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城市的傳統節慶活動:基隆中元祭

/吳蕙芳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基隆中元祭是基隆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慶活動,民國90年(2001)被觀光局訂為全臺灣十二大節慶之一,民國97年(2008)又被文建會訂為地方上重要的文化資產(無形資產),其價值與意義由此可知。

事實上,中元節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一般認為起源於道教的地官日與佛教的盂蘭盆會,但是這個節日內容所強調的祭祖(有主之鬼)與祭厲(無主之鬼)活動早見於先秦時期。而文獻裡有關中元節祭儀活動的刊載,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至唐朝,這些祭儀活動不限於佛寺道觀等宗教場域內進行,而可行於世俗範圍的皇宮朝廷中,且愈來愈朝世俗化與節慶化的方向邁進;再發展至宋代,中元節已成為人鬼同歡的七月慶場面,不僅有為亡者的祭儀內容,也有為生者的節慶活動,持續到明清時期的中元節亦同。

臺灣開發歷程中有關中元節慶活動之進行早見於清康熙年間方志的記載,如《臺灣府志》、《諸羅縣志》、《鳳山縣志》均有相關文字說明,可知中元祭經由唐山移民的跨海傳承早有沿續與發展,惟當時資料所刊載的是南臺灣地區,至於北臺灣情形則未能得知。

基隆中元祭,中元祭祀文物館。圖片提供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名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旅遊網。

目前普遍見於報章雜誌或網路資訊裡提及的基隆中元祭開始時間是清咸豐5年(1855),故一般認為今日的基隆中元祭已有一個半世紀以上的歷史。這個時間的認定標準其實是從姓氏輪值主普制起算,亦即從咸豐5年開始,基隆中元祭是固定由當地11個姓氏(含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姓)輪流負責每年中元祭裡主普部分的普度工作,一直持續到今日已發展成十五個姓氏(加上聯姓會、李、黃、郭姓)輪流負責這個工作。而基隆中元祭自清咸豐5年開始因為有固定的負責人,使得相關活動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故姓氏輪值主普制是維持基隆中元祭最重要的力量,也成為基隆中元祭最大的特色。

〈七月十五夜瞻禮盂蘭盆會〉,李炳南著,年份:1970-1982。圖片提供者:臺中市佛教蓮社。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姓氏輪值主普制產生的原因與基隆早期開發背景密切相關,由於基隆移墾社會中的漢人有來自漳、泉不同地域,其中,漳人定居在屬基隆平地的港區一帶,泉人則分布於屬基隆山區的暖暖、七堵等地,彼此為生存競爭不免對立衝突,終引爆武力械鬥。咸豐3年(1853)基隆魴頂附近發生漳泉械鬥,傷亡慘重;次年(咸豐4年,1854)又有廈門小刀會起事竄擾基隆,官兵追剿捕殺,亦造成大量死傷。由於連續兩年動亂且死傷人數甚多,倖免於難的生還者,自然希望透過虔誠的普度儀式撫慰大量死於非命的亡魂,亦令生者得安心度日,平順生活;故經地方父老們協議,從咸豐5年開始,由當時基隆頗具實力的十一個姓氏輪流負責每年中元祭四大柱中的主普普度工作,因主普範圍靠近咸豐3年埋葬亡者遺骸之處;至於其它三大柱(主會、主醮、主壇)的普度工作則每年臨時推派不同的人來負責。惟基隆中元祭自姓氏輪值主普制開始運作後,仍持續有動亂,如咸豐8年(1858)的小刀會起事、咸豐9年(1859)與10年(1860)的漳泉械鬥,因此,姓氏輪值主普制的出現在當時並沒有真正達到「以血緣關係化解地緣衝突」的目的。

中元祭祀文物館,主普「吳」姓之圖片。圖片提供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名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旅遊網。

今日基隆中元祭的各式活動長達一個月,其中最熱鬧的部分有兩天,即傳統儀式進行最重要的兩天:農曆714日的放水燈(目的是召喚水中亡魂)與715日的普度(目的是設宴款待亡魂)。但是放水燈與普度日期在日治時期有不同安排,主要是配合退潮時間,因為放水燈需要退潮以利水燈飄向外海,故日治時期的放水燈日期每年不一,然多為農曆725日,而放水燈的次日即進行普度儀式。

〈農歷七月十四 / 放水燈奉厝〉。攝影者:林觀清,圖說、圖片提供者:基隆市文化局。網站名稱:基隆市文化局。

普度桌上的「看桌」通常用牲醴或麵粉捏塑成各種昆蟲野獸或水果造型。〈農歷七月十五 / 主普施普〉。攝影者:白明德,圖說、圖片提供者:基隆市文化局。網站名稱:基隆市文化局。

