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時代來臨前的視聽娛樂

/沈佳姍

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今年是「高畫質數位元年」,臺灣也即將要全面改用數位電視。各位不論大小幾乎都知道,在現在的彩色電視之前曾經有過黑白電視的時期;更有歷史感一點的,還知道臺灣開始進入電視時代,是一九六二年十月十日雙十國慶日臺視開播的那一天──距離現在恰好五十年!但是,您是否更多一點點的知道,在電視時代來臨前的臺灣,生活中可以有怎樣的流行性視聽娛樂?

臺灣最早的流行歌,出現在一九三○年代,是電影〈桃花泣血記〉的同名主題曲。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後,臺灣社會的多元歷史和族群,也表現在流行歌的類別上。當時有土生土長臺灣人最喜歡的四大臺語金曲〈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和〈杯底不可飼金魚〉,有臺灣產製的國語歌〈綠島小夜曲〉和〈臺灣小調〉,有來自香港或改編自老上海的〈夜來香〉、〈何日君再來〉和〈玫瑰玫瑰我愛你〉,還有再改唱日本時代的臺灣老歌〈白牡丹〉和〈月夜愁〉,以及從最新日本歌曲翻唱而來的混血歌曲〈媽媽請你也保重〉、〈離別探戈〉……。這麼多種類的臺灣流行歌曲,透過唱片、廣播、淡水河旁的露天歌廳、電影配樂、各地救國團或公園不定時的免費唱片欣賞會,甚至是勞軍場合,跨越時空地向大眾傳播。雖然因為物資關係,當時的人聽音樂,無法像現在一樣隨手可得,非常方便,購買收音機前還要申請執照,之後要定時繳交月費,但在沒有電視之前,臺灣人的耳朵是不會寂寞的。像電視節目出現的前一年(一九六一),紫薇主持的「與您共度周末」是臺灣第一個現場綜藝節目,每週聽眾來信多達四千多封,可想見當年全臺瘋廣播的程度!

廣播收音機使用執照;有蓋官印和執照號碼。不獨如此,當時每一臺收音機的機體上也刻有執照編號,像每一臺汽車引擎也有其編號一樣。〈廣播收音機執照--張箏〉,年份:1967。圖片提供者: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當年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現象是,除了〈保衛大臺灣歌〉、〈反共進行曲〉等愛國音樂之外,在戒嚴和出版法的管制之下,歌曲很容易因為各種「不當」理由而被名列禁歌,成為「懷念『驚』曲」,所以讓該時期的歌曲在「合法的」流行歌之外,還有另一種特色:以各地方的傳統歌謠編曲而成的歌曲蔚為風潮。它的取材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各省歌謠,或是擷取詩經、唐詩、宋詞等中國文學,也有用已經通過政府審核的歌詞加以改編製作的「民歌流行歌」。比如鄧麗君〈但願人長久〉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取自蘇軾〈水調歌頭〉;呂泉生〈莎喲拉〉使用詩人徐志摩的詞,〈逍遙人〉取自白居易〈逍遙詠〉,〈春曉〉採自孟浩然的同名五言絕句〈春曉〉;郭芝苑〈涼州詞〉(唐‧王瀚)、〈虞美人〉(南唐‧李煜)等等,都是類似的例子。這些歌曲就像某些臺語流行歌一樣,取材自傳統文化,同時也幫助當代人更認識或「記憶」傳統,有些曲子因此被收入中小學的音樂教科書,成為音樂教材。

不只是耳朵,臺灣人的眼睛也沒有寂寞。當時雖然沒有今日般的小巨蛋演唱會或國家戲劇院,但有各式各樣的歌廳,以及全島巡迴演出的歌舞團、歌劇團;除了「王牌歌唱明星」和「南北滑稽泰斗」的輪番上陣,戲劇表演的內容還廣擴歷史、古裝、俠艷、打鬥、愛情、神奇、歌唱等等類型。像現在文藝界還留有鼎鼎名聲的「黑貓歌舞團」、「霞音樂舞蹈劇團」麥寮「拱樂社」和「遠東藝術歌舞團」等等,都是電視年代開始前就風靡大眾的表演團體。但是要附帶一提,當時的戲院和現在是大大不同,通常只有幾支麥克風,用繩子掛在戲臺上方,工作人員得用竹竿隨演員移動麥克風的位置;換布景時是用道具一一拉下不同的布幕等等,比起現在的簡單許多。而在這類的歌舞團體表演之外,臺灣民間最最普通常見的,可以說是歌仔戲和布袋戲了。

