而完整的信仰與行為,包括對疾病的認知、命名、分類、病因解釋、治療、預防等過程。」而,養生醫療可以算是民俗醫療的一部份。

傳統台灣漢人對於身體的認識與照顧,沿襲自閩粵家鄉的固有習俗與文化。昔日醫師專業人員因為訓練場所不多,加上養成過程長久,人數不多,民間並不多見。一般百姓多數自備簡單的養生常識、醫療方法、家傳偏方等,初始生病時,多半自行治療或採行家庭中傳承之偏方。當病情持續一段時間後,才往外求醫,可以求助的有漢醫師,或民俗醫療者。漢醫師指的是具備有中醫訓練,能夠研讀中醫書籍,執行把脈、針灸、與漢藥方治療方式的專業人員。民俗醫療者包括宗教人員與非宗教人員,前者例如神媒,可以執行「觀落陰」儀式以找尋病人家屬儀式,或是乩童,可以執行「問神」、「開草藥方」等治療儀式,或是法師,可以執行「栽花換斗」儀式,或是道士,可以執行「補運」、「祭解」、「做獅」等治療儀式。非宗教的民俗醫療者,如算命、看相、占卜、風水、抽藥籤等治療方式,以及「赤腳仙」、「跌打接骨師」與「先生媽」等民俗醫者。

一般民眾自備的養生常識其歷史久遠,範圍極為廣泛,可以說是漢人文化極為珍貴的部分。養生常識大致可以分為,宗教修行,日常習俗,飲食調養等三大部分。

早期東部醫療資源匱乏,當地客家居民只要家中有事,一定到義民壇問神,村民的病痛多求諸義民爺,因此民國56年開始設有乩童,並傳達神明指示開列「藥方」,病患再以此藥方至藥草店抓藥煎服。到民國75年醫療法通過,且乩童過世之後,義民壇就不再幫人看病了,之後有很多人希望再請乩童,可是因為壇主怕壞了義民爺的名聲,加上醫藥發達,所以都被壇主拒絕了。〈義民爺藥籤簿〉,年代:1967年左右。圖片提供者:劉源慶。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一)、宗教修行方面,例如道教信徒講求澹泊名利,深居簡出,無為而為,在心靈上先處於寧靜恬淡的境地,讓身體不至於過度奔波,勞累致病。儒家也有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警惕,從外在環境的安定著手,不使身體處於危亂環境之中,可以減少生病機會。佛教信徒更認為一個人生病是累世累劫的冤親債主來討債,因此平日言行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教徒的六戒要求教徒勿殺人或甚至勿殺眾生,勿盜取他人財物,勿姦淫他人妻女,勿打妄語,勿飲酒以免酒後亂性等等。

即使不限定任何一個宗教,一般漢人的「人觀」是以三魂七魄來說明人體的異與常。如果一個人三魂七魄安住體內則為常,如過三魂七魄離開人體則為異常,必須請人「收魂」亦稱「收驚」。我們常可聽到憂心忡忡的母親向收驚婆訴說:「小兒吐奶、拉綠便、夜啼不止」。有的更進一步說:「小兒陰陽顛倒,日夜反轉,白天睡,晚上哭,看著空中哭,或哭聲淒厲等」。症狀輕則可能一兩天,重則可延續數天不止。有這些症狀的小兒,一般民眾毫無疑問會說小兒受到「驚嚇」(得驚)。得驚的原因很多,常見的,譬如看到黑影、凶狗、或聽到狗突然吠的聲音、或打雷聲、關門聲、人吆喝聲、或是如小兒跌倒、從床上跌落等。人們相信這些突如其來的影像或聲響使小兒身上的三魂七魄受到驚嚇,而有部份魂魄跑到體外。跑到體外的魂魄好似貪玩的小孩一般,不認識路回家,越走越遠,有的滯留在某地不回小孩身體,有的嚴重的,則可能被惡魔吃掉或拘提而無法回來。小兒身體由於少了部份魂魄,處於不安穩狀態,所以才有不吃奶、夜啼、拉綠便的症狀。若長期魂魄不回來肉體,則小兒會有更嚴重症狀,例如不認父母、對空中傻笑等。

