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漢式建築

/林會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漢式建築」指漢人移墾臺灣之後所引進的一種建築文化,是臺灣建築史上所出現的七種文化類型之一。以下依序介紹「漢式建築」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時空座標、其形成背景及一般特徵。

一、臺灣建築的七個文化期

臺灣島位居太平洋花采列島最內環的中央、為該列島中最接近歐亞大陸板塊的大島、島嶼四周被黑潮所圍繞、冬天有強勁的東北季風而夏天有西南季風及颱風,這些特殊的地理區位及自然條件,使得臺灣島成為海洋民族與大陸民族之間交通及戰略之要衝,加上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多變、天然物資豐盛、歷史因緣,而成為人類活動極佳的一個舞臺。

從相關的考古發掘及文獻資料可以瞭解到,臺灣島上自極早時期便同時居住著許多不同的族群,各種民族考量臺灣特有的自然環境、其自身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較晚近民族基於特定的經濟、軍事、政治等目的,陸續的在島上建構了不同類型的建築物。由於具備許多源頭,透過傳承學習,時日一久,便形成多種建築文化體系共聚臺灣島上的景象,從而形成豐富而具有斷層、多元、多樣、多變、混血等特徵的建築文化面貌。依據其外在形貌及內在意涵,可以將臺灣所擁有的各式各樣建築,以出現時間先後為序,區分為以下七個文化類型:

(一)史前建築(ca.7,000 BP –500 BP

(二)南島建築(ca.7,000BP-1970s

(三)荷西建築(1622-1670s

(四)漢式建築(ca.1640s-1950s

(五)西式建築(1860s-

(六)日式建築(1895-1950s

(七)現代建築(1990s-

〈宅第建築-摘星山莊〉,圖片提供者:國立嘉義大學。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二、臺灣漢式建築的形成及興衰

〈紀念性坊表-重道崇文坊〉,圖片提供者:國立嘉義大學。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經由前述可以瞭解到,「漢式建築」是臺灣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第四種建築文化類型,晚於荷西建築、而早於西式建築,其形成與興衰約歷時三百年之久。

漢人來臺,最初應與捕魚及海上貿易有關。依據史籍記載,大約於12世紀中葉已有少數漢人移居澎湖群島,14世紀末葉明政府為清勦海盜而實施海禁政策,並強迫該地移民撤往中國福建內陸地區。16世紀末葉明政府為防範海盜及日荷等國之覬覦而派遣水師定期駐守澎湖,同時募民移墾,自此漢人擴大其活動範圍至臺灣海峽及臺灣西部沿海地區。西元1624年荷人占領臺灣南部地區、1626年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地區,除了招募漢人前來擔任勞工,也有許多漢人戎克船往來於中國福建沿海地區與安平、基隆之間從事貿易工作,商賈甚至在安平、基隆等地擁有房地產。1620年代末期,臺灣的荷蘭殖民政府推動臺灣西部平原的水稻及甘蔗的墾殖,並自福建沿海地區招募大量漢人來臺充當佃農。此後,除了基隆、淡水、安平及臺南赤崁等四個港口街市之外,在臺灣西部平原也開始有漢人聚落的形成。西元1662年鄭成功擊敗荷人之後,大批的漢人隨軍來臺,並因屯墾政策致使嘉南及高屏的平原地區出現許多略具規模的漢人鄉鎮。西元1684年清領之後,漢移民再度大量湧入,其後逐漸占領臺灣平原地區。日本時代之後,漢人進一步朝向近山地區發展,最終涵蓋了高山以外的平原與丘陵,而成為臺灣的優勢族群,迄今依然如此。

〈宗教建築-劍潭古寺の外觀〉,影像創作:曾景來,年份:1939。圖片提供者:國立台中圖書館。網站名稱: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漢人來臺初期,因生活貧窮,其建築物也多因陋就簡;到了18世紀初期因經濟環境改善,而紛紛聘請匠師依據原鄉建築形式興建漢式住宅、店屋、廟宇等各類建築;19世紀上半葉之後,在歷經數代的積蓄之後,臺灣的富紳家族漸多,並競相興建精美的木作建築;隨後現今所稱的合院(俗稱正身護龍厝)、竹竿厝(俗稱店仔厝)及殿堂(俗稱廟式)等漢式建築型態,遍布於平原及淺山地區,成為臺灣城鄉地區最為普遍的人文景觀。一直到了195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風潮的影響,漢式建築逐漸沒落,而被西方觀念影響下而有的近現代磚造或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所取代。

三、臺灣漢式建築的一般特徵

〈官署建築-台灣布政使司衙門〉,作者不詳,年份:1931。圖片提供者:國立嘉義大學。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臺灣的漢人社會以福佬人及客家人兩大支為主,兩者在建築文化上只有小差異而沒有大不同,即使是專業研究者也很難單純的從建築形貌上正確分辨。

多數漢人來臺,其動機為長久移民及繁衍,加上17世紀末葉以後漢人政權的設置,時日一久,逐漸建構出完整的漢人社會環境,而其建築物也涵蓋官民的各種類型,包括:居住、商業、產業、宗教信仰、行政及統治、社會團體、服務及救濟設施、公共設施、交通通信、休憩設施、紀念性設施、軍事防禦、墓葬、教育設施、醫療設施、其他建築等。

〈澎湖天后宮為漢式廟宇〉,年份:2008。圖片提供者:林會承。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彰化秀水益源大厝為漢式大宅〉,年份:2010,圖片提供者:林會承。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鹿港慶昌行為漢式店屋〉,年份:2009。圖片提供者:林會承。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漢文化重視禮法制度,並透過倫常、風水、鬼神、禁忌等觀念建立了形式、空間及營建體系的基本模式,使得漢式建築如同具體化的禮制,也導致漢人無論身處何地,只要經濟條件許可,即盡力營建形貌類似的建築物,以滿足其禮俗需求。臺灣漢文化族群來臺之後,以原鄉的建築式樣為基礎,運用本地的建材、以及平埔族人的部分營建技術,建構了臺灣的漢式建築文化。一般來說,在形式上,較重視線條的流暢與起伏、構件多小巧精緻,以及具有較多的雕、塑、組砌、繪等裝飾物件,其中客家族群偏好建材原色,其裝飾較福佬人略少;在空間上,具有對稱的配置、封閉的院落、明確的位階、注重分金線及尺度吉凶等特徵,其中之富紳家族及客家族群較注重堪輿觀念,而部分客家族群會進一步於分金線後端奉祀象徵風水地理的土地龍神;在構造上,臺灣漢式建築的屋身大體上分為疊斗式、穿鬥式、及擱壁式三大類,第一類屬於木架棟構造,多用於廟宇主要殿堂;後二者屬於木竹土磚混合構造,為不同地區民宅及店屋所採用;在材料方面,則依據部位屬性,分別運用土木竹磚瓦石等建材。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