有大大花型播音喇叭的唱片播放機。〈雷克達手搖式喇叭造型黑膠唱機〉。圖片提供者: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一九五○年代是歌仔戲和布袋戲的黃金時期,光只是內臺歌仔戲,全臺灣就有數百團;演出戲院從一九四六年的一百四十六家,到一九五三年的三百七十四家……;如果用去年縣市合併前,全臺灣有三百一十九個鄉鎮的行政區劃標準來衡量,那麼臺灣每個小鄉鎮都有一個以上的歌仔戲團,這是多麼興盛的藝文數字!而且,當年的戲迷就跟現在的歌迷一樣瘋狂,會自動組成「椅子會」,風雨無阻的跟著戲棚全臺跑透透;又或是兩個以上的戲班子在廟埕上各據一角「打對臺」時,臺上和臺下的場面更是熱鬧、盛大。當時,不只流行用豪華的立體布景和逼真的機關變化來吸引觀眾,還有專演歌仔戲或布袋戲的戲院遍布大小鄉鎮,甚至還發行唱片、廣播演出,最終還拍成電影全臺上映!

尤其廣播演出是最有趣的了。1950年代的廣播電臺有臺北的「民本」、臺南的「勝利之聲」,以及遍及全臺的「中央」和「正聲」等等廣播電臺,它們都是第一代的調幅AM廣播電臺 (調頻FM要到一九六八年才開始)。而所有的廣播節目都可以分為「錄音轉播」和「現場直播」兩種。

《民聲日報》中,遠東藝術歌舞團和新南光歌劇團的廣告;名家「楊三郎」的名字也在其中。〈遠東藝術歌舞團與新南光歌劇團演出廣告〉,年份:1956年2月18日,典藏地:國立臺中圖書館。圖片提供者:國立臺中圖書館,網站名稱:國立臺中圖書館舊報紙資料庫。

如果是流行歌的表演,又是現場演唱節目的話,它的製作就是聘請三、四位樂師,再搭配幾位歌星,就可以接受聽眾現場點唱、立即獻藝,不用講究燈光或音響,是當時最方便又最受歡迎的休閒娛樂。紫薇、白光、李香蘭等歌星,都是這樣跟著電臺快速走紅的。

那如果是歌仔戲或布袋戲這種影像表演性濃厚,而且所需團員又很多的劇團呢?一方面,必須更加強聲音的變化度和感情,二方面,因為早期的錄音間大部分空間都很狹小,再加上成本考量,錄製時不但要求演員一人身兼多角,連樂師也是一人操控多種樂器。又不論是流行歌還是歌仔戲表演,如果是現場直播,NG都無法重來,也無法用影像分散聽眾的注意力,所以都必須更兢兢業業,加強演員與樂師即席表演的功力。而隨著廣播的宣傳,也捧紅不少明星;形成當他們到各地巡迴公演時,聽眾爭相購票,只為一賭平時「有聲無影」演員風采的現象。

所以,在電視時代開始前,臺灣人的娛樂生活不只早就已經不寂寞,而且還非常豐富多彩呢。

民國48年年底,「台灣省48年度全省地方戲劇比賽內台歌仔戲組」決賽大會在臺北市大橋戲院舉行閉幕暨頒獎典禮,典禮由臺灣省教育廳廳長劉真主持。〈台灣全省地方戲劇比賽總決賽〉。影片提供者: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延伸閱讀

趙婷,〈音樂與政治-戒嚴時期禁歌之研究〉,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芬郁等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

加入書籤
  • Digg
  • del.icio.us
  • Facebook
  • Google Bookmarks
  • Hemidemi
  • MyShare
  • Live
  • Technorati
  • TwitThis
  • RSS
  • Funp
  • Haohao
  • MySpace
  • plunk

回應

*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按下圖片中的文字取得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

  • Loading...


    Loading...

    Login






    註冊 | 忘記密碼

    Register





    A password will be mailed to you.
    登入 | 忘記密碼

    Retrieve password





    A confirmation mail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登入 | Register