新竹北埔南坑九份子村,於路旁巖壁上開鑿開一淺而小的洞穴,供奉民俗醫療者覡婆姊。據傳覡婆姊是橫山人(一說為芎林),未婚,懂醫術也會接生、收驚、作媒,長年四處奔走,為眾人治病,一次溪水暴漲意外,不幸在芎林石碧潭溺斃,眾人為她辦理後事,並埋在橋頭邊,因她在世時救了很多人,死後眾人照樣尊敬她,祭拜求藥單,非常靈驗,是女性信仰的神明。民國70年間,大家樂盛行,求明牌者眾,神位被人偷走,後來有人在原處新刻置「石婆姐」神位供人祭拜。在日治時期昭和年間,由林乞食自橫山鄉九鑽頭分香而來, 覡婆姊(覡和姊),圖片提供者: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得驚的小兒,輕則找收驚婆收驚,重則要請道士收魂。簡單的收驚儀式可於一般人家中進行,只要在有供奉神明的公廳神桌前,燃三枝香拜神佛,呼叫小兒名字,請神佛保佑之。再於小兒頭中央以香揮十二下,收驚人一邊用力跺腳,一邊念咒:「娃仔不驚,豬狗驚,吃百二(),好餵飼」,再於小兒胸前,用香揮十二下,同樣用力以腳跺地,再念咒語一遍。再於小兒背後,以香揮十二下,以腳跺地並念咒。再將三枝香,插於神佛香爐中。接著,以一小碗盛水,拍打一些上述三枝香的香灰於水碗中,將碗於香枝上繞三圈,並念咒:「勿驚、勿嚇、好睏、好飼」。然後給小兒喝三口水。再以手指沾水,拍於小兒頭中央、胸前、背後。並跺腳,同時念咒「娃仔不驚,豬仔狗仔驚,吃百二,好餵飼」。將水碗中的剩水倒於水溝,勿倒於地面上,以防止人踐踏之。

〈七星劍〉,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收驚婆、米卦婆、金錢卦的命卜師,甚至閭山派的道士等專業人員,均各有一套為小兒以及為大人收驚的方法,簡繁不一,但目的均是將病人走失的三魂七魄找回,並安置於病人體內以恢復正常。驚嚇的症狀及治療法不只見於台灣的調查,在歷代文獻上,華北與華南各地均有。可說是中國文化中普遍的一個「文化症候群」( cultural syndromes )。它帶有豐富的漢人對魂魄的觀念,魂魄與身體的結合關係等。得驚的病人不只外表身體症狀引人注意,而需加以治療,也經由收驚儀式來調整病人的家庭與人際相處模式。亦即,得驚的人通常也是需要受到特別關照的人。在西方醫學來看,小兒得驚可能是輕微的急性腸炎,或幼兒的交感神經系統尚未發育穩定,而大人的得驚,則多數可視之為精神官能症( neurosis )。西醫的處理方法可以使用藥物,而完全不涉及宗教或靈魂等層面。因此,民俗療法中的收驚法,以及針對「驚嚇」發展出的症狀識別、病因解釋等,便充滿了中國本土的人情與信仰。

〈論看神煞方向吉凶簿〉,別名:〈小兒制煞收驚〉,徐邱天生手抄稿。年代:民國56年(1971年)。圖片提供者:徐創淮。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二)、日常作息方面,漢人講求日常生活作息即要注重細節,待人接物都是操守,如果人際關係調和,是健康的條件之一,好善樂施,可達長壽。我們引明代朱柏廬(1617—1688)所寫《朱子家訓》為例,說明漢人日常生活作息的養生習俗。「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說明居家環境清潔對於健康的重要。「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說明不熬夜與居家安全對健康的重要。「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說明行為要儉約節制。「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說明飲食要節制。「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說明做人要慎終追遠,飲水思源。「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說明飲酒要節制。「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說明注重家庭和樂。「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說明凡事三思而行勿急躁。「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說明好善樂施。「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說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守分安命,順時聽天」說明做人安分守己,可以樂享天年。