值得注意的是,日治時期的基隆中元祭活動有較勁、競賽的意義,競爭項目主要有三,即牲豚、主普壇與陣頭。賽牲豚是同年同姓氏之間的競爭,比祭祀豬公的重量與數量;賽主普壇是不同年不同姓氏之間的競爭,比主普壇的規模與豪華程度;賽陣頭是同年各個姓氏宗親組織、不同團體之間的競爭,比陣頭的設計創意與吸引目光的程度;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賽陣頭活動,到今日仍有此一競賽項目的傳承。

賽陣頭是指放水燈前的水燈及花車遊行活動的競爭,日治時期的基隆中元祭每年均有不同姓氏的宗親會及各個不同團體提供代表自己的水燈與花車,在基隆最重要的大街上繞行並評比優勝、競賽名次,勝出者可獲獎牌或獎狀。這個活動的歷史意義,今日一般的說法是為了「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即令基隆的漳泉移民可藉此種良性競賽方式,代替以往的武力械鬥競爭。然而就目前所見相關資料可知,水燈與花車遊行的陣頭競賽畫面應出現於日治時期而非清代,且其目的在商業宣傳與廣告效果。尤其,日治時期輪流負責普度工作的十一姓氏領袖多從事工商業活動,而其它參與遊行活動提供陣頭的非宗親組織,亦多屬工商業團體;透過基隆中元祭裡陣頭遊行活動的參與,實有利自家產品與商號之宣傳推銷,既增加自身商業利益,又促進地方經濟繁榮。

〈老大公廟〉。圖片提供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名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旅遊網。

此外,陣頭遊行活動也提供輪值主普十一姓氏外的其它姓氏,有展露頭角及擔當重責大任的機會;因為日治時期某些原屬於輪值主普的姓氏已有沒落情形,難以長期負擔傳統工作;而某些原來並非是輪值主普的姓氏已隨著基隆港擴展成為全臺灣第一大港,經貿活動熱絡而發家致富,逐漸成為基隆新興的實力派姓氏後,就積極參與相關工作以提高該姓氏在地方上的聲譽與名望。特別是在二戰結束、臺灣光復後,由於戰後的基隆中元祭規模由以往的四大柱(主普、主會、主醮、主壇)部分縮小為僅賸主普一柱,故逐漸發展出來、具實力的新興姓氏努力爭取輪值主普工作,希望透過負責主普普度工作的參與以維持地方聲望,因此戰後基隆中元祭輪值主普的姓氏會由清代及日治時期的十一個,逐漸擴增為目前的十五個。而仔細觀察這些戰後才加入輪值主普行列的新興姓氏,其事實上早於日治時期即利用前述機會呈現雄厚實力與地方勢力,才能夠在戰後爭取到成為輪值主普姓氏的一員。

位在基隆夜市的奠濟宮廟口前。〈城市鄉村味〉,FancyLin攝,年份:2011。圖片提供者:FancyLin。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另外需要加以說明的是,今日基隆中元祭開、關龕門均在位於石山的老大公廟內進行,但是這個全臺灣頗負盛名的陰廟在日治時期的重要性不若位於基隆港附近、供奉海神媽祖信仰的慶安宮。因為老大公廟原來並非廟宇而是陰墓,埋葬咸豐3年漳泉械鬥亡者之墓,最早位置在當年發生械鬥之地魴頂附近的蚵殼河岸,日治時期的大正7年(1918)因殖民政府欲整修河岸拆毀該墓,故由地方人士出面另擇今址重建;至民國50年(1961)再將陰墓修建成今日的老大公廟,即將一個清代的亡靈墓升格為戰後的陰廟。

〈基隆媽祖廟〉,年份:日治時期1895-1945。圖說、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網站名稱: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網站。

慶安宮則早於嘉慶10年(1805)就建於基隆港附近,當時是基於鄰近從事貿易經商及捕魚為生等靠海生活者之需要而興建,並固定納銀給慶安宮以維持廟宇發展。咸豐年間的慶安宮不僅屬於海神信仰的媽祖廟性質,也是漳人地域神信仰重心,因為當時供奉漳人地域之神開漳聖王的奠濟宮(即今日基隆著名小吃廟口所在的廟宇,該廟興建於同治13年〔1874〕,至光緒元年〔1875〕竣工)並未出現,開漳聖王像是安置於慶安宮的側室供奉,故慶安宮兼具海神與漳人地域神信仰雙重性質。日治時期的慶安宮是基隆中元祭的內壇所在地,外壇的主普、主會、主醮、主壇四大柱是以慶安宮為中心,分布於廟宇四周,形成一個完整的祭祀區以進行普度儀式;同時,主普外三大柱祭祀工作負責人的安排,也是由慶安宮管理人許梓桑(1874-1945)居間協調產生,由此可知日治時期慶安宮的角色扮演及其重要地位。

現今基隆慶安宮。圖片提供者: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站名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旅遊網。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