也就是說漢人認為健康不是僅指不生病,健康不是僅指一個人的身軀肉體而已,健康必須放在天、地、人的脈絡看。一個人可以飲食節制居家潔淨,這是講求體內體外的和諧平衡。一個人還要家族和樂與人為善,這是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平衡。一個人還要敬天法祖,慎終追遠,這是與宇宙天地的和諧平衡。

〈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溥孝華書法。年代:1991。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圖片提供者: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三)、飲食調養方面,是漢人文化最為殊勝的養生醫療方法。此一習俗可以上溯到先秦「食療」法,認為「藥補不如食補」,只要一日三餐飲食得當,將身體所需在飲食中含攝完備,便能減少很多生病機會。歷代飲食書籍相當豐富,我們拿元代,賈銘所著的《飲食須知》做例子來說明。賈銘將元代當時民眾的食物分成八類356種,其中菜類有76種,魚類有63種,果類有51種,獸類有39種,穀類有33種,味類有32種,禽類有28種,水火類有31種。顯然,傳統漢人飲食中,菜類與魚類佔有相當大的份量。禽類與獸類相對地比較少。穀類有33種,可見傳統飲食對穀類做了相當大的利用與種植。如何利用食物來養生袪病呢?賈銘將上述356種食物一一解析每一種食物的「味」、「性」、「毒」、「宜」、「忌」等五個性質。「味」方面分成「甘」、「酸」、「苦」、「辛」、「鹹」等細項。「性」方面分成「平」、「涼」、「冷」、「寒」、「熱」、「溫」等細項。「毒」方面分成「小毒」、「微毒」、「有毒」等細項。養生的食物以「甘」「平」為佳。

在「宜」、「忌」方面偏向多食之弊,例如「黍米,久食閉氣,小兒多食不能行」、「蕨粉,多食令目暗,鼻塞,落髮,弱陽」等等,共有138種食物載明其多食之弊。其次,說明某種症狀的人忌食某物。例如「粟米,胃冷者不宜多食」,「東風菜,有冷積人勿食」。還有幾種人物是需要忌食的,例如孕婦、產婦、老人、小兒等。甚至一般男女,還有服藥人,也要忌食。如男人忌食大麻子仁、萵苣菜、絲瓜、石花菜、菱、水獺,令痿陽滑精。女人忌食茄子、馬檳榔、喜鵲,令無孕。服藥人則忌食鰲魚。

元代賈銘所撰寫的《飲食須知》,書中註明各項食材的味、性、毒等各項屬性類別,以及攝食者應該注意的諸般宜、忌事項,是養生食療的經典書籍。〈飲食須知〉,作者:(元)賈銘。台北:國家圖書館。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網站名稱:古籍文獻資訊網。

任何一位讀者如果想要從飲食來養生,拿著賈銘所寫的書,一一核對每一食物的味與性,即可以自行調配其每日飲食而達到簡易的飲食養生法。但是傳統中國並非每一位民眾都有識字能力,對於多數不識字的人來說,如何從飲食當中養生呢?最簡單的飲食法則即為陰陽平衡,冷熱平衡。每天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是,在每一餐中攝取的食物都能冷熱平衡。如果累積幾天的慶典或節日吃了熱食太多,可以自行攝取涼食來中和。

總結來說,台灣漢人養生醫療不是現代西方生物醫療的狹隘醫療,而是結合了宗教信仰,生活作息,飲食調養等多方面,來達到一個人身心靈三方面的和諧。同時,也讓一個人處於天、地之間,而能達到宇宙的和諧平衡。可以說,這套養生醫療是講求陰陽平衡,冷熱平衡的原則,是一套對於身體與生命的調養哲